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本文利用民和县1958—1992年共35年的春、夏旱资料,分析了干旱与前一年秋季降水、蒸发量、当年3—7月份降水的关系,寻找出与干旱相关比较好、物理意义明确的因子,建立了民和地区干旱气候预测模型。结果表明:此模型对干旱的预测能力较强,尤其是对来年有、无春旱的预测预报能力更为明显。

  • 标签: 气候 干旱 预测 模型
  • 简介:文中统计了临洮县1961~2000年共40年逐旬降水量资料,用谐波分析法分析诊断临洮县逐旬降水量多年平均值的年周期与半年周期,划分出气候干湿期时段,分析造成春末夏初旱的环流特征,为做好短期气候预测,指导农业生产提供服务.

  • 标签: 干旱气候 春末夏初 谐波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本文对白银市前一年秋季,当年春季、秋季大气干旱指数与秋粮产量进行了对比分析和相关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秋粮产量与当年伏旱关系最密切,其次是前一年的秋旱和当年的春旱.从服务于农业生产的角度出发,用这3个旱段的干旱指数构造了服务指数,其与秋粮产量关系更加密切.

  • 标签: 干旱 秋粮 服务指数
  • 简介:通过对咸阳近50年来干旱特点及气候特征分析,发现干旱是咸阳最为严重的气象灾害,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干旱季节分布呈双峰式分布,以冬季最重,其次是春末夏初;地域分布是北少南多,但北部冬旱最明显,其余三季旱月南部多于北部;并通过对温度和降水的趋势分析认为,未来咸阳干旱有加剧趋势。

  • 标签: 咸阳地区 干旱 气候特征
  • 简介:[摘 要 ] 新疆地区气候干燥、多风,蒸发量大,混凝土坍损大,养生保湿难,这使得混凝土结构外观质量的保证出现较大难度。现根据 2010年 3月至 11月在新疆库阿高速的混凝土结构外观质量控制措施以及工作闲暇之余的想法与大家交流互相学习,仅供同行们参考并提出宝贵意见,希望有助于提高混凝土结构物的外观质量,保证成品内实外美。

  • 标签: [ ] 干旱 混凝土 外观质量
  • 简介:摘要:干旱是影响区域最广泛、最频繁、造成损失最严重的气象灾害之一。根据数据调查显示,我国每年因气象灾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占各类自然灾害总和的57%。各类自然灾害当中干旱给经济造成的间接和直接损失最为严重,会严重影响农业生产。为了降低干旱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应寻找精准、可靠的气象服务对策,提前预防干旱等自然灾害,从而提高农业生产经济效益。

  • 标签: 干旱气候 农业生产 气候影响 气象服务
  • 简介:本文主要利用托里县1981-2016年的逐日降水量资料,通过线性回归方法分析托里县降水变化规律,总结了该地区干旱气候特征,探讨干旱对全县农牧业生产的影响.

  • 标签: 托里县 干旱气候特征 农牧业 影响
  • 简介:摘要:我国作为世界知名的农业大国,在农业生产发展中不仅有着悠长历史,更随着时代进步和科技发展不断加快探索农业发展现代化的进程。气候作为影响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自然是不可忽视的。本文结合甘肃地区干旱气候实际,分析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并从气象服务角度提出相应对策,以期对相关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 标签: 干旱气候 农业生产 影响 气象服务对策
  • 简介:摘要:新疆地区常年受干旱气候条件的影响,城市绿地建设与管理创新成为关键挑战。本论文研究了在干旱气候条件下,如何创新性地构建和管理城市绿地系统,以提高城市环境质量和居民生活水平。研究发现,关键的创新策略包括采用节水型植被、智能灌溉系统、气象监测技术,以及社区参与和教育计划的推广。此外,政府与社会各界的合作也至关重要,以确保可持续的城市绿地管理和发展。这项研究为干旱地区城市绿地建设和管理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和启示,有助于改善城市环境和可持续发展。

  • 标签: 干旱气候 城市绿地建设 创新管理 节水技术 社区参与
  • 简介:【摘要】混凝土结构在高温、干燥的自然环境中施工时,采取的措施不当就容易产生裂缝,尤其在中东地区,极端酷热、干燥的环境中(极端高温可达60℃,并且全年干燥无雨),更是对混凝土成型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因此,需要从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的搅拌、浇筑时的温度控制,成型后混凝土的养护等几个方面,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混凝土结构裂缝的产生,保证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

  • 标签: 极端高温 干燥环境 混凝土施工 温度控制 现场养护
  • 简介:摘要:干旱气候是指在一定时间内,降水量明显减少或者蒸发量增加,导致土壤中水分供应不足的气候环境。森林植被是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而干旱气候对森林植被物种多样性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文将从干旱气候对森林植被物种多样性的影响、干旱气候下森林植被物种多样性的生态学意义以及如何保护干旱气候下的森林植被物种多样性等方面进行探讨。

  • 标签: 干旱气候 森林植被 物种多样性 变化 生态学意义
  • 简介:2010-2012年连续3年春季至夏季的干旱,让有着绿色王国之称的云南成为了缺水地区之一.生活在干旱缺水的压力下,那些与人们自身密切相关的干旱信息是否更易对人的情绪产生影响?采用“状态—特质焦虑量表”中的“特质焦虑问卷”,在有着干旱经历的昆明大学生中筛选76名被试,将其分为高特质焦虑组和低特质焦虑组,考察在不同干旱信息类型下,特质焦虑对干旱信息加工的影响.研究发现:干旱信息是否与自身相关对被试的反应时间有显著影响;干旱信息是否与自身相关与词语性质2个变量间存在交互作用,即干旱信息与自身关系越密切,加工速度越快;特质焦虑水平不同的被试,在干旱有关信息的加工上不存在差异.

  • 标签: 干旱Stroop 干旱信息类型 特质焦虑 信息加工
  • 简介:摘 要:通过对永州市近40年来雨季气候特征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就雨季气候特征的南北差异,分别列出了以道县、零陵为代表站的南北雨季气候特征值,进而对二者进行了对照比较,并分析其差异;初步提出了以永州南北粮食生产为主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及防汛抗旱、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主次侧重问题,为气象科技服务与防汛抗旱提供了一定技术支撑。

  • 标签: 雨季,气候特征,旱涝关系,永州
  • 简介:位于以夏季降水为主的季风气候系统和以冬季降水为主的西风气候系统的过渡地带的中亚干旱区,包括哈萨克斯坦东部、新疆西部和吉尔吉斯斯坦东北部。综合中亚干旱区过去的地质记录等研究资料发现中亚干旱区过去五万年气候干旱程度的变化:在42~30kyrBP期间,气候比较湿润;在28~13kyrBP期间,气候比较干旱;在12~5kyrBP期间,多数研究显示气候比较湿润;5kyrBP以来,地质记录复杂,对于气候干旱程度有很大的分岐。中亚干旱区古气候变化在万年尺度上主要与地球轨道要素变化引起北半球太阳辐射变化有关。

  • 标签: 中亚干旱区 古气候变化 黄土 冰期
  • 简介:西北干旱区是对全球变化响应最敏感地区之一,由于气候变化问题导致的水文、水资源问题越来越突出.研究分析全球变暖背景下的西北干旱区水资源问题,对应对和适应未来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西北干旱地区气候变化特征分析,探讨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提出关于西北干旱区水文模型的建立与改进的建议,以期为后期关于制定西北地区经济发展战略提供地理方面参考.

  • 标签: 干旱区域 地理因素 气候变化 水文资源
  • 简介:摘要:河北坝上地区生态状况对北京以及整个华北地区的生态安全、居民生活至关重要。选择适宜坝上生长环境、种植成活率高 ,真正起到美化环境、改善生活质量的绿植 ,成为河北坝上地区目前急于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文章在此背景下,通过分析坝上干旱高寒气候对园艺植物的影响因素,提出和探讨了干旱高寒气候下以张北县为代表的坝上地区园艺植物良种培育的对策。

  • 标签: 坝上干旱高寒气候 园艺植物 影响 良种培育
  • 简介:利用ERA-40再分析资料集的风、温度、水汽等再分析资料,分析了华北地区干旱以及北非萨赫勒地区干旱化的气候特征及它们之间的关联,指出在亚非季风区上空存在一个年代际的季风环流异常遥相关波列,正是由于此波列的作用,使得我国华北地区从1965年以后所发生的干旱与北非萨赫勒地区干旱化存在着明显的相关联。并且分析了这两地区的干旱与之相关联的全球气候变化背景,指出由于1965年之后北、南半球气温变化差异的减少导致了亚非季风系统发生了年代际减弱和南撤,从而使得华北和北非萨赫勒地区发生了持续干旱现象。

  • 标签: 干旱 亚非季风带 南半球 北半球 气温差
  • 简介:利用陕南汉江谷地17个测站1953-2000年气温、1961-2000年降水及1961-1999年区内汉江平均流量和最大流量实测记录,对气象数据和水文数据分析后得出结论:陕南汉江谷地近年来气候呈现干旱化趋势,其气候变干表现在3个方面:①年降水量减少,且趋势强;②降水年内分配很不均匀,夏增秋减趋势很明显,而最大3个月降水量也呈减少趋势;③地表径流量减少,减少趋势明显.陕南汉江谷地生态环境在干旱化的气候背景下继续恶化,各种环境地质灾害频繁发生,水土流失呈发展趋势.

  • 标签: 气候干旱化 汉江 谷地 陕南 环境意义 环境地质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