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西班牙即将提出其国家水文计划,一项针对解决国内一次严重干旱的法规。马丁.欣得利在马德里作了关于对未来调水项目中的工程能够进行模拟的报告。

  • 标签: 项目 国内 法规 计划 国家 西班牙
  • 简介:《大暖化》一书由美国学者布赖恩.费根(BrianFagan)著,并于2008年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中文译本(苏月译)。费根在大学学习考古学及人类学,曾任加利福尼亚大学巴巴拉分校人类学教授。这本书以作者丰富的历史学知识及对气候学的准确认识,生动地描绘了中世纪暖(公元800—1300年)的气候影响。在

  • 标签: 中世纪暖期 中国人民大学 加利福尼亚大学 干旱 中文译本 气候影响
  • 简介:对延伸干旱、沙尘暴过程低频预报系统的整体框架、子模块构成和功能、预报方法、操作步骤及应用情况进行详细介绍。该系统主要有干旱、沙尘暴过程低频方法预报2个子系统,各子系统包括低频天气图、关键区低频曲线2种预报方法。目前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已使用该系统对西北地区东部的干旱过程和沙尘暴过程进行预报,就沙尘暴预报效果来说,2012年预报准确率达到75%,2011年和2013年的预报准确率均达到67%,预报时效达到8-31d。而对干旱过程的预报效果,2012年预报准确率达80%,2011、2013年分别达75%、67%,预报时效达6-30d。

  • 标签: 延伸期预报 干旱过程 沙尘暴过程 低频天气系统
  • 简介:摘要漳县处干旱干旱山区,荒山造林地块交通不便,多为远山、高山、瘦山,立地条件较差,土壤瘠薄,不但是降水少、蒸发量大、日照时间短、负积温多,无霜期长,而且受干旱灾害频发,严重影响了造林的成活率低、保存率少.

  • 标签: 干旱半干旱山区 荒山造林
  • 简介:摘要: 黄河中游地区水文情况具有极强的区域性特点。由于地处我国中部平原区域,气候较为干旱、年降水量较少、土壤中水分较少,这一地区水文预报是水文工作者关注的焦点和难题之一,而流域水文模型又是解决该问题的有效工具和关键所在。鉴于此,在本文研究进程中将针对干旱干旱地区水文特点展开研究,指出现阶段水文治理中存在的重要问题,并且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水文治理模型,促进黄河中游地区水文治理进程。

  • 标签: 黄河中游 干旱 半干旱 水文
  • 简介:摘要:我国国土面积十分广阔,其中可耕种土地占总面积的14%左右,而超过一半可耕种面积为干旱干旱地区,其地表大多数裸露在外,表面无植物或只有极少数植物覆盖,土地沙漠化问题严重,导致水土流失加剧,沙漠范围逐渐的扩增。因此,为有效改善生态环境,加强干旱干旱地区环境治理,应扩展森林面积,加大植被覆盖率,应用抗旱造林技术优化当地环境与气候。本文对抗旱造林技术进行研究,旨在优化自然环境,促进生态平衡。

  • 标签: 干旱 半干旱 抗旱造林 技术分析
  • 简介:摘要:干旱干旱地区是指年均降水量在200~500mm的地区,其中,干旱地区分布在新疆、内蒙古高原西部和青藏高原西北部,半干旱地区分布在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大部分。干旱干旱地区自然景观以荒漠、沙地、草原为主,生态系统较为脆弱,加上人们长期以来实施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区域生态系统逐渐失衡,不仅导致地表植被不断衰退,直至消失,而且加速了风沙运动,形成沙尘暴等自然灾害,又进一步加剧了土地荒漠化程度,阻碍了区域经济与社会的稳定发展。本文探讨了干旱干旱地区荒山造林技术,可以有效地使干旱干旱地区的环境恶化进一步缓解。

  • 标签: 干旱半干旱地区 荒山造林 生态环境
  • 简介:干旱指降水异常偏少,造成空气过分干燥,土壤水分严重亏缺,地表径流和地下水量大幅度减少的现象。干旱使供水水源匮乏,除危害作物生长、造成作物减产外,还危害居民生活,影响工业生产及其他社会经济活动。

  • 标签: 干旱 知识 作物生长 降水异常 土壤水分 地下水量
  • 简介:在1998~2002年间,发生在美国、欧洲南部以及亚洲西南部的干旱事件,都与海洋的影响有关.在此期间,热带东太平洋海表温度(SSTs)明显持续偏冷,而热带西太平洋及印度洋SSTs明显持续偏暖.气候模式表明由这些不同海域海温强迫的气候响应是相互作用的,对于中纬度地区广泛分布的、同步持续干旱,每一个海域都有所贡献.印度洋和西太平洋的增温是少见的,且这种增温与温室气体的强迫一致.本文也对未来的干旱趋势提出了一些看法.

  • 标签: 海洋学 干旱 太平洋 温室气体
  • 简介:2010-2012年连续3年春季至夏季的干旱,让有着绿色王国之称的云南成为了缺水地区之一.生活在干旱缺水的压力下,那些与人们自身密切相关的干旱信息是否更易对人的情绪产生影响?采用“状态—特质焦虑量表”中的“特质焦虑问卷”,在有着干旱经历的昆明大学生中筛选76名被试,将其分为高特质焦虑组和低特质焦虑组,考察在不同干旱信息类型下,特质焦虑对干旱信息加工的影响.研究发现:干旱信息是否与自身相关对被试的反应时间有显著影响;干旱信息是否与自身相关与词语性质2个变量间存在交互作用,即干旱信息与自身关系越密切,加工速度越快;特质焦虑水平不同的被试,在干旱有关信息的加工上不存在差异.

  • 标签: 干旱Stroop 干旱信息类型 特质焦虑 信息加工
  • 简介:摘要通常在干旱干旱地区造林,树木的成活率非常低,主要是受到气候环境的影响。目前,中国的林业研究界以干旱干旱地区造林作为主要的研究课题,以期扩大森林覆盖面,这就需要充分考虑到干旱干旱地区抗旱造林技术,并根据林业发展特点,从经验与理论相结合的角度出发,针对相关技术进行研究。

  • 标签: 干旱半干旱地区 抗旱 造林技术
  • 简介:基于中国606个地面台站1951~2008年的逐日降水量和气温资料,采用综合气象干旱指数CI统计分析了中国全国及十大江河流域近60年的干旱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近60年来,从整体来看,中国干旱面积呈现出弱的增加趋势。干旱持续时间长的几个中心分别位于北方的辽河流域西部、黄河流域东部、海河流域、西南诸河流域东南部等地,最长持续时间可达4个月以上;北方江河流域干旱面积一般表现出增加趋势,其中松花江流域、辽河流域、海河流域干旱面积出现显著的增加趋势,辽河流域、海河流域、黄河流域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至21世纪前期连续数年出现大范围干旱,南方大多数江河流域干旱面积的变化趋势不明显,只有西南诸河流域有显著的减少趋势。

  • 标签: 综合气象干旱指数CI 江河流域 干旱面积 气候趋势 中国
  • 简介:摘要本文根据多年的苗圃种植经验,总结出了干旱干旱地区林业苗圃的管理养护关键技术,希望能为广大林业工作者提供参考。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青海高原植树造林,不仅有利于防风固沙,减少水土流失,对我国实现“双碳”目标也有一定的助力作用,然而青海高原由于地理环境比较恶劣,所以造林成活率比较低,针对这一问题,相关工作人员应该积极探索造林技术优化措施,根据青海高原地理环境特点确定造林模式,不断提升青海高原造地成活率。本文以青海高原干旱干旱地区造林技术作为研究主题,分析了青海高原干旱干旱地区的气候特点、地质特点和造林条件和整地技术、育苗技术、栽植技术和种苗质量管理技术等造林技术,以期为当地造林工作人员提供参考。

  • 标签: 青海高原干旱半干旱地区 环境特点 造林技术
  • 简介:利用黄土高原半干旱地区农业气象观测站点春小麦、冬小麦、胡麻、燕麦、马铃薯、扁豆等主要作物农田土壤含水量实测资料,采用EOF、小波等方法分析研究该区域农田土壤水分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长期干旱是这一地区土壤水分的基本状态,土壤水分垂直分布以递减为主,深层湿度小于浅层,夏季小于其它季节,秋季得以恢复;土壤水分垂直分布的差异与不同作物关系密切,作物对土壤水分耗费存在明显时空差异。

  • 标签: 黄土高原 农作物 土壤湿度
  • 简介:采用15%的PEG6000高渗溶液培养的方法,研究了21个绿豆品种的芽抗旱性。结果表明:种子吸水速度快、萌发时间短、吸水率小、相对发芽势和发芽率高的品种,具有较强的抗旱性,并鉴定筛选出4份绿豆抗旱种质。

  • 标签: 绿豆 抗旱性 PEG6000 芽期
  • 简介:【摘 要】我国的玉米主要产区在北方的半干旱和半湿润地区,基本都是雨养农业,玉米的生长各时期都会受到不同程度、难以预料的高湿和干旱胁迫,导致大幅度的减产。所以现在对于玉米对高湿和干旱胁迫的响应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但是以往田间观测和理论研究多集中在玉米的某一生长发育阶段,所以应选择合适的方法分析高湿和干旱对夏玉米灌浆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

  • 标签: 高湿 干旱玉米灌浆期 叶片光合作用 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