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我国拥有肺结核患者众多,治疗起来相对复杂和困难。而就目前来看,我国临床上对肺结核病的治疗大多数都是采用联合化疗方式,但是会有很多患者出现耐药性特点,并没有取得非常好的治疗效果。近些年来,随着对肺结核治疗药物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并结合多种药物和方法的应用,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治疗效果,推动了肺结核治疗的进展。基于此,本文就针对肺结核的治疗药物临床应用进展进行了如下综述。

  • 标签: 肺结核 抗痨药物 临床应用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复方丹参联合药物治疗肺结核临床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肺结核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n=50。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常规药物联合复方丹参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肺内病灶吸收情况,观察组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的痰菌阴转情况,对照组患者明显低于观察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0%,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肺结核患者采用复方丹参联合药物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复方丹参 抗痨药物 肺结核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康复新液合并药物治疗肺结核的疗效。方法2009年8月~2012年6月我院确诊的69例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标准结核化疗方案。治疗组标准结核化疗方案联合口服康复新液。结果治疗组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病灶明显减小,治疗质量高。结论康复新液治疗肺结核疗效较好,值得格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康复新液 肺结核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结核丸联合药物治疗空洞型肺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的空洞型肺结核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收治时间在2014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0日期间,按照数字抽签法,随机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4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药物治疗,实验组患者采取药物联合结核丸治疗,并在治疗结束后,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及痰菌转阴率。结果实验组患者中,有显效患者14例,无效患者3例,对照组患者中,有显效患者8例,无效患者12例(P<0.05);实验组患者的痰菌转阴例数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结核丸联合药物治疗空洞型肺结核患者的疗效显著,可推广应用于临床中。

  • 标签: 结核丸 抗痨药物 空洞型 肺结核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左氧氟沙星联合常规治疗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的效果。方法研究时段自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选定本院收治的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76例,以随机化原则分组,分对照组(38例,采纳常规治疗)、研究组(38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纳左氧氟沙星联合治疗),比较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94.74%)显著较对照组(65.79%)高,P<0.05(具统计学差异)。结论左氧氟沙星与常规方案联合可有效改善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病情,促进肺部病灶缩小,值得借鉴。

  • 标签: 左氧氟沙星 常规抗痨 艾滋病 肺结核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常规联合中药熏蒸结合经络时辰治疗腰椎结核的效果及护理要点。方法随机选取60例腰椎患者,选择中医辩证法为阳虚寒凝证且脓肿无破溃的病例。实验组采用中药熏蒸配合时辰治疗,以7天为1个疗程,连续熏蒸2个疗程。对照组按照常规方法治疗。结果有效率81.1%;总有效率96.7%。结论该方法为保守治疗腰椎结核的有效方法。

  • 标签: 腰椎结核 中药熏蒸 经络时辰 常规抗痨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左氧氟沙星联合常规方案治疗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8年3月间收治的82例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额外应用左氧氟沙星。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治疗三个月后、治疗六个月后及治疗九个月后痰菌检查转阴的比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在治疗九个月后MMRC评分、1s率以及6MWD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治疗中应用左氧氟沙星联合常规治疗法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 标签: 左氧氟沙星 肺结核 艾滋病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柔肝降酶合剂治疗药所致药物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结核性脑膜炎经治疗后导致的药物性肝炎患者6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4例,采用柔肝降酶合剂治疗;对照组35例,采用肝泰乐治疗。治疗后第4周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21例,有效1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4.1%;对照组显效17例,有效12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2.9%。两组疗效经统计学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柔肝降酶合剂能有效治疗药所致药物性肝炎。

  • 标签: 药物性肝炎 柔肝降酶合剂 肝泰乐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继发性肺结核采取结核丸联合药物治疗的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15-2017年收治治疗的96例继发性肺结核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n=48)接受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n=48)接受常规药物治疗联合结核丸治疗。对比两组继发性肺结核患者治疗效果、病灶吸收情况、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继发性肺结核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以及病灶吸收率对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组间不良反应对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比常规药物治疗,结核丸联合药物治疗继发性肺结核在保证治疗安全性的基础上,提高了治疗效果、病灶吸收率,具有实施价值。

  • 标签: 病灶吸收率 抗痨药物 结核丸 继发性肺结核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胸腺肽联合药物治疗肺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2月到2016年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肺结核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联合使用药物和胸腺肽注射液,在此基础上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4.2%,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2.1%,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时的痰菌转阴率分别达到37.5%、74.1%、94.2%,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时的痰菌转阴率分别达到14.5%、33.4%、72.1%,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在各个阶段的痰菌转阴率都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肺结核患者使用胸腺肽注射液联合药物进行治疗,能够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有助于提高痰菌转阴率,具有较高安全性,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胸腺肽 抗痨 联合 肺结核 疗效
  • 简介:肺结核危害人类的健康已有几千年的历史,50年代初,结核病进入化疗时代,其疫情得到明显控制,患病率及死亡率均显著降低.近年来,随着艾滋病的蔓延,结核病呈现上升趋势,在的治疗过程中经常碰到药物的副作用或肺结核的并发症,就以下几个问题作一探讨:

  • 标签: 肺结核 抗痨治疗 药物副作用 并发症 肝损害 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药物性肝损害时,不同年龄,性别对保肝药治疗疗效的影响。方法对169例初治结核病患者给予相同的治疗方案,且治疗前肝功能均正常,均无病毒性肝炎或酒精性肝炎病史,均无肝损害症状。分别从年龄上分为≥60岁和<60岁两组,及性别上进行观察。结果169例患者肝功能异常组经保肝降酶治疗≥60岁有效22例,无效14例,有效率61.11%;<60岁有效48例,无效8例,有效率85.71%。肝功能轻度损害组经保肝降酶治疗≥60岁有效16例,无效15例,有效率51.61%;<60岁有效38例,无效8例,有效率82.61%。两组的χ2分别为7.29,8.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69例患者肝功能异常组经保肝降酶治疗男性有效46例,无效14例,有效率76.67%;女性有效24例,无效8例,有效率75%。肝功能轻度损害组经保肝降酶治疗男性有效34例,无效12例,有效率73.94%;女性有效20例,无效11例,有效率64.52%。两组的χ2分别为0.03,0.7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物性肝损害保肝降酶治疗时,对于对于高龄患者,合理选择药物,加强肝功能的监测。

  • 标签: 抗痨药物 肝损害 性别 年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氟喹诺酮类药物对耐药性肺结核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选取病例的时间为2018年2月-2021年2月,收集入院就诊的肺结核患者62例作为客观研究对象,利用双盲法,划分研究组患者31例,对照组患者31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抗结核药物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辅以氟喹诺酮类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性以及不同风险事件发生率。结果:不同治疗方式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氟喹诺酮类 耐药性 肺结核 抗痨治疗
  • 简介:本文报导1996年3月至1999年3月共收治肺结核球患者16例,男10例,女6例,年龄最大62岁,最小15岁.体检发现10例,因症就诊6例.病变位于左肺上叶7例,左肺下叶3例,右肺上叶5例,右肺下叶者1例,均为单发,有2例并发结核性胸膜炎.痰检结核菌均为阴性.

  • 标签: 肺结核球 抗痨化疗 临床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抗结核治疗导致药物性肝损害患者相关危险因素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苏州市相城人民医院肺科门诊2013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0日期间621例初治肺结核患者接受结核治疗后导致药物性肝损害的发生情况,并对其肝病既往史、年龄、性别、酗酒及营养不良等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研究。结果抗结核治疗后出现药物性的肝损害共80例,占12.8%(80/621)单因素分析显示,既往史24.1%(30/124)和10.0%(50/497);χ2=28.16,P﹤0.01;年龄25~岁组8.3%(21/251),40~岁组8.2%(19/229),60~70岁组28.3%(40/141);χ2=28.44,P﹤0.01;酗酒27.5%(8/19)和11.9%(72/602);χ2=8.43,P﹤0.01;营养不良21.5%(55/255)和6.8%(25/366);χ2=13.58,P﹤0.01。结论有肝病既往史、老年人、酗酒及营养不良是造成抗结核药物肝损害的危险因素,抗结核治疗方案需要根据病情做及时调整,以顺利完成化疗。

  • 标签: 结核,肺/药物疗法 抗结核药 药物性肝损害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抗胶囊治疗骨关节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 于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骨关节结核患者中,随机选取80名作为本课题研究对象,平均分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名。对照组采用结核灵片治疗,观察组采用胶囊治疗。比对两种方法在临床中的使用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5.0%显著高于对照组85.0%,比对有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脊柱、下肢关节、其他病变部位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对差异明显(P

  • 标签: 抗痨胶囊 骨关节结核 病变部位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阿托莫兰,TAD)联合水飞蓟宾胶囊治疗所致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诊断为所致药物性肝损害68例,均停用对肝脏有损害的药物,积极配合内科支持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分组治疗。随机分成二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给予水飞蓟宾胶囊105mg,tidpo。治疗组予水飞蓟宾胶囊105mg,tidpo和TAD1.5g+5%GS250ml联合治疗,每日一次静滴。二组的支持治疗相同。疗程均为2周。治疗完成后进行评价。结果二组治疗前后肝功能(SB、ALT)比较,治疗组肝功能改善显著(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1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5.88%,二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的疗效更好。结论TAD联合水飞蓟宾胶囊治疗药物所致药物性肝损害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有效。

  • 标签: 药物性肝损害 阿拓莫兰 水飞蓟宾胶囊
  • 简介:摘要探讨抗结核治疗过程中发生DILI的原因及防治策略。通过阅读国内外文献并结合临床,分析抗结核治疗中发生DILI的原因及治疗后效果,评价慢性乙肝、丙肝、酒精肝、脂肪肝患者抗结核治疗时DILI防控策略,效果明显,实用性强。抗结核治疗过程中发生DILI是常见的临床合并症,其中合并慢性病毒性肝炎是发生DILI的最常见原因,针对不太病毒感染及肝功能的损害程度,分析原因实施相应的治疗和防控措施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肺结核 抗痨治疗 药物性肝损伤 防治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