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尿激酶静脉滴注,观察临床疗效。结果尿激酶组总有效率91.6%,对照组72.2%,两组总有效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安全性好,价格低,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尿激酶 溶栓 脑梗死
  • 简介:急性脑梗死是神经系统常见病,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严重类型,具有起病急、发病率高、致残率高、致死率高的特点。早期溶栓治疗是减少脑组织坏死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我科2009年8月~2011年12月采用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56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溶栓治疗期间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 标签: 尿激酶溶栓治疗 急性脑梗死患者 护理 缺血性脑血管病 早期溶栓治疗 脑组织坏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腔内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在对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采用胸腔内注人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膜炎,并与对照组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中显效13例,占36.1%;有效17例,占47.2%;无效6例,占16.6%,总有效率达83.3%。对照组中显效8例,占22.8%;有效14例,占40.0%;无效13例,占37.1%,总有效率为62.9%。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分析发现,治疗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患者出院半年后的随访分析,治疗组发生胸腔积液残留、胸膜增厚及粘连发生率和对照组相比显著减少。结论胸腔内注入尿激酶对结核性胸膜炎患者有明显疗效,是减少胸膜增厚及粘连的有效方法,在临床早期应广泛推广,提高治疗质量。

  • 标签: 尿激酶 结核性胸膜炎 胸腔注入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反复多次应用小剂量尿激酶对急性期脑梗死的溶栓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对50例急性起病(6-24h)脑梗死患者,在内科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小剂量尿激酶静脉溶栓7d,并与常规综合治疗的对照组50例脑梗死患者作对比研究。结果尿激酶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P<0.05)。治疗组未发生再梗塞病例,对照组发生再梗塞4例,(8.0%),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皮肤黏膜出血1例(2.0%)对照组无,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尿激酶在急性期脑梗死溶栓是安全有效的,并能降低再梗塞发生率。

  • 标签: 尿激酶 脑梗死 溶栓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尿激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效果,同时加强护理观察,提高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7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应用尿激酶治疗,对照组应用硝酸甘油和肝素钠治疗。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严密观察,及时发现病情变化。结果尿激酶早期的溶栓治疗,使闭塞的血管再通率提高,两组患者尿激酶治疗后血管再通率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临床应用尿激酶溶栓治疗AMI疗效确切,再通率高,简便易行,是一项安全有效的措施,值得推广,同时娴熟的护理技术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关键所在。

  • 标签: 心肌梗死 尿激酶 药物疗法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临床效果。方法主要对我院2008年3月到2009年12月之间收录治疗的78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采取随机分组法分组,其中治疗组39例,采用常规的治疗之外,还采取尿激酶溶栓治疗;对照组主要采用硝酸甘油与肝素钠进行治疗。结果通过两组的对比分析,治疗组中出现心力衰竭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情况,但是治疗组在治疗中出现出血状况,而对照组无。结论对于早期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采用尿激酶溶栓治疗具有显著的疗效,是临床中一种有效治疗AMI的方法。

  • 标签: 急性心肌梗塞尿激酶溶栓治疗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在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早期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所带来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这次研究选取我院在2008年2月到2011年2月收治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并将其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都自愿接受调查和服从所有准则)。随即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在观察组中,采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来治疗急性心梗患者;在对照组中,采用常规性治疗。并将观察组和对照组所得到的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和研究。结果在并发症方面,观察组和对照组具有本质上的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溶栓再通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早期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所带的临床治疗效果,一方面可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提高血管再通率,另一方面还可以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因此该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使用。

  • 标签: 早期 急性心肌梗死 尿激酶静脉溶栓 临床观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尿激酶在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治疗中对血管再通、脑出血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3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行动脉溶栓治疗,根据尿激酶用量分为2组A组(尿激酶25万u~50万u)、B组(尿激酶51万u~75万u)。观察血管开通率,脑出血率及30天时神经功能评

  • 标签: 尿激酶 脑梗死 动脉溶栓
  • 简介:摘要目的脑室出血病人采取脑室穿刺引流联合尿激酶冲洗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回顾我科2010年1月-2012年8月住院行脑室穿刺引流的108例脑室出血病人,其中34例行双侧脑室穿刺引流,74例行单侧脑室穿刺引流,引流期间予以尿激酶灌注。结果治愈或好转82例,植物生存状态11例,死亡15例。结论脑室出血病人采取侧脑室穿刺引流可及时缓解颅高压,引流部分脑室出血,通过尿激酶灌注治疗可有效缩短引流时间,尽早清除脑室系统及蛛网膜下腔积血,对提高患者术后生存质量、降低病死率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脑室出血 钻孔引流 尿激酶灌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方法40例患者应用尿激酶150万IU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中,30nin内静脉滴入。观察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病死率。结果梗死相关血管的再通率为68%,无出血并发症。结论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安全有效。

  • 标签: 心肌梗塞/药物疗法 心肌梗塞/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急诊心肌梗塞应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7月急诊收治的80例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将其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吸氧、除颤、心肺复苏等治疗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150万U尿激酶静脉滴注。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1~6h、6~12h冠状动脉再通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梗死后心绞痛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溶栓治疗后1~6h冠脉再通率、6~12h冠脉再通率及总冠脉再通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梗死后心绞痛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尿激酶治疗急性心肌梗塞具有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起效迅速,治疗效果肯定的优点,对逆转心肌梗塞区域,缩小心肌坏死范围效果显著。

  • 标签: 急性心肌梗塞 尿激酶 静脉溶栓
  • 简介:摘要目的对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随机抽取2009年12月至2010年12月期间患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54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27例患者。对对照组中的患者进行尿激酶非溶栓治疗,而对治疗组中的患者进行尿激酶溶栓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对照组中患者的死亡率为29.63%,而治疗组中患者的死亡率为7.41%,明显更低;对照组中出现心力衰竭的患者有15例,占55.56%,而治疗组中出现心力衰竭的患者有6例,占22.22%,明显更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选择尿激酶溶栓治疗,其治疗效果更为明显,并且医疗消费不高,手术治疗更为安全可靠,有一定的积极临床治疗意义,值得推广。

  • 标签: 尿激酶溶栓 急性心肌梗死 非溶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肿瘤患者的PICC导管堵塞后处理,保证化疗全过程PICC管通畅。方法回顾2008年8月-2011年8月86例接受PICC置管肿瘤患者中,对发生导管堵塞的20例患者进行尿激酶溶栓再通的观察分析。结果20例患者堵塞中,有18例疏通,2例未完全疏通,疏通率达90%,再通时间25+8.5MIN。结论加强PICC导管的护理与观察,及早溶栓,溶栓后注意观察出血、栓塞等情况,规范使用和维护PICC导管,降低并发症,成功使用PICC,减少患者的痛苦与经济损失。

  • 标签: PICC 堵塞 尿激酶 溶栓
  • 简介:摘要目的临床研究分析低分子肝素联合尿激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症状的医疗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07年至2011年四年间患有心肌梗死症状的患者68例,68例患者均符合心肌梗死症状的相关标准。其中男47例,女21例,年龄在30岁-6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8.45岁,将68例心肌梗死患者按照11的分配方式,分成对照组与治疗组两组,每组患者34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之上联合使用低分子肝素进行治疗,7天后对两组患者进行实验结果分析,并观察溶栓后两组患者的血管再通率情况。结果对照组显效5人,有效20人,有效无效9人,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3.52%。治疗组患者显效11人,有效21人,无效2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11%,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6h内血管再通率,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联合尿激酶共同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可以有效地提高临床疗效。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低分子肝素 尿激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cerebralhemorrhage,HICH)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脑血管疾病,其致死率、致残率高,对于患者及社会均会造成严重负担。我科2008年3月至2010年6月运用锥颅血肿腔尿激酶灌注微负压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112例,获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 标签: 高血压脑出血 尿激酶 微创 负压引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尿激酶静脉溶栓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我院心内科2007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无溶栓禁忌的3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结果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脉再通24例,再通率80%。急性心肌梗死4h内溶栓再通率较高,无严重心律失常及出血并发症。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溶栓距发病4h内血管再通效果最好,溶栓并发症轻微,针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尿激酶静脉溶栓安全、有效。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尿激酶 溶栓
  • 简介:摘要动静脉内瘘是指将患者一侧肢体的动脉与静脉端端吻合或端侧吻合,从而为血液透析患者提供最佳的血管通路,但是不正确地使用内瘘会大大减少内瘘的使用寿命,血栓形成是造成内瘘闭塞的最主要原因,其主要治疗是外科重建及介入治疗。我们对21例患者内瘘血栓形成用尿激酶(UK)溶解血栓的方法,具体做法是将尿激酶向血栓内部喷洒治疗,配合使用抗凝剂如潘生丁、阿司匹林治疗,取得良好的效果。同时我们加强预防错施,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与护理,延长了内瘘的使用寿命。

  • 标签: 动静脉内瘘 尿激酶 血栓 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