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夏宁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3-13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3期
  • 机构:(井研县人民医院四川乐山614000)【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3-0005-01高热惊厥属于小儿常见的惊厥发生原因,属于小儿中特有的神经系统急症。小儿之所以发生高热惊厥的风险较高,主要原因就在于婴幼儿的大脑皮质部位尚未完全发育完全,神经髓鞘膜也在形成之中,因此皮质神经兴奋抑制能力差,电信号引发的神经冲动极易发生扩散,只需要非常微弱的刺激就可引发大脑运动神经元的异常放电,导致小儿发生惊厥。此外,由于小儿血脑屏障功能较成年人差,因此对于各类有毒有害物质的屏蔽作用较差,极易引发严重疾病。1小儿高热惊厥的临床表现1.1简单高热惊厥发生简单高热惊厥的患儿主要年龄段集中于六个月至三岁,若小儿患儿年龄段不在此区间段内,必须排除其他疾病。大部分高热惊厥患儿通常在发病后短时间内体温急剧升高,体温多超过38.5摄氏度,高热后12至24小时内患儿将会发生惊厥。患儿体温越高,则发生抽搐的频率则会越高。简单的高热惊厥患儿通常抽搐时间较短,一般维持时间在10至15分钟内。患儿发作后恢复意识时间较快,通常发生抽搐共有两种形式,有全身性和对称性两种,在一次发热病程当中仅有一次抽搐。部分患儿发生高热惊厥后,会有大、小便失禁的情况。发生高热惊厥的患儿中,只有极少数,约占1.0%左右的患儿将会发展为癫痫疾病,因而可知高热惊厥对于小儿智力影响较小,简单高热惊厥对于患儿身体健康的影响较小,患儿不用服用抗癫痫药物进行治疗。多数简单高热惊厥患者一般不会再次复发,患儿大脑功能正常发育。1.2复杂高热惊厥复杂性高热惊厥可发生任何年龄段,发热任何阶段均有发生惊厥的可能,发生抽搐的时间要高于10至15分钟,抽搐有局限型,也有不对称型,在一次发热病程中可以发生数次抽搐,通常在发生抽搐10天后可见脑电图的改变,这类复杂高热惊厥发展为癫痫病的风险非常高,因此对于这类患者需要在一段时间内服用药物进行预防治疗。2小儿高热惊厥的治疗措施2.1对症治疗需要将患儿保持平卧,为预防误吸呕吐物需要将患儿头部偏向一侧。家长需要注意患儿呼吸通畅情况,需要及时清除患儿口中的呕吐分泌,解开患儿的衣服,以减轻压迫束缚感。患儿发生高惊厥后,身边一定要有人看护,一定不能离开。可使用压舌板用以防舌咬伤。当发现患儿面部青紫或者发生惊厥时间过长时,需要立即吸氧纠正缺氧状态。2.2控制惊厥控制惊厥可使用有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小儿高热惊厥的临床表现及临床护理进行探讨。方法对于2018.4-2019.4我院收治的88例小儿高热惊厥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是小儿产生高热惊厥的诱发因素;88例患儿经及时、有效的观察和护理,最终全都痊愈出院,没有出现严重的后遗症和死亡的现象。结论当小儿出现高热惊厥的相关现象时,应立即对患儿进行降温处理和抗惊厥处理,积极治疗原发病,防止复发,从而降低出现严重并发症的机率;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就会反复发作,最终导致小儿出现不可逆的脑损伤。

  • 标签: 小儿高热惊厥 临床观察 护理分析
  • 简介:摘要小儿高热惊厥临床较为常见,是一种儿科急症,常出现在婴幼儿群体中,患儿多在急骤高热(39-41.5℃)后12h内发生惊厥情况,出现意识模糊问题,伴有抽风情况,且抽风程度同体温呈正比关系,严重时会对患儿脑部造成伤害,且临床复发率较高,给患儿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负担。因此针对小儿高热惊厥患儿,早期发现与积极护理意义重大,且随着我国医学水平的发展,临床相关研究不断增加,本文对既往研究进行综述,旨在为小儿高热惊厥患儿临床护理工作提供科学指导。

  • 标签: 小儿高热惊厥 意识状态 生命体征 对症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其中2例因反复高热惊厥转为癫痫,其中2例均为反复发作复杂性热性惊厥,预后与首发年龄、病史、惊厥家族史、惊厥发作类型有关

  • 标签: 临床预后 小儿高热 惊厥临床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小儿小儿高热惊厥护理干预技巧与护理措施。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收治患儿病例资料94例,将其平均随机分为观察组47例、对照组47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分析与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总体满意度80.85%,观察组患者总体满意度97.87%,观察组总满意度优于对照组,组间资料具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分析两组患儿体温恢复时间、高热惊厥症状消失时间、出院时间等指标,观察组总满意度优于对照组,且对照组患儿临床护理期间纠纷事件4例,总纠纷率8.51%,观察组患儿临床护理期间纠纷事件0例,总纠纷率0.00%,组间资料具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小儿高热惊厥护理干预中的优质护理模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小儿 高热惊厥 优质护理 护理干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目的:探讨小儿高热惊厥的急诊护理措施。 方法:抽取的 52 例小儿高热惊厥患儿为 2017 年 4 月 -2019 年 4 月我院收治的,通过 1:1 的方式分成两组,对照组与实验组均为 26 例。对照组的护理模式为常规急救护理,实验组的护理模式为针对性急救护理,分析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的不同。 结果:对照组与实验组患儿的护理总有效率相比时,数据显示实验组较对照组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 P < 0.05 )。 结论:针对性急救护理对提升小儿高热惊厥急诊患儿的抢救效果效果确切,具有广泛普及和应用于临床中的重要意义。

  • 标签: 小儿高热惊厥 急诊护理措施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现将小儿高热惊厥急诊科治疗效果进行体会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昆明长水国际机场医疗急救部 2017年 9月 -2019年 9月接收的 80例小儿高热惊厥患儿,根据电脑随机分组法将所有患儿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40例,对照组行急诊常规治疗干预,观察组采取急救综合救治干预,对比两组最终治疗效果。 结果:治疗后同对照组数据相比,观察组患儿家属对救治满意度明显提高,救治时间、惊厥消失时间及退热时间均较短,且不良事件发生率也较低,组间数据具备明显差异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 结论:对小儿高热惊厥患儿采取急诊综合救治干预,可有效提高临床急诊救治效果,减少患儿不良事件发生,缩短患儿救治时间。

  • 标签: 急诊科 小儿高热惊厥 治疗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87例患儿高热惊厥的病因,救治的重点及护理。方法回顾性总结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我院儿科救治的高热惊厥患儿共87例。入院后给予健康教育,着重进行家庭护理知识宣教;出院后全部随访6个月。结果年龄6个月~3岁,72例,占总例数的82.76%,3岁~5岁,15例,占总例数的17.24%。病因以上呼吸道感染为主,其次是肠道感染和肺部感染。治愈78例,好转9例。随访发现,行家庭护理的小儿,其再次惊厥的发生率低于未行家庭护理的小儿。结论急救重点为保持呼吸道通畅、快速止惊,及时降温及吸氧,加强护理。尤其是科学的家庭护理可以预防高热惊厥的发生,使小儿平稳度过惊厥易发年龄段。

  • 标签: 小儿 高热惊厥 急救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将康复护理模式应用于小儿高热惊厥患儿护理中的临床效果评价分析。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8年6月在本院急诊接收的40例小儿高热惊厥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参照组,每组20例。为参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模式;为研究组患儿应用康复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并对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研究组患儿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及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高热惊厥患儿的护理中应用康复护理模式,不仅能够促进患儿快速的康复,还能改善患儿及家属对护理的好感度,从而促进护患之间的和谐发展。

  • 标签: 小儿高热 惊厥患儿 康复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