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最近,日本不顾我国的一再强烈反对,从4月23日起,对来自中国的大葱,生蘑菇和灯芯草,限制进口并征高额关税,同时将这一决定通报给世界贸易组织,这一扼制公平竞争的贸易保护主义行为,严重损害中日两国经贸关系。

  • 标签: 日本 贸易保护主义 贸易战 中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中俄历来都有很深远的经济交往,其中在中俄边境的恰克图贸易持续时间长、规模范围大,成为中俄经济关系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中俄关系的发展产生极大的影响.从1728年《恰克图条约》签订开始,在之后的两百年间,俄国逐渐垄断了中国内地的陆路贸易.恰克图在清代中俄贸易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成为中俄边境贸易的中转站.就对中俄边境恰克图贸易进行初步探讨.

  • 标签: 中俄贸易 恰克图 垄断
  • 简介:在"有原则的现实主义"全球战略背景下,特朗普政府制订了单边主义的贸易政策,对中国采取了强硬立场。对比前任政府的政策可以发现:特朗普政府对美国经济和世界局势的判断及对华贸易政策未必正确,采取的手段未必适当,但是美国对世界秩序造成的损害已经发生,对中国发展造成的影响也不容乐观。

  • 标签: 特朗普 中美贸易战 301条款调查 世界秩序
  • 简介:作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美国贸易政策将对中国乃至世界经济造成颠覆性影响。自2016年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他在同盟协议、关税政策、市场开放等方面出台的大量新政成为世界焦点。本文以特朗普贸易政策内容和目标为基点,根据当今世界经济形势分析特朗普贸易政策实施可能性、政策取向对中国贸易的负面效应,并结合博弈论的手段提出对策。中美贸易战将愈加激烈,但若采取得当措施,也有可能进一步推进中美合作。

  • 标签: 美国贸易政策 同盟协议 关税政策 市场开放 中美贸易战
  • 简介:近年来,随着中美之间贸易不平衡的不断加剧,两国频现贸易纠纷。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已经从产业层面上升到国家层面,并采取了压迫人民币升值这一手段。其目的不单单是为了缩小其贸易逆差,而是为了解决其庞大的政府财政赤字问题。中国在调整人民币汇率的同时,应采取理性的反应措施。

  • 标签: 贸易保护主义 贸易不平衡 财政赤字 人民币汇率
  • 简介:外国贸易银币大量流人中国,始于16世纪欧洲诸国海上对华贸易兴起之时,即我国明朝中叶。至清朝康雍乾时期,随着海上贸易的发展以及中国高利率的吸引,外国银币在我国更加通行。《皇朝文献通考》卷十六《钱币考》中记载:“陈近海之地,多行使洋钱,其银皆范为钱式,来自西南二洋。约有数等,……,闽粤之大,称为番银,或称为花边银。凡荷兰、佛兰机诸国商船所载,每以数千万之计。”

  • 标签: 对华贸易 银币 18世纪 普鲁士 《皇朝文献通考》 海上贸易
  • 简介:美国对华贸易逆差是结构性的、历史性的,其主要原因是中美两国间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产业结构,以及基于比较优势基础上的世界各国制造业向中国大陆的转移、美国的对华出口限制等.另外,美国的对华贸易统计也夸大或高估了中美间的贸易逆差.对华贸易逆差不会损害美国经济,对美国制造业的就业率影响也不大.相反,美国可以利用对华贸易逆差引致的资本项目盈余来弥补其国内储蓄和投资的不足,美国国内消费者也可以更低的价格支出满足消费需求,从而使其消费剩余得到增加.给定条件下,由市场行为导致的贸易逆差对贸易双方来说都是一种"帕累托改善".

  • 标签: 贸易逆差 中关贸易 产业结构 比较优势
  • 简介:美国企业为利润最大化进行的国际产业转移是美对我逆差的根本原因,人民币升值对解决两国贸易不平衡没有实质帮助。逆差并没有给美国带来根本危害,反而为其赢得了多方面的巨大利益。在今后与美贸易谈判中,我应重点强调国际投资对逆差统计的影响、美不采取措施消除全球逆差而单独要求中国减少逆差的不公正等。

  • 标签: 贸易逆差 国际产业转移 美国企业 利润最大化 贸易不平衡 人民币升值
  • 简介:1664年组建的法国东印度公司因为频繁的海外战事和糟糕的财务状况而未行使其在远东的贸易特权,直到1698年法国对华贸易才由私商正式开启,并在1719年永久印度公司成立后得以稳定地发展。本文述及十八世纪法国对华贸易的发展历程、管理机构和进出口商品结构,并从英法冲突的角度对其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成因进行探析。

  • 标签: 十八世纪 法国 对华贸易 东印度公司
  • 简介:2017年,全球主要经济体政策走向及外溢效应变数较大,世界经济形势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加。以美欧为首的主要经济体逆全球化思潮和保护主义倾向抬头,我国的贸易保护形势严峻而复杂。机工智库对2017年以来我国进出口产品贸易摩擦情况进行汇总,通过与上年对比,分析我国贸易摩擦的新特点和面临的新形势。本期关注一季度美国涉华337调查、美国和加拿大消费品召回情况。

  • 标签: 贸易摩擦 国外 世界经济形势 全球化思潮 进出口产品 337调查
  • 简介:当中国吃瓜群众还在围观特朗普访华时其孙女用中文演唱的“茉莉花”视频、沉浸于媒体报道的中文热时,特朗普政府已经针对中国连续挥舞“大棒”:11月28日,美国商务部30年来首次宣布“主动”对白中国进口的合金铝片展开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

  • 标签: 特朗普 贸易措施 攻势 反补贴调查 美国商务部 媒体报道
  • 简介:英国东印度公司是西欧民族国家走上大洋洲际贸易和殖民扩张的产物。为了获取以中国印度为首的东方巨大财富,英国东印度公司坚持不懈地开辟对华贸易。在最初对华贸易出口遭到贸易逆差而资金不足的情况下,公司除对散商签发汇票借取资金从事大洋茶叶贸易在欧洲获取巨额利润外,还罪恶地从事鸦片贸易而扭转了贸易逆差,从而增加了公司的财富与英国政府的赋税,为英国从商业资本主义向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雄厚的资金,也为英国从民族国家走向世界性殖民帝国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 标签: 英国东印度公司 对华贸易进出口 汇票 鸦片贸易 茶叶
  • 简介:贸易风险预警网统计,2017年,共有21个国家(地区)对华启动76起贸易救济调查。其中,反倾销54起,反补贴13起,保障措施9起。2017年,国外对华启动13起反补贴调查,其中,12起案件伴随反倾销调查。

  • 标签: 反补贴调查 贸易救济 案件情况 国外 反倾销调查 风险预警
  • 简介:2017年1月10日,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发布的一份最新报告显示,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额和重要性“经常被夸大”,部分原因是为了在特朗普政府接管时推动未来的政策讨论。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主要代表的是在中国开展业务的美国公司,该报告得出结论认为,美中贸易关系“要比这些头条新闻中描述的更加微妙”,而不仅仅涉及贸易逆差。

  • 标签: 贸易逆差 美中贸易 委员会 美国公司 头条新闻 贸易关系
  • 简介:<正>一般来说,国际投资对国际贸易有促进作用。过去学者们经常谈到直接投资带动了与投资内容有关的成套设备和原材料的出口。现在专家们又注意到海外子公司逆进口对增加贸易的作用。同时还需要特别指出的是通过直接投资对当地市场份额的占有,等同于出口的延长,是不表现为国际贸易的扩大市场占有率的途径。然而从本来的意义上来说,这毕竟是国际投资的结果而不是国际贸易本身。正是从这一点出发可以说明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之间有着替代作用。我们所说的替代意义在于:在市场容量限定的条件下,由国外进入的商品和要素二者之间是相互排斥的,具有替代作用。本部分从实证的角度具体说明日商对华投资在中日贸易上引起的两重效果。

  • 标签: 日本对华直接投资 替代效果 促进效果 企业内贸易 对华贸易 国际贸易
  • 简介:<正>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的近十年间里,中国的对外贸易急剧增长,“呈扶摇直上之势”。据中国对外贸易的总值来看,从1918年的十亿四千多万海关两增长到1927年的十九亿三千多万海关两,增长幅度是惊人的。再从当时进出中国各港口的外贸船只的吨位数来看,大战期间一直维持在两千万吨左右,而到1927年,已经达到四千多万吨,有倍数之增。战后英美日三国对华掠夺性贸易的增长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中国对外贸易连年巨额入超。这是掠夺性贸易增长的最显著的表现,帝国主义在华扩张贸易势力,目的是对中同进行经济掠夺,列强通过控制中国进出口贸易的经营权,操纵进出口商品价格以及倾销过剩商品,对中国进行了疯狂的掠夺性贸易,使中国的入口贸易激增。假定1913的入口贸易总指数为100,则1919年为114,到1927年更增至177.7。而同时期内,中国的出口贸易虽有增长,但比较平稳,且远赶不上入口贸易的增长。下表所示是1914—1927年间中国的净进口货值和净出口货值(单位:千海关两):

  • 标签: 中国对外贸易 中国进出口贸易 对华贸易 增长幅度 贸易增长 海关
  • 简介:2017年1月5日,美国商务部对进口自中国的双向土工格栅产品作出反倾销反补贴调查终裁,认定中国所有涉案企业的反倾销税率为372.81%,反补贴税率为15.61%--152.5%。对此,商务部贸易救济调查局局长王贺军表示,中方对美方的决定表示失望和质疑,中方对美方不顾事实、滥用规则、人为裁定的做法表示严重关切。

  • 标签: 美国商务部 贸易制裁 反补贴调查 反倾销税率 贸易救济 中国
  • 简介:据机工智库统计,2016年,共有26个国家(地区)对华发起118起贸易救济案件。其中,反倾销88起,反补贴19起,国外共启动保障措施调查11起,全部涉华。

  • 标签: 贸易救济 案件 调查 国外 反倾销 反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