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王伟光在2017年9月28日《中国社会科学报》撰文认为,历史条件和实践斗争决定了不仅写作“两”有客观必要,也有实际需要。“两”的产生是中国革命的实践需要,没有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就没有“两”。“两”是中国实践的产物,为解决中国革命而写作,也是为促进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而面世。“两”在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具有重大的里程碑意义。

  • 标签: 《实践论》 《矛盾论》 哲学智慧 马克思主义 中国革命 哲学发展史
  • 简介:一、什么是《实践》《矛盾》的精华《实践》就是中国革命的认识,要求在革命过程中达到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毛泽东哲学思想的认识是在总结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规律的实践的基础上提出来的。由于中国革命的敌人强大,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决定了中国革命的长期性和艰巨性。由此也决定了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规律的认识,不是一次就能够完成

  • 标签: 实践论矛盾论 新解价值 矛盾论新解
  • 简介:实践》和《矛盾》(以下简称"两")问世至今年正好80年,"两"贯穿的一条主线,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理论与实践、普遍与特殊的基本原理,深刻地阐释了认识与实践的辩证关系、矛盾对立统一规律,解决了党内所犯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错误,

  • 标签: 《矛盾论》 《实践论》 当代启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对立统一规律 理论与实践
  • 简介:今年是毛泽东同志《实践》《矛盾》(以下简称'两')发表80周年。'两'是毛泽东思想的标志性成果、毛泽东哲学思想的代表性著作,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与方法相统一的典范,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结晶。'两'为中国共产党人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发挥了强大思想武器作用,具有伟大的理论意义和强烈的现实价值。一、'两'是总结中国革命经验教训的产物,是指导中国共产党正确领导中国实践

  • 标签: 哲学智慧 实践论矛盾论 矛盾论哲学
  • 简介:许全兴在《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17年第2期撰文认为,毛泽东的《实践》《矛盾》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革命经验和中国传统哲学精华三者结合的产物,是人类历史和哲学思想发展的必然。《实践》《矛盾》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认识和辩证法,也将中国传统哲学发展为现代的新形态,是人类哲学史上闪耀着异彩的明珠。

  • 标签: 《矛盾论》 《实践论》 毛泽东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 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 简介:摘要: 《实践》和《矛盾》(简称“两”)是毛泽东最为著名的哲学代表作,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经典著作。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革命结合的产物,明确党了的正确思想,清算党内教条主义,确立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认真学习“两”是党员干部学习党的思想,增强实事求是本领的重要途径,是中国近代思想领域的“智慧结晶”。

  • 标签: 《实践论》 《矛盾论》 认识 经验
  • 简介:毛泽东在《辩证法唯物论(讲授)提纲》和《矛盾》中,曾几次提到苏联德波林学派,在《矛盾》的'矛盾的普遍性'一节中,还就德波林的一个观点直接进行了批评.那么,苏联三十年代对德波林学派的批判,对毛泽东写作《实践》、《矛盾》有何影响呢?从中借鉴和吸取了哪些有益的资料呢?本文试图对这一问题作一简要分析.

  • 标签: 德波林学派 《矛盾论》 《实践论》 毛泽东选集 哲学教科书 中国革命实际
  • 简介: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无疑是当前我们学习和研读经典马克思主义著作的重要遗产。而毛泽东于1937年7、8月间先后写出的《实践》《矛盾》即是在革命年代致力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本土化过程中的理论创造,不仅成为中共革命实践不断取得胜利的行动指南,而且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纵深发展和升华仍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和意义。为了及时地批判和扭转党内严

  • 标签: 价值意义 实践论矛盾论 时代价值
  • 简介:一、'两'内容与有机联系的整体解读《实践》与《矛盾》并非是两篇内容上不相干的文章,将'两'分开读,不难发现分别讲了唯物主义认识和辩证法的基本原理,但将'两'结合起来整体解读,则可以更深刻地体会到毛泽东思想的重要内容在于实践辩证法。下面将简要介绍'两'的基本内容,并在此基础上阐明它们有机联系在一起共同呈现出来的毛泽东思想的重要内容——实践辩证法。1.《实践》与《矛盾》的主要内容

  • 标签: 关联时代 实践论矛盾论 时代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一、实践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本质特征何为马克思主义世界观?马克思、恩格斯曾有过自己的表述。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有这么一句话:'我们见解中有决定意义的论点,在我的1847年出版的为反对蒲鲁东而写的著作《哲学的贫困》中第一次做了科学的、虽然只是论战性的概述'。而恩格斯在《反杜林论》的序言里也指出,'……马克思和我所主张的辩证方法和共产主义世界观……首先在马克思的《哲学的贫困》和《共

  • 标签: 唯物主义辩证法 实践唯物主义 实践论矛盾论
  • 简介:2017年是《实践》《矛盾》(以下简称“两”)发表80周年。2016-2017年,学界把“两”置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从中国哲学、西方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多维视角对“两”的创作背景、主要内容、历史地位、现实意义等开展广泛而深入的研究,这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创新和发展“两”所蕴含的哲学思想提供了启示。

  • 标签: 2016-2017年 “两论” 研究动态
  • 简介:毛泽东的《实践》、《矛盾》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典范音容宛在作。"两"从认识和辩证法的角度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必要性和基本原则作了哲学上的论证;从深层次上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中国革命实际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结合起来.赋予马克思主义哲学以中国文化的民族形式,实现了中国传统哲学的现代化;并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众化、通俗化开辟了道路。"两"的历史局限性是暗含着轻视理论、轻视知识分子的狭隘经验和把矛盾的斗争性绝对化的"斗争哲学"的倾向。我们应当适应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把"价值"范畴引入《实践》,解决实践的合理性问题,建立"科学的社会实践",为科学发展观提供理论支撑;把"和谐"范畴引入《矛盾》,正确处理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扬弃"斗争哲学",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唯物辩证法的指导。

  • 标签: 《实践论》 《矛盾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2017年是《实践》《矛盾》发表80周年。“两”是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革命实践经验和中国传统哲学优秀成果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典范。研究“两”的当代价值要深入探讨“两”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及“两”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关系。

  • 标签: 实践论 矛盾论 当代价值
  • 简介:2017年是《实践》《矛盾》发表80周年。“两”是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革命实践经验和中国传统哲学优秀成果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典范。研究“两”的当代价值要深入探讨“两”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及“两”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关系。

  • 标签: 实践论 矛盾论 当代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