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毕”“尽”等“完结”动词发展出了“全部”“全都”或“整”“全”“所有”这两种周遍意义。出现在“S+~+VP”格式中,表达“全部”“全都”。出现在“(s)+~+NP+VP”格式中,表达“整”“全”“所有”,到底为何种语义取决于核心名词性成分NP自身是否内含“范围”。“毕”“尽”等“完结”动词发展出“全部”“全都”,与隐喻有关;发展出“整”“全”“所有”,与转喻有关。“整”“全”属于“一体性周遍”,对应的意象图式为“浑然图式”;“全部”“全都”“所有”属于“叠加性周遍”,对应的意象图式为“套件图式”。

  • 标签: 完结 周遍 范围 离散 一体性周遍 叠加性周遍
  • 简介:汉日关闭动词都有“关门”的用法,该用法可以看作共时层面上的基本义。“关门”的动作过程可以分解出[+使受事发生状态变化]、[+使受事与其它部分重合]、[+施加约束]和[+行为的结果产生阻断功能]4个语义特征。汉语动词“关”、“掩”和日语动词「しめゐ」「とじゐ」「ときす」都具有表示“关门”的用法,另一方面又各自侧重不同的语义特征。

  • 标签: 关闭义 重合 阻断
  • 简介:含[+属性]动词和属性句洪波0.1汉语的性质形容词是表示属性的,动词中有很大一部分也能表示属性,能表示属性的动词都含[+属性]语义特征。不过含[+属性]语义特征的动词不一定仅含此一种语义特征,因而不能把含[+属性]语义特征的动词称为属性动词。我们把...

  • 标签: 表示属性 非自主动词 语义特征 心理状况 “三个平面”理论 动词构成
  • 简介:本文首先指出《现代汉语通论》将“告诉、回答、教、问”归入了“认定”双宾动词的不妥,为其重新建立了“传播”的范畴,并分析了“传播”类动词的价数,接着借鉴言语交际理论和传播学理论建立“传播”动词的“语义配价”框架.然后考察了“传播”动词的价数和“语义配价”框架之间的关系.进而指出汉语语法的意合网络和“语义配价”等理论的不足.均需有待完善或引入“语用配价”等新的理论。

  • 标签: “认定”义双宾动词 “传播”义动词 “语义配价”
  • 简介:趋向动词“上”和“下”都可以表示“到”的意义,但是在用法上有不同之处,这些不同可以从两个相应的方位词“上”和“下”的意义差别找到根源。方位词“上”、“下”的部分意义通过隐喻映射到趋向动词中,只是映射到的空间各不相同。通过观察表示“到”的“上/下”与其宾语所构成的短语的语义构成情况,可以对这些空间进行分类,并将这些系统的、条理化的信息运用到对外汉语教学之中。

  • 标签: “上” “下” 隐喻 对外汉语教学
  • 简介:文章时表示空间运动意义的动词“上”、“下”的用法进行了多视角的、贯穿古今的系统化的描写。共分四段:一、导言。着重指出“上”、“下”的用法都与它们的最初引申“升”、“降”与“优”、“劣”密切相关。二、空间的客观因素决定“上”、“下”的使用。从高低、方位两个方面展开论述。着重揭示出古人观念以南为上、北为下(恰与个相反),因而在二词的使用上与今人相参差的现象。三、心理的主观因素决定“上”、“下”的使用。主要论证了“高攀”用“上”、“低就”用“下”的规律,阐发了“上农村锻炼去”与“下农村锻炼去”之类(短语)语义略同而心理前提有异的语言深层次问题。四、语言习惯决定“上”、“下”的使用。主要论列二词使用的不整齐局面。比如:“下饭店”可说,而”“下商店”不可说;“上车间”与“下车间”虽表示相同的运运趋势,但二者的(优劣)背景不同;“东行曰下”,但只可说“上东方”而不可说““下东方”,等等。最后,还就“下扬州”与“上扬州”等例提及语体色彩的古今雅俗对于二词使用的影响。

  • 标签: “上” 空间因素 处所宾语 语言习惯 专有名词 心理因素
  • 简介:本文选取了101组可以构成并列式动词的近的单音节动词,主要考察了它们在词义相近的情况下,其功能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差异:结构能力的强弱;重叠;带“了”“着”“过”;带宾语;带补语。旨在说明,不仅并列式双音节动词AB与近的单音节动词A和B的结构功能存在差异,而且近义词A和B之间在结构功能上也有着相当的差异。

  • 标签: 并列式 动词 单音节 双音节 近义词 功能
  • 简介:文章在分类的基础上,选取各小类中的典型成员,从历时的角度探索副词的形成诱因,追溯各个下属小类的不同演化轨迹和虚化机制,并结合词语本身的语义积淀,对副词的来源、成因、语义等特点作出力所能及的解释。

  • 标签: 实义副词 语法化 机制 动因
  • 简介:饮食动词“吃”从产生至今,带宾情况变得越来越复杂,主要表现在:(一)宾语的语义类型越来越丰富,由带受事宾语发展到以带受事宾语为主,非受事宾语类型越来越多;(二)受事宾语的所指范围从食物类名词逐渐扩大到非食物类名词,食物类名词经历了“固态食物名词一固态、非固态食物名词并存一以固态食物名词为主”这样一种发展轨迹。

  • 标签: “吃” 宾语类型 历史变化
  • 简介:“看起来”、“看上去”、“看来”、“看样子”的意思相近,结构相似,给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诸多困难,本文对以上几个近格式进行比较,分析异同,以期适应对外汉语教学及汉语交际的需。

  • 标签: 看起来 看上去 看来 看样子 近义格式
  • 简介:在全面总结官话方言“搁”多种功能的基础上,文章讨论了“搁”的语义演变,发现“搁”经历了与“放”、“着”等其他“放置”动词平行的语义演变,“放置〉处所/处所源点/经由/方向/终点”和“放置/添放〉工具”都是汉语中反复出现的语义演变模式;“搁”所处的句法结构、其后相关部分的省略以及它所支配的宾语的扩展等,都对它的语义演变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 标签: 官话方言 放置义动词 “搁”语义演变
  • 简介:本文通过对大量语料的分析和研究发现,句子的功能类型、句子所出现的上下文语境以及所使用的语体等因素对句子的规约性时制具有制约作用。词汇手段在语法上表现的时制信息并不是其词汇所对应的具体时间信息,而是由其具体词汇所承载的抽象时制信息。ST是汉语句子构建绝对时制的最终参照点,RT和ET总是位于ST的同侧。

  • 标签: 动作动词句 绝对时制义 相对时制义 形式标记
  • 简介:"认定"动词大致分为两类:"内向"动词与"非内向"动词。其中,"内向"动词可以形成两种不同的句式,一种是"主动宾"结构,另一种则是双宾句。构式理论认为这两种句式属于不同的构式,具有不同的构式,双宾结构整体上具有"取得"。"内向"动词之所以可以进入双宾语"取得"句式,是因为这类动词表示使句式表示的动作行为得以实现的"手段",即通过"结交"这种手段而有所得。"主观性"是语言的一种特性,当说话人想要表达某人通过"结交"的手段有所得时,则会采用这种"取得"双宾句式。

  • 标签: “认定”义动词 内向动词 构式 主观性
  • 简介:动词是语义宽泛,可以替代许多具体动词的一类词。泛动词“弄”的偏误类型主要有遗漏、误加、误代、搭配不当和书写错误。造成偏误的原因主要来自“弄”自身的泛、母语负迁移、目的语负迁移、留学生回避的学习策略以及教材编写不当。针对“弄”的偏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循序渐进、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学生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课上认真听讲,课后及时归纳和总结。

  • 标签: 泛义动词 “弄” 偏误
  • 简介:英语的重音可分为三个级别:主重音、次重音与零重音。零重音就是人们通常说的非重读音节。在自然流利的英语中,零重音的数目远远大于主重音和次重音,零重音听起来要轻,要弱。词的零重音常常被忽略,这是很多英语学习者难以说一口地道英语的原因之一。自如地掌握英语词的零重音对提高英语的流利程度大有帮助。

  • 标签: 实义词 零重音 英语 虚词 教学
  • 简介:英语的重音可分为三个级别:主重音、次重音与零重音。零重音就是人们通常说的非重读音节。在自然流利的英语中,零重音的数目远远大于主重音和次重音,零重音听起来要轻,要弱。词的零重音常常被忽略,这是很多英语学习者难以说一口地道英语的原因之一。自如地掌握英语词的零重音对提高英语的流利程度大有帮助。

  • 标签: 实义词 零重音 英语
  • 简介:关于利玛窦最负盛名的著作《天主》的成书过程,虽前辈学人撰文多有发明,然众说纷纭,未有定论。另外,此书与同时期其他几部相关著作的关系。并未得到清晰的阐明。本文即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上述问题。详细的文本分析显示,《天主》在结构和内容上多有因袭罗明坚《新编西竺国天主实录》和范礼安的《日本教理手册》,特别是可能属于初稿的前四篇的大部分章节。另外,本文亦根据《利玛窦中国传教史》和《利玛窦书信集》及其他相关记载,考辨诸多章节可能的写作时间和契机,附带论及《天主》和利氏晚年所编辑《要理问答》之间的关系。

  • 标签: 利玛窦 《天主实义》 明末天主教
  • 简介:湘方言中来源于持拿动词的被动标记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跟给予动词和致使动词密切相关;二是多为双音节形式;三是跟处置标记同形。本文深入分析了这三个特点的形成原因,并详细梳理出被动标记的具体演化过程。

  • 标签: 湘方言 被动标记 处置标记 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