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前些时候,我的大学老师让我写一篇介绍自己成长经历的文章,意在鼓励学弟学妹们坚定信念,积极投身我国畜牧业.几次提笔,又几次放下.一来觉得自己资历尚浅,实在没资格跟90后谈什么经验;二来也促使我认真审视我所从事的畜牧业,心潮澎湃,担心误人子弟,感到无从下笔.

  • 标签: 奶牛 成长经历 畜牧业
  • 简介:凡事须谋定而后动,待机而后行。布兰登·戴维斯开了一家咖啡屋,自己在店里做服务生,他人很逗,很讨人喜欢。他也很走运,因为他去老家看望父母时,发现村里一群刚长大的奶牛中有一头非常特别的小牛:它产的不是牛奶,而是牛奶咖啡。

  • 标签: 咖啡馆 奶牛 咖啡屋 戴维斯 服务生 牛奶
  • 简介:①将碘油(食用豆油450ml,烧开晾凉后,加10%碘酊50ml混合即可)涂抹患处,每天3次。

  • 标签: 假牛痘 治疗 奶牛 碘酊
  • 简介:2018年6月28日,在第九届中国奶业大会举办期间袁“2018年第二届奶牛选美大赛颁奖盛典”如期举办.本次奶牛选美大赛是由中国奶业协会育种专业委员会和国家奶牛技术体系提供支持,《奶牛曳杂志?奶牛微刊承办,首农畜牧北京奶牛中心,上海光明牧业奶牛中心协办.

  • 标签: 高产奶牛 育种 中国奶业协会 培育 民族 网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先从大的思路上谈谈对管理的认识,“百科”了一下管理二字的定义,是指: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以人为中心.对组织所拥有的资源进行有效的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以便达到既定组织目标的过程。有点冗长,本质指向性不强,让我来定义的话.一句话.“管理是指对事物秩序的一种有效构建过程”。为啥这么说,且以奶牛分群这个管理事项为例.为你系统化的“解牛”!

  • 标签: 管理 奶牛 分群 以人为中心 构建过程 组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焦虫病是一种对奶牛健康成长产生威胁的血液原虫病,在我国传播媒介主要为微小扇牛蜱。奶牛感染焦虫病后表现出黄疸、发热、贫血、产奶量下降及严重消瘦等临床症状,严重时死亡,在我国南方多发于7~9月份,为奶牛养殖行业带来了极大的经济损失。此次试验通过对宝丰县奶牛血液焦虫病流行情况的调查,为该地区奶牛血液焦虫病防治提供数据借鉴。

  • 标签: 奶牛焦虫病 流行学 血液原虫病 传播媒介 临床症状 经济损失
  • 简介: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我国奶牛养殖业也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许多养殖者因此而走上了发家致富奔小康的道路。在奶牛养殖产业中,奶牛作为主体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在饲养中出现的多种问题经常导致奶牛蹄病的发生,使奶牛的身体健康受到损害、出现繁殖障碍以及产奶量的大幅降低,给养殖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对此,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奶牛蹄病,加强蹄部护理。本文对奶牛蹄病的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以期有效降低奶牛蹄病的发病率,有利于奶牛养殖业的后续发展。

  • 标签: 奶牛 牛蹄病 发生与防治
  • 简介:围产期分围产前期(产前21天),围产后期(产后21天).这期间牛只的生理变化很大,严重影响奶牛的健康。故奶牛围产期的管理应居奶牛各项管理之首,它的管理结果直接影响着奶牛产后代谢病、繁殖性能、产奶量,如因管理不当导致的产后60天内淘汰,将严重影响着奶牛场的成本和经济效益,为此奶牛围产期的管理应从细节抓起。

  • 标签: 细节管理 奶牛场 围产期 围产后期 围产前期 生理变化
  • 简介:奶牛子宫内膜炎是兽医产科上的一种常见病,随着近几年来,奶牛养殖业有了从所未有的巨大的发展,奶牛存栏数急剧上升,子宫内膜炎时常发生,本文通过对二例具体病例的诊断与治疗发现中西药结合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比一般的西兽医单纯疗法更为有效,更为妥当,更为迅速。能够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 标签: 奶牛 子宫内膜炎 诊治
  • 简介:低血钾症奶牛四肢无力、卧地不起,有明显的肌肉震颤和卧地时间延长,吞吐困难,当呼吸肌受累时则出现呼吸困难.病牛食欲减退,泌乳减少,母牛产后次日体温突然升高至41℃,喘气、精神不振,食欲废绝、肌肉松弛、软弱无力、头低耳垂、极为困倦,母牛长期喜吃谷物、青贮料.

  • 标签: 低血钾症 奶牛 治疗 食欲减退 呼吸困难 卧地不起
  • 简介:奶牛乳腺炎是一种乳腺组织受到病原菌及化学、物理因素刺激而引发的一种炎性疾病,是奶牛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尽管有多年的研究,但仍然是奶牛饲养中的一种花费最高的疾病之一。

  • 标签: 奶牛 乳腺炎 防治
  • 简介:奶牛的结核病是一种慢性消耗性传染病。为推动畜牧业发展,保障人们安全健康,优化畜牧业产业结构、加强奶工程建设,需要加强对奶牛结核病的检测,利用良好的防控措施,实现对于奶牛结核病的防治。

  • 标签: 奶牛结核病 防控措施 检测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奶牛蹄病发生规律,以期为综合防控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在2016年7月-2018年7月时间内某大型奶牛场年龄超过10月的3623头奶牛作为研究对象,以此来探讨奶牛蹄病的发生规律,并且根据发生规律来制定综合防控措施。结果在这3623头奶牛中,有877头奶牛产生奶牛蹄病,发生率为24.2%,不同年龄的奶牛奶牛蹄病发病率差异显著,5-7岁奶牛的发病率较高,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季节的奶牛奶牛蹄病发病率差异显著,第三季度奶牛的发病率较高,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胎次奶牛奶牛蹄病发病率差异显著,第四季度奶牛的发病率较高,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奶牛采取综合防控措施,可以有效地降低奶牛蹄病发生率,值得进一步推广与使用。

  • 标签: 奶牛蹄病 发生规律 综合防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