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生物制剂治疗抵抗的银屑皮损的分布情况。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6月至2021年9月中国银屑规范化诊疗中心数据库中足量、规范化使用生物制剂 ≥ 24周、目前仍在使用生物制剂治疗、入库时银屑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为1 ~ 5分的73例成人银屑的临床资料,分析对生物制剂治疗抵抗的银屑皮损分布。采用χ2检验比较不同生物制剂使用者皮损残留部位分布的差异,McNemar检验比较患者使用生物制剂治疗前后各部位皮损残留情况,Kruskal-Wallis H检验分析不同皮损残留部位PASI评分与患者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的关系。结果73例银屑经 ≥ 24周足量、规范化生物制剂治疗后,顽固性皮损最常累及下肢(46例,63.01%),其次为头皮(36例,49.32%)、上肢(27例,36.99%);治疗前后,面颈部、躯干、上肢、下肢、手足等部位残留皮损患者比例显著降低(配对χ2值分别为5.14、7.69、9.90、4.17和6.13,P值分别为0.016、0.003、0.001、0.031和0.008),而头皮、生殖器部位残留皮损的患者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13例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阿达木单抗、英夫利西单抗及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与59例白细胞介素17抑制剂(司库奇尤单抗和依奇珠单抗)治疗的皮损残留部位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13例使用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治疗前后,所有皮损残留部位的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59例使用白细胞介素17抑制剂治疗后,躯干、上肢和手足等部位残留皮损患者比例显著降低(配对χ2值分别为4.90、9.09和7.11,P值分别为0.021、0.001和0.004),而头皮、面颈部、下肢及生殖器等皮损残留部位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73例患者上肢、下肢及总PASI评分与DLQI评分相关(H值分别为7.52、12.61、6.75,均P < 0.05),DLQI评分超过10分者上肢、下肢及总PASI评分均显著高于DLQI低于5分者(均P < 0.05)。结论对生物制剂治疗抵抗的银屑皮损主要位于头皮,顽固性皮损最常累及下肢、头皮及上肢;使用两类生物制剂患者的皮损残留分布无显著差别,但相比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白细胞介素17抑制剂可能对更多的部位达到清除效果。

  • 标签: 银屑病 生物制剂 难治部位 治疗抵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