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太虚法师是民国时期著名的佛教领袖,因毕生致力于佛教革命事业而名扬僧俗两界。太虚一生,因种种机缘,与民国政要,如孙中山、段祺瑞、章太炎等多有结交,而其与蒋介石之间的交往尤其耐人寻味。太虚与蒋介石的交往始于1927年。这一年4月18日,蒋介石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与武汉国民政府分庭抗礼。不久,汪精卫在武汉通电要蒋下野,唐生智甚至调集重兵,准备赴宁讨伐。而蒋军在北伐前线又连连失利,大举溃退,时间,蒋介石竟成众矢之的,遭到各方谴责。在此情形下,蒋介石为避开矛盾焦点,以退为进,于8月宣布“下野”。蒋介石下野后,回到老家——浙江奉化,一方面静观时局变化,一方面寻找时机,以图东山再起。也正是在此期

  • 标签: 蒋介石 太虚法师 国民政府 佛教界 宋美龄 民国时期
  • 简介:太虚大师是中国近代佛教史上成就最高,影响最大,最受人们尊敬和怀念的一位划时代的佛教领袖。他是集佛教思想家、改革家、教育家、传教家,高僧和诗人于一体的杰出僧人。他一生致力于复兴佛教、整顿僧伽、提倡佛教三大革新,倡导“人生佛教”。在传统佛教根深蒂固下,虽重重阻力,但他不计个人的荣辱得失,坚持真理,以大无畏的精神,一生不屈不挠,不折不扣的为佛教舍身奋斗,

  • 标签: 太虚大师 境界 内证 佛法 中国近代 坚持真理
  • 简介:20年代初,由太虚推行的佛教复兴运动,是现代佛教史和思想史的重要内容。这个运动发端而未完成,在兴起之初,就昭示了失败。以致未能如愿以偿,发展成中国文化思想界的主流。太虚晚年著有《我的佛教革命失败史》,总结失败的原因是,“理论有余而实行不足”,认为自己长于计划短于任事,加以身心早衰,使一生事业半途而废。作为中国知识者,承认自己任事乏力,已经是深刻的反省。但这种反省仅仅是自省和自责,还不能触及到一切社会运动成败的关键。近两年来,有关佛教复兴运动失败的原因,积累了许多意见。其中葛兆光《十年海潮音》(载《学人》第二辑)一文,在各种意见中最出类拔萃。他认为,佛教复兴运动的失败,是由于内在运思理路的

  • 标签: 佛教复兴运动 佛教史 太虚法师 居士佛学 支那内学院 欧阳竟无
  • 简介:太虚以综合“因缘生、唯识现”原理的如来藏为贯穿净土世界与生命的形上理性;落实为净土实践法门,开展出层次丰富、崇尚入世的伦理。作为价值合理性行为的净土伦理实践,与世间伦理统一而斥逐巫术。净土信仰的入世转向,鼓励因果律原则的现实运用,解释过去,预测未来,创造新因以求新果,具备工具合理性特征。太虚对理智与德性分裂弊端的洞见,及契合科学世界观的自觉努力,为他的净土思想更添重要的启迪意义。

  • 标签: 理性 净土 现代化
  • 简介:李广良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9月,323页,267千字。本书以中国近代思想史和佛学史为背景,对太虚大师的唯识学思想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是太虚佛学思想研究的一部全新力作。全书正文共十二章,另有引言、结语和附录。作者在对太虚思想宏观把握的基础上,分别从“融贯的唯识学”、“新的唯识学”和“应用的唯识学”三个层面论述了太虚的唯识学思想。

  • 标签: 太虚大师 佛学思想 唯识学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国近代思想史 力量
  • 简介:太虚大师生平简介太虚大师是中国现代佛教史上著名的佛教思想家、理论家,又是革新佛教的创造者,他的一生是在极其艰难的岁月里度过的,但他所做出的成绩却是巨大的。他积极倡导的“人生佛教”理念直接影响了中国当代佛教的发展方向。这一佛教思想,也就是后来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居士1982年在中国佛教协会第二次全体代表大会上提出的“人间佛教”思想。现在的中国佛教协会章程中,就是以“人间佛教”的思想为指导方针,中国佛教界的各项工作,各个寺院、各个佛学院都是根据这个思想来开展工作的。

  • 标签: 佛教思想 太虚大师 中国佛教协会 “人间佛教” 中国现代 生平简介
  • 简介:去年夏天,金陵刻经处老主任徐平轩居士之子徐延陆示我其父于1931年编印的《石埭徐杨贤证居士遗徽集》一册。展阅之际,发现书中的序、记、传、赞等多为当代高僧大德和学者名流的手笔。其中有谛闲、太虚、印光的作品多篇。查检《谛闲大师语录》(台湾和裕出版社,1999年1版)、《太虚大师全书》(台湾《太

  • 标签: 佛教 谛闲大师 太虚大师 印光大师 佚文 《遗徽集序》
  • 简介:《起信论》与唯识宗本属不同的思想体系,太虚则用唯识宗的思想来解释《起信论》,认为二者可以会通。他对《起信论》中的一些重要概念作了唯识化的解释,并依此筒别法藏等华严宗人对《起信论》的理解,批驳唯识宗学者对《起信论》的非难。他其实是以唯识思想来统摄《起信论》,确立了《起信论》在法相唯识学中的地位。

  • 标签: 太虚法师 《起信论唯识释》 起信论 唯识学 佛教 唯识宗
  • 简介:2005年9月25至26日,我省名刹“弥勒道场”——宁波市奉化溪口雪窦山资圣禅寺隆重举行寺院恢复开放20周年暨太虚大师塔院落成庆典法会。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浙江省佛教协会会长、普陀山全山方丈戒忍法师,太虚大师亲炙学生、中国佛教协会第七届理事会咨议委员会副主席惟贤长老,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山西省佛教协会会长根通法师,印尼佛教僧伽联合会秘书长、世界僧伽会副秘书长慧雄法师,

  • 标签: 太虚大师 中国佛教协会 戒忍法师 雪窦寺 太虚大师塔院
  • 简介:太虚本佛教近代化改革的立场,对回传中国汉地的日本东密作出理性化的抉择。他从教、理、行、果诸方面批判王弘愿所传东密的“非法密风”,尤重捍卫中国僧制的禁欲主义伦理及佛法理性原则。

  • 标签: 密教 武昌佛学院 太虚 禁欲主义 王弘愿
  • 简介:《答秦太虚书》是反映苏东坡与其弟子秦观的特殊关系的名篇佳作。无论是介绍自己养生方术,还是指点秦著书应举,还是评述黄州的日常生活,字里行间都充满了那倾心诲教,关怀备至的特殊交情,于后世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 标签: 答秦太虚书 秦观 东坡先生 秦少游 答李端叔书 陈师道
  • 简介:易学是中国学术史上的一大显学。学界对于易学史的研究已取得了相当的成就,但这一成就背后却还留存着一个遗憾.那就是我们的易学史研究疏忽了易佛关系这一大课题,这包括两个方面:(一)我们没有研究在佛教传入中国的前期,为什么佛教在与儒学和道学相沟通的同时却不与易学相沟通;(二)我们没有重视宋明以后存在的大规模的易佛沟通现象。本文以素描的方式勾画出了一幅被学者们忽略了的易佛关系图,有理有据地对疏忽易佛关系的研究状态提出了警策,并以太虚大师的易学思想为例,说明了易佛关系是不应该被疏忽的。

  • 标签: 易学 易学史 佛学 易佛关系 太虚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