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双同期容量灌洗术治疗尘肺病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125例尘肺病患者,予以静脉复合麻醉,灌洗前后监测功能变化。结果125例患者自觉症状减轻,灌洗前后功能改变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双同期容量灌洗术疗效肯定、安全、并发症发生率低,是治疗尘肺病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尘肺 双肺同期大容量 肺灌洗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同期容量灌洗术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方法对363例尘肺患者进行围手术期的护理,术前进行行为指导、充分的术前准备、心理护理、完善术前相关检查;术中密切配合、严密观察、准确记录灌洗出入量,预防并发症;术后予以吸氧、半卧位、保持呼吸道畅通、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变化,预防并发症发生。结果363例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护理效果满意、无并发症发生,康复出院。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和心理护理,术中规范操作,密切配合,术后严密监护是提高手术质量和达到治疗效果的重要保障。

  • 标签: 双肺大容量灌洗术 尘肺病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N-乙酰半胱氨酸(N-acetylcystene,NAC)对尘肺并发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容量灌洗术(whole-lung-lavageWLL)后的作用。方法50例尘肺并发慢性支气管炎患者WLL后在常规抗感染基础上加用NAC,另50例对照组只按常规抗感染治疗。结果治疗组术后1周内咳嗽、咯痰人数明显低于对照组,肺部啰音恢复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组显效率84%(42例)、有效率16%(8例),无效率0%(0例),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显效率34%(17例)、有效率52%(26例),无效率14%(7例),总有效率86%。两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NAC对尘肺并发慢性支气管炎患者WLL后咳嗽、咯痰症状有一定减轻作用,对WLL后患者肺部感染有一定预防作用。

  • 标签: NAC 尘肺 WLL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ICU机械通气患者经改良法行灌洗术的护理配合及经验。方法30例机械通气患者在保持机械辅助通气的同时纤支镜经三通管密封帽膜孔进入行灌洗术。结果灌洗一次性成功率为100%,患者少有挣扎和憋气。结论经三通管密封帽膜孔进入行灌洗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而充分的术前准备、良好的心理护理、严密的术中监护、细心的术后观察和精心的术后护理是治疗成功的保障。

  • 标签: 肺灌洗术 护理
  • 简介:摘要双容量网络的最小流问题是经典的网络流问题之一。针对该问题的上容量无限的情况,分析了问题的求解原理,提出了关键截集的概念,得出网络最小流与关键截集互为对偶。

  • 标签: 运筹学 最小流问题 双容量网络 网络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50例泡病例的显微镜下改变,探讨泡发病机理。方法收集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病理科2010年1月-2012年1月外科手术切除泡的病例,对病变组织进行组织切片,HE染色,显微镜下观察。结果50例泡病例,病变部位切除,组织切片HE染色镜下观察。结果50例病例显微镜下均见到有泡毛细血管出血,血管壁内皮受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泡毛细血管壁内皮有缺损。结论泡的形成机理与毛细血管内皮受损后,不能及时修复有关,特别是与血小板的修复功能密切相关。毛细血管内皮容易受损,在正常情况下毛细血管内皮受损后见到血小板抗损伤修复,若血小板功能有异常,对受损的毛细血壁内皮不能及时修复,使毛细血管壁受损,影响肺泡壁的物理强度,易致肺泡壁受损,形成泡,病变进一步发展可形成气胸,严重患者可出现经常性的自发性气胸。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剂量沐舒坦治疗小儿急性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小儿急性损伤患者随机均分为三组,常规剂量沐舒坦治疗组、剂量沐舒坦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方法治疗,常规剂量组沐舒坦用量为5mg/(kg•d),剂量组沐舒坦用量为30mg/(kg•d)。比较分析三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3天后,三组患者的PaO2及PaO2/FiO2均有明显改善,剂量沐舒坦组PaO2及PaO2/FiO2明显高于常规剂量组和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剂量沐舒坦组发展为ARDS的患者比率、损伤评分均显著低于常规剂量组和对照组(P<0.05);三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剂量沐舒坦可以有效恢复急性损伤患儿的功能,降低ARDS的发生率。

  • 标签: 急性肺损伤 小儿 大剂量沐舒坦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血气分析和功能测定,了解巨大泡患者手术前后呼吸功能的变化情况。方法自2003年1月至2010年1年,18例泡患者在广州市番禺区何贤纪念医院行胸腔镜泡切除术,随访时间平均4年。结果术后并发症包括漏气10例(55.6%)、房颤2例(11.1%)、机械通气、皮下气肿、肺部感染和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各1例(5.5%)。术前、术后3月、术后1年及术后2年的FEV1分别为1.2+0.6、1.5+0.7、1.9+0.9、1.8+0.7和1.7+0.8;FVC为65+27,64+25,80+26,79+20和77+21,PaO2为75+11,73+11,83+13,85+12和83+9。结论患者行胸腔镜巨大泡切除术后2年内呼吸功能有明显改善。

  • 标签: 胸腔镜 肺大泡 肺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SLIPA喉罩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在胸腔镜泡切除术中应用的有效性、安全性,并与气管插管全麻对比。方法选取50例行胸腔镜泡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5例,应用SLIPA喉罩复合硬膜外麻醉)和对照组(25例,应用气管插管复合硬膜外麻醉)。观察并记录麻醉前、置喉罩或气管插管即刻、置入喉罩或插管后5min、拔除喉罩或气管插管即刻的心率、血压;建立人工气道成功时、成功后30min及手术结束时的平均气道压(Pmean)、气道峰压(Ppeak)、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术后咽喉部并发症的情况。结果两组均能顺利完成手术。观察组和对照组在人工气道建立成功时、成功后30min及手术结束时Pmean、Ppeak、PetC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血流动力学的变化观察组明显小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术后咽喉痛无明显差别,但均无声音嘶哑发生。结论SLIPA喉罩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可以安全有效的应用于胸腔镜泡切除术。术后并发症少,使用简便,对喉损伤小。

  • 标签: SLIPA喉罩 肺大泡 胸腔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腔镜下疱切除术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方法分析在我科住院的37例行胸腔镜下疱切除术的患者,实施相应的围手术期护理。结果本组患者手术时间45~80min,平均58min,均手术顺利,无术后切口感染,平均胸腔闭式引流3~5天,住院时间7~12天(平均8.5天),均痊愈出院。术前患者的氧分压(PO2)及氧饱和度(SpO2)均维持在较低水平,术后患者的二氧化碳分压(PCO2)、PO2、SpO2均有显著改善,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6个月~1年,无患者复发。结论严格术前、术后护理措施的落实是确保手术成功及患者快速康复的重要措施。

  • 标签: 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下疱切除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对我院60例疱患者采用电视胸腔镜下疱切除术,并实施相应的围手术期护理。结果本组患者手术时间30~60min,均手术顺利,无术后切口感染,平均胸腔闭式引流3~6天,住院时间7~30天(平均8.5天),均痊愈出院。术前患者的氧分压(PO2)及氧饱和度(SpO2)均维持在较低水平,术后患者的二氧化碳分压(PCO2)、PO2、SpO2均有显著改善,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6个月~2年,仅2例一侧复发,压缩最多40%,经内科治疗后痊愈。结论术前、术后护理措施的落实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措施,尤其需要重视术后并发症的护理与观察,对于保证手术的顺利实施和患者的快速康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 标签: 电视胸腔镜 肺大疱切除术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对国内某地铁工程验收变压器过程中存在的变压器额定容量偏差问题进行分析。根据目前规范中相关理论依据,得到验证变压器容量的方法。将该方法应用于实际案例中,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简单、准确地验证变压器铭牌容量与实际容量之间的关系。

  • 标签: 变压器 额定容量 偏差 验证
  • 简介:为了迎合当今市场对更大功率容量的船用变速装置的需求,ZF船用设备公司推出了一组系列变速装置,其中包括ZF5000变速装置和ZF5300变速装置。

  • 标签: 装置 容量 功率 船用设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电视胸腔镜手术与常规开胸手术治疗泡的治疗疗效,并且进行对比。方法选取2009年12月到2012年5月在我院进行泡治疗的30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将两组手术时间、手术费用、胸腔引流量、术后体温等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在手术时间上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电视胸腔手术组在胸腔引流量、出血量、止痛时间等方面均明显低于常规开胸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视胸腔手术治疗泡比常规开胸手术治疗更可行,优势较多,并且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上得到推广。

  • 标签: 电视胸腔镜手术 常规开胸手术 肺大泡的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Bipap呼吸机在伴有泡的2型呼吸衰竭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伴泡的呼吸衰竭患者分为通气组(22例)和对照组(18例)。除常规治疗外,通气组加呼吸机使用,对照组则予抗感染、畅通气道、持续低流量吸氧等治疗,并比较血气分析结果、呼吸频率、心率等指标。结果治疗组血气分析改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中无气胸发生。治疗组气管插管率低于对照组。(p小于0.05)结论2型呼吸衰竭的患者使用呼吸机能更有效提高氧分压,降低二氧化碳分压,降低呼吸频率和死亡率,即使有泡,从低压开始,亦较安全。

  • 标签: 呼吸机 2型呼吸衰竭 肺大泡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传统语文教学认为,要提高效益,首先要增大课堂的容量,有容量,才有高效益。但是再大的知识容量若不能被学生掌握、消化和吸收,也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本文将探讨如何让课堂教学拥有恰当的信息容量以提高教学效益的策略。

  • 标签: 信息容量 恰当 语文课堂 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