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复方丹参滴丸联合阿司匹林肠溶治疗急性脑卒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9月我院收治的机型脑卒中患者9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48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基础抗血小板治疗,然后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肠溶药物治疗,观察组给予复方丹参滴丸联合阿司匹林肠溶药物治疗。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体内的全血粘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压积及血小板聚集指数等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项指标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且观察组的各项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7.9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92%,差异显著(P>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联合阿司匹林肠溶药物治疗急性脑卒中患者,显著改善其体内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明显提高其治疗有效率,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 标签: 复方丹参滴丸 阿司匹林肠溶片 急性脑卒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复方阿司匹林片剂中三种成分的含量。方法本文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来测定复方阿司匹林片中的3种组分的含量。取已知浓度的咖啡因、阿司匹林、非那西丁标准溶液按不同比例混合生成合成样品,以合成样品的不同波长下的吸光度值作为网络输入值,3种组分的量值为输出值,训练网络并预测复方阿司匹林片中3种组分的含量。结果紫外分光光度法中复方阿司匹林片中阿司匹林、非那西丁和咖啡因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63%、100.25%和100.11%,RSD分别为0.7%、1.4%、2.0%,结果较满意。结论人工神经网络下的紫外分光光度法有较强的预测能力,能够测定复方阿司匹林片中的3组分含量。

  • 标签: 人工神经网络 紫外分光光度法 复方阿司匹林片 含量测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心肌缺血患者采取阿司匹林联合复方丹参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66例中老年人心肌缺血患者,均为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我院接收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3,予以阿司匹林治疗)和观察组(n=33,予以复方丹参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临床有效率显著要高(P<0.05);治疗后,两组LVEDD、LVEF及LVESD均显著改善,而观察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对中老年人心肌缺血患者采取复发丹参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疗效显著,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阿司匹林 心肌缺血 复方丹参片 疗效
  • 简介:阿司匹林为模型药物制备脉冲,并考察各处方因素对脉冲释放度的影响.以主药和崩解剂为芯,乙基纤维素(EC)为包衣材料,聚乙二醇6000(PEG6000)为致孔剂,羟丙甲基纤维素(HPMC)为增塑剂,采用压制包衣法制备含阿司匹林50mg的脉冲控释.各辅料的比例及包衣层厚度对阿司匹林的脉冲释放均有影响.通过对处方的优化,得最终处方为主药50mg、崩解剂30mg,EC180mg,PEG600060mg,HPMC30mg的阿司匹林脉冲控释.通过选择芯中的崩解剂、调整包衣层组成和厚度,可以用压制包衣的方法得到不同时间脉冲释药的阿司匹林片剂.

  • 标签: 阿司匹林 脉冲片剂 压制包衣
  • 简介:目的:确立复方阿司匹林酊的质控标准,总结临床使用经验。方法: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将复方阿司匹林酊在碱性溶液中水解后,于297nm处测定吸收率,计算总水杨酸钠含量,水杨酸钠在10-40μg/m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9。结果:与理论值相近,测定值稳定。结论:方法简便,稳定,准确。

  • 标签: 复方阿司匹林酊 水杨酸钠 含量测定 紫外分光光度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复方丹参伍用阿司匹林治疗中老年人心肌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选取我院2014年11月至2015年12月间收治的76例中老年人心肌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行常规性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性治疗的基础上行复方丹参伍用阿司匹林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在治疗总有效率、治疗满意度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复方丹参配用阿司匹林治疗中老年人心肌缺血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患者心电图的改善,进而维护患者健康,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复方丹参片 阿司匹林 心肌缺血
  • 简介:摘要通过将自制阿司匹林肠溶和对照药(拜阿司匹灵)在4种不同介质(pH1.2、pH4.0、pH6.8、水)中的溶出曲线对比,得到自制阿司匹林肠溶的溶出效果。

  • 标签: 阿司匹林肠溶片 质量研究 溶出曲线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药理研究表明,复方丹参能够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减慢心率.改善心肌缺氧;可改善心脑血管急性症状和心电图缺血性的改变;抑制血小板凝集,抑制血小板的释放反应,降低血黏度,降低血脂。以丹参为主的复方丹参片在妇科、内科及外伤科常用。但复方丹参不宜当作“保险药”长期服用。应用一般10-15天为一疗程,同时需注意以下问题:

  • 标签: 复方丹参片 服用 冠状动脉 心脑血管 血小板 血流量
  • 简介:1例69岁女性患者因反复咳嗽、咳痰4个月、乏力1个月入院。电解质检查示血钾2.4mmol/L;心电图检查示T波低平,T波与U波融合,按心率校正的QT(QTc)间期468ms。诊断为低钾血症,给予补钾治疗2d,血钾为3.2~3.3mmol/L。追问病史得知患者因咳嗽自行服用复方甘草已2个月,总量超过500。停用复方甘草,继续给予补钾治疗,次日患者血钾即升至4.4mmol/L,乏力症状缓解,心电图检查示T波及QTc间期恢复。停用复方甘草3d后停用补钾药物,患者血钾维持在3.6~3.9mmol/L。随访3个月,患者血钾未再出现异常。

  • 标签: 甘草 低钾血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建立HPLC测定阿司匹林肠溶含量的方法。方法:乙醇为溶剂,ODS色谱柱,甲醇:0.1%二乙胺:冰醋酸(40:60:4)为流动相,在275nm波长处测定。结果:在0.1~1.0mg·ml^-1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8(n=6)。平均回收率为:99.7%,RSD=0.57%(n=6)。结论:本法操作简便,准确,重现性好。

  • 标签: HPLC法 阿司匹林肠溶片 含量测定 样品处理 色谱条件
  • 简介:摘要目的对复方丹参进行稳定性研究,确定影响其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方法以影响因素试验,加速试验和室温留样的复方丹参为研究对象,观察其外观性状并测定其崩解时限,采用HPLC来测定复方丹参片中丹参酮ⅡA和丹酚酸B的含量。结果复方丹参片在温度23-40℃、相对湿度20%-70%范围内密封避光保存稳定性好,在光照4000Lx、温度40度以上、湿度70%以上,随着储存期加长稳定性变差,质量下降。结论复方丹参片在光照,高温和高湿条件下不稳定,应避免在这些条件下贮存、流通;在室温低湿避光密封下稳定性较好,可长期贮存。HPLC作为其质量控制方法准确、可靠。

  • 标签: 复方丹参片 含量测定 稳定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拜阿司匹林肠溶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3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患者88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参照组采用阿司匹林肠溶+波立维治疗,研究组采用拜阿司匹林肠溶+波立维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出血风险。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血小板(PTL)与参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68,P>0.05);血浆纤维蛋白原(FIB)低于参照组,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均长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409、3.387、5.157,P<0.05)。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3.2%,高于参照组的7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4.4226,P<0.05)。结论拜阿司匹林肠溶可提高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拜阿司匹林肠溶片 波立维
  • 简介:采用转篮法进行体外溶出实验,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溶出液中药物浓度.测定了含不同浓度的单甘酯(0.255%,0.676%,0.967%)和吐温BSO(0.251%,0.683%,0.969%)阿司匹林肠溶的溶出情况.结果表明单甘酯和吐温-80能有效地改善肠溶的崩解,并影响阿司匹林的溶出度.0.255%的单甘酯和0.251%的吐温-80对整个溶出过程有加速作用.

  • 标签: 溶出度 阿司匹林 单甘酯 吐温-80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拜阿司匹林肠溶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3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患者88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参照组采用阿司匹林肠溶+波立维治疗,研究组采用拜阿司匹林肠溶+波立维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出血风险。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血小板(PTL)与参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68,P>0.05);血浆纤维蛋白原(FIB)低于参照组,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均长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409、3.387、5.157,P<0.05)。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3.2%,高于参照组的7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4.4226,P<0.05)。结论拜阿司匹林肠溶可提高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拜阿司匹林肠溶片 波立维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阿司匹林联合复方丹参滴丸用于冠心病的实际疗效,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94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7例,采用阿司匹林联合复方丹参滴丸进行治疗,以及对照组47例,单用复方丹参滴丸进行治疗,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及心电图改善率,对数据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观察组临床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及心电图改善率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司匹林联合复方丹参滴丸用于冠心病的治疗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阿司匹林 冠心病 复方丹参滴丸
  • 简介:目的改进复方甘草含量测定中固相萃取柱的洗脱方法。方法增加洗脱液的量,并且进行分次洗脱。结果对照品、样品在固相萃取柱中的洗脱更加完全,改进方法的含量测定结果更接近真实含量。结论改进方法更准确。

  • 标签: 复方甘草片 固相萃取 含量测定 吗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