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发展和影响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立足当前我国国情,深入剖析和研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重点分析了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历史演变,并从城乡二元体制、农业产业的弱质性、农村产业结构不合理、产权制度不合理和农村金融业发展滞后等方面阐释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进而探讨了缩小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对策。

  • 标签: 收入差距 二元结构 农村
  • 简介: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到2020年实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本文通过对2010年以来佳木斯市城乡居民收入结构的分析,综合全省平均水平进行对比,提出了增加佳木斯市城乡居民收入的建议,力求为市政府决策提供科学参考。

  • 标签: 佳木斯市 城乡居民 收入结构
  • 简介:抽取440户居民,对泰州市2003-2012年居民收入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泰州居民收入快速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同向却不同步,差异显著;初次分配占GDP比重偏低;居民收入增长严重滞后于快速增长的GDP和财政收入;泰州居民收入渠道比较单一.政府应贴合实际,继续深化体制改革,构建合理的收入分配体系,提高居民收入.

  • 标签: 收入分配 初次分配 再次分配 理财渠道
  • 简介:自1978年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大幅度提高,但收入差距呈不断扩大的态势。以我国东中西部三大区域为分析对象,运用1997--2012年数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经营性收入差距、转移性收入差距、工资性收入差距等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程度相异,其形成原因有自然属性、政策偏向和制度等。因此,缩小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应从推进城乡一体化、积极改变政府财政职能、构建城乡居民公平的发展机制、推进农业产业化等方面进一步着手和完善。

  • 标签: 我国城乡居民 收入差距 区域差异 时空演化 对策建议
  • 简介:本文提出了一个基于收入构成差异和收入差距动因的分解框架,旨在量化相关决定因素对居民人均收入省际差距的贡献度.从指标内在关联性维度将居民人均收入指标进行多指标分解,由此导出因变量指标与各自变量之和(或之乘积)之间存在恒等关系的表达式,并引入可导性方差分解法构造了地区间居民收入绝对差距和相对差距的结构与动因分解模型.研究结果表明,驱动2005-2012年中国居民人均收入省际间差距形成和缩小的首要动力是人均设备性资本,其次是非设备性资本与设备性资本比例;人力资本与总人口比例在差距形成和绝对差距缩小中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但在相对差距缩小中表现出明显的抑制效应;非设备性资本产出率在差距形成中具有较大的推动作用,但在差距缩小中表现出巨大的抑制效应;劳动力与人力资本比例在差距形成和绝对差距缩小中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但在相对差距缩小中表现出巨大的推动作用;产出分配率在差距形成中发挥了较小的抑制作用,但在差距缩小中表现出巨大的遏制作用.

  • 标签: 人均收入 省际差距 结构分解 动因分解 方差分解
  • 简介:新世纪以来,宁夏经济快速发展,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度增加。但是,距离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目标还存在较大差距。从宁夏2000年以来的数据变化分析,居民收入与经济发展不同步,实现这一目标还需要作出不懈努力。一、居民收入增长比经济发展慢2000年以来,宁夏GDP年均增长11.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名义增长12.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年均增长9.1%,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名义增长11.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年均增长7.5%。

  • 标签: 居民收入增长 宁夏经济 同步 经济增长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人均可支配收入
  • 简介:本文运用协整分析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对1993—2012年西藏旅游总收入对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以及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影响进行了计量,结果表明,旅游业发展促进了农牧民收入的增长,西藏每增加1万元的旅游收入,就会给每个农牧民带来0.003944元的纯收入,贡献程度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但是旅游业发展并没有促进城镇居民收入的增长,原因在于旅游业的发展没有发挥出很强的关联带动作用,城镇人口中以依赖财政工资的公职人员为主。未来应确立旅游业的主导产业地位,在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带动其他产业,尤其是服务业的发展,进而促进城镇居民收入的增长。

  • 标签: 西藏 旅游业 居民收入
  • 简介:自改革开放以来,潍坊市总体经济迅速发展,居民人均收入水平大幅度提高,但是城乡差距却呈现出逐步扩大趋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不但不利于消费结构的优化升级和消费需求的增加,而且会使社会消极情绪增加。解决对策是:因地制宜提高农业生产率、提高农村劳动者的素质、加大政府对三农财政投入力度等。

  • 标签: 潍坊市 城乡差距 对策
  • 简介:休闲体育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城市居民身体健康,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分析现代城市生活对居民身体健康的影响,提出休闲体育对促进城市居民身体健康的重要作用,并对如何发展休闲体育进行了探讨。

  • 标签: 休闲体育 城市居民 身体健康
  • 简介: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解决农村老龄人口社会保障及养老问题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通过对城乡居民收入比值和城镇参保人数与农村参保人数比值的时间序列进行回归分析,根据其分析结果提出加大政府投入只是一方面,要深化农村改革,切实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这才是切实提高农村社会保障覆盖面从而建立健全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根本出路。

  • 标签: 城乡居民收入比值 城乡居民参保人数比值 农村社会养老保障 回归分析
  • 简介:31个省(区、市)的前三季度经济数据已经陆续出齐。有23个省(区、市)的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同比增速跑赢了当地GDP。31个省(区、市)前三季度的GDP增速排名,重庆、贵州、西藏仍列前三甲,黑龙江继续垫底。但是从自身对比来看,北京、广东、浙江、海南、河北、宁夏、黑龙江、内蒙古8个省份GDP增速逆袭回升。

  • 标签: 经济数据 GDP 居民收入 省份 提速 市区
  • 简介:体育消费是体育产业再生产的前提,对扩大国内需求、推动经济增长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当前体育产业发展全球化、社会化的背景下,建立标准、规范的体育消费统计指标体系,并进行优化研究,可为我国政府部门完善居民消费政策提供借鉴作用,对我国城市居民体育消费水平的提升具有现实意义。

  • 标签: 城市居民 体育消费 统计指标体系 优化
  • 简介:目的了解浙江省失地农民的健康素养水平,为制定相关健康政策以及有针对性开展健康素养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在浙江省抽取杭州市、宁波市、绍兴市、金华市4个监测点,每个监测点抽取4个街道,其中2个街道作为失地农民对象的来源,2个街道作为城市居民对象的来源。每个街道各抽取1个居委会,每个居委会随机抽取调查200人,共调查3263人。调查内容包括人口基本情况、健康相关行为、健康素养3方面,调查采用入户调查,由调查对象自填完成。结果失地农民以前吸烟的比例(22.65%)要高于城市居民(20.69%),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失地农民饮酒率(33.56%)略高于城市居民(32.71%),城市居民的锻炼次数和锻炼时间都优于失地农民。失地农民健康素养为12.78%,城市居民健康素养为20.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失地农民在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素养水平和科学健康观中与城市居民相差最大。结论浙江省失地农民健康素养水平与城市居民相比较低,要整合资源,增强失地农民健康教育工作的合力,开展针对失地农民健康素养水平提高相关工作,提倡戒烟限酒,适量运动等良好的生活方式。

  • 标签: 失地农民 城市居民 健康相关行为 健康素养
  • 简介:随着广州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广州以民生为重点的政府购买服务工作也已经走在全国的前列。从2009年开始的广州20个街道家庭综合服务中心试点,到2012年全面推进,将有131个街道实现政府购买社会服务,届时广州居民将会享有社会工作者运用专业方法与技巧所开展的服务。通过大量的调查数据分析,提出了调整社区服务战略与完善社区服务内容的建议与对策,目的是为了充分调动社区资源,进一步发挥专业社会工作人才的积极作用,满足居民的需求。倡导在全市社区社会服务工作中,形成具有广州特色的“羊城模式”,服务居民,造福社会,建构新型的社区服务体系,营造一个具有广州特色与服务创新的社区服务大发展大繁荣的良好环境。

  • 标签: 社区服务需求 对策建议 广州
  • 简介: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推理等方法,分析咸阳市全民健身的项目、全民健身人数以及年龄分段和场馆设施方面的分布、完好程度,并通过分析公共场所健身场地,健身俱乐部和高校场馆设施的费用和使用、利用率等状况,意在为全面提高全市人民全民健身运动的普及程度提供参考。

  • 标签: 城市居民 全民健身 使用率 普及 对策
  • 简介:目的了解广东居民对凉茶的认知情况、饮用状况及影响因素,为居民正确饮用凉茶提供科学指导。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选取现居住于广州市和肇庆市的居民,用社区街头拦截和入户面对面调查方式对抽中的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人口学特征,如性别、年龄、籍贯、文化程度等,对凉茶属性、主要成分的认知,凉茶的饮用状况及饮用习惯等。对调查结果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对凉茶饮用习惯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共调查2154名居民,其中广州1005人(占46.7%),肇庆1149人(53.3%)。男性957人(占44.4%),女性1197人(55.6%);以12—19岁组人数最多(522人,占24.2%);籍贯以广东为主(1781人,占82.7%)。调查对象中98.7%(2127/2154)知道1种及以上的凉茶,49.2%(1047/2127)认为凉茶属于中草药。43.7%(942/2154)知道6种及以上凉茶成分。99.1%(2108/2127)知道任1种凉茶的调查对象曾喝过1种或以上凉茶,其中,有799人(37.6%,799/2127)具有较为固定的凉茶饮用习惯。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年龄30~39岁(OR=1.47)、40—49岁(OR=1.58)、t〉50岁(OR=1.70),籍贯为广东(OR=2.92),现居广州(OR=2.97),知道凉茶成分的种类1~5种(OR:2.28)及t〉6种以上者(OR=3.40)具有饮用凉茶习惯的可能性更大(P〈0.05或P〈0.01)。结论凉茶在广东2城市居民中具有较高的接受度,年龄、籍贯、现居地和对凉茶成分的了解程度是影响凉茶饮用行为的因素,可针对不同人群进行相应的宣教及干预,以促进凉茶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 标签: 凉茶 居民 认知 因素分析 统计学
  • 简介:公共参与是社会各种群体和组织通过一定渠道和方式参与政府管理和公共治理的过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必然要求公共参与的有序化、高效化和制度化;而公共参与机制的完善,也必然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科学化和民主化.本文基于上海X区社会实践中公共参与活动的中观考察,分析多元主体下实现社会良善治理、通过协商达致最大共识的途径和方式.

  • 标签: 公共参与 社会治理 中观考察
  • 简介:现有文献分析表明,对我国居民个体媒介信息环境与政治参与之间的关系尚缺乏系统性的经验研究。本研究利用2010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的问卷数据,分析不同媒介的接触频率对于政治参与的影响。研究发现,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对城市居民的政治效能感影响不同,新媒体相对而言更具有显著性;媒介使用对城市居民社区选举参与的动员效果微乎其微;时事新闻的使用与传播有利于提升城市居民的政治参与。

  • 标签: 媒介使用 政治参与 实证研究
  • 简介:如何通过在城市居民生活用水中逐步实施阶梯水价政策,是实现水资源合理配置的重要举措之一。基于logistic函数的城市居民生活用水阶梯水价补偿模型研究发现,阶梯水价的定价方法对供水企业利润、城市居民生活用水水价的承受能力都存在重要影响。短期供水企业的利润随着水价上涨而增加;当增加到一定程度,居民节水率不再提高使得用水量不再发生变化,此时供水企业利润会因用水量的减少而降低;当居民保持正常生活用水量时,供水企业的利润最终会保持平衡不再变化。

  • 标签: 城市居民生活用水 阶梯水价 补偿机制 LOGISTIC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