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研究目的在探讨精神病患参加同伴支持服药团体后的服药历程。研究对象为市三院10名住院精神病患。研究者担任团体督导员,团体活动方式,每周举行二次每次60分钟共进行10次。全程现场录音并详细记录,将团体过程总结为文字稿,以质性研究内容分析法,进行内容分析。结果发现团体成员相互交流、相互帮助、激励共勉的互动历程,成员能够分享主题经验,并通过比较他人与自己服药的经验,加深自己对服药的认识。研究结果可为临床提供改善病患服药依存性的动力。期待本研究可作为未来开展精神病患服药团体操作模式及健康教育内涵建设的参考。

  • 标签: 同伴支持服药团体 精神病患服药历程 综述文献(主题)
  • 简介:摘要:艺术媒介在精神团体治疗中展现出独特的价值,尤其是在促进情感表达方面。本研究旨在探讨应用艺术媒介如绘画、音乐等形式,如何有效地促进精神团体治疗中患者的情感表达,提升治疗效果。通过实证研究和案例分析,我们发现艺术媒介不仅为患者提供了一种非语言的表达方式,还在情感沟通、情感释放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艺术媒介在精神科治疗中具有潜在的丰富价值,可为促进患者情感表达提供创新性的方法。

  • 标签: 艺术媒介 情感表达 精神科团体治疗 绘画 音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讨论给予重性精神障碍的住院患者实施团体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的重性精神障碍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采取团体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法,分析对比两种治疗法的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更高。二组比较存在较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团体治疗方法对于重性精神障碍住院患者的治疗具有重大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重性精神障碍 团体治疗 定性分析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对于精神发育迟滞病人采取团体接纳承诺疗法治疗后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以2020年4月至2021年8月间在我院进行精神发育迟缓治疗的患者中选取46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按患者来院治疗的时间顺序,将患者们平均分成两组,即研究组与对比组,每组人数各为23人。对比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治疗模式进行康复治疗;研究组患者:采取团体接纳承诺疗法进行康复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认知功能、依从性以及简明精神病量表。结果 采用团体接纳承诺疗法治疗的研究组患者,其认知功能依从性、住院等指标均优于对比组患者,(P<0.05)。结论 对于精神发育迟缓患者,采用团体接纳承诺疗法治疗后,患者的认知功能有显著的提高。

  • 标签: 团体接纳 承诺疗法 精神发育 迟缓
  • 简介:探讨团体心理辅导在精神专科护士培训教学中对学员心理健康状况、压力调整及应对方式的影响。对39名参加四川省精神专科护士培训班的学员进行为期10周,每周一次,共10次的规范化团体心理辅导,采用SCL-90、压力自测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自制的教学质量评价袁作为研究工具对所有学员培训前后进行评估。团体心理辅导在精神专科护士培训教学中对改善学员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整压力及应对方式起着重要的作用,也受到学员的好评。

  • 标签: 团体心理辅导 精神科 专科护士 心理健康 应对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团体心理干预对精神科护士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12月在我院工作的28名精神科护士进行研究,所有护士皆实施团体心理干预,比较干预前后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及总体幸福感。结果干预后的SAS评分和SDS评分明显低于干预前(P<0.05);干预后的GWB评分显著优于干预后(P<0.05)。结论精神科护士实施团体心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其负性情绪,提升总体幸福感,值得进行推广和应用。

  • 标签: 精神科 护士 团体心理干预 负性情绪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慢性精神分裂症的康复情况和绘画治疗之间的关系。方法将50例(男性30、女性20)住院病人进行随机分组,分别为绘画组和对照组。绘画组主要以绘画和创作为主,然后利用PANSS量表和生活自理能力量表对治疗前后的病人进行评估。结果绘画组PANSS及生活自理能力量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且评分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于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来说,改善病情、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和绘画具有一定的关联,绘画治疗能够成为一种新型的辅助治疗方法。

  • 标签: ? 绘画治疗 慢性精神分裂症 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团体心理辅导对改善精神科护士工作压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6年2月92名精神科护士,数字抽取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护士常规工作,观察组则实施团体心理辅导,对比两组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NJSQ)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结果半年后观察组护士的NJSQ、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团体心理辅导对于改善精神科护士的工作压力具有明显作用,且有效缓解焦虑、抑郁情绪。

  • 标签: 精神科护士 工作压力 团体心理辅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团体康复护理在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本院2021年06月-2022年07月收治的76例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8)和观察组(n=38),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团体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植物神经及精神症状状态、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ASS)评分、自尊量表(SES)评分。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的植物神经及精神症状量表评分较对照组均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护理后的PASS评分、SES评分较对照组均明显提升(P<0.05)。结论:在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治疗中实施团体康复护理干预,可提升戒酒效果,并促进其领悟社会支持及自尊感能力同步增强。

  • 标签: 团体康复护理 酒精 精神障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团体咨询对精神科护士心理素质的培养和改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3月至2014年10月在我院精神科工作的80名护士,依据干预方法将这些护士分为研究组(n=40)和对照组(n=40)。给予对照组护士常规管理,给予研究组护士团体咨询。结果研究组护士的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等SCL-90因子评分干预前后差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关怀别人、分享经验、自由自在、信赖别人、了解自己、了解别人、喜欢参与活动等团体活动成员自评量表评分干预前后差值之间的差异均显著(P<0.05),自我认知能力、自我激励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应对挫折能力、情绪调控能力等心理能力自我评价表评分干预前后差值之间的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团体咨询能够有效培养和改善精神科护士心理素质。

  • 标签: 团体咨询 精神科护士 心理素质 培养 改善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团体心理治疗对缓解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中的效果;方法将符合ICD-10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缓解期患者109例随机分为研究组(n=60)和对照组(n=49);研究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配合团体心理治疗,对照组单纯服药物治疗,研究期限5周,治疗前后采用BPRS评定患者的病情变化。结果两组BPRS评分较疗前均有明显下降,但研究组疗后评分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结论对缓解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配合团体心理治疗更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有利于患者重返社会。

  • 标签: 团体心理治疗 精神分裂症 缓解期
  • 简介:精神障碍住院患者的住院时间短,且流动性强,对他们如何在有限的住院治疗时间内实施高效的心理治疗是我们值得思考的问题。家庭雕塑是一种用于家庭治疗的非语言的经验性技巧,通过具体造型的生动形象重新建立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家庭成员将自己置于戏剧性的场面,提示其认识和感受的重要意义。

  • 标签: 团体心理治疗 住院患者 家庭治疗 精神障碍 雕塑 家庭成员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讨论团体康复护理应用于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本院2020年1 月1 日~ 2021年3 月31日收治的60例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男性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 n=30,实施团体康复护理干预)和对照组各(n=30,实施常规护理干预) , 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2个月后,观察组酒精戒断状态评定量表(AWS)评分(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评估急性精神科患者身心灵全人健康模式团体治疗的效果。我们通过对一组精神健康患者进行为期12周的团体治疗,使用身体、心理和社会维度的评估工具,收集了大量数据。研究结果表明,参与急性精神科患者的全人健康团体治疗与身心健康的显著改善相关联。治疗过程中,患者经历了情感表达的增强、社交技能的提高和自我认知的增强。这种治疗模式还有助于减轻焦虑、抑郁和社交孤立感。

  • 标签: 精神健康 全人健康 团体治疗 身心灵 急性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