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1927年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是一次历史大倒退,大转折。原本国共两党合作发动群众、打倒军阀、进行北伐战争的大好形势,被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革命集团彻底破坏了。大批的共产党员、国民党左派人士以及工农革命群众和进步的知识分子遭到逮捕和杀害。著名的文化人士胡愈之和吴觉农在事变第二天(4月13日)途经宝山路,目睹了反动军队屠杀群众的一幕。胡愈之等目睹惨状,

  • 标签: 反革命政变 国民党左派 国共两党合作 反革命集团 北伐战争 共产党员
  • 简介:“文革”开始时我是上海《文汇报》教科部体育组的记者。我原是上海市建工局属下一个业余学校的教师,共产党员。1960年柯庆施提出文化单位里面要“掺沙子”,我被选进了报刊编辑训练班。训练班结束后,被分配到《文汇报》社。1967年1月初,我、邵传烈、周国荣为负责人的“星火燎原”革命造反总部接管了《文汇报》社。到2月初“上海人民公社”成立时,我被推为“公社”的政宣组长,

  • 标签: 张春桥 《文汇报》 事件 人民公社 上海市 “文革”
  • 简介:蒋介石从"三二○"走向"四一二",从尝试"限共"最终走向公开反共,经历了一个相当复杂的并且是充满了矛盾心理的转变过程.其实,蒋介石并没有像以往一些著作所说的那样,从"三二0"之后开始,就处心积虑地准备清党反共.相反,走向"四一二"最初并不在他的设想之中.其对容共政策的态度转变,固然带有某种程度的必然性,但也带有相当程度的偶然性.深入考察蒋在这一过程中心态与环境矛盾冲突的复杂情况,对全面了解国共两党历史恩怨的形成或能有所帮助.

  • 标签: 蒋介石 共产党 三二0事件 四一二事变
  • 简介:<正>共产国际在武汉时期对蒋介石的策略,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后期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关系的一个重要内容。在这个时期,共产国际及其代表不仅对中国共产党进行了策略上和政策上的指导,而且也制定并实施了对蒋介石的策略。而这一切不能不对大革命形势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因此,通过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和探讨,将有助于我们比较深入地全面地总结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的原因,并从中吸取有益的经验教训。本文试就这个问题作一点初步的探索。

  • 标签: 蒋介石 共产国际代表 中国共产党人 国民政府 鲍罗廷 国民党右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