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8 个结果
  • 简介:在昆虫中,尿酸不仅有排泄氮代谢废物的功能,还具有抗氧化的作用.普通的家蚕体壁由于尿酸的蓄积而不透明,而在没有尿酸蓄积的突变体中体壁却透明或半透明.有大约25个油蚕突变的形成与尿酸的生成、运输和蓄积相关.将油蚕作为研究尿酸代谢的模型,有助于阐明其他动物体内尿酸代谢的机制,对人的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治疗及药物的开发有所帮助.

  • 标签: 嘌呤代谢 突变 油蚕 家蚕 突变体 氮代谢
  • 简介:摘要:普通啤酒中嘌呤类物质的含量较高,不适宜于患有痛风或高尿酸病的消费者饮用,开发低嘌呤啤酒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目前国内市场开发的低嘌呤啤酒主要通过高辅料酿造比和过滤等工艺,导致啤酒存在着泡沫低、色泽淡等缺点。本文主要综述了降低啤酒中嘌呤类物质的方法,为低嘌呤啤酒的开发提供理论基础。

  • 标签: 低嘌呤啤酒 研究进展 痛风
  • 简介:据统计,20-40岁年龄组的痛风患者发病前.90%有经常大量饮酒和嗜好吃肉、动物内脏、海鲜等富含嘌呤类成分食物的习惯。可见痛风的发作与饮食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很多痛风患者很是排斥肉和鱼,结果造成自身由于缺乏足够的营养导致身体免疫力下降.痛风依旧发作。事实上,痛风患者应忌口无需置疑,但并不是说痛风患者就不能吃肉。

  • 标签: 肉类食物 嘌呤类 痛风患者 免疫力下降 大量饮酒 动物内脏
  • 简介:1例28岁女性患者,因垂体炎所致中枢性尿崩症给予甲泼尼龙40mg、1次/d静脉注射。2周后改为泼尼松10mg、3次/d口服,硫唑嘌呤50mg、2次/d口服。第4天,患者出现上腹胀、反酸、恶心。给予对症治疗,效果不佳。1周后停用泼尼松。2周后患者出现剧烈上腹痛伴呕吐。胃镜检查示慢性胃炎。遂停用硫唑嘌呤。2d后胃肠道症状明显缓解。1周后胃肠道症状消失,但尿量逐渐增多,再次给予硫唑嘌呤50mg口服。服药后约1h,再次出现相同胃肠道症状,对症治疗后缓解。

  • 标签: 硫唑嘌呤 胃肠道
  • 简介:海绵是我国南海蕴藏着的一种非常丰富的生物,其中含较多具有生物活性的核苷类化合物;通过有机溶剂提取、柱层析分离纯化从海绵(Clathriafasciculate)中获得一个核苷化合物,利用现代波谱等技术鉴定其为腺嘌呤核糖核苷。

  • 标签: 海绵 腺嘌呤核糖核苷 结构鉴定
  • 简介:目的:建立准确、稳定的含量测定方法,有效地控制药材质量.方法:用稀乙醇浸泡广地龙粉,超声处理,采用HPLC法测定次黄嘌呤的含量.结果:测得线性范围为2~50μg,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5%,RSD为1.5%(n=9).

  • 标签: HPLC法 广地龙 次黄嘌呤 含量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 简介:摘要将腺苷通过乙酰化反应制备得到乙酰腺嘌呤,然后再于氢氧化钠溶液中水解直接制备得到腺嘌呤,工艺简便易行,收率高,是适用工业化生产的

  • 标签: 腺苷 腺嘌呤 乙酰化 水解
  • 简介:摘要N6-甲基腺嘌呤(m6A)是真核生物信使RNA和长非编码RNA最主要的修饰,该修饰过程由m6A甲基转移酶及去甲基化酶动态调控,主要通过m6A识别蛋白发挥作用。m6A修饰可影响转录、剪接、定位、核转运、翻译及降解等RNA代谢的各个方面,其失调可导致RNA功能紊乱,基因表达异常。m6A修饰调节因子在多种肿瘤中表达失衡,与肿瘤的形成、增殖、分化、侵袭和转移相关。

  • 标签: 肿瘤 RNA,信使 甲基化
  • 简介:摘要腺嘌呤核苷酸转位酶(ANT)是线粒体上的一类转运蛋白。它与癌细胞的代谢和凋亡过程相关,在恶性肿瘤的新型治疗方面有一定潜能。ANT的四种异构体作用不同,本文将分别阐述它们与癌细胞凋亡的关系。

  • 标签: 腺嘌呤核苷酸类 细胞凋亡
  • 简介:摘要腺嘌呤核苷酸转位酶(ANT)是线粒体上的一类转运蛋白。它与癌细胞的代谢和凋亡过程相关,在恶性肿瘤的新型治疗方面有一定潜能。ANT的四种异构体作用不同,本文将分别阐述它们与癌细胞凋亡的关系。

  • 标签: 腺嘌呤核苷酸类 细胞凋亡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苯溴马隆与别嘌呤醇治疗痛风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痛风患者60例,随机分为苯溴马隆组和别嘌呤醇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别嘌呤醇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苯溴巴隆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分析。结果苯溴马隆组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别嘌呤醇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苯溴马隆与别嘌呤醇都对原发性痛风有治疗效果,苯溴马隆临床效果更好,安全性更高。

  • 标签: 苯溴马隆 别嘌呤醇 痛风 疗效 安全性
  • 简介:近年来,我国相关监管部门、专业人士及社会舆论对豆芽中6-苄基腺嘌呤(6-BA)残留是否会给消费者带来膳食健康风险出现了很大争议,但一直未见有系统的风险评估研究报告。为明确豆芽中6-BA残留的膳食暴露风险,在充分收集市场豆芽残留监测数据和中国裁判文书中豆芽残留数据的基础上,采用点评估方法评估了我国不同人群的6-BA膳食暴露风险。评估结果显示:近年我国各类人群的6-BA膳食暴露(情景Ⅰ)风险商(RQ)平均值为0.001,97.5百分位点值为0.001~0.003;在豆芽制发中普遍使用6-BA的情况下(情景Ⅱ),其风险商平均值为0.001~0.003,97.5百分位点值为0.003~0.006;在极端高残留假设下(情景Ⅲ)的风险商平均值为0.011~0.025,97.5百分位点值为0.025~0.055;在果蔬中普遍残留假设下(情景Ⅳ)的风险商平均值为0.007~0.020,97.5百分位点值为0.012~0.031。可见,豆芽中6-BA的膳食暴露风险非常低,远未达到健康关注水平。6-BA在豆芽生产中规范使用具有技术必要性和高安全性,建议重新允许使用,同时制定其使用规范和残留限量要求,建议其残留限量(MRL)值可设为0.2mg/kg。

  • 标签: 6-苄基腺嘌呤(6-BA) 豆芽 残留 膳食风险评估 风险商
  • 简介:背景:特应性湿疹发生于1%~2%的成年人,发病率较高。作者旨在评估硫唑嘌呤系统性单一疗法治疗中重度特应性湿疹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以及评估硫代嘌呤甲基转移酶(TPMT)遗传多态性(硫唑嘌呤诱导的骨髓毒性的一个关键决定因素)在通过TPMT活性确定硫唑嘌呤剂量时的治疗重要性。方法:对门诊患者进行平行分组的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采用极小化方法将已进行了局部最适治疗但仍处于疾病活动期的63例患者分配入硫唑嘌呤组(n=42)或安慰剂组(n=21),接受为期12周的治疗。维持治疗期间,TPMT杂合型患者每日服用硫唑嘌呤1.0mg/kg,而TPMT活性正常的患者每日服用2.5mg/kg。治疗的最初4周内,所有受试者接受较低剂量的硫唑嘌呤(每日分别为0.5mg/kg和1.0mg/kg),以减少胃肠道副作用。临床反应的主要观察指标为SASSAD(6区6症状特应性皮炎)评分估计的疾病活动性。采用意向性治疗分析。本研究注册为国际标准化随机对照试验,注册号ISRCTN58943280。结果:54例(86%)受试者完成了研究;安慰剂组有2例(3%)退出,硫唑嘌呤组有7例(1l%)退出。治疗12周时,硫唑嘌呤组的平均疾病活动性改善了37%(12.0单位),而安慰剂组改善了20%(6.6单位)[差异为17%(5.4单位),95%CI4.3%~29%]。此结果还伴随着患者报告的瘙痒、受累面积、总体评估、生活质量等的明显改善。受试者对药物的反应性变化很大。总的来说,除2例患者发生药物过敏外,患者对硫唑嘌呤的耐受性良好。TPMT杂合型患者对硫唑嘌呤的治疗反应与其他患者相似,无人发生骨髓毒性。基于TPMT确定给药剂量似乎减少了预期毒性,同时保持了药效。结论:硫唑嘌呤作为系统性单一疗法,对已进行了最适激素局部治疗但疾病仍然活动的中重度特应性湿�

  • 标签: 随机对照试验 特应性皮炎 硫唑嘌呤 甲基转移酶 治疗期间 中重度
  • 简介:采用大剂量甲泼尼龙冲击疗法,治疗别嘌呤醇过敏所致的重症药疹,通过对症治疗、观察和护理,成功地治愈8例重症药疹。由此可见,周密的观察与精心细致的护理是治疗成功的关键之一。

  • 标签: 甲泼尼龙 治疗 别嘌呤醇过敏 重症药疹 护理
  • 简介:摘要硫唑嘌呤系巯嘌呤的咪唑衍生物,广泛用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为了规范硫唑嘌呤在皮肤科的正确应用,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自身免疫病专业委员会相关专家在检索和研究国内外硫唑嘌呤治疗免疫相关性疾病相关文献(主要是随机对照临床试验、专家共识或专家建议)的基础上,经反复讨论,提出硫唑嘌呤在免疫性大疱性皮肤病、皮肤血管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硬皮病等免疫性皮肤病治疗中的建议,分析硫唑嘌呤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以及使用中的注意事项。

  • 标签: 硫唑嘌呤 治疗 自身免疫疾病 结缔组织疾病 天疱疮 红斑狼疮,系统性 皮肌炎
  • 简介:摘要目的以壳聚糖为载体,腺嘌呤为模型药物,制备纳米粒,分析其理化性质及其对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通过离子凝集法制备壳聚糖空白纳米粒,测定其粒径分布及zeta电位。制备壳聚糖载腺嘌呤纳米粒,用紫外可见光光度法测定腺嘌呤的偶联率,并计算载药纳米粒的包封率和载药量。MTT法检测载药纳米粒对肝癌细胞HepG2增殖的影响。结果在壳聚糖空白纳米粒制作过程中,壳聚糖和TPP的浓度、温度、搅拌速率等对粒径大小产生一定的影响,经过实验得出在Ade=5mg/ml,TPP=8mg/ml,反应体系PH=5.5,温度为25℃,转速500r/min时,制备的壳聚糖载腺嘌呤纳米粒最佳,纳米粒粒径约为177.6nm,粒径较小,分散均一,Zeta电位为27.4mV,载药纳米粒稳定。在药物浓度达到10mg/ml时对肿瘤细胞HepG2的增殖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结论以腺嘌呤作为药物模型,壳聚糖作为载体,三聚磷酸钠为阴离子,利用阴阳离子间的静电相互作用,可成功制备壳聚糖载腺嘌呤纳米粒。MTT实验结果表明,腺嘌呤壳聚糖纳米粒对肿瘤细胞增殖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 标签: 壳聚糖 腺嘌呤 纳米粒 抗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别嘌呤醇用于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合并高尿酸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至2016年间我院收治的100例慢性肾功能不全合并高尿酸血症的患者,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均给予相同的慢性肾功能不全基础治疗,除此外观察组还给予口服别嘌呤醇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尿酸、肌酐、尿素氮、血压等指标的变化。结果12个月观察期间,2组均无退出或死亡病例;与治疗前相比,观察组治疗后血清尿酸、收缩压水平显著减低(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清尿酸水平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别嘌呤醇用于治疗慢性肾病合并高尿酸血症疗效确切,能延缓肾功能恶化,且安全可靠。

  • 标签: 别嘌呤醇 慢性肾功能不全 高尿酸血症
  • 简介:摘要一些肾结石病是由单基因病所致,其中与嘌呤代谢相关的单基因病主要包括腺嘌呤磷酸核糖基转移酶(APRT)缺乏症、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基转移酶(HPRT)缺乏症、遗传性黄嘌呤尿症(HX)以及由PRS1、SLC22A12、SLC2A9和ABCG2等基因突变所致病症。这类疾病可导致嘌呤和尿酸代谢异常,进而形成2,8-二羟基腺嘌呤结石、尿酸结石或黄嘌呤结石等。此类疾病临床罕见,不同类型的与嘌呤代谢相关的单基因肾结石病的基因型和表型有其各自特点,且不被广泛认知。目前药物治疗是此类疾病的主要治疗方法。随着基因诊断和治疗技术的进步,不断有新的致病基因和位点被发现,同时随着CRISPR/Cas9等基因编辑技术的逐步应用,与嘌呤代谢相关的单基因肾结石病在未来有望从根本上得到治愈。

  • 标签: 肾结石 单基因 嘌呤代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痛风稳定期患者采取苯溴马隆+别嘌呤醇进行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在2017年10月-2018年10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136例痛风稳定期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根据所采取的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68例。对照组采取单一的别嘌呤醇进行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苯溴马隆进行联合治疗,收集各组资料,并且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以及血尿酸检测值的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65例(95.59%)显著高于对照组56例(82.35%),实验组血尿酸水平(305.75±30.54)μ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351.78±34.36)μmol/L,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有统计学上的意义。结论对痛风稳定期采取苯溴马隆+别嘌呤醇进行联合治疗,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血尿酸水平,治疗具有有效性。

  • 标签: 苯溴马隆 别嘌呤醇 痛风 稳定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