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8 个结果
  • 简介:陈独秀一生的跌宕起伏及其最后入狱,其实源自斯大林秘密运作的“喘息”政策。“喘息”政策的历史背景陈独秀登上历史舞台之际,正是苏联推行“喘息”政策之时。

  • 标签: 陈独秀 斯大林 政策 历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在婴幼儿喘息发病中的临床评价作用。方法对我院2012年12月至2013年4月的85例住院婴幼儿喘息病人进行研究,对照组为同期患支气管炎、肺炎的18例婴幼儿,血清ECP检测采用Pharmacia公司提供的UniCAP变应原自动检测系统上进行检测。肺功能检测采用德国Jaeger公司的MasterscreenPaed系列肺功能仪进行潮气分析。结果婴幼儿喘息组血清ECP水平(38.02±3.11)及其亚组喘息反复发作组(72.44±2.14ug/L,P<0.001)、喘息首次发作组(15.14±2.45ug/L,P<0.05)血清ECP水平与对照组(8.71±2.19)比较均明显增高;亚组间比较发现婴幼儿喘息反复发作组血清ECP水平明显高于喘息首次发作组血清ECP水平(P<0.001)。且婴幼儿喘息重度持续组血ECP水平(120.23±1.62ug/L)与中度持续组(57.54±2.19;P=0.008)、轻度持续组(43.65±1.74;P=0.001)之间也有显著差异。同时发现近期有复发的患儿其血清ECP水平(128.82±1.82ug/L)要显著高于无复发的患儿(56.23±2.0ug/L;P<0.001);肺功能舒张试验阳性组ECPOD值水平(1412.54±4.07)明显高于舒张试验阴性组(467.74±4.17)。结论血清ECP水平是婴幼儿喘息发作的一个重要的指示性指标,同时对婴幼儿喘息的复发预防具有指导作用。

  • 标签: 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 婴幼儿喘息 支气管舒张试验
  • 简介:【 摘要 】 目的: 研究分析盐酸溴己新治疗小儿喘息性肺炎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我院接收的喘息性肺炎患儿 96 例,入选时间为 2016 年 4 月至 2017 年 4 月。依据患儿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盐酸溴己新治疗。对照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率。 结果: 观察组患儿治疗有效率为 93.8% ,与对照组的 75.0% 相对比,两组患儿治疗有效率差异显著 (P<0.05) ;比较分析两组患儿临床症状缓解时间,观察组患儿住院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喘息消失时间、 肺部湿罗音消失时间 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治疗小儿喘息性肺炎,盐酸溴己新效果显著,可提高临床治疗效率,并在短时间内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 标签: 盐酸溴己新 小儿喘息性肺炎 效果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医学技术不断的在进步,雾化吸入在治疗小儿喘息性疾病起着关键作用,小儿喘息性疾病是一组以喘息症状的呼吸道系统疾病,包括毛细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喘息样支气管炎等三种常见的呼吸道系统疾病。雾化吸入原理是利用高速氧气气流将液体药液形成雾状,再经由呼吸道吸入及肺内,从而净化气道,湿化气道,从而实现治疗目的。具有持续时间长,局部药物浓度高,疗效快,不良反应少等特点。

  • 标签: 雾化吸入 小儿喘息性疾病 应用进展
  • 简介:摘要 :喘息性肺炎是在婴幼儿时期比较容易感染的一种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 雾化吸入治疗则是目前主要使用的治疗手段。为了分析护理干预在这个治疗过程中具体所起到的效果,本文作者通过对一段时间内本门诊接受的病人进行抽样,并分成两组进行比较以用来验证护理干预的重要性,结果显示进行护理干预的组别比常规护理的组别治疗效果更加明显。希望通过本人的搜集和分析,可以引起门诊小儿喘息性肺炎雾化吸入治疗过程中的对护理干预的重视,为提高小儿哮喘性肺炎的治愈率做出一定贡献。

  • 标签: 喘息性肺炎 雾化治疗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喘息性疾病病因及流行病学特点。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215例患儿,将所有患儿按照确诊的疾病类型分为A组、B组、C组。回顾性分析3组资料。结果A、B两组3岁以下患儿所占比重最大;C组6个月以下患儿所占比重最大;A、B两组多于冬季发病,C组疾病多发于春、冬季;三组中只有A组10例患儿存在家族哮喘史,与其他两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三组患儿中有31例存在过敏史,A组存在过敏史人数明显多于其他两组;A组患儿WBC增高、嗜酸性粒细胞增高比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三组患儿CRP增高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组患儿MP-Ab阳性比例明显低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小儿喘息性疾病与遗传、环境因素相关,与支原体感染关系密切,3岁以下婴幼儿发病率偏高。

  • 标签: 小儿喘息性疾病 病因 流行病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与分析丙酸倍氯米松治疗婴幼儿哮喘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5月收治的78例婴幼儿喘息患者为对象进行研究,利用计算机将其随机分组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采取丙酸倍氯米松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观察组全部治愈,且治愈率为100.0%(39/39),住院时间为(9.1±2.3)d,随访2年有2例患者复发,复发率为5.13%(2/39),而对照组治愈34例,治愈率为87.18%(34/39),住院时间为(15.3±3.7)d,随访2年有12例患者复发,复发率为30.77%(12/39),观察组治愈率、住院时间以及复发率等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组间对比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丙酸倍氯米松治疗婴幼儿喘息的疗效非常显著,既能提高治愈率,缩短住院时间,还能有效减少患者复发率,且安全性高,因此值得推广于临床应用。

  • 标签: 丙酸倍氯米松 婴幼儿 喘息 疗效 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妥洛特罗贴剂治疗儿童喘息性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我院在收治的77例儿童喘息性疾病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观察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妥洛特罗贴剂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各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妥洛特罗贴剂治疗儿童喘息性疾病,简单方便,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妥洛特罗贴剂 儿童喘息性疾病 临床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观察组和对照组肺炎患儿各60例.观察组中加用喜炎平注射液,对照组加用利巴韦林注射液,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喜炎平注射液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临床总有效率达96.6%;在止咳平喘、肺部啰音消失及缩短病程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不良反应轻.用药方便、安全。结论喜炎平注射液辅助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疗效满意,可予推广应用。

  • 标签: 喜炎平 喘息性支气管炎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药物联合雾化吸入在临床小儿喘息性肺炎治疗中的应用及其对应的护理对策。方法从我科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间收治的小儿喘息性肺炎患者中随机选取56例,根据就诊顺序将其平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8例。两组均采用小儿喘息性肺炎对症护理干预,对照组采取氨溴索联用雾化吸入治疗,干预组予以布地奈德与沙丁氨醇联用雾化吸入治疗,将两组的基本症状及体征消失时间、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干预组咳嗽、喘息、哮鸣音等基本症状及体征消失时间要明显短于对照组,其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中发生轻微消化不良1例(3.6%),对照组中出现腹泻3例(10.7%),经对症处理后,两组的不良反应情况均明显缓解。结论针对小儿喘息性肺炎,采用药物联合雾化吸入的方法治疗有着显著的疗效,同时配合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缓解患儿的基本临床症状,减轻不良反应,促进患儿尽早康复。

  • 标签: 小儿喘息性肺炎 喜炎平 氨溴索 雾化吸入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潮气呼吸肺功能及支气管舒张试验在婴幼儿喘息性疾病诊断及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择年龄在3个月~3岁同期门诊哮喘患儿58例、住院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29例、支气管肺炎患儿50例作为研究组,无心胸疾病正常小儿6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进行潮气呼吸功能测定,然后行支气管舒张试验予沙丁胺醇0.5ml\次吸入后15分钟,再次测定潮气呼吸功能,观察各研究组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前后肺功能指标变化及改善率的差异。结果①婴幼儿哮喘组、支气管肺炎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Ti、Te、TPTEF/Te及VPTEF/Ve明显降低;支气管肺炎组Vt/kg减少,各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毛细支气管炎组TPTEF/Te、VPTEF/Ve值与正常参考值比较均明显降低。②婴幼儿哮喘组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后Vt/kg增加,TPTEF/Te、VPTEF/Ve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毛细支气管炎组、支气管肺炎组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后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婴幼儿哮喘组与毛细支气管炎组、支气管肺炎组比较TPTEF/Te、VPTEF/Ve改善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毛细支气管炎组与支气管肺炎组比较TPTEF/Te、VPTEF/Ve改善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④以TPTEF/Te、VPTEF/Ve任意一个改善率≥15%作为支气管舒张试验的阳性标准,灵敏度为34.9%,特异度为81.3%。结论①潮气呼吸肺功能检测适宜于婴幼儿肺功能检测,间接反映婴幼儿哮喘、毛细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的病理生理特征;②TPTEF/Te、VPTEF/Ve可以显示气道阻塞;③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后TPTEF/Te、VPTEF/Ve的改善率可以为婴幼儿哮喘的临床诊断提供帮助。

  • 标签: 潮气呼吸功能 支气管舒张试验 婴幼儿 哮喘 毛细支气管炎 支气管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婴儿喘息性肺炎采取两种吸痰方法治疗的临床效果,以期提升临床治疗的水平。方法将2016年11月1日~2017年3月31日在我院儿科住院的6月龄以内的喘息性肺炎患儿60例纳为参研样本,按双盲法分组标准均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前者行常规经口吸痰法,后者则采取气管吸痰法。经统计学分析并对比两种吸痰方法的效果。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患儿在吸痰后2h呼吸、心率、血氧饱和度,及吸痰副作用发生情况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经气管吸痰方法效果明显优于常规吸痰方法。

  • 标签: 小婴儿 喘息性肺炎 经气管吸痰
  • 简介:摘要目的对社区喘息型支气管炎患者采用盐酸氨溴索的方法进行治疗,查看其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72例社区喘息型支气管炎患者参与研究,随机将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136例,观察组13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加入盐酸氨溴索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查看两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并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社区喘息型支气管炎采用盐酸氨溴索的方法进行治疗,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盐酸氨溴索 社区喘息型支气管炎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硫酸镁在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患者48例。根据统计学原理分为例数均等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使用硫酸镁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天数为(7.25±1.36)d,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的(11.26±2.58)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3.53%,观察组为97.06%,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的疗效更优(P<0.05)。结论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患者,采用硫酸镁进行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同时还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硫酸镁 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普米克令舒在治疗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中的优点。方法采用历史性回顾方法,选取我院自2015年11月—2017年3月以来收治的40例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患者,按照治疗策略的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给予对照组20例博利康尼雾化器给药吸入治疗,给予观察组20例普米克令舒(布地奈德)的吸入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的临床疗效65.00%(13/20)明显少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90.00%(18/20),两组数据差异统计学意义显著(P<0.05);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年发作次数和临床治愈时间分别为(6.12±0.42)、(1.1±0.6)、(9.21±0.12)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8.41±0.23)、(3.2±0.2)、(15.41±0.41),两组数据差异统计学意义显著(P<0.05)。结论普米克令舒在治疗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中疗效确切,能明显减少患者的年发作次数,实现患者的有效性治疗,同时可缩短住院开支,实现生活质量的提高。

  • 标签: 普米克令舒 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 治疗 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