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通过对呼伦贝尔机场2010-2019年地面风的气候特征进行统计,并对结果进行了原因分析。结果表明:呼伦贝尔机场全年盛行西南风、偏西风,春秋两季风速最易出现大风天气,冬季平均风速最小,海拉尔机场年平均风速为4.3m/s。地面大风出现的天气形势一般为蒙古气旋型、雷暴大风、冷锋型东移型、冷高压前部型和动量下传大风;地面大风一般是高低空风场辐合辐散的环流运动强迫所造成的,一般伴随高低空急流,且整层垂直速度接近零。

  • 标签: 盛行风向 平均风速 地方性风 大风预报 航空安全
  • 简介:摘要:高品质抗倒伏小麦栽培技术是解决我国呼伦贝尔岭西地区优质高产抗倒伏小麦大面积高产高效生产的关键。本文通过对牙克石市自然环境的研究、种子处理、测土配方平衡施肥、化学药剂除草、实施灌溉、人工去杂、仓储等等关键技术成果的研究应用,并结合多年生产实践提出了建立合理的轮作耕作体系、合理密植、改进施肥方法、加强田间管理、适期收获等综合配套技术。

  • 标签: 节水灌溉 栽培技术 抗倒伏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农区常住居民布鲁菌病(简称布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为制定布病预防策略及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8年5 - 12月,选择呼伦贝尔市农区莫旗、阿荣旗作为调查地点,每个旗抽取3个乡镇,每个乡镇抽取1个行政村作为调查村,选取调查村内年龄≥14岁、居住至少1年的常住居民作为调查对象。由检验师分离血清,进行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阳性血清者进一步进行试管凝集试验(SAT);由调查人员采用面对面个案访谈的形式进行问卷调查,包括一般人口学资料、家庭资料、布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流行病学接触史、防护情况、一般行为状况等,计算布病防治知识知晓率。结果共分离血清880份,其中,RBPT阳性185份,进一步进行SAT,SAT阳性率为17.27%(152/880)。调查对象布病防治知识总体知晓率为46.73%(16 450/35 200)。男、女性知晓率分别为47.82%(8 473/17 720)、45.64%(7 977/17 480);21 ~ 40岁年龄组知晓率最高[60.94%(3 705/6 080)];小学及以下、初中、高中及以上人群知晓率分别为45.96%(11 969/26 040)、48.79%(3 962/8 120)、49.90%(519/1 040);调查前1年内有过牲畜饲养行为人群知晓率为47.35%(8 011/16 920),而无此行为人群知晓率为46.17%(8 439/18 280)。结论呼伦贝尔市农区常住居民布病防治知识总体知晓率较低,应加强相关知识的培训并加大对知晓率较低人群的宣传教育力度。

  • 标签: 布鲁杆菌病 知晓率 防护措施
  • 简介:摘要:呼伦贝尔市巴日图地区中生代火山岩可分为玛尼吐期、白音高老期两期。玛尼吐期火山岩主体岩性为灰紫色、灰褐色安山岩、安山质凝灰角砾熔岩、及英安质含角砾凝灰熔岩;白音高老期火山岩主体岩性为主要岩石为灰白色凝灰岩、流纹岩及其熔岩;岩石化学特征显示该期中生代火山岩为一套钙碱性系列火山岩,总体分布与大兴安岭火山岩带方向一致,岩石形成于大陆边缘靠板内造山环境。

  • 标签: 呼伦贝尔市巴日图地区 中生代火山岩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构造环境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地区羊种1型、3型布鲁菌感染致病后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2013年6月至2017年8月呼伦贝尔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布鲁菌病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选取其中血液细菌培养为布鲁菌阳性且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和AMOS-PCR方法进行菌种菌型鉴定的71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鉴定结果分为羊种1型和羊种3型两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流行病学特征、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并发症以及疗效情况。结果71例布鲁菌病患者中,羊种1型22例,其中男性16例、女性6例,年龄为(39.91 ± 16.04)岁;羊种3型49例,其中男性34例、女性15例,年龄为(40.67 ± 18.72)岁。两组间性别构成、年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 = 0.081,t = 0.166,P均> 0.05)。羊种1型患者生活在农区10例(45.5%)、牧区10例(45.5%)、城市2例(9.1%),羊种3型患者生活在农区40例(81.6%)、牧区7例(14.3%)、城市2例(4.1%),地区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9.276,P < 0.05)。羊种1型、3型患者出现睾丸肿痛症状比例[22.7%(5/22)、6.1%(3/4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4.187,P < 0.05);其他临床特征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05)。两组患者出现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PLT)减少,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升高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05)。羊种1型、3型患者发生并发症例数分别为12例(54.5%)、14例(28.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4.413,P < 0.05)。羊种1型患者治愈10例(45.5%)、好转12例(54.5%),羊种3型患者治愈34例(69.4%)、好转15例(30.6%),两组均无无效及复发患者,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3.690,P < 0.05)。结论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地区羊种1型、3型患者生活地区有差异,羊种1型患者易出现睾丸肿痛症状和布鲁菌病并发症。

  • 标签: 布鲁杆菌属 羊种1型 羊种3型 临床特征
  • 简介:摘要:呼伦贝尔市梨子山一带早白垩世白音高老期火山岩,白音高老期火山岩主体岩性为流纹岩、流纹质凝灰角砾熔岩、流纹质凝灰岩、流纹质凝灰熔岩。岩石化学特征显示该期中生代火山岩为一套碱性系列火山岩,总体分布与大兴安岭火山岩带方向一致,岩石形成于大陆边缘靠板内造山环境。

  • 标签: 呼伦贝尔市梨子山一带 早白垩世玛尼吐期火山岩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构造环境
  • 简介:摘要:呼伦贝尔市梨子山一带早白垩世玛尼吐期火山岩,玛尼吐期火山岩主体岩性为安山岩、安山质凝灰角砾熔岩、玄武岩、粗面安山质角砾凝灰熔岩。岩石化学特征显示该期中生代火山岩为一套碱性系列火山岩,总体分布与大兴安岭火山岩带方向一致,岩石形成于大陆边缘靠板内造山环境。

  • 标签: 呼伦贝尔市梨子山一带 早白垩世玛尼吐期火山岩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构造环境
  • 作者: 李万金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1-12-06
  • 出处:《科学与技术》2018年27期
  • 机构:襄阳园冶风景园林集团有限公司 湖北 襄阳 441000
  • 简介:摘要:从设计构思、空间结构、特色体现、植物配置等多方面入手,详细介绍了岘山路习家池风光带景观设计理念和设计内容,分享该项目的设计思路和设计方法,强调挖掘特色在项目设计中的重要性。

  • 标签: 生态优先 景观空间 挖掘特色
  • 简介:摘 要:本文对以风光互补发电的家居供电系统控制器的设计,便利用了太阳能和风能,这套控制系统以单片机STC89C52为主,外设器件为辅,将上述两种能源转换成电能,为家居用电提供电能。本设计包含的器件主要太阳能电池组,风力发电机,太阳能专用蓄电池,风光互补控制器等,能够对家居供电系统起到保护和调节的作用。

  • 标签: 风光互补 家居供电系统 单片机 STC89C52
  • 简介:摘要:风能及太阳能是纯净的可再生能源,开发新能源的目标在于满足人们的生活及生产需求。在资源技术及条件互补的情况下,为人们提供稳定的电力能源。但过往的电力管理系统无法满足风光互补发电的需求,对此,本文设计一种新型新能源发现系统,研究过程中介绍新能源发电系统的设计理念,提出硬件设计及软件设计的策略,为系统顺利运行及电力管理奠定坚实的基础。

  • 标签: 风光互补 新能源发电 系统设计
  • 简介:摘要:对于发电企业来说,新能源发电的预测是基于新能源发电的自然缺陷所产生的刚性需求,而不是基于监管政策。除了评估外,有一个准确的功率预测系统可以使电站的资产受益很多。本文通过对新能源风光发电预测技术的发展及应用进行分析,希望在实际发展过程中给予一定的帮助。

  • 标签: 新能源 风光发电预测技术 发展 应用
  • 简介:摘要:以灵川县偏远山区作为研究对象,结合冬夏季农作物灌溉特点,以四种天气组合为数据源,对微电网的孤岛运行和最小运行成本等模式的协调运行特性展开研究。

  • 标签: 风力发电 光伏发电 抽水蓄能 微电网 农业灌溉
  • 简介:摘要:本文分析了云南风光水储一体化太阳能风力发电厂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解释了风光水储一体化太阳能风力发电的基本原理和功能,提出了各种改善风力发电一体化的措施-刺激和实施太阳能生产。对应用说明书进行了分析和规划。

  • 标签: 风电水储能 发电应用 分析与展望
  • 简介:摘要:储能系统其实就是能量的仓储空间,这项系统的应用能够更好地解决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系统并网过程中产生的不稳定性问题。同时,储能系统还应该成为目前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新能源建设的基础配置,政府通过加大对新能源发电并网中储能系统的配置技术研究,确保风光发电系统并网后区域配电网络运行的稳定性。本文主要是分析了风光互补储能发电站在应用过程中的重要意义,并且对风光互补储能发电系统并网技术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够为不断提升储能发电系统并网的稳定性提供参考意见。

  • 标签: 风光互补储能发电系统 并网技术 应用研究
  • 简介:摘要:能源枯竭和全球变暖已经成为全球性的难题,为实现2035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的目标,应积极促进能源利用低碳化,太阳能,风能进入高速发展时期。本文针对近年来各大高校智能充电桩的应用,提出一种利用风光互补发电系统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发电模式促进校园充电桩设施的进一步改革,寻找最优的改革方案,扩宽了清洁能源的应用面,也为新能源设施的推进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 标签: 风光互补发电系统 新能源设施 环保能源 充电桩规划
  • 简介:摘要:本文针对水利工程中供电问题展开探究,将风能和太阳能集中到一起,开发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将该系统应用到某水利工程水闸作业状态视频监控系统开发中,从而检验该系统的供电性能。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连续供电性能较好,对水利工程经济效益的提升具有一定帮助。

  • 标签: 风光互补发电系统 经济效益 水利工程
  • 简介:摘要:新能源不仅意味着它们的寿命较短,而且具有不同于传统能源的效果。因此,一旦启用,这种能源将大量生产。然而,由于各种原因,这种能源在实际生产中不能正常发挥作用,而且在消纳这种能源方面存在问题。本文目的是各电力研究计划和控制系统消纳成本。

  • 标签: 新能源 消纳能力 电力系统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现代化建设的发展也有了很大的改善。推进园区电能替代是改善环境问题的重要措施,针对综合园区能源系统进行电能替代受配电网络改造限制的情况,提出采用风光储系统作为供电系统的方案。构建综合园区能源系统中电替热、电替冷和电替油负荷模型。然后提出考虑配电网运行状态和需求响应的风光储最优容量双层配置模型,该模型包括配电网层和风光储系统层。

  • 标签: 电能替代 考虑需求响应 综合园区风光储 配置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