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L-2-吡咯-5-羧酸(MTDX)及其组成物之一VitB6对原代培养睾丸支持细胞分泌乳酸和体外对睾丸合成睾酮的影响,探讨MTDX可能生殖毒性作用机制。方法胰蛋白酶和Ⅳ胶原酶两步分离法分离雄性SD大鼠睾丸支持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MTDX(0.17g/L,1.7g/L,17.0g/L和34.0g/L)、不同浓度VitB6(0.1g/L,1.0g/L,10.0g/L和20.0g/L),24h后收集培养液测定乳酸含量。利用离体组织培养和放射免疫技术,观察不同浓度的MTDX是否对大鼠睾丸睾酮的分泌有直接作用。结果与对照组相比,MTDX17.0g/L和34.0g/L剂量组乳酸含量减少;与对照组相比,VitB610.0g/L和20.0g/L剂量组乳酸含量减少。MTDX各剂量组和VitB6各剂量组睾丸培养液中睾酮的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MTDX可能通过减少了睾丸支持细胞乳酸的分泌而影响生殖细胞的功能,进而影响正常生殖;MTDX对睾丸分泌睾酮没有直接的抑制作用,可能对睾丸间质细胞正常功能没有影响;MTDX的生殖损害可能由其聚合物(组成物)之一VitB引起。

  • 标签: 吡哆素L-2-吡咯烷酮-5-羧酸酯 支持细胞 乳酸 原代培养 睾酮
  • 简介:摘要:聚乙烯吡咯在医药领域、食物饮品、颜料染料等多个行业领域当中均有应用,是重要的原料资源,而聚乙烯吡咯是由其单体通过特定的反应环境与条件运行下,而聚合生成的高分子化学物品,具有精细化的特征。基于此,本文将对聚乙烯吡咯单体的各项合成工艺运行进行具体分析。

  • 标签: 聚乙烯吡咯烷酮 单体 合成工艺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聚乙烯吡咯(PVP)气管导管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抽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7月于河南省人民医院择期行腹腔镜肝部分切除术的患者100例,性别不限,年龄25~65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为Ⅰ~Ⅲ级,体质量50~85 kg,体质指数(BMI)<30 kg/m2,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普通气管导管组(C组)和PVP气管导管组(N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均在可视喉镜下行气管插管,C组气管导管套囊涂抹利多卡因乳膏,N组气管导管套囊给予无菌生理氯化钠溶液润滑。观察比较两组插管时间、插管反应阳性发生率、术后24 h随访咽喉痛,声音嘶哑等并发症;入室后(T0),诱导后插管前1 min(T1),插管后1 min(T2)、2 min(T3)、3 min(T4)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气管壁、口腔损伤出血、口腔分泌物带入等情况。结果在T2时间点,N组患者MAP、HR低于C组(P<0.05);C组患者T2时MAP、HR高于T1时间点(P<0.05)。C组插管阳性反应率、术后24 h咽喉痛、声音嘶哑、气管壁损伤率、口腔分泌物带入率高于N组(P<0.05)。结论围术期应用聚乙烯吡咯气管导管能减轻气管插管刺激,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

  • 标签: 聚乙烯吡咯烷酮 气管导管 插管反应
  • 简介:摘要:交联聚乙烯吡咯常用于制作稳定剂,为了解该物质的性质,使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对其进行检测,本文就交联聚乙烯吡咯中单体的HPLC分析方法进行探究,详细分析HPLC检测方法的实验步骤,并了解交联聚乙烯吡咯中单体的性质,旨在为相关人员提出几点参考。

  • 标签: 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 单体 HPLC分析方法
  • 简介:摘要:本文立足于乙烯基吡咯的特性,简略阐述了本课题的研究思路,介绍了实验的过程,并从时间因素、反应温度以及搅拌速度几方面内容着手,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旨在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参考。

  • 标签: 乙烯基吡咯烷酮 均聚 PVP K90
  • 简介:由于成本上升、利润不足,巴斯夫公司于2004年l2月末宣布对1,4-丁二醇及其相关产品进行提价。具体涨价幅度为,1,4-丁二醇、γ-丁内酯(GBL)及N甲基吡咯每吨产品均涨300美元,四氢呋喃及其聚合物每吨涨价350美元(巴斯夫是全球最大的丁二醇及其附属产品生产商,在欧亚美三大洲拥有7家工厂,全球年产量达57.5万吨)。

  • 标签: 巴斯夫公司 丁二醇 四氢呋喃 N甲基吡咯烷酮 市场价格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注射用盐酸头孢肟中N-甲基吡咯含量测定的方法。方法采用MetrosepC4-100/4.0色谱柱(4.0*100mm,5um),流动相为0.01mol/L硝酸溶液-乙腈(991),流量为0.5mL/min,柱温为35℃,电导检测。结果在选定的色谱条件下,主成分能与各杂质峰良好分离,N-甲基吡咯的质量浓度在0.0088~0.088mg•mL-1范围内与其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6.17%,其RSD=1.42%(n=9)。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灵敏,可有效控制注射用盐酸头孢肟产品质量。

  • 标签: 注射用盐酸头孢吡肟 N-甲基吡咯烷 电导检测 高效液相色谱法
  • 简介:建立了气相色谱法测定食品添加剂不溶性聚乙烯聚吡咯(PVPP)中的N,N’-二乙烯基-咪唑啉的检测方法,样品采用丙酮提取,气相色谱仪-氮磷检测器检测,内标法定量,浓度在0.1~3.2μg/m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9,方法的定量限为1mg/kg,加标回收率为102.0%~106.1%,变异系数2.44%~5.26%,同时本方法也为气相色谱法的建立与开发,提供了帮助。

  • 标签: 聚乙烯聚吡咯烷酮 N N’-二乙烯基 咪唑啉酮 气相色谱法 NPD检测器
  • 简介:摘要吡咯啉-5-羧酸还原酶-1(Pyrroline-5-Carboxylate Reductase-1, PYCR1)是一种线粒体酶,其基因突变可导致人类皮肤松弛症。近年研究证明PYCR1能通过影响脯氨酸代谢发挥促进肿瘤生长增殖的作用。PYCR1在多种恶性肿瘤中高表达,且其表达水平与患者预后负相关。因此,PYCR1可能可以作为一种新型标志物,应用于肿瘤的诊断和预后,并有望成为肿瘤治疗的新靶点。

  • 标签: 吡咯啉-5-羧酸还原酶-1 恶性肿瘤 进展
  • 简介:目的:建立格列嗪原料药中5-甲基-2-羧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反向离子对色谱法。色谱柱为AgilentEclipseXDB-C18,流动相:50mmol·L^-1NaH2PO4溶液(含0.05%四丁基氢氧化铵)-甲醇(梯度洗脱),流速为1.0mL·min^-1,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276nm,进样量为20μL。结果:5-甲基-2-羧酸质量浓度线性范围为0.03854~1.4453μg·mL^-1(r=0.9999,n=5),检测限为0.01155μg·mL^-1,定量限为0.03854μg·mL^-1;平均回收率为100.94%,RSD为1.4%(n=9);系统精密度、重复性、中间精密度试验结果良好;对照品和供试品溶液8h稳定;3批原料药中5-甲基-2-羧酸的量分别为0.0083%、0.0085%、0.0092%。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方法灵敏、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格列嗪原料药中微量杂质5-甲基-2-羧酸的测定。

  • 标签: 格列吡嗪 HPLC 离子对色谱 5-甲基-2-吡嗪羧酸 方法验证
  • 简介:在实验室原有的AdSS酶抑制剂研究工作基础上,以丝氨酸为原料设计合成了9个未见文献报道的2,4-咪唑啉二酯类化合物,其结构经核磁共振氢谱、红外光谱、元素分析或质谱等验证。初步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3g在质量浓度200μg/mL下对拟南芥Arabidopsisthaliana的发芽抑制率达到70%,表现出一定的除草活性。

  • 标签: AdSS抑制剂 2 4-咪唑啉二酮酯 合成 除草活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吡咯二硫代氨基甲酸(pyrrolidine dithiocarbamate, PDTC)能否通过抑制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transcription factor-κB, NF-κB)活化改善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 LPS)诱导的脓毒症大鼠炎症反应、心肌损伤并改善心功能。方法采用随机数表法将33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6)、PDTC+LPS组(n=12)和LPS组(n=15)。心脏多普勒超声检测存活大鼠心功能;ELISA检测血清中白介素-6(interleukin, 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u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及心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 I, cTnI)水平。苏木精-伊红染色显微镜下观察大鼠心肌组织形态学改变;IHC检测各组心肌组织中NF-κB p65的表达及核转位情况;Western blotting检测心肌组织IL-6、TNF-α、NF-κB p65及其磷酸化(p-NF-κB p65)水平。结果实验雄性SD大鼠造模7 h后,对照组、LPS组、LPS+PDTC组分别存活6只、8只、9只。与对照组相比,LPS组心肌组织中NF-κB p65磷酸化水平增加(P<0.01),IL-6、TNF-α的蛋白表达增加(均P<0.01),心肌细胞核上NF-κB p65阳性表达增加(P<0.01),血清中IL-6、TNF-α、cTnI的水平增加(均P<0.01);心率、每搏输出量、射血分数、左室短轴缩短率、心输出量减少(均P<0.05);心肌组织出现不同程度水肿、出血、炎症细胞浸润甚至心肌纤维断裂等。与LPS组相比,PDTC+LPS组心肌组织中NF-κB p65磷酸化水平降低(P<0.01),IL-6、TNF-α的蛋白表达减少(均P<0.01),心肌细胞核上NF-κB p65阳性表达减少(P<0.01),血清中IL-6、TNF-α、cTnI的水平减低(均P<0.01);每搏输出量、心率、射血分数、左室短轴缩短率、心输出量增加(均P<0.05);心肌组织的水肿、出血、炎症细胞浸润及心肌纤维断裂改善。结论PDTC能通过抑制NF-κB的活化减轻脓毒症大鼠炎症反应与心肌损伤,并改善心功能。NF-κB可能成为脓毒症治疗中新的靶点,为降低脓毒症心肌损伤发生率及病死率提供新的方向。

  • 标签: 脓毒症 心肌损伤 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酯 核转录因子-κB
  • 简介:2-(2-氯乙基)-5-氯-6-苯基-3(2H)-哒嗪和相应的醇为原料在温和的反应条件下,经付一克烷基化、闭环、取代、消除、醚化五步反应合成了5种未见文献报道的新的2-(2-氧基乙烯基)-6-苯基-5-氯-3(2H)-哒嗪化合物,所有化合物均经IR、1HNMRx13CNMR和元素分析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 标签: 哒嗪-3(2H)-酮 衍生物 合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吡咯生物碱(PA)植物致肝窦阻塞综合征(HSOS)患者的肝穿刺活体组织检查(简称活检)病理学表现。方法选取2012年至2017年诊断为PA-HSOS患者,收集患者一般情况、肝功能指标、服药史、肝穿刺活检时间、肝穿刺病理组织切片、起病6个月后的临床预后等资料。用临床资料进行临床分期;观察不同临床分期患者的病理组织学表现。对数据采用Wilcoxin符号秩和检验、非配对t检验、一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收集到16例患者,起病、随访6个月后丙氨酸转氨酶水平分别为59.25 U/L和25.50 U/L、天冬氨酸转氨酶分别为108 U/L和45 U/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总胆汁酸分别为35 μmol/L和36.15 μmol/L,白蛋白分别为32.45 g/L和31 g/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将PA-HSOS病理发展过程分为早期、中期、晚期。早期小叶中心带窦内皮完整性受损,红细胞进入窦内皮与肝细胞之间的窦周间隙。中期出血带内红细胞溶解,网状纤维塌陷密集,胶原纤维沉积,尚有血流的腔隙充血扩张,其腔内覆有窦内皮细胞;出血带周围肝板出现再生现象,部分肝窦代偿性扩张。晚期出血带内胶原沉积形成大面积纤维瘢痕,其内多数有血流的扩张腔隙内覆血管内皮;边缘带肝细胞呈双排再生,插入纤维间隔。肝穿刺组织内重度出血损伤的肝小叶比例和患者预后无关。结论PA-HSOS早期小叶中心带红细胞通过受损的窦内皮进入窦周间隙,表现为肝板出血性坏死。至中晚期出现肝板再生和血管改造,故大部分患者临床病程呈自限性。病理分期和肝穿刺活检时间具有明显相关性,但无法根据标本出血损伤程度判断患者预后。

  • 标签: 肝窦阻塞综合征 病理学,临床 吡咯烷生物碱
  • 简介:自1995年报道cDNA编码的脂联至今仅有10年时间。令医学界惊喜的发现接踵而来:人们研究发现它与肥胖、胰岛抵抗、2型糖尿病及心脑血管等疾病之间有着极有趣的联系。低脂联血症是预测糖尿病心脑血管病变的一个独立危险因子。脂联在胰岛抵抗综合征的多种代谢性疾病,特别是肥胖症、2型糖尿病及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的干预和治疗中可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脂联与噻唑有着密切的关系。

  • 标签: 噻唑烷二酮 脂联素 胰岛素抵抗综合征 心脑血管病变 2型糖尿病 代谢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