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采用循环伏安技术、交流阻抗电化学测试方法研究了BF石墨电极在1mol·L^-1LiPF6和体积比为1:1:1的EC/DMC/DEC溶液中的成膜过程和嵌脱锂过程,实验结果表明:在本研究体系中包覆石墨电极的成膜电位1.5~0.6V(vs.Li/Li^+);其嵌脱锂电极过程主要受锂离子在石墨体相中的扩散步骤控制;并且随着嵌锂量的增大,锂离子扩散系数逐渐减小,锂离子穿过SEI膜的膜阻抗及电化学反应阻抗随之增大。在嵌锂过程中锂离子扩散系数的数量级在10^12~10^-13cm^2·s^-1之间。

  • 标签: 石墨阳极 嵌脱锂过程 电化学阻抗 扩散系数 锂离子电池负极
  • 简介:摘要电极损耗是LF炉精炼过程的主要生产成本耗费之一。本文分析了石墨电极断面消耗、侧面消耗、折断消耗的机理。通过对电极进行浸泡处理、优化供电制度、优化底吹氩气和造渣制度、合理控制出站温度等有效措施,电极消耗降低比例约27%,精炼电耗降低比例约15%。电极消耗降低,极大程度上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工作强度,提升了钢水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所述措施在生产过程中成功应用后,确保了精炼生产的稳定顺行。

  • 标签: LF炉 石墨电极 消耗 浸泡电极
  • 简介:本文介绍了石墨电极材料特性和加工特点,并以挂机面板注射模定模芯石墨电极为例详细阐述了普通石墨电极的加工方法和编程要点,通过采用石墨电极取代铜电极进行模具制造,从而大大缩短了模具的制造周期,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降低了模具的制造成本。

  • 标签: 注射模 石墨电极 模具加工 挂机面板
  • 简介:研究了石墨、铂电极在含Pb(Ⅱ)的低酸溶液中,Pb(Ⅱ)经历电氧化过程中所发生的电化学反应行为。循环伏安测试结果表明:当采用石墨电极时,铅离子电氧化过程中,控制不同的电位区间对应于不同的电化学反应过程,当极化电位较低时,发生的是较低程度的石墨基体自身的电氧化过程;当极化电位至1.63V时,将发生Pb(Ⅱ)电氧化生成二氧化铅的过程;当极化电位进一步升高至1.8V以上时,发生析氧等复杂的电氧化反应。XRD测试结果表明:较低酸性介质中采用恒电位沉积方法获得产物的主物相是β晶型PbO2,但也存在少量α晶型PbO2,为获得较纯的β晶型PbO2,须保证在较高酸度的含Pb(Ⅱ)介质中实施。

  • 标签: 二氧化铅(PbO2) 电沉积 循环伏安 石墨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6-11-21
  • 出处:《医药前沿》 2016年第11期
  • 机构:英国剑桥大学的研究人员成功将石墨烯电极植入小鼠脑部,并直接与神经元连接,这项技术未来可用于修复截肢、瘫痪甚至帕金森氏症患者的感知功能,协助他们更好地康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石墨毡为电极材料,以甲基磺酸和甲基磺酸铅溶液为电解液,组成新型的全沉积型铅酸液流电池体系.研究了石墨毡正负电极上的循环伏安特征和电极表面改性处理、电解液浓度、添加剂等对电极循环伏安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实验测得石墨毡正极上氧化峰电位为1.39V(vs.SCE),与理论值非常接近,负极还原峰电位与理论值间的过电位仅为0.17V;在强酸与热处理表面改性方法中,热处理方法对提高石墨毡负极电化学活性效果最好;当电解液中的铅离子和氢离子浓度均为0.01mol/L时,具有最佳循环伏安特性.

  • 标签: 石墨毡 铅酸液流电池 循环伏安特性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石墨烯材料以及石墨烯修饰电极在金属离子测定中的应用。通过对石墨烯及石墨烯修饰电极的性能优势等特性进行介绍及应用实验探究,加深了对石墨烯及石墨烯修饰电极的认识和了解,详细研究了Pb2+、Cd2+在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及其测定条件,并对实验条件进行了优化和总结。

  • 标签: 石墨烯 石墨烯修饰电极 测定溶液中Pb2+ Cd2+
  • 简介:摘要:聚四氟乙烯具有优异的耐化学系、耐高温性和耐磨性能,同时其高温纤维化可形成丰富的网络结构,可很好地将导电粒子和活性物质粘结形成稳定的电极结构,是常见的电极粘结剂材料之一。石墨烯是一种良好的孔隙率、丰富的表面基团修饰,优秀的导电性能材料,并有着稳定的层状结构,被广泛应用于电池的正负极添加剂。氧化石墨烯作为一种前驱物,表面含有大量的含氧官能团,在高温下,热解膨胀还原生成石墨烯。研究发现聚四氟乙烯的纤维化和氧化石墨烯的热膨胀还原,两者反应的条件几乎一致,基于此,本文介绍了一种氧化石墨烯/聚四氟乙烯协同制备碳电极的方法,详细探究了其协同制备碳电极的最优条件,最后研究了其在锂/亚硫酰氯电池上的应用。

  • 标签: 聚四氟乙烯 石墨烯 碳电极 锂/亚硫酰氯电池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介绍湛江供电局110kV杨柑变电站采用石墨化接地电极降低主接地网接地电阻的实践,并通过计算来确定需要敷设石墨电极的数量,用理论指导实践,从而使接地网降阻的施工作业一步到位。

  • 标签: 变电站 接地网降阻 石墨化电极 应用
  • 简介: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三氯生在石墨烯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及建立对其含量测定的电化学分析方法。在pH7.0PBS缓冲液中,氧化峰电流与三氯生的浓度在(2.0×10^-8~1.2×10^-7)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为3.0×10^-9mol/L。已用于实际样品中三氯生含量的直接测定。该方法灵敏度高、检测范围宽,结果令人满意。

  • 标签: 三氯生 石墨烯 玻碳电极 电化学
  • 简介:在最大电压12000V下操作,蛋白质在固定pH梯度(IPGs)上的等电聚集(IEF)可以在3h内完成。采用改装的电极装置,将两电极对通过线路并联,可使IEF的通量加倍。与常规的单电极对相比,成对的IPGs的电压梯度几乎一致,并在大致两倍的电流下运行,IEF可在大致相同的时间内完成。

  • 标签: 双电极 等电聚焦 通量 装置 利用 电压梯度
  • 简介:用二氧化锰对改进的Hummer法制备石墨烯,并进行改性处理,以改善其作为电化学电容器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采用XRD研究其晶体结构,用循环伏安、交流阻抗、恒定电流充放电等电化学方法研究了改性石墨电极构成的电化学电容器的性能。结果表明:经过二氧化锰改性后的石墨烯材料电化学电容效应明显,并具有法拉利赝电容。对其进行充放电测试,其首次充放电比电容达到237F/g。

  • 标签: 石墨烯 表面改性 电极材料 电化学电容器 二氧化锰
  • 简介:摘 要:侧向测井能同时测量原状带与侵入带地层电阻率,常与微球测井仪组合测井 (测量冲洗带电阻率 ),得到沿井眼径向浅、中、深三条视电阻率曲线。分析测量的电阻率,能够区分饱含导电流体地层和饱含非导电流体的地层。侧向测井能同时测量原状带与侵入带地层电阻率,针对研究型号侧向电极系在测井过程中磨损严重,影响测井质量,通过对电极系结构进行分析,找出解决方案,对电极系布线设计、电极系磨损、电极系绝缘通断情况进行改进,保证仪器测井质量,提高测井成功率。

  • 标签: 侵入带 双侧向电极系 信号干扰 结构分析 测井质量
  • 简介:摘要:在研究水泥基材料时,发现复合石墨极板具有显著的功能性改善优势。复合石墨极板作为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因自身具备较高的导电率、导热率及力学性能而被广泛运用于混凝土领域。尽管复合石墨极板表现出极佳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力学特性,但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受到纳米材料特性的影响,其在水泥基材料中的分散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因此其应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因此,要想提高复合石墨极板在水泥基材料当中的分散性,就需要通过各种途径来实现。为了进一步提升复合石墨极板的分散性能,必须对其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和探索,以达到更好的效果。同时,复合石墨板作为一种新型无机功能添加剂,可以有效提高水泥浆体稳定性,增强水泥基材料整体力学性能,因此将其合理运用于水泥基中是十分必要的。

  • 标签: 复合石墨双极板 水泥基 复合材料
  • 简介:制备了锌修饰铂电极,建立了一种新的测定Zn(Ⅱ)的示波电位滴定法。在六次甲基四胺溶液(1.0mol/L)中(pH=5.5),用制备的修饰铂电极作为指示电极,以EDTA标准溶液滴定Zn(Ⅱ),利用示波器屏幕上荧光点的显著最大位移指示滴定终点。在3.0×10^-4~2.0×10^-3mol/L的浓度范围内,Zn(Ⅱ)的回收率为99.9%~100.2%。该修饰电极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重现性,对Zn(Ⅱ,1.0×10-3mol/L)溶液连续11次测定,所得终点电位值均在10.1mV左右,其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5%。用来测定含锌的实际样品,其结果与指示剂法测定的值基本一致。

  • 标签: 示波分析 双电位滴定法 修饰铂电极 Zn(Ⅱ) EDTA
  • 简介:对复杂电极电势计算公式进行推导、归纳和比较,使学生掌握难溶盐电极在标准状态、非标准状态下的电极电势以及配合物电极电极电势的计算。

  • 标签: 电极电势 沉淀溶解平衡 配位解离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