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2 个结果
  • 简介:五代时期的南唐国,保一方之安定,不少士人自北方或自闽粤等地前来;不少镇升格为县,需要大量文化人从政;崇文重教,提升了南方人的人文素质,造就了短暂的文化繁荣。南唐诗有其特征:一是好用讽谕、隐喻手法,有以诗词影射时事的风气。二是南唐山水诗尤其多,表明诗人渴望安宁,在山水咏叹中得到心灵的安顿,并藉此逃避世事的纷扰。一些诗人还开始形成地域性的诗人群体。

  • 标签: 南唐 特征
  • 简介:太平观碑,立于清江县棲梧山玉虚观前,蒙水下游河畔。青石质,通高5米许。碑身高3.75、宽1.255、厚0.31米,碑形平面圆头方足,顶部雕刻披云纹,两则起凸棱三道装饰,额中开一圆孔,直径10厘米。全

  • 标签: 玉虚观 方足 青石质 凸棱 平面圆 清江县
  • 简介:南唐君王普遍崇信佛教,致使整个朝廷政法荒弛、经济衰颓、军事不振。南唐宗教倾向对于南唐文学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尤其在以李煜为代表的南唐词,以及隐逸派诗人的创作中得到了充分的表现。

  • 标签: 南唐 宗教 文学
  • 简介:五代十国由于历时较短,又处于中国古代唐、宋两大盛世之间,故对其研究并没能引起近代学者的足够重视。进入80年代后,大陆出版了关于五代史的第一部专著《五代史略》;90年代又出版了十国史研究的第一部专著,即任爽的《南唐史》,五代十国史研究开始出现突破。但总的来说,对五代十国史的研究仍属薄弱。2000年6月邹劲风博士《南唐国史》出版,当视作近年来关于南唐史研究的最新成果。该书的序言称作者'基本上网罗了目前可以见到的南唐史料,并以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予以贯穿',誉之为'当代青年史学工作者的佳作之一。'本文不拟对该书进行全面评述,只想围绕可能影响其学术价值的几点问题略作讨论,以就教于方家。

  • 标签: 五代史略 国史研究 南唐史 史学工作者 大陆出版 近代学者
  • 简介:<正>一美术史之所谓"画院",傅抱石先生界定为"定一种制度官阶,有阶级的把画者集合拢来,供帝王的呼使,这个集体,就是‘画院’"。1但"画院"发展有其具体过程,其名称和内涵也多种不一。而自宋代郭若虚《图画见闻志》始,"画院"也似为"图画院"或"翰林图画院(局)"之简称,但如以之包罗整个中国美术史中的古代皇家美术机构,就显然不够精确了,但为行文方便,本文姑且因之。

  • 标签: 翰林图画院 《图画见闻志》 待诏 中国美术史 郭若虚 画直
  • 简介:摘要巍巍唐朝,300余年历史,谱写出一段段史诗。南唐不仅冒认唐朝后人,在名号上沿用“唐”的国号,其在典章制度上也是唐朝的追随者,并潜移默化影响到宋朝制度。南唐承前启后,其历史地位当亦不可小觑。本文在分析南唐先主李昪称帝过程的同时,对认祖事件进行考释,并通过受禅与认祖分析其政权合法性问题。

  • 标签: 李昪 南唐 认祖 受禅 政权合法性
  • 简介:南唐书》有胡恢、马令、陆游三家,胡书现已很难见到,仅马、陆二书存世。今就胡恢《南唐书》的流传踪迹作了相关的考证,并对马、陆二书现存版本情况进行了全面梳理,希望能对南唐史研究有所裨益。

  • 标签: 南唐书 胡恢 马令 陆游
  • 简介:在渐趋衰微的五代十国诗坛上,南唐的诗歌创作最为繁荣.受宋王禹偁"因仍历五代,秉笔多艳冶"的影响,南唐诗歌的思想倾向被认为是轻艳.或由词推诗,认为南唐诗歌的主要思想倾向是感伤.通过对南唐文学史料的考察和对南唐诗歌文本的阅读,我们会发现,南唐诗歌的主要思想倾向并不是轻艳与感伤,而是偏安一隅的闲逸与淡泊.

  • 标签: 南唐诗歌 思想倾向 闲逸 淡泊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词自隋唐产生发展以来,到五代基本上渐趋成熟,这除了李白、白居易、刘禹锡、温庭筠以及众多民间词家的共同努力外,更归因于五代时期两个地域性创作群体的探索和实践,即西蜀词派和南唐词派。它们的出现,推动着词这一新的文学样式走向成熟。文章在研读作家作品的基础上,对西蜀词与南唐词的共同创作规律及创作差异进行分析,以便于对五代词有一个比较全面的把握和认识。

  • 标签: 西蜀词 南唐词 比较 创作异同
  • 简介:中国古代雕塑当中,陵墓雕塑占有很大的比例。除了陵墓本身,纪念性石刻与墓室随葬俑也是研究的主要对象。在雕塑作品保存甚少的五代,南唐钦、顺二陵可以说是具有代表性的陵墓雕塑,这也从侧面表现出晚唐以来陵墓雕塑所呈现出的艺术风格。本文试从南唐二陵的空间结构、装饰特点、陵墓比较来分析其独特的陵墓雕塑魅力。

  • 标签: 南唐二陵 陵墓雕塑 艺术魅力
  • 简介:玉笛银筝,缓歌慢舞,诉一部伤心史。倜傥风骚,君演李煜神似。——听仙乐,王子魂消;看霓裳,词人心醉。痛娥皇病赴黄泉,女英矢志慰知己。——京师谁惜望帝!辜负良辰美景,枉抛涕泪。朝朝暮暮,尝尽虏臣滋味。梦故国,玉砌雕阑;记桑梓,落花落水。恨难休,淅淅零零,雨声笼客邸。

  • 标签: 昆剧 遗事 亡国之君 文化素养 同人心 高品位
  • 简介:2014年第12期的《中华武术·研究》上,刊登了笔者的《河南唐村武术史料考略》一文。文中就十多年前于河南唐村出现的几份与武术有关的材料,从武术史研究的角度进行了考述,最后得出结论认为:在这批材料中,既有明显的作伪痕迹者,如《无极养生拳论》等;也有还需进一步条贯厘定者,如《李氏家谱》等;还有较为珍贵的武术谱籍,如同治元年本的

  • 标签: 武术活动 唐村 李氏家谱 陈王廷 同治元年 太极拳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5月30日,连续四年荣获南阳市自侦工作第一名的河南省唐河县检察院建立了《自侦案件办理暂行办法》、《自侦案件办理全院一盘棋暂行规定》等规章制度。将配合与制约融为一体,坚持主诉检察官指导自侦案件的侦查,案件一旦立案,公诉部门参与案件的审查、立案、侦结等要环节,强化“谁指导,谁办理,谁负责”的责任制。对重大疑难案件,公诉部门邀请自侦部门参加法院公开审理的旁听。侦监、技术等部门根据需要提前介入,引导侦查取证。确保实现自侦案件侦诉判的三个百分之百目标。

  • 标签: 案件办理 唐河县 河南省 引导侦查取证 自侦案件
  • 简介:《江行初雪图》卷被学界普遍认为作于南唐为蔡先生的论点是站不住脚的。是论证南唐画院存在的重要证据,然据我以前考察,实则该画应为宋初画院学生赵斡临摹王维《捕鱼图》之习作。蔡星仪先生对我的上述论点提出了详细商榷意见,本文一一覆案后,认为蔡先生的论点是站不住脚的。

  • 标签: 南唐 李煜 画院 赵幹 《江行初雪图》
  • 简介:本文对宝晋斋藏南唐研山在宋元的流传经过进行考证,结论与翁方纲等所说不同。本文以为,蔡絛所记的米芾与苏氏易甘露寺下宅基的研山在北宋亡后便无传。南宋至元流传的是后归天台戴氏的研山。此研山又有图画本流传,天台陶宗仪记在《南村辍耕录》里的宝晋斋研山图即其传本之一。

  • 标签: 张米芾 研山 宝晋斋 研山图 研山铭
  • 简介:2005年冬,唐河县湖阳镇农民在罐山采石时发现古墓葬一座。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这座墓葬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该墓由前室、后室、西耳室、东耳室和墓道组成,为西汉晚或东汉初期的墓葬。出土陶器、瓷器和铜器共计40余件。对研究两汉时期南阳地区画像石墓提供了新资料。

  • 标签: 唐河县 汉画像石墓 2005年 发掘
  • 简介:(接上期)三、唐村武术抄本资料再考略周伟良教授的对唐村武术抄本的考略,关键是没有厘清杨氏太极拳谱、武氏太极拳谱与李氏太极拳谱的关系,没有厘清赵堡太极拳与唐村太极拳、赵堡太极拳与杨氏太极拳谱以及舞阳盐店与武氏太极拳谱之间的关系,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思绪颠倒,概念含糊。(一)唐村太极拳谱与武禹襄太极拳谱承袭关系。李亦《王宗岳太极拳谱跋》:"此谱得于舞阳县盐店。兼积诸家讲论,并参鄙见。有者甚属寥寥,间有

  • 标签: 唐村 太极拳论 赵堡太极拳 武术活动 杨氏太极拳 王宗岳
  • 简介:五代十国史研究历来是中国古代史研究中的一个薄弱环节,这是自宋代以来就已形成的一种局面,受宋人的影响,此后历代都不重视对这一时期历史的研究.近几十年来这种状况虽有一定程度的改变,国内外都有一批研究成果相继问世,但由于时间不长,投入的人力还不多,所以直到目前还不能说已完全改变了薄弱的状态.杜文玉的这部的问世,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对这一课题研究的不足,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

  • 标签: 书评 杜文玉 《南唐史略》 五代十国 典章制度 历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