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4
475 个结果
  • 简介:在临床上会遇到许多高热患者,对其护理离不开冰袋降温,但冰袋降温过程中容易出现冰袋滑脱的现象,影响了降温的效果。为此,本科自行设计出一种简单易行的四肢降温冰袋套,现介绍如下。

  • 标签: 降温冰袋 四肢 自制 冰袋降温 高热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对输液软包装制作冰袋用于患者物理降温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方法将70例发生高热的神经外科患者设为我院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均为35例,给予实验组患者采用输液软包装制作冰袋进行物理降温,给予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冷水蘸投毛巾进行物理降温,对两组患者的物理降温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进行物理降温1小时后、12小时后以及24小时后的体温分别为(38.6±0.8)℃、(37.4±0.6)℃和(36.8±0.3)℃,对照组患者进行物理降温1小时后、12小时后以及24小时后的体温分别为(38.9±1.1)℃、(38.6±0.9)℃和(37.9±0.8)℃,差异显著,P<0.05。结论使用输液软包装制作冰袋对神经外科高热患者进行物理降温,能够起到更有效且更持续的降温效果,有利于对患者进行体脑保护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进行临床应用和推广。

  • 标签: 输液软包装制作冰袋 物理降温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制冰袋在临床物理降温中的效果。方法通过2016年4月-2017年3月152名发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进行效果对比。结果自制冰袋降温效果明显高于传统的冰袋效果。结论自制冰袋在临床降温中值得推广和使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乙醇冰袋与清水冰袋在脑外伤发热患者中的降温效果,寻找切实有效的冰敷降温方法。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2月-2013年2月间确诊收治的40例脑外伤发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清水冰袋进行冰敷降温,观察组患者采用乙醇冰袋进行冰敷降温,冰敷持续3h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实际降温效果。结果相比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降温效果明显较好,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乙醇冰袋较为松软,易于操作。结论乙醇冰袋的临床降温效果显著优于清水冰袋,材料易取、制作简单、操作方便、经济适用,且冰袋可以重复使用,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 标签: 乙醇 清水 冰袋 降温效果
  • 简介:摘要对于进行住院治疗的患者来说,发热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情况,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患者的病情变化进行反应,所以对患者采用有效的方式进行降温十分重要。目前临床上给予患者采用的降温方式以物理降温为主,其中可包括温水擦浴、乙醇擦浴以及冰袋冰敷等,尤其冰袋冰敷被广泛使用。但是冰袋缺乏规范、统一的冰袋外套,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患者的治疗,或是存在成本较高以及降温效果不显著等缺陷,所以我们有必要设计出一种具有较强实用性的冰袋,以促进患者的治疗效果得到提高和治疗成本降低。

  • 标签: 物理降温冰袋 外套 制作 应用
  • 简介:[目的]比较神经内科危重症病人应用布洛芬混悬液药物降温冰袋物理降温的效果,探讨更适合神经内科危重症病人的降温方式。[方法]比较单一使用布洛芬混悬液药物降温的神经内科危重症病人与单一使用冰袋物理降温的神经内科危重症病人降温效果,以及降温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布洛芬混悬液药物降温效果优于冰袋。[结论]布洛芬混悬液药物降温冰袋物理降温更适用于神经内科危重症发热病人。

  • 标签: 神经内科危重症 发热 布洛芬混悬液 冰袋 降温 不良反应
  • 简介:临床护理工作中,高热患者常需进行物理降温。传统的医用冰袋体积较大(35cm×22cm),物理降温时通常置于后枕部,但在前额、颈部、腋下、胭窝及腹股沟等大血管走行处放置不便,患者不愿接受。在实际工作中,我们用使用过的软包装输液袋制成冰袋,用于非头部物理降温,效果较好。1制作方法收集空的软包装输液袋(规格15cm×12cm),用注射器将自来水注入空袋内,抽净袋内空气,

  • 标签: 软包装输液袋 物理降温 冰袋 临床护理工作 高热患者 血管走行
  • 简介:目的:探讨10%盐水冰袋用于颅脑损伤致高热患者的降温效果。方法:将186例颅脑损伤致高热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90例和对照组96例。实验组采用10%盐水冰袋行物理降温,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橡胶冰袋行物理降温。对两组降温效果进行比较,并记录降温后不同时间患者体温下降的情况。结果:两组病例冰敷冰枕后0.5h、1h降温效果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冰敷冰枕后2h、3h降温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0%盐水冰敷冰袋降温效果好,持续时间长,患者感觉舒适,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颅脑损伤 高热 物理降温 冰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退热走珠器联合冰袋在儿童高热降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500例高热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的治疗方法相同,对照组采用冰袋降温,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退热走珠器,比较两组患儿的降温效果及家属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家长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4h、6h、8h时的体温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退热走珠器联合冰袋对儿童高热的降温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退热走珠器 冰袋 儿童 高热 降温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一般物理降温冰袋对脑卒中高热患者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80例脑卒中单元应用一般物理降温冰袋的高热患者进行临床效果评价。结果一般物理降温冰袋降温效果良好且提高护理人员工作效率。结论一般物理降温冰袋对脑卒中高热患者具有良好的降温效果并提高护理人员工作效率。

  • 标签: 一般物理降温储冰袋 脑卒中
  • 简介:我孩子今年3岁,前两天发高热、我不敢给孩子乱吃药,又听说物理降温效果好,就给孩子进行物理降温,我想咨询一下,小儿发高热时,是用药物降温好,还是用物理降温好?

  • 标签: 物理降温 药物降温 Or 降温效果 孩子 高热
  • 简介:发烧的时候,你有没有在额头上放只冰袋降温?我们的地球爷爷据说发烧几十年了,这不,它的冰袋——北冰洋里巨大的冰山,都被慢慢烤化啦——在过去的30年里,北冰洋的冰山已经缩水了

  • 标签: 北冰洋 地球 冰袋 北极熊 冰山 融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30例致热原性高热患者酒精擦浴和服用药物降温的自身对照观察,有效提高降温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观察高热住院患者3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高热患者,采用物理降温法疗效不确定,降温幅度过小,与药物降温联合使用,快速达到降温。讨论高热患者选用解热镇痛药能迅速、有效、安全降温,可成为致热原性高热病人首选的降温措施,物理降温起到辅助效果。

  • 标签: 物理降温 酒精擦浴 解热镇痛药
  • 简介:幻想解说:现在几乎家家都安装了空调,但有的空调会排出破坏臭氧层的氟利昂,而且空调使用时很耗电。我想发明一种体积小、重量轻,还很环保节能的降温纸,

  • 标签: 降温 空调使用 环保节能 氟利昂 臭氧层 体积小
  • 简介:美国两位科学家用一个巴掌大小的水冷钢盘,制成了一种科技“手套”,能帮助人体快速排出热量。人把手放进“手套”,水冷钢盘会把血液中的热量“吸”出来,通过手掌排出去。冷却后的血液通过血液循环,再给其

  • 标签: 降温手套
  • 简介:商立军几年来一直在研制将节能冰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的方案。他很清楚.中国制造节水冰袋的技术比较先进.因为可以任意折叠.所以这种产品适用的领域也非常广泛,这是一个巨大的商机。

  • 标签: 节水 市场 技术比较 中国制造 商立军 商机
  • 简介:临床上常将冰块与少量常温水一同装入冰袋或将水囊冷冻成冰块后用于发热病人的物理降温.形状不一的固定冰块,在临床使用中硬度高,可塑性差,常常成为导致病人皮肤受损的危险因素之一,同时也使病人感到不舒适.为此,我们自制了一种半溶胶状的冰袋,于2001年1月开始使用,临床应用120余例,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 标签: 临床应用 冰袋 发热病人 水囊 物理降温 临床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