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龄肺心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特点检查情况以及症状,提高临床诊断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60例肺心病合并冠心病,男30例,女30例,平均年龄为(72±1.1)岁。结果研究分析表明,高危因素导致预后效果不良。结论高龄患者发病症状不典型,且老年人极易发生多种并发症,需要进行积极有效的治疗。

  • 标签: 肺心病 冠心病 老年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老年冠心病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2014年9月~2015年10月收治的65例老年冠心病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65例患者依从性达96.9%;治疗有效率95.4%,患者满意度达98.5%。结论专业、优质的综合护理是提高疗效、提升护理质量的重要保证。

  • 标签: 老年 冠心病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探讨不同内科护理措施在老年冠心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8年5月期间收治的122例老年冠心病,将所有患者按照临床护理措施分为对照组(61例患者)与实验组(61例患者),所有患者入院之后均给予常规内科护理措施,实验组患者同时联合个性化内科护理方法,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生活活动能力评分、焦虑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干预后基本生活活动能力评分、焦虑评分及护理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检验,结果间具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内科护理在老年冠心病治疗中应用具有显著临床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内科护理 老年患者 冠心病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的不同治疗方法及其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7年11月收治的128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64例(常规冠心病治疗和皮下注射胰岛素降糖治疗)和观察组64例(对照组治疗方式联合降血脂、降血压、降血糖以及抗血小板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8%,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3.9%,观察组明显更高,有统计学(P<0.05)。结论降血脂、降血压、降血糖以及抗血小板治疗综合治疗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冠心病 糖尿病 治疗方法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行为护理干预对于冠心病的作用。方法以随机数字表法的方式将2016年2月—2017年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00例冠心病均分成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各50例患者。参照组实施一般护理,研究组在参照组的基础上接受行为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结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并发症发生率与参照组相比均具有明显的优势,数据对比差异也显示为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对冠心病实施行为护理,临床效果较为明显,与一般护理对比,护理效果更为理想,应当广泛使用,使更多患者能够受益。

  • 标签: 行为护理 冠心病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用于冠心病诊断中血液检验相关指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本院收治的冠心病设为A组(n=60),以及同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成人作为正常对照组设为B组(n=60)。分别检测血小板压积(PC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计数(PLT)、血液红细胞分布宽度(RDW)、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等指标。结果A组冠心病的RDW、CK-MB及cTnⅠ等指标检测水平均明显高于B组健康成人(P<0.05);而PCT、MPV、PLT等指标检测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血液检验中的RDW、CK-MB及cTnⅠ等相关指标检测结果可作为冠心病诊断的重要参考依据,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血液检验指标 冠心病 诊断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对冠心病Q-T离散度临床分析予以探讨。方法为我院所选的110例冠心病实施常规12导联心电图监测,每个导联连续测量5个Q-T间期,取其Q-Td值开展分析。结果与正常组相比,冠心病组Q-Td明显增大,并且与存活患者相比,死亡患者Q-Td增大更为明显,并且随着患者Q-Td增大其死亡率表现出逐渐上升的趋势。结论通过测量冠心病的Q-Td,能够对患者冠状动脉病变情况及病变程度有一个间接的判断,这能够为临床上获取心室应激性恢复紊乱时的信息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冠心病 Q&mdash T离散度 死亡率
  • 简介:目的分析对比冠心病与正常群体血液检验中血小板相关参数及心肌标志物检测结果的差异。方法以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冠心病50例为观察组、以同期前来我院体检的正常群体50例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血液检测并分析其血小板相关参数及心肌标志物检测结果的差异。结果细化对比的情况下,心绞痛患者组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组高敏心肌肌钙蛋白、心肌肌钙蛋白T、心肌肌钙蛋白I、肌酸磷化酶-同工酶MB等心肌标志物检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升高,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中的心绞痛患者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组在红细胞分布宽度、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分布宽度、血小板平均体积、血小板压积等指标上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冠心病中心绞痛患者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心肌肌钙蛋白I、心肌肌钙蛋白T、肌酸磷化酶-同工酶MB等血液检测指标上与正常群体的检测结果存在明显差异,值得关注。

  • 标签: 冠心病 正常群体 血小板相关参数 心肌标志物
  • 简介:摘要冠心病,指由于脂质代谢不正常,血液中的脂质沉着在原本光滑的动脉内膜上,在动脉内膜一些类似粥样的脂类物质堆积而成白色斑块,称为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本文提出了冠心病进行健康教育相关建议一是积极进行药物治疗的指导,二是加强与患者的口头交流与心理疏导,三是医护人员要加强出院后的随访教育,四是制作宣传栏,发放宣传单。我们建议相关部门定期举办冠心病协会,让患者相互讨论和介绍他们的经验,电话随访,或家访,对患者在康复期间进行药物治疗、饮食和生活方式针对性指导,及时发现问题并纠正,以保证患者的康复。

  • 标签: 冠心病患者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对社区冠心病护理与健康教育影响展开分析与探讨,对冠心病发病机制与预防对策进行研究,为社区冠心病生活质量的提高加强控制管理。方法本次研究将选择我院2015年2月~2017年6月期间的80例患者展开探讨,对两组患者的干预效果进行科学比较,对健康教育与疾病复发率间的关系合理判断。结果比较患者临床护理干预效果,差异显著,X2=26.97>6.63,p<0.01。结论将健康教育干预运用到社区冠心病中可提高患者护理干预效果,降低疾病复发率,具有差异性。

  • 标签: 冠心病 社区护理 社区健康教育 复发率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冠心病护理中优质护理实施方案以及价值。方法选择52例冠心病,随机分为优质护理组以及基础护理组,组间例数一致。对比两组冠心病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前后情绪评分、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护理前冠心病焦虑、抑郁情绪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冠心病焦虑、抑郁情绪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对比,优质护理组均明显优于基础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干预可以提高冠心病的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改善负性情绪,整体上提高治疗预后,具有实施价值。

  • 标签: 冠心病 优质护理 生活质量 情绪状态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冠心病心肌核素显像阴性常提示良好的预后,然而,在有持续心绞痛的患者中,很难确定哪些患者有必要进一步行冠脉造影检查以排除心肌核素显像的假阴性情况。本研究目的分析心肌灌注显像阴性但有持续心绞痛的患者同时合并冠脉严重狭窄的临床独立危险因素。方法心肌核素显像阴性的患者118例,所有患者均在六个月内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MPI采用心肌17分段法对心肌血供做定性评价;CAG按常规左前降支(LAD)、左旋支(LCX)、右冠状动脉(RCA)狭窄程度≥70%为严重狭窄,左主干(LM)狭窄程度>50%定义为严重狭窄。结果118例患者,平均年龄62±11岁,43%为女性。其中存在冠脉严重狭窄的患者33例(28%),这些患者中60%为单支血管病变。通过分析多项临床独立因素,包括年龄、身高、体重、BMI、吸烟史、糖尿病史、高血压史、高血脂史、既往PCI史,得出以下结论MPI阴性的冠心病可能存在严重冠脉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男性患者(OR2.6,95%CI1.3-5.2)、年龄增长(OR1.9,95%CI1.2-3.5)既往PCI史(OR2.3,95%CI1.0-4.3)以及临床典型心绞痛症状(OR2.6,95%CI1.5-5.2)。结论年龄的增长、男性患者及典型心绞痛症状是MPI阴性患者可能存在严重冠脉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并且这类患者大多数都是单支血管病变。

  • 标签: SPECT/CT,核素心肌灌注显像,冠状动脉造影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中老年冠心病的护理经验。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82例冠心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回顾性分析我科致病因素忧郁症为主要诱因的冠心病的护理方法。结果无加重,均安全出院。结论冠心病是病因较复杂的、多种因素致病的、发病率逐渐升高的循环系统疾病,心脏病患较多罹患忧郁症。通过生活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等方面的综合性护理,能明显提高患者的治愈好转率。

  • 标签: 冠心病 忧郁症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冠心病的血液检验相关指标情况分析。方法在2015年5月~2017年5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冠心病中抽出100例进行检验研究,其中有50例为心绞痛患者(研究组),50例为急性心梗患者(观察组),同时选择50例健康人员(健康组)作为对比,对三组人员进行血液检验,观察检验指标情况。结果健康组人员的RDW水平值为(12.98±0.51)%,研究组为(13.68±0.55)%,观察组为(14.25±0.65)%。研究组、观察组患者RDW水平值比健康组高,结果数据存在差异性。但血小板参数三组并没有明显的比较差异。观察组患者的cTnI、CK-MB水平值比研究组患者、健康组人员都高,结果数据存在差异性。结论RDW指标能够有效鉴别冠心病,cTnI指标能够作为评定心肌损伤的主要指标。

  • 标签: 冠心病 血液检验 指标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