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下肢缺血动脉重建灌注损伤的原因和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总结了78例(92条下肢)急、慢性缺血病例的治疗经验.结果动脉重建术79条下肢,PTA4条下肢,动脉切开取栓术9条下肢,小腿中段增粗0.8~3.7cm,平均1.8cm;大腿中段增粗1.9~5.6cm,平均增粗3.3cm.超过4cm有7例,其中5例作筋膜室切开.死亡3例,1例死于急性肾功能衰竭,2例死于急性心肌梗塞.结论下肢缺血灌注损伤可导致累及多器官的综合征,其损伤程度与术前缺血程度呈正相关性;氧自由基清除剂在灌注损伤的预防和治疗上有重要作用;全身动脉硬化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

  • 标签: 下肢缺血 动脉旁路术 再灌注损伤 筋膜室综合征
  • 简介:在心梗发生后的90分钟内让病人堵塞的血管恢复通畅,能够使心肌坏死程度减到最轻,大大的降低心功能衰竭和死亡的几率。治疗越早,预后就越好。这需要急诊室、心内科和心外科医师的紧密合作。所以,对于症状明显的心梗病人来说,时间就是生命。

  • 标签: 血运重建 心梗 外科医师 紧密合作 急诊室 心功能衰竭
  • 简介:   [摘要 ]目的 探讨心脏支架介入与溶栓血运重建灌注在 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 STEMI)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 2017年 12月~ 2019年 10月我院收治的 46例 STE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 23例)和观察组( 2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心脏支架介入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溶栓血运重建灌注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血清心肌坏死标志物炎症因子、左室射血分数( LVEF)和左室舒张末期内径( LVEDD)和主要终点事件(死亡率、再次心肌梗死率)。结果 观察组的肌酸激酶同工酶( CK-MB)、心肌肌钙蛋白 I( cTnI)、血清超敏 C-反应蛋白( hs-CRP)、肿瘤坏死因子 -α( TNF-α)、白介素 -6( IL-6)、白介素 -10( IL-10)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患者的 LVEF高于对照组、 LVEDD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患者的死亡率、再次心肌梗死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溶栓血运重建灌注治疗 STEMI的效果更加显著,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相关指标,相较于心脏支架介入治疗更有优势,适合在临床进行展开和实施。     [关键词 ]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 ;心脏支架介入 ;溶栓血运重建灌注 ;治疗效果 ;比较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of stent intervention and thrombolytic revascularization in patients with ST segment elevation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STEMI). method 46 patients with STEMI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December 2017 to October 2019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objects. According to the method of random number table, they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23 cases) and observation group (23 cases). The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cardiac stent intervention, while the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thrombolytic revascularization and reperfusion. The serum markers of myocardial necrosis, inflammatory factors and 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of the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 Number (LVEF) and 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ameter (LVEDd) and primary end point events (mortality, rate of reinfarction). Results CK-MB, cTnI, hs CRP, TNF - α, IL-6 and IL-10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The LVEF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lved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Conclusion the effect of thrombolysis and revascularization on STEMI is more significant, which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relevant indicators of patients. Compared with the interventional therapy of cardiac stent, it has more advantages and is suitable for clinical implementation.

  • 标签:
  • 简介:2DES的有关技术问题近年来的研究表明,DES在支架选择、展开、释放等方面均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尽管目前资料还不够充分,部分研究结果已对DES提出了许多技术要求.

  • 标签: 血运重建 循证 冠心病 研究结果 支架 释放
  • 简介:牙髓血运重建术通过彻底有效的根管消毒,尽量保护牙髓干细胞和牙乳头间充质干细胞,并为这些干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提供良好的环境,使其在信号分子和盖髓剂矿物三氧化物凝聚体的诱导下,分化为成牙本质细胞和成牙骨质细胞等,从而使牙根在长度和厚度上得以继续发育。在不久的将来,牙髓血运重建术有可能成为年轻恒牙牙髓病变和部分根尖周病变的首选治疗方法。本文就近年来有关牙髓血运重建的实验室和临床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标签: 牙髓 血运重建 年轻恒牙
  • 简介:摘要自1996年Angelini提出复合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术(HCR),至今已经历20余年发展。HCR结合了外科微创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和内科介入技术优势,在微创条件下既保证了前降支的远期通畅率,又完成了完全血管化。本文对HCR的历史、概念、类型、患者选择、围手术期抗凝策略、外科技术、与传统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和介入支架临床结果对比、HCR现状和展望做系统综述。

  • 标签:
  • 简介:摘要脑血运重建术可用来增加或替代有脑缺血危险患者的脑血流量,如烟雾病、脑血管闭塞性疾病、颅底肿瘤和复杂动脉瘤等。文章分别从麻醉管理、术后管理、并发症的预防三方面来分析总结脑血运重建术的围手术期管理策略。术中管理重点在于维持稳定的脑血流量和正常的颅内压,从而优化脑氧供需平衡,术后管理则应严格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疼痛控制,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然而,脑血运重建术的围手术期管理策略仍需要深入研究和不断探索,从而改善患者的远期生活质量,为临床提供更多的参考。

  • 标签: 脑血运重建术 麻醉管理 脑代谢 围手术期
  • 简介:摘要目的在冠心病血运重建患者中应用早期康复护理,探究分析其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2018年6月作为研究时间段,在该时间段从我院选取100例冠心病血运重建患者进行探讨分析,按照均衡、随机化原则进行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各50例,将常规护理应用到对照组,将早期康复护理应用到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情况、服药依从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患者住院情况明显较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服药依从性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显著较高(P<0.05)。结论在冠心病血运重建患者中应用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显著,不仅提升了患者的服药依从性,而且改了患者的住院情况,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冠心病 血运重建 早期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的颈动脉血运重建方法在同期颈动脉和冠状动脉血运重建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中日友好医院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进行颈动脉和冠状动脉同期血运重建的5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颈动脉血运重建方式的不同,分为颈动脉内膜剥脱组(CEA组)颈动脉支架组(CAS组),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特点、影像学检查、治疗方法预后情况,并对两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疗效进行比较。结果CEA组42例,平均手术时间(288.81±43.28)min,出血(419.05±127.33)ml;CAS组11例,平均手术时间(251.82±23.16)min,出血(318.18±98.16)ml;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30 d内CEA组出现小卒中4例、一过性脑缺血发作(TIA)4例、围手术期肺部感染2例、4例出现喉返神经损伤表现,无心肌梗死死亡病例;CAS组出现TIA 2例、再次开胸止血1例。结论在同期颈动脉及冠状动脉血运重建中,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和颈动脉支架术均可取得较好效果,应根据病变特点术者经验选择适合的颈动脉血运重建方法。

  • 标签: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颈动脉狭窄 冠心病 颈动脉支架植入术
  • 简介:摘要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治疗,已经从内膜剥脱术、人工血管或自体大隐静脉旁路开放式手术为主发展到如今以血管腔内治疗为主。但是当股浅动脉发生长段闭塞时,无论是对于开通股浅动脉的开放手术或者血管腔内治疗,效果都难以达到预期。此时股深动脉由于其特殊的生理条件可以为下肢提供充足的血液供应,本文就股深动脉的解剖位置、手术入路、手术方式效果评价等作一综述。

  • 标签:
  • 简介:摘要周围神经损伤修复中神经内外血管再生是涉及多种细胞和因子的连续过程,神经移植物的血管化可为神经结构重建和功能恢复提供必要的营养、物质交换通道并引导髓鞘再生。研究神经内血管再生的过程关键节点有利于指导神经修复手术方案围手术期管理,并为今后的组织工程化移植物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该文就周围神经损伤修复中血管再生的作用、过程常用评价方法作一综述。

  • 标签: 周围神经损伤 神经再生 血管再生
  • 作者: 史冬梅 韩红亚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中华外科杂志》 2020年第05期
  • 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12病房 北京市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 冠心病精准治疗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首都医科大学冠心病临床诊疗与研究中心 100029
  • 简介:摘要冠状动脉复合血运重建(HCR)综合了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和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CI)两种手术策略的优点,可应用于复杂多支血管病变的冠心病患者。HCR按计划"一站式"或"分期式"采用小切口CABG行左胸廓内动脉至前降支的旁路移植,采用PCI置入药物洗脱支架对非前降支病变血管进行成形,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远低于常规CABG。多项研究结果表明,HCR安全有效,但目前尚缺乏大规模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HCR作为复杂冠状动脉病变的新型治疗策略具有良好前景。

  • 标签: 冠状动脉疾病 心肌血管重建术 冠状动脉分流术 血管成形术,气囊,冠状动脉
  • 简介:摘要心肌冬眠是缺血性心肌病的主要原因。无创检测是诊断冬眠心肌必不可少的手段,但目前尚无证据显示是否可以利用影像学检查诊断冬眠心肌的数量来指导血运重建的进行。本文围绕不同影像学检查的基本原理、优缺点对心肌冬眠患者血运重建的指导意义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心肌冬眠 无创检测 血运重建
  • 简介:目的应用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和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TCCS)评估颈内动脉闭塞患者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并取栓和(或)支架植入复合术的血运重建通的成功性.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07年1月至2018年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经(DSA)确诊为颈内动脉闭塞,并接受复合手术治疗的患者78例.术前1周和术后1周内行CDFI和TCCS检查.分析比较术前颈内动脉近段远段内径、闭塞管腔内病变回声、责任斑块长度、交通支开放(眼动脉血流方向逆转)与否等因素对复合手术血运重建通成功性的影响.结果78例患者复合手术通成功率为78.2%(61/78).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为6.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闭塞管腔内均质回声、眼动脉血流方向逆转均是颈内动脉闭塞通成功性的独立影响因素(OR=0.069,95%CI:0.045-0.604,P=0.007;OR=0.164,95%CI:0.009-0.501,P=0.008).结论闭塞管腔内的回声性质、眼动脉方向的逆转与颈内动脉闭塞后血运重建通率密切相关.CDFI与TCCS联合评估颈内动脉闭塞复合手术的成功性具有重要的价值.

  • 标签: 颈内动脉闭塞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 动脉取栓 支架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超声检查 多普勒 经颅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研究MTA用于牙髓血运重建术治疗感染年轻恒牙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文选取2016年8月至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60例感染年轻恒牙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30例,对照组施行氢化钙糊剂(CH)用于牙髓血运重建术治疗,而观察组施行无机三氧化物聚合体(MTA)用于牙髓血运重建术治疗,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治疗前后患牙牙管壁厚度和根冠比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有效率为93.33%,要优于对照组的60.00%,治疗后观察组的患牙根管比比对照组的变化要小,牙管壁厚度要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无机三氧化物聚合体(MTA)用于牙髓血运重建术治疗感染年轻恒牙的临床效果较好,能够帮助患者的牙根得到继续健康发育,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MTA 牙髓血运重建术 感染年轻恒牙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年轻恒牙根尖周病变采用牙髓血运重建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60例符合研究条件病患,根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Vitapex根尖诱导成形术)观察组(牙髓血运重建),比较牙根发育情况急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牙根管壁厚度与牙冠根比显著高于对照组;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3.33%,观察组为96.67%。结论 年轻恒牙根尖周病变在牙髓血运重建治疗下患者牙根发育状态更佳,更具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根尖周病变 牙髓血运重建 牙根发育
  • 简介:摘要:目的:展开牙髓血运重建治疗年轻恒牙根尖周病变的临床观察。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年轻恒牙根尖周病变患者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实行牙髓血运重建治疗,对照组实行根尖诱导成形术治疗,根据实验结果进一步研究探讨。结果:实验组治疗效果更佳。结论:牙髓血运重建治疗年轻恒牙根尖周病变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 标签: 牙髓血运重建 根尖周病变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根管间断荡洗在牙髓血运重建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32颗牙髓、根尖周病变年轻恒牙,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采用超声根管间断荡洗,对照组采用次氯酸钠根管冲洗。通过观察术前术后临床症状根尖片检查,评价根尖周病变的变化牙根发育状况,探讨牙髓血运重建的临床效果。通过分析初诊治疗至矿化物三氧化物凝聚体(MTA)覆盖起始时间,探讨炎症控制时间。结果实验组16颗患牙与对照组16颗患牙临床症状均消失,根尖周病变消除,牙根继续发育。实验组中13颗患牙牙根形成,成功率81.25%,3颗患牙根尖孔缩小,进步率18.75%;对照组中10颗患牙牙根形成,成功率62.50%,6颗患牙根尖孔缩小,进步率37.5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控制炎症时间为(28.44±5.98)d,对照组控制炎症时间为(34.13±7.17)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根管间断荡洗应用于牙髓血运重建,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并且缩短了炎症控制时间。

  • 标签: 牙髓疾病 根尖周疾病 牙髓血运重建 超声根管荡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