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提高体外受精/胞质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embryo transfer,IVF/ICSI-ET)周期中经阴道获困难患者的取技巧,以降低IVF/ICSI周期取消率。方法报道1例IVF/ICSI周期中经阴道取联合经腹部取的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1例因男方因素行ICSI助孕的不孕患者在促排卵过程中阴道超声监测反复未探及右侧卵巢,使用促性腺激素第5日后出现右下腹腹痛。结合既往阑尾切除手术史,考虑存在因盆腔粘连所致卵巢位置高,并随后经腹部超声予以证实。取术式采用超声引导下经阴道联合经腹部穿刺取,左右卵巢分别获得成熟卵子各2枚,ICSI授精后最终获胚4枚,移植后生化妊娠。结论经腹部超声引导下取,相对安全、有效,可以获得和常规经阴道超声引导下取类似的临床结局;对于经阴道取困难的IVF/ICSI女性,可以尝试选择经腹部超声取。在IVF/ICSI周期中,需要提高病史询问、进周期前评估和促排卵监测、取及胚胎移植等各关键环节的质量。

  • 标签: 受精,体外 胚胎移植 取卵 经腹部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不孕女性应用赠与自胞质内单精子注射-冻融胚胎移植(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 and frozen-thawed embryo transfer,ICSI-FET)助孕治疗的围产期结局。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16年6月至2020年1月期间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行ICSI-FET并临床妊娠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应用赠的73例患者(受组)和同期应用自的550例患者(自组),利用倾向性评分匹配(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PSM)对其匹配得到受组47例和自组131例,比较两组患者基线数据和围产期结局的差异,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与线性回归分析影响其围产期结局的危险因素。结果受组的双侧窦卵泡计数(3.08±4.78)和基础雌二醇水平[(71.55±45.29)pmol/L]均显著低于自组[14.95±6.42,(132.84±74.89)pmol/L,均P<0.001]。受组单胎活产的新生儿出生体质量[(2 916.48±537.55)g]低于自组[(3 326.67±503.43)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受组和自组相比,早产率[21.28%(10/47)比16.03%(21/131),P=0.416]和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率[12.77%(6/47)比7.63%(10/131),P=0.448]均有升高趋势,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赠ICSI-FET降低了单胎的新生儿出生体质量(MD=-388.225,95% CI=-625.914~-150.537,P=0.002)。结论赠ICSI-FET围产期结局相对安全,但其单胎活产的新生儿出生体质量低于自ICSI-FET。

  • 标签: 精子注射,细胞质内 冻融胚胎移植 赠卵 自卵 围产期结局
  • 简介:摘要:2019年12月我国首例“单身女性冻案”开庭,该案件又一次引发了人们对于单身女性冻问题的关注。随着女性受教育水平、就业率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女性在青年时期忙于事业等到有生育意愿时却错过了时机,所以近年来社会对于单身女性冻问题的呼声上涨,冻可以视为女性的一份“生殖保险”。但是我国目前单身女性冻存在一定的法律困境,本文通过对相关法律条文的梳理,分析单身女性冻引发的法律问题以及背后的成因,最后提出相应的法律建议。

  • 标签: 单身女性 冻卵 生育意愿 法律困境
  • 简介:摘要目前,国内外多项临床研究证实,圆孔未闭(PFO)与隐源性卒中密切相关。迄今为止已开发出多种类型圆孔封堵器,同时国际上开展了多个大规模临床研究评估经皮圆孔介入封堵在预防卒中方面是否有效。本文将围绕不同类型PFO封堵器械设计特点及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 标签: 卵圆孔,未闭 封堵术 封堵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初中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自然学科。大自然中一切生物规律的发展及生物理论的形成都应建立在实验探究基础上,并且经受严格的实验检验。生物实验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提高学生生物学科素养方面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以教学实例来探索实验教学中渗透初中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促进实验改进,提升学生实验能力。

  • 标签: 新课程标准 核心素养 鸡卵结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初步评估成年圆孔未闭(PFO)伴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左心耳联合PFO封堵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横断面研究。入选2017年6月至2020年10月在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周浦医院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EE)确诊的7例房颤合并PFO患者,收集年龄、性别、病史等基本资料。根据未闭圆孔大小、左心耳口宽度和深度选择相应的房间隔缺损或PFO封堵器及左心耳封堵器。4例患者左心耳封堵同时行PFO封堵;2例患者在房颤冷冻消融联合左心耳封堵一站式手术时行PFO封堵;1例患者一站式术后反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10周后行择期PFO封堵。所有患者术后持续口服抗凝药物。术后8~12周复查TEE,如果形成封堵器械相关血栓,调整抗凝及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后6个月复查TEE。1、3、6、12、24个月门诊复诊及电话随访,记录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7例房颤患者中男性2例,年龄(68.0±9.4)岁,3例有反复脑梗死及TIA发作病史,圆孔大小为(3.5±0.8)mm。3例患者置入Watchman左心耳封堵器(分别为30、30、33 mm)及房间隔缺损封堵器(分别为8、9、16 mm),2例置入LAmbre左心耳封堵器(分别为34/38 mm、18/32 mm)及PFO封堵器(分别为PF1825、PF2525),2例置入LACbes左心耳封堵器(分别为24、28 mm)及PFO封堵器(分别为PF2525、PF1825)。术后随访12(11,24)个月,复查TEE显示所有患者左心耳与房间隔缺损或PFO封堵器位置正常,1例发生封堵器相关血栓,调整抗凝治疗方案,6个月后TEE复查显示封堵器械相关血栓消失。所有房颤患者随访期间均未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结论对于房颤合并PFO行左心耳联合PFO封堵可能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 标签: 心房颤动 卵圆孔未闭封堵 左心耳封堵 消融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在脑出血术后再出血预防中的效果。方法:纳入我院收治的脑出血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时间2021年1月~2022年1月,共76例患者采取随机方法分组为对照组、研究组,38例/组,给予对照组神经外科护理常规,给予研究组针对术后再出血的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术后再出血率研究组低于对照组,意识状态评分护理后研究组高于对照组,手术后6个月生活自理能力评分两组均显著高于手术前,P

  • 标签: 脑出血 术后再出血 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胎儿圆孔瓣膨出指数(ASEI)及心脏大血管Z-评分等心血管多参数在单纯性圆孔瓣开放过度(RFOF)胎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1年9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经超声心动图诊断为RFOF胎儿22例作为RFOF组,选取同期健康胎儿62例作为对照组。通过四腔心切面观察圆孔瓣运动情况,测量圆孔瓣膨出最大距离,房间隔总长度,圆孔径,主动脉瓣环和肺动脉瓣环以及升主动脉、主动脉峡部、降主动脉内径,左右心室面积。比较两组间ASEI、圆孔径、圆孔瓣膨出距离、圆孔径与房间隔总长比率、主动脉Z-评分(AoV Z-score)、肺动脉Z-评分(PV Z-score)、升主动脉Z-评分(AoA Z-score)、主动脉峡部Z-评分(AoI Z-score)、降主动脉Z-评分(AoD Z-score)、右心室舒张末期面积Z-评分(RV area Z-score)和左心室舒张末期面积Z-评分(LV area Z-score)的差异。并对RFOF胎儿进行随访观察预后。结果RFOF组与对照组胎儿ASEI、圆孔径、圆孔瓣膨出距离、圆孔径与房间隔总长比率、AoV Z-score、PV Z-score、AoA Z-score、AoI Z-score、AoD Z-score、LV area Z-score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间RV area Z-score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FOF组22例胎儿中有17例(77.3%)出生,5例(22.7%)失访。出生的17例新生儿中有12例(70.5%)超声心动图检查未见明显结构异常。3例(17.6%)超声心动图提示主动脉弓稍窄,临床观察,未处理。2例(11.8%)手术后死亡:其中1例超声心动图提示主动脉弓缩窄、肺动脉增宽、房间隔缺损,手术治疗后感染肺炎死亡;另1例36+4周早产,出生体重2 650 g,超声心动图提示主动脉弓缩窄、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手术治疗后死亡。结论ASEI能定量评估圆孔瓣开放状态,结合心脏各项参数Z-评分可判断胎儿心脏形态改变。尽管胎儿超声心动图显示部分单纯性RFOF胎儿左、右心室比例失调及主动脉缩窄等表现,但大多数胎儿出生后预后良好。

  • 标签: 超声心动描记术 胎儿 卵圆孔瓣开放过度 卵圆孔瓣膨出指数 Z-评分 产前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圆孔未闭(patent foramen ovale,PFO)患者隐源性卒中(cryptogenic stroke,CS)的潜在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纳入2018年6月至2021年12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外科行PFO封堵治疗的患者。采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评估圆孔形态学特征和右向左分流(right to left shunt,RLS)。采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PFO患者C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203例PFO患者,年龄(41.9±14.3)岁,男性116例(57.1%);CS组102例,非卒中组101例。CS组年龄、体重指数、收缩压和舒张压以及男性、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和吸烟的患者构成比高于非卒中组,偏头痛患者比例低于非卒中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CS组PFO通道更长、更宽且更多合并静息RL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收缩压[优势比(odds ratio,OR)1.065,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1.022~1.111;P=0.003]、PFO长度(OR 1.124,95% CI 1.004~1.258;P=0.043)以及静息RLS(OR 5.449,95% CI 2.283~13.004;P<0.001)是PFO患者C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收缩压、PFO长度以及存在静息RLS是PFO患者CS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卒中 卵圆孔,未闭 超声心动描记术,经食管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试管婴儿取术及胚胎移植术的护理要点。方法:选择本院于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间所收治的52例试管婴儿取术和胚胎移植术患者,并采取随机分配方式,将患者均分成基护组和特护组两组,每组患者26例。对基护组的患者均采用基本护理模式,对特护组患者则采用综合护理模式,并比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基护组患者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成人圆孔未闭情况采用超声检查及右心声学造影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01-2022.06期间到院治疗的偏头痛及脑卒中患者10例作为观察对象,对患者采用超声检查及右心声学造影检查。对比两种方法对圆孔未闭的诊断结果、诊断指标等。结果:对患者采用超声检查方式,经检查,存在5例患者确诊为阴性,2例患者确诊为阳性。有3例患者两种检查方法存在差异;比较诊断指标水平,虽然两种检查方式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右心声学造影检查的各项诊断指标均高于超声检查。结论:采用右心声学造影诊断成人圆孔未闭情况,具有较好效果,诊断准确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成人卵圆孔未闭 超声检查 右心声学造影
  • 简介:摘要:懂点中医的人都知道,人老了“阴”就不足了。人的皮肤变得干燥,眼睛,干涩,血压升高,血糖超标,一切老年病随之而来,为什么“阴”不足了人体就会患上各种大病呢?”阴”究竟是什么,它为什么对人体这么重要?

  • 标签: 肾阴 精液 卵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总结人类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ART)取术后患者并发腹腔内出血的相应护理措施,为早期预防、早期识别及临床护理提供可参考的资料。结论:只有充分做好取术前的评估工作、术中严密观察和术后对腹腔内出血的高风险警示管理,才能有效的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以提高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安全性。

  • 标签: 经阴道采卵术 腹腔内出血 护理经验
  • 简介:摘要:懂点中医的人都知道,人老了“阴”就不足了。人的皮肤变得干燥,眼睛,干涩,血压升高,血糖超标,一切老年病随之而来,为什么“阴”不足了人体就会患上各种大病呢?”阴”究竟是什么,它为什么对人体这么重要?

  • 标签: 肾阴 精液 卵液
  • 简介:摘要:懂点中医的人都知道,人老了“阴”就不足了。人的皮肤变得干燥,眼睛,干涩,血压升高,血糖超标,一切老年病随之而来,为什么“阴”不足了人体就会患上各种大病呢?”阴”究竟是什么,它为什么对人体这么重要?

  • 标签: 肾阴 精液 卵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颅内肿瘤患者开颅术后颅内再出血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1年12月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5例采用常规方式行开颅手术的颅内肿瘤患者(常规组)和56例术前或术中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后行开颅手术的颅内肿瘤患者(预防组)临床资料,对两组手术情况及术后颅内再出血原因进行分析。结果常规组32例(30.5%)术后颅内再出血,预防组7例(12.5%)术后颅内再出血;预防组颅内再出血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32例再出血患者中,采取保守治疗20例,其中3例残留神经功能障碍;9例二次手术患者中4例恢复良好,4例残留神经功能障碍(其中1例视力下降,1例一侧肢体肌力下降),1例长期植物人状态。预防组7例术后颅内再出血患者中,6例采取保守治疗后恢复良好,1例二次手术后遗留一侧肢体肌力下降,无死亡病例。结论颅内肿瘤术后再出血的影响因素包括术中颅内压剧烈波动、止血不可靠、术中操作不规范、术后肿瘤残留,而缓慢降压、操作轻柔、术中确切止血及术后保持血压稳定等措施有助于预防颅内肿瘤术后出血。术后严密观察及时复查头颅CT可尽早发现出血、及时处理,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

  • 标签: 脑肿瘤 开颅手术 脑出血 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