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1、目的  距体骨折是一种复杂的骨科疾病,常伴随着严重的关节损伤。由于其位置的特殊性,传统的治疗方式可能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作为一种治疗距骨折的方法,逐渐被更多的医生和患者所接受。本文通过对10例采用治疗的距骨折患者的回顾性分析,探讨了该治疗方法的疗效和优缺点。 2、方法 在这10例患者中,男性7例,女性3例,年龄在25-60岁之间。所有患者均接受治疗。手术过程包括对骨折部位的清理、和固定。术后对患者进行一定时期的随访,评估治疗效果。 3、结果   经过治疗后,所有患者的骨折均得到愈合,且未出现明显的并发症。在随访期间,患者的关节功能得到了较好的恢复,疼痛得到了缓解。同时,根据骨折的类型和患者的个体情况,治疗效果有所差异。对于部分严重的骨折,如粉碎性骨折或伴有血管神经损伤的骨折,治疗的效果可能有限。 4、结论  治疗距骨折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通过对这10例患者的治疗,我们体会到了该方法在处理某些复杂距骨折中的优越性。然而,由于骨折类型的多样性以及患者的个体差异,对于一些严重的骨折,可能需要结合其他治疗方法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应进一步探讨治疗距体骨折的最佳适应症和手术技巧,以期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服务。

  • 标签: 距骨体骨折 内踝截骨 内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手术入路治疗复杂的距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于2017年 5月至2020年6月间收治距骨折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A组(n=34)与B组(n=34),A组采用传统非手术入路治疗,B组应用手术入路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比较,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对复杂的距骨折患者采取手术入路治疗产生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20年1月~2020年12月作为本次研究时段,选取该时段我院就诊的40例复杂的距骨折患者进行研究。在数字表分组法下,将其随机分成20例对照组和实验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手术治疗,给予实验组手术入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差异。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总有效率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距骨骨折 内踝截骨手术入路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入路空心加压无头钉治疗距颈骨折的疗效。方法2009年1月-2012年12月采取经入路空心加压无头钉治疗距骨折32例,男26例,女6例,HawkinsII型24例,III型8例。结果32例均获得随访,时间7个月-4年,根据Hawkins疗效评价标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评估优14例(43.75﹪),良9例(28.12﹪),可7例(21.87﹪),差2例(6.25﹪),优良率71.87﹪.距缺血性坏死4例,创伤性关节炎3例,畸形愈合0例,无骨折不愈合病例。结论经入路空心加压无头钉治疗距颈骨折,显露充分,有利于复位固定,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 标签: 距骨骨折 空心加压无头钉 内踝截骨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经入路中空加压螺钉固定治疗距骨折的近期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4年5月银川市第三人民医院符合标准的距骨折11例,其中男性7例,女性4例,年龄17~55岁,平均年龄37.5岁,均采用经入路,应用中空加压螺钉固定治疗。结果病例随访8个月~5年,平均3年8月。根据(主诉、踝关节及足跟的功能、外形及影像)评价患者经入路中空加压螺钉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按Hawkins疗效评分标准优6例,良3例,中1例,差1例,优良率为81.8%。结论经入路中空加压螺钉固定治疗距骨折的良好方法之一。

  • 标签: 内踝截骨入路 中空加压螺钉 距骨骨折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选择、后内侧入路手术治疗距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6月-2011年12月采用、后内侧入路手术治疗距颈骨折(II-IV型)。结果总优良率58.2%,优于临床报道。结论、后内侧入路手术治疗距颈骨折显露清晰,保护血运,是尽量减少距骨头坏死,提高临床疗效的有效手段。

  • 标签: 距骨颈骨折 后内侧 内踝截骨 显露 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双平面Chevron自体软骨移植治疗距软骨柱损伤合并囊肿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2016年2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26例距软骨损伤合并囊肿患者资料。其中男16例,女10例;年龄22~50岁,平均36.2岁;按照Hepple分型:Ⅳ型5例,Ⅴ型21例。关节镜评估距软骨损伤程度和范围,Chevron暴露距内侧软骨损伤区,彻底清除不稳定软骨,新鲜化处理囊肿硬化壁,取同侧股骨髁非负重区软骨柱植入至距软骨损伤区。通过比较术前、术后1年的美国足外科协会(AOFAS)的-后足评分、踝关节Karlsson评分、视觉模拟量表(VAS)和膝关节Lysholm评分评价疗效。结果26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平均为20.6个月(12~30个月)。随访期间未出现切口感染、囊肿复发及畸形愈合等术后并发症,供侧膝关节未见明显疼痛及活动受限,患侧踝关节AOFAS的-后足评分由术前(64.3±3.9)分提高至术后1年(89.5±5.1)分,Karlsson评分由术前(60.5±5.5)分提高至术后1年(85.2±6.9)分,VAS评分由术前(6.2±1.1)分降至术后1年(1.8±0.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膝关节Lysholm评分术前为(94.7±1.9)分,术后1年为(94.1±1.8)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双平面Chevron自体软骨移植治疗距软骨损伤并囊肿可以有效缓解踝关节疼痛和改善踝关节功能,疗效满意。

  • 标签: 距骨 软骨 足损伤 移植 截骨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上弧形治疗翻型踝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北京积水潭医院足外科2018年6月至2019年12月行上弧形治疗的13例翻型踝关节炎患者资料。其中男5例,女8例;年龄16~65岁,平均47.2岁;采用改良的Takakura分期对关节炎分期:2期3例,3a期4例,3b期6例。比较患者术前和末次随访时的美国足外科协会(AOFAS)的-后足评分、足部功能指数(FFI)、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关节炎Takakura分期、背伸、跖屈角度及整体活动度(ROM)、胫骨远端关节面正位角(TAS)、胫骨远端关节面侧位角(TLS)及距倾斜角(TT)。结果所有患者随访12~29个月(平均17.2个月)。末次随访时AOFAS的-后足评分[(86.5±8.0)分]、FFI(14.5±1.6)、VAS评分[(1.5±1.0)分]、Takakura分期(2.7±1.3)、ROM(39.4°±8.0°)、TAS(92.4°±6.0°)、TT(3.7°±4.4°)较术前[(68.3±14.4)分、43.7±3.0、(4.2±1.4)分、3.2±0.8、43.3°±7.6°、78.2°±8.3°、7.0°±5.1°]显著改善,背伸角度(10.9°±4.4°)较术前(13.6°±5.1°)显著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跖屈角度(28.5°±5.2°)、TLS(78.1°±5.3°)与术前(29.7°±4.6°、77.8°±4.5°)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弧形治疗翻型踝关节炎具有良好的早期临床疗效,可显著降低疼痛,纠正畸形,改善关节炎进展和功能,但可能会对背伸功能造成影响。

  • 标签: 踝关节 关节炎 活动范围 关节 截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联合自体软骨移植治疗距软骨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纳入2014年1月—2017年1月徐州市中心医院骨科16例(16足)距软骨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6例、女10例,年龄18~67(33.4±11.1)岁;右侧7例,左侧9例。患者均采用前联合自体软骨移植治疗距软骨损伤。比较术前及其末次随访时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美国足外科协会(AOFAS)评分;术后2年采用软骨修复MR观察(MOCART)评分评价手术的治疗效果。结果术后患者切口均获得一期愈合。16例患者术后随访36~72(46.6±12.8)个月。末次随访时VAS评分由术前的(6.9±1.6)分改善为(0.8±0.8)分,AOFAS评分由术前的(60.7±10.8)分提升为(90.9±5.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8.67、13.92,P值均<0.001),依据AOFAS评分评价踝关节功能优14例、良2例,优良率16/16。术后2年MRI示面均愈合良好,原病灶缺损区均被移植物充填,MOCART评分为(65.0±10.2)分。结论前联合自体软骨移植治疗距软骨损伤术后患者踝关节功能恢复好,症状减轻明显,临床疗效好。

  • 标签: 踝损伤 距骨软骨损伤 前踝截骨 骨软骨移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Chaput结节联合外矢状位斜形治疗距外侧穹隆或肩部软骨损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大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1例距外侧穹隆或肩部软骨损伤患者资料。男9例,女2例;年龄22~45岁,平均32.6岁;Hepple分型:Ⅴ型11例;采用Chaput结节联合外矢状位斜形,自体股骨外侧髁软骨移植术治疗。通过比较患者手术前、后美国足外科协会(AOFAS)的-后足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AS)、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膝关节评估表(IKDC)评分及影像学方面的变化来评估疗效。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获13~24个月(平均15.6个月)随访。患者均未诉明显不适,均恢复正常行走。末次随访时AOFAS的-后足评分[(94.3±2.9)分]、VAS评分[(1.2±0.4)分]较术前[(49.5±6.6)、(5.7±1.2)分]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后膝关节IKDC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学显示距囊性变消失、移植栓与距达到性愈合,关节间隙无狭窄。1例患者出现腓肠神经损伤症状。结论经Chaput结节联合外矢状位斜形治疗距后外侧软骨损伤,可明显缓解患者踝关节疼痛并改善踝关节功能。

  • 标签: 软骨 创伤和损伤 踝关节 截骨术 骨移植
  • 简介:摘要术是治疗翻性踝关节炎的重要保术式,目前在手术上尚存许多争议,除了性手术外,软组织平衡越来越受到重视。踝关节内侧三角韧带、外侧副韧带、跟腱及其他腱性结构对于维持踝关节稳定和活动度十分重要。本文就软组织平衡这个问题进行详细地阐述,以期为术的成功开展提供参考。

  • 标签: 外侧韧带,踝 跟腱 骨关节炎 截骨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应用经外入路手术治疗距复杂骨折脱位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68例本院于2019年2月-2020年4月收治的距复杂骨折脱位患者,采用数字随机排序的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4例,接受非入路手术)和研究组(34例,接受经外入路手术),对比患者治疗后踝-后足评分系统(AOFAS)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经对比后可知,研究组患者AOFAS评分各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而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距复杂骨折脱位采用经外入路手术,在保证治疗安全性的同时,从而进一步提高患者后踝和后足的水平,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经外踝上截骨入路 非截骨入路 距骨复杂骨折脱位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治疗Perthes病所采用的股骨近端联合Salter术的早期效果。方法以2014年12月-2018年12月就诊于某院的27例并确诊为Perthes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改组患者的相关指数进行术前、术后的对比,并采用Mckay标准、Stulberg分级标准分别进行术后评定。结果27例患儿均通过术后随访,其髋臼指数和头骺突出指数都同手术之前有所减小,同时中心边缘角增大;整体髋关节适配情况适配率达到92.59%,髋关节功能恢复整体优良率达到88.89%,术前术后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股骨近端联合Salter术治疗Perthes病的早期效果良好,能够明显的改善患髋的头臼包容及恢复患儿髋关节功能。

  • 标签: 股骨近端内翻截骨术 Salter截骨术 Perthes病
  • 简介:目的:观察通过外空心螺钉固定在踝关节融合术中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3月至2011年7月,对11例踝关节严重病损的患者行经外空心螺钉固定的踝关节融合术,采取踝关节前侧及外侧入路,将外由外上向内下斜行,再用摆锯将外纵形劈开,将劈开的外内侧部分做植材料,选用空心螺钉固定踝关节于功能位,将劈开的外外侧部分固定于踝关节上。其中男7例,女4例,年龄35.72岁,平均43.6岁。结果:术后随访患者9~28个月,平均、15-3个月,根据美国足外科协会-后足评分进行功能评定,一后足评分术前(43.6±7.9)分,术后(65.2±5.8)分,P〈O.05有统计学意义,术后加拍踝关节正侧位x片见踝关节均性融合,融合时间9-22w,平均14.6w。无伤口感染及皮肤坏死,伤口均1期愈合。结论:经外空心螺钉固定的踝关节融合术暴露充分,融合接触面积大,操作方便,融合固定牢靠,疗效满意,并发症少,是治疗踝关节严重病损的一种有效方法。

  • 标签: 外科手术 踝关节损伤 关节融合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膝翻型性关节炎经腓骨近端术和胫骨高位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9年3月于我院就诊的膝翻型性关节炎患者,共30例,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各15例。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采用胫骨高位术、腓骨近端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具体治疗效果。结果两组疗效相当,但是观察组血清P与E2水平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膝翻型性关节炎患者,不管采用腓骨近端术还是胫骨高位术均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但是前者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特点,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腓骨近端截骨术 胫骨高位截骨术 膝内翻型骨性关节炎
  • 简介:摘要胫骨高位(HighTibialOsteotomyHTO)是治疗膝关节内侧骨关节炎的有效方法。主要针对的还是膝关节内侧单间室骨关节炎,旨在通过纠正下肢力学轴线,将胫骨近端的翻纠正为轻度外翻,减轻膝关节内侧间室承受的压力,缓解患者症状,避免已有损伤的软骨遭受进一步破坏,推迟或避免全膝关节置换手术。近年来,该技术不断完善,扩大了适应证,如膝关节翻畸形伴发内侧间室骨关节炎、股骨内侧髁软骨损伤、内侧半月板缺失、剥脱性软骨炎,以及前交叉韧带、后交叉韧带和后外侧复合体等慢性韧带不稳定所引发的相应临床症状,还有胫骨平台骨折畸形愈合后导致的下肢力线异常1。

  • 标签: 骨关节炎 胫骨高位截骨
  •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微创钢缆接骨术治疗儿童肘翻畸形的可行性与有效性。方法自2004年3月至2007年10月对11例儿童(10~14岁,平均12.9岁)肘翻患者(其中2例同时存在10°旋)进行微创肱骨髁上楔形,保留对侧皮质与骨膜的完整,在骨折上下端钻人2枚螺丝钉,调整旋转角度,螺钉间用钢缆进行接骨固定,术后石膏固定2周后行功能操练。结果11例患儿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30~45d,平均36.3d,无一例感染与神经损伤发生;术前肘关节翻角度35°±5°,肘关节功能:屈曲125°±10°,伸直10°±5°。所有患者获得20~42个月(平均33.5个月)随访,术后肘关节外翻角度8°±2°,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632,P〈0.05);肘关节屈曲130°±8°,伸直8°±3°,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例术前伴有旋患者术后旋得到改善。结论采用微创钢缆接骨术的方法对儿童肘翻进行治疗,具有骨膜剥离少、骨折端稳定、骨折俞合快的优势,并可以改善旋转畸形,对肘关节伸屈功能无明显影响。

  • 标签: 肘关节 畸形 截骨术 钢缆固定
  • 简介:髋臼发育不良指髋臼对股骨头的覆盖不全,关节有半脱位或脱位的趋势。Chiari骨盆术由Chiari于1955年提出,该手术是将远端移,以增加股骨头外侧的包容,使身体的负重力线移向内侧,增强了髋外展肌群的力量,

  • 标签: CHIARI骨盆内移截骨术 髋臼发育不良 治疗 股骨头 半脱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