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对Fe(Ⅲ)单独沉淀、Fe(Ⅱ)单独沉淀、Ce(Ⅳ)单独沉淀、Fe(Ⅲ)-Ce(Ⅳ)和Fe(Ⅱ)-Ce(Ⅳ)沉淀5种制备体系产物去除As(Ⅴ)性能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Fe(Ⅱ)-Ce(Ⅳ)体系最优。进一步优化评价Fe(Ⅱ)-Ce(Ⅳ)制备体系中铈的加入量。基于经济一性能平衡的考虑,优选得到了Fe(Ⅱ)-Ce(Ⅳ)体系中Ce(Ⅳ)加入量为0.03mol/L的吸附剂Fe(Ⅱ)-Ce(Ⅳ)03(简称FC),其饱和吸附容量达到85mg/g。动力学测试表明,FC去除As(Ⅴ)过程符合准二级反应动力学过程。在pH=4~7范围内,吸附容量受pH值影响不明显。对FC材料造粒后的吸附剂颗粒进行再生寿命评价,批量试验结果显示其能够重复利用7次。颗粒柱试验结果表明,在空^U流速(SV)分别为10h^-1、20h^-1、30h^-1时,出水砷穿透前(〉10μg/L)分别刘应4000、2400、2160倍的倍柱体积处理赶。对FC材料进行的表征测试显示,FC呈无定形结构,其质子位密度为9.97个/nm^2,质子化常数pK1=3.09,pK2=-10.02。

  • 标签: 环境科学技术基础学科 除砷 铁铈氧化物 吸附 颗粒吸附剂
  • 简介:摘要共沉淀分离富集是进行化学分析时比较常用的方法之一,其可以通过共沉淀现象来对微量组分进行分离和富集。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就是以其为基础,对水环境里面的重金属离子进行测定,具有准确、测定元素种类多、选择性强、操作简便以及快速的优点,其中最主要的是测定结果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在水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的今天,对废水进行处理是行业发展中的主要难题之一。本文主要对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对水环境里面的金属离子进行测定进行分析探讨,提出笔者的思考和建议,仅供参考。

  • 标签: 共沉淀分离富集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水环境 重金属离子
  • 简介:采用化学共沉淀法来制备ITO纳米粉末,探讨了反应终点pH值(分别为7,8及9)和煅烧温度(分别为350℃,650℃,750cc及850℃)对ITO粉体性能的影响,借助TG—DSC、XRD、SEM、HRTEM、FT-IR等分析手段对粉体进行了表征。得到如下结论:在液相中加入硅酸钠,反应温度为60℃,反应终点pH值为8,老化制度为60min,煅烧制度为750℃/2h的工艺条件下,所制得的ITO纳米粉不含SnO2相,呈显著的单相结构,是一种立方结构的In2O3固溶体;粉体粒径在30—60nm之间,比表面积为34.26m^3/g,形貌为近球形,颗粒均匀,且分散性能良好,在波数840—3164cm。范围内对红外光的反射率高达66%~94%。

  • 标签: 纳米粉末 化学共沉淀 前驱体 ITO
  • 简介:采用均匀共沉淀法制备了荧光黄含量不同的一组荧光水滑石(MgAl-LDHs—C20H12O5),研究了其晶体结构、外观形貌、荧光性能、表面官能团及热稳定性。X射线衍射(XRD)图谱显示少量荧光黄的加入没有影响水滑石的结晶性能,荧光水滑石具有典型的水滑石特征峰;扫描电镜(SEM)图片显示采用均匀共沉淀法制备的荧光水滑石是片层状结构,荧光黄均匀地吸附在水滑石片层表面;荧光水滑石样品在470nm波长光激发下的荧光发射光谱(PL)显示荧光水滑石在500-600nin间出现了1个黄光发射峰,其荧光强度与其中荧光黄的含量有关,荧光黄的含量要适中,过高或过低均影响样品的荧光性能;热重分析(TG)曲线表明荧光类水滑石的热稳定性比纯荧光黄提高很多;红外光谱(IR)显示荧光水滑石含有水滑石和荧光黄的特征官能团。

  • 标签: 均匀共沉淀 荧光 水滑石 结构 性能
  • 简介:采用共沉淀方法制备了CaMoO_4:Sm~(3+)系列发光材料.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和分子荧光分光光度计对材料的结构及发光性质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当Sm~(3+)掺杂浓度为0.05mol时,样品发光强度最大,该系列样品能够被405nm的近紫外光有效激发,于646nm处发出明亮红光,对应于Sm~(3+)的4G5/2→6H9/2跃迁,可作为白光LED用红色发光材料.

  • 标签: 共沉淀 钼酸盐 荧光粉
  • 简介:提出了一种新的硝酸银提纯方法,介绍了该法的质量过程,通过实验证明,该法简便易行,样品达到国外产品的质量水平,且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 标签: 共沉淀-离子交换法 提纯 硝酸银 工艺 研究
  • 简介:摘要:用并流滴定沉淀法制备了铈锆铝合金,并利用在高温下的实验,探讨了各种沉淀剂的滴定率对材料比表面积和孔径的影响,发现在 pH为9~10的条件下,试样比表面积和孔容最大,耐候性最好,1000℃下,试样比表面积95㎡/g,孔容为0.31 ml/g,孔径为10.2 nm。

  • 标签:
  • 简介:以CuC12·2H2O,SnCl2·2H2O为原料,草酸为沉淀剂,采用共沉淀-热分解法制备Cu-Sn预合金粉末。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别分析前驱体粉末及热分解产物的物相组成和微观形貌,并研究所制备Cu-Sn预合金粉末的粒度和形貌特征。结果表明:共沉淀前驱体为CuC2O4·2H2O和SnC2O4·2H2O的固溶体,采用共沉淀-热分解法制备出的Cu-Sn预合金粉末具有粒度细小、粒度分布窄的特点,其中位径为1.68μm,且该合金粉末对前驱体粉末形貌具有继承性。

  • 标签: Cu-Sn预合金粉末 共沉淀法 热分解 粒度
  • 简介:以纯度为99.99%的纯金属In和SnCl4·5H2O为原料,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铟锡氧化物(ITO)纳米粉末。对ITO前驱体进行TG-DSC分析,并借助XRD、SEM、TEM、BET、XPS等分析测试方法对ITO粉末的物相组成、显微形貌和粒度进行表征;研究反应终点pH值和煅烧温度对制得的ITO粉末物相组成、显微形貌和粒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液相中加入硅酸钠,反应温度为60℃,反应终点pH值约为8,陈化60min,在750℃煅烧2h的条件下,所制得的ITO纳米粉末不含SnO2相,为单相结构,是1种立方结构的In2O3固溶体;粉末纯度很高(99.99%),粒径均匀,颗粒尺寸在30~60nm之间,比表面积为34.26m2/g,形貌为近球形,且团聚系数小。

  • 标签: PH值 煅烧温度 化学共沉淀 前驱体 INDIUM tin
  • 简介:目的:建立一种香菇多糖的离心沉淀色谱分离方法,分离纯化香菇多糖。方法:把80%乙醇作为高速逆流色谱仪的固定相,利用不同浓度的乙醇作为流动相,对香菇多糖进行梯度洗脱。结果:香菇多糖在高速逆流色谱仪上,成功地分离出不同分子量的多糖组分。结论:借助高速逆流色谱,可以建立一种新型的分离纯化菌类多糖的方法——离心沉淀色谱法。

  • 标签: 分离纯化 沉淀色谱法 纯化香菇
  • 简介:模拟电镀废水成分,在实验室中配制含有Cu^2+、Ni^2+和Fe^3+的模型溶液为研究对象,先用碱沉淀得到混合电镀污泥;再用硫酸浸出污泥得到混合溶液,用氨水调控溶液的pH值,探求从中分离Fe^3+的条件;然后根据溶度积原理阐述从溶液中分离昭’的原理,确定分离条件;将理论计算与实验研究所确定的分离条件(pH值)进行对比,两者基本上吻合,表明溶度积原理对混合溶液中重金属离子的分离有实际指导意义。

  • 标签: 电镀污泥 混合溶液 分步沉淀法 重金属离子 溶度积原理
  • 简介:大米饮料是目前国内饮料厂家密切关注和开发的产品.大米饮料因采用富含淀粉质的大米作为原料,经水解液化后制备而成,货架期内极易发生沉淀分离现象,严重降低了产品的商品价值.采用无机膜分离技术处理大米饮料,选择合适处理工艺及参数,可除去大米饮料中微米级颗粒.研究结果表明,无机膜处理能有效解决大米饮料的沉淀问题,工艺技术稳定可靠,可取代离心分离等净化技术.

  • 标签: 无机膜 分离技术 大米饮料 沉淀率
  • 简介:本文探讨了用二氧化锰作载体供沉淀富集水中的痕量锑,用H2O2-HNO3混合液溶解沉淀,以Pd-Mg混合溶液作基体改进剂,偏振塞曼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梯,回收率在96.0%-104%之间。RSD为5.2%。检出限为2.3μg/l。

  • 标签: 中氧化锰 偏振塞曼石墨炉原子吸收法 饮用水
  • 简介:麦克失业后。心情糟透了,他找到了镇上的牧师。牧师听完麦克的诉说后,把他带进一间古旧的小屋.屋子里的一张桌上放着一杯水。牧师微笑着说:“你看这只杯子,它已经放在这儿很久了,几乎每天都有灰尘落在里面,但它依然澄清透明。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 标签: 沉淀 生命 牧师 麦克
  • 简介:抿一口经沉淀的茶,清香满溢出贝齿。嗅一束经沉淀的茉莉,留香洒满到发梢。触一方经沉淀的故土,回忆流放在了自己的思绪。

  • 标签: 中学生 作文 语文学习 课外阅读
  • 简介:当溶液中两种能够结合成难溶物的阴阳离子相遇的时候,它们就会生成沉淀。而沉淀的颜色与生成它的离子颜色密切相关。对于来自金属离子的沉淀,其颜色大致与对应金属离子的颜色相同,而在溶液中无色的离子形成沉淀后,则一般因为光散射而呈现白色。

  • 标签: 沉淀 金属离子 阳离子 颜色 溶液
  • 简介:研究了Sb^3+-OH^--Cl^-体系中配位溶解-沉淀平衡的理论模拟和实验验证,包括SbOCl、Sb4O5Cl2和Sb2O3的水解沉淀过程。对不同配体浓度、不同pH值条件下的锑离子平衡浓度进行理论计算及实验验证,同时分别从溶解平衡和物质转变吉布斯自由能的角度对沉淀产物进行理论分析,并开展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实际锑离子平衡浓度大于理论计算的浓度,其中理论计算的锑离子最小平衡浓度在pH值4.6时为10^-10.92mol/L,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在pH值5.1时最小平衡浓度为10^-3.8mol/L。在一定pH值条件下可以得到不同沉淀产物,无论是在理论计算或是验证实验中均不存在SbOCl,验证实验中得到了产物Sb8O11Cl2-H2O。

  • 标签: 氯化锑 配位溶解-沉淀平衡 热力学平衡 验证
  • 简介:摘要:本文选用稀土元素钕作为掺杂元素,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钕掺杂的Li4Ti5O12分级介孔微米球,讨论了钕的掺杂量对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发现共沉淀法制备了Nd3+掺杂Li4Ti5O12的分级介孔微米球。其中,样品Li3.88Ti5Nd0.04O12表现出了非常优异的电化学性能。样品在5 C的电流密度下,首次放电容量高达168.2 mA h g-1,经过500次循环,其放电容量仍为157.3 mA h g-1。在10 C的电流密度下,首次放电容量高达157.4 mA h g-1,经过500次循环后,其放电容量仍为146.2 mA h g-1。

  • 标签:
  • 简介:采用沉淀分离-EDTA返滴定法建立了卡尔多炉渣中铅含量的测定方法,探讨了样品中共存元素干扰及操作细节等因素对分析结果的影响。实验表明,氟化氢铵用量0.10g、硫酸洗涤次数5~6次、陈化时间3h、氨水加入量5mL、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加入量30mL、微沸时间15~20min时,方法的加标回收率99.8%~100%,两个实际样品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8,分别为0.14%和0.15%。方法准确度高,精密度好。

  • 标签: 铜冶炼 沉淀分离-EDTA返滴定 卡尔多炉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