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采血使用全自动免疫分析仪与手工免疫法检测结果的差异,讨论全自动免疫分析仪是否适用于采血。方法 1)选取甘肃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 2家采血样本各 100例,分别采用深圳爱康 URANUSAE115全自动免疫分析仪与手工免疫法检测 HBsAg、 HCV抗体、 HIV-1/HIV-2抗体和梅毒四项,分析检测结果符合情况。 2)选取连续 10天的全自动免疫分析仪质控结果稳定性比较。结果 全自动免疫分析仪与手工免疫法的检测结果符合率为 100%,全自动分析仪法的质控结果更稳定。结论 全自动免疫分析仪在检测结果准确性、稳定性等方面适用于采血,可以用于献浆员的血液检验。

  • 标签: 全自动 酶联免疫分析 单采血浆站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对输血医学的深入研究和输血医学的快速进展,人们对血液制品在临床上的应用有了更广泛的认识。在临床上的用途更是具有不可替代性;对血浆质量的问题也因此被提到了日程,本文从采血质量管理规范化研究探讨对血站的规范化管理,从而保证我国血液制品的安全,对我国的医疗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单采血浆 质量管理 规范化
  • 简介:【摘要】采血发展和建立一支稳定的血源队伍,提升血浆采集量,满足血液制品厂家生产的需求,生产更充足的血液制品,从而满足生物制品的需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近些年来由于多钟因素导致发展难、稳定难,血浆采集严重供应不足,血液制品严重短缺,个别品种如白蛋白靠大量进口来维持临床需求。因此文章主要针对采血血源队伍发展和稳定的策略展开探讨。

  • 标签: 单采血浆站 血源队伍 可持续发展
  • 简介:摘要作者经过观察实验,使用微软的WORD工具制作适用于采血的质量控制图,操作简便,并且实用,大大减轻检验人员的劳动强度。

  • 标签: 检验 质量控制图 WORD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采血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方法就目前已知的可能影响采血质量的因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结果采血过程不能只单纯注意采集过程,更重要的是要了解在这个过程中机器和一次性使用耗材其理化、生物和免疫学方面有哪些因素可能会引起献浆者的一些并发症及对原料血浆的影响;结论应当进一步探究采血质量的可能的影响因素并寻求相应的解决方法,在保证献浆者安全的情况下,尽可能提升血液制品的质量。

  • 标签: 单采血浆 原料血浆 血液制剂质量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本文目的在于通过对2014年本采血过程中,所发生的的不良反应及其相关因素进行科学分析,试图探索引发不同不良反应的可能的相关因素,为减少和有效应对这些不良反应奠定理论基础。结果发现不良反应绝大多数为低血容量、低血钙或两者的合并症。这些不良反应的发生和是否为新供浆者、年龄相关,新供浆员40岁以上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高于40岁及以下者。

  • 标签:
  • 简介:2004年3月20日晚,中央电视台节目以为题,披露广东省肇庆市某县采血存在管理混乱、频采血、跨区采浆等问题.各级卫生部门对此高度重视,立即组织工作到现场进行调查,并立案对其违法行为进行了处罚.

  • 标签: 单采血浆 调查分析 卫生部门 肇庆市 管理 现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全面质量管理工作在采血的实施,在支持和保障血液制品质量和安全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2016年1月—2018年1月期间,以202例接受输血治疗干预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输用的血液制品均来自同一采血,总结分析全面质量管理对控制和提升血液制品安全性和质量性方面的应用价值。结果借由针对提供血液制品的采血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工作,本组202例入选的接受血液输注治疗的患者中,共计有4例患者发生血液制品污染事件,其血液制品污染事件发生率为1.98%(4/202),且有12例患者发生输血不良反应事件,其输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为5.94%(12/202)。结论全面质量管理工作在采血的运用,能够有效改善提升血液制品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单采血浆站 全面质量管理 血液制品安全 支持与保障
  • 简介:手掌静脉织别技术作为近几年新兴的一种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其技术优势已经越来越为大众所熟知。如今,这种技术的应用优势也日益凸显出来。日前,基于手掌静脉汉别技术的采血管理系统在山东齐河采血有限公司的应用,有效提高了供浆员全登记、挂号、体检、采浆、补助发放等环节的工作效率。

  • 标签: 生物特征识别技术 管理系统 血浆 静脉 工作效率 优势
  • 简介:采血技术是一项直接关系到血液制品的质量和献浆员的安全的工作。为了实现采血管理的系统化、科学化、规范化,提高采血的质量,我们于1992年开始研究开发单采血管理系统(以下简称NCX)。该系统使用C++语言和TASM3·O宏汇编语言混合开发,以一台GW486/33C为网络服务器、4台GW386/33C为工作,使用条型码技术作为查询手段,使献浆员的全部信

  • 标签: 单采血浆 宏汇编语言 管理系统 查询手段 手工记录 血液制品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人体血浆中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效价的检测,分别采用放射免疫法、免疫法,并对两种方法的检测效果进行比较。方法研究对象为来自国家临检中心乙肝表面抗体质控品2份,来自中国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的线性参比品的国家标准品3份。分别采用放射免疫法、免疫法对其血浆中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效价进行检测,并对两种方法的检测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对于中国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的3份参比品、国家临检中心2份质控品乙肝表面抗体效价的检测,分别采用放射免疫法、免疫法的检测效果无明显差异,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样本浓度值相关性良好,相关系数r均大于0.95;对于1-400号高抗血浆、401-800号低抗血浆、801-1000号普通血浆乙肝表面抗体效价的检测,分别采用放射免疫法、免疫法的检测效果无明显差异,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样本浓度值相关性良好,相关系数r均大于0.95。结论对于人体血浆中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效价的检测,采用免疫法不但检验成本低、操作简单快捷,而且特异性强、准确度高,对血液制品行业乙免原料血浆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效价的筛查具有重要的意义,非常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酶联免疫法 放射免疫法 乙肝表面抗体效价
  • 简介:摘要免疫试剂盒是用于检测人或动物在疫苗注射后对机体是否产生效果的手段之一,它具有检测数量大、稳定性高、单价低廉等优点。但是,同时它也有检测时间长、检测步骤复杂、保存条件要求高等缺点。本实验室在综合考虑免疫试剂盒的各项优缺点之后,对检测人体的几种免疫试剂盒从其硬件设备、反应条件、试剂成分等各方面入手,对其检测进行改进,以期为免疫试剂盒检测降低成本、节约时间、简化操作、提高检测率作出一些贡献。

  • 标签: 酶联免疫 ELISA 疫苗检测 改进
  • 简介:摘要免疫的质量控制有两个要点,一个是洗涤是否充分,另一个就是反应是否充分。国内免疫的传统反应方法是恒温水箱或孵箱37℃温育,由于化学发光和荧光免疫检验项目的引进而带来另一种反应方法,即室温低速振荡1。室温低速振荡如果能代替恒温水箱或孵箱温育,将使反应条件相对更简便、更易控制,更便于实验室间的结果比对和相互认可。

  • 标签: 酶联免疫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免疫法(ELISA)方法检测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Cvirus,HCV)抗体优缺点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方法对我院临床样本进行ELISA、金标法、微粒子法(MEIA)检测,并辅以HCVRNA确认实验,对所获结果进行分析。结论相比之下,ELISA法较其他方法检测血清标本中抗-HCV的相符率无差异(P>0.05),但存在一定的假阳性率。操作过程发现,ELISA法过程较繁琐,花费相对较高,但考虑综合因素,ELISA法是最佳的检测抗-HCV方法。

  • 标签: 酶联免疫法 ELISA 丙肝抗体 评价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传统的洗板方法和市场目前通行的洗板方法的优劣,观察两种方法哪种对免疫的质量控制更加精确。方法在免疫质量控制中,出现了很多没有与反应中抗原抗体相结合的物质和在反应过程中与载体非特异性结合的物质。为了除去反应中的这些物质,在反应的质量控制中通常采用洗涤的方法。结果免疫的质量控制需要经过加样、孵育、洗涤、显色、比色五个步骤,在实际临床应用中,若反应的质量控制不好,可能会引起医疗事故,甚至会引发医疗纠纷。结论在实验室洗涤操作过程中,需要保证各孔中的洗涤剂都被完全充分吸干,必要时需要人工扣板。最后一次洗涤一定要保证彻底清洁,否则会导致空白值,影响免疫质量控制的精确性。

  • 标签: 酶联免疫 质量控制 洗涤方法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