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及国家医疗改革的持续深化,在三级综合医院中设置医疗已势在必行,但其角色定位及临床教学工作模式仍处于探索阶段。本文拟探讨三级综合医院设置医疗的必要性,并以山西白求恩医院医疗临床教学工作实践为例,进一步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医疗发展模式。

  • 标签: 综合医院 全科医疗科
  • 简介:摘要:医疗改革是时代发展所驱,是医疗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唯一手段。但为使医疗改革更加深入具体,相关工作人员应对护理进行深入研究和思考,并在实践中对护理工作进行不断优化与完善。本文就主要对医疗改革体制下护理的研究进展进行深入探究,希望可以推动护理在基层医疗工作中的应用和发展。

  • 标签: 医疗改革体制 全科护理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 通过更加全面、整体的思维角度,拓宽临床实践工作的思维方式,从而研究有关糖尿病临床工作的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案。方法 利用应用系统整体论的研究方法,从糖尿病的发病机理、治疗思路、健康防治知识等多个角度进行了介绍和研究。结果 通过研究表明对于社区糖尿病的诊疗工作来说,使用系统整体的研究方法可以更加全面的指导糖尿病的治疗方案。结论 使用系统整体论,就要培养工作人员在治疗过程中养成系统、整体的思维方式,从而确保社区居民能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能享受到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

  • 标签: 系统整体性方法论 社区糖尿病 诊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疗模式在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社区2019年1月—2020年12月120例老年慢性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受试者根据无规则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管理模式,研究组患者接受医疗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慢性病知识掌握优良率和健康行为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医疗模式有助于改善患者慢性病管理成效,提高患者慢性病认知和健康行为依从性,在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慢性病 社区 全科医疗模式 知识 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社区慢性病防治的医疗模式和效果。方法:选取我社区2019年5月-2020年5月80例社区慢性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慢性病管理方式;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慢性病管理基础上采取医疗服务管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血糖达标率、血压达标率、居民建档率、知识掌握率及慢性病登记率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疾病知晓率及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疗模式在社区慢性病防治中的效果显著,可明显控制患者的病情发生与进展,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社区慢性病 全科医疗模式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浙南地区基层医疗机构医生急救技能和基层医疗机构急救设施配置情况。方法自行设计浙南地区基层医生急救技能和设施调查表,对温州、台州和丽水地区的169家基层医疗机构的480名医生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医生一般资料,心肺复苏、电除颤、气管插管等急救技术掌握情况及对其在基层急救中的重要性评价,常见急危重病抢救能力、识别与转诊能力等急救应对能力是否掌握及对其在基层急救中的重要性评价,基层医疗机构心肺复苏机、心电图、床边超声等急救设施配置情况和医生对其在基层急救中的重要性评价。共发放问卷480份,回收有效问卷447份(93.1%)。结果447名医生中男性占55.9%(250/447),本科及以上学历者占70.9%(317/447),中、高级职称者占60.2%(269/447)。急救技术方面重要性评价较高者依次为心肺复苏术99.6%(445/447)、电除颤术86.6%(387/447)、呼吸球囊使用76.1%(340/447)、气管插管术69.8%(312/447),其掌握率分别为84.3%(377/447)、32.0%(143/447)、55.2%(247/447)和12.9%(58/447)。急救应对能力方面重要性评价最高者为危重症抢救能力92.4%(413/447),其掌握率为32.4%(145/447);认为床边超声应用能力重要者41.4%(185/447),其掌握率为3.8%(17/447)。在急救设施配置方面认为心肺复苏机重要者77.4%(346/447),医疗机构的配备率为16.0%(27/169);重要性评价较高的急救特检项目为心电图98.9%(442/447)、超声检查88.4%(395/447),医疗机构配备率分别为98.2%(166/169)和84.0%(142/169)。结论浙南地区基层医疗机构医生对心肺复苏技术掌握较好;对电除颤、气管插管、急危重症抢救掌握率较低,对其重要性认识有较大差异。

  • 标签: 急救医疗服务 全科医生 急救能力 基层医疗机构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浙南地区基层医疗机构医生急救技能和基层医疗机构急救设施配置情况。方法自行设计浙南地区基层医生急救技能和设施调查表,对温州、台州和丽水地区的169家基层医疗机构的480名医生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医生一般资料,心肺复苏、电除颤、气管插管等急救技术掌握情况及对其在基层急救中的重要性评价,常见急危重病抢救能力、识别与转诊能力等急救应对能力是否掌握及对其在基层急救中的重要性评价,基层医疗机构心肺复苏机、心电图、床边超声等急救设施配置情况和医生对其在基层急救中的重要性评价。共发放问卷480份,回收有效问卷447份(93.1%)。结果447名医生中男性占55.9%(250/447),本科及以上学历者占70.9%(317/447),中、高级职称者占60.2%(269/447)。急救技术方面重要性评价较高者依次为心肺复苏术99.6%(445/447)、电除颤术86.6%(387/447)、呼吸球囊使用76.1%(340/447)、气管插管术69.8%(312/447),其掌握率分别为84.3%(377/447)、32.0%(143/447)、55.2%(247/447)和12.9%(58/447)。急救应对能力方面重要性评价最高者为危重症抢救能力92.4%(413/447),其掌握率为32.4%(145/447);认为床边超声应用能力重要者41.4%(185/447),其掌握率为3.8%(17/447)。在急救设施配置方面认为心肺复苏机重要者77.4%(346/447),医疗机构的配备率为16.0%(27/169);重要性评价较高的急救特检项目为心电图98.9%(442/447)、超声检查88.4%(395/447),医疗机构配备率分别为98.2%(166/169)和84.0%(142/169)。结论浙南地区基层医疗机构医生对心肺复苏技术掌握较好;对电除颤、气管插管、急危重症抢救掌握率较低,对其重要性认识有较大差异。

  • 标签: 急救医疗服务 全科医生 急救能力 基层医疗机构
  • 简介:摘要为进一步探索医学师资综合能力的考核新方法,作者在以岗位胜任力为目标的住院医师教育全过程中进一步对师资进行综合考核评估,以结果为导向,创新建立了基于医生岗位胜任力的师资考核新模式,研究探索并全程实施师资考核评价方法,促进教学质量提高,以期培养优秀的、岗位胜任力强的住院医师。

  • 标签: 教育考核 岗位胜任力 全科医学 师资 住院医师
  • 简介:摘要:在中学阅读研究的推进与实践中,仍存在着阅读是语文学科的事,其他课程忽视阅读能力的培养的问题,这不利于初中生的整体素质。推动阅读系统建设,应从阅读内容、阅读结构、阅读活动、阅读评价四个方面着手,建构“综合性立体阅读模式”,着力培养六个主要能力:“复述、阐释、重组、扩展、评析、创新”。以读书为导线,做到学校、教师、家庭的三位一体,读书时段由教室转为课后,读书空间由校园变为家里。这样,从读书主体、阅读时间、空间上建立一种"综合性立体阅读模式",从而为初中生构建良好的阅读"生态环境"。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医疗设备的性能决定了医院进行诊断和治疗的实际效果和整体水平,在对多种医疗设备进行管理过程中,需要构建寿命周期管理模式,从而实现医疗设备的妥善管理。这种管理模式体现在医疗设备使用的各个关键环节和细节的控制,通过提高各个科室的互相配合程度,确保所有医疗设备的实际使用寿命得到延长,进一步医疗设备应用效率。

  • 标签: 医疗 设备 全寿命周期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实施社区团队管理与门诊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期间本院门诊收治的9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采用门诊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社区团队管理治疗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的疾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C肽指标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指标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2型糖尿病 社区全科团队管理 全科门诊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社区老年人慢性疾病的预防干预中,探析医疗模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研究时间限定为2020年5月到2021年5月,基于该时段本社区老年慢病患者为研究样本,共计收录200例,其中实施常规病情干预的100例纳入与对照组,实施医疗模式的100例纳入干预组,对比分析组间数据差异。结果:各项指标数据分析中,干预组患者整体建档率、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登记率均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干预组患者临床干预效果显著,组间慢性病知识普及率、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病情控制率数据差异显著,干预组高于对照组,软件分析存在意义(P<0.05)。讨论:研究数据分析中,在社区老年人慢性疾病的病理干预中,开展医疗干预措施能够更好的提升患者病情控制的有效率,应用价值显著。

  • 标签: 全科医疗模式 社区中老年人慢性疾病防治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罕见病管理难题是不容忽视的全球公共卫生问题,因其低识别率、高误诊和迟诊率造成大量医疗资源浪费,也给我国带来巨大经济负担。通过分析初级保健在罕见病管理上的优势,基于我国实际,提出将医生持续性、综合性、个体化照顾的特点与罕见病管理相结合,为打破我国罕见病管理困局提供新思路。

  • 标签: 疾病管理 罕见疾病 全科医生
  • 简介:摘要罕见病管理难题是不容忽视的全球公共卫生问题,因其低识别率、高误诊和迟诊率造成大量医疗资源浪费,也给我国带来巨大经济负担。通过分析初级保健在罕见病管理上的优势,基于我国实际,提出将医生持续性、综合性、个体化照顾的特点与罕见病管理相结合,为打破我国罕见病管理困局提供新思路。

  • 标签: 疾病管理 罕见疾病 全科医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护理在医院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8年9月-2020年3月我院收治并进行护理的1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5例。对照组采取基础护理模式,实验组采取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全科护理 医院护理 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