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光动力治疗(PDT)是日光性角化病、尖锐湿疣和中重度寻常痤疮等难治性皮肤疾病的一线治疗方法。临床应用中照光参数光源对PDT疗效有着重要影响。本文着重从光源波长、光源类型、照光剂量几方面阐述PDT中如何设定照光参数和选择光源,并综述新型PDT光源的研究进展。

  • 标签: 光化学疗法 皮肤疾病 照光参数 光源
  • 简介:摘要:近些年,光动力治疗在临床中的应用范围得到了很大提升,能够有效针对临床中大多数难治性皮肤疾病展开治疗。我国每年仍存在大量皮肤疾病患者遭受疾病折磨,光动力治疗的出现不仅可以缓解他们的痛苦,改善疾病现状,而且在短时间内能让患者恢复到日常生活中,在此类疾病的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治疗期间,可以根据患者的疾病状况来调整光源和照光参数,因此,对光源和照光参数的选择在光动力治疗中起着关键作用。本文主要从上述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分别阐述如何正确调整照光参数以及光源,并对现阶段的研究进行总结,现内容如下。

  • 标签: 皮肤疾病 光动力治疗 光源和照光参数选择
  • 简介:今年是豆豆家所在小区改造的第二年,让豆豆感受最深的就是小区的照明系统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五彩缤纷的霓虹灯照亮了小区内的每一个角落,每天晚上,小区几乎就和白天一样,

  • 标签: 光源 照明系统 霓虹灯 豆豆
  • 简介:如果人类的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那么车灯在一辆车的身上同样起到了诠释精神的作用。车灯就像一个车的眼睛,它不同的造型和技术完全能够让每一辆车拥有不同的个性与情感传达。从而使其拥有了生命与活力。汽车灯光技术及造型设计的发展,经过了将近120年的历程。最初的乙炔气前照灯,亮度比当时的电光源所能达到的亮度高出一倍,因而,在1925年以前使用的汽车前照灯几乎全是乙炔前照灯。1913年带螺旋灯丝的充气白炽灯泡问世,加上汽车电气设备系统的升级成功,1925年,电气照明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932年美国发明了不对称前照灯,它是以基准轴为中心,将光束一分为二,靠近来车一侧的落地距离短(即光束压低,从而防炫),而另一侧光束的落地距离长(即光柬抬高,从而增加视野)。这一发明解决了双光灯芯前照灯系统在会车时灯光过亮仍有的不足。法国“斯贝”公司在1964年生产了第一批装有卤钨灯泡的汽车前照灯。其灯丝允许工作温度较普通自炽灯泡高,光效增加约50%,寿命也增加一倍。此后汽车的生产前大灯照明也多采用了卤钨灯泡的原理。后来的氙气灯泡到今日的LED,汽车灯光技术的发展不仅越来越美观及实用,同时需要基于人类交通法规及安全打造。

  • 标签: 电光源 汽车前照灯 白炽灯泡 灯光技术 造型设计 设备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