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人工关节置换术已经作为骨科的一种标准治疗手段,用于治疗累及关节的骨折、重度骨关节炎、骨肿瘤和先天性关节发育不良等疾病,术后效果较好,但并发症也不容忽视。其中术后无菌松动成为影响患者恢复的最大问题之一。本文主要从机械因素(微动、应力遮挡、高液压等)及生物学因素(磨损颗粒、细胞、分子等)两方面全面阐述了关节置换术后发生无菌松动的影响因素及发生机制。

  • 标签: 关节成形术 人工关节 成骨细胞 破骨细胞 信号传导 细胞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α-防御素(DEFA)和脂多糖(LPS)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周围感染及无菌松动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8年2月凉山彝族自治州第二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105例接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作研究对象,根据术后1年是否发生并发症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6例)、无菌松动组(41例)和感染组(28例)。采用VITEK-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对抽取的关节滑液进行菌株鉴定,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关节滑液中DEFA水平,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LPS水平。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术后关节滑液DEFA和LPS水平对并发无菌松动周围感染的预测价值。结果28例感染组患者关节液中共分离出31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菌18株(58.06%),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所占比例最高(5/31、16.13%);革兰阴性菌13株(41.94%),以铜绿假单胞菌所占比例最高(4/31、12.90%)。各组研究对象关节滑液DEFA和LPS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 = 141.328、84.922,P均< 0.001),其中无菌松动组和感染组患者关节滑液DEFA[(3.70 ± 1.18)mg/L、(8.14 ± 2.65)mg/L]和LPS[(0.47 ± 0.14)ng/ml、(0.69 ± 0.22)ng/ml)]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52 ± 0.49)mg/L、(0.21 ± 0.06)ng/ml)](tDEFA= 10.324、14.701;tLPS= 10.334、12.531,P均< 0.001);感染组患者关节滑液DEFA[(8.14 ± 2.65)mg/L]和LPS[(0.69 ± 0.22)ng/ml]水平均显著高于无菌松动组[(3.70 ± 1.18)mg/L、(0.47 ± 0.14)ng/ml](tDEFA= 9.465、tLPS= 5.080,P均< 0.001)。革兰阳性菌感染组患者关节滑液DEFA水平[(8.50 ± 2.19)mg/L]高于革兰阴性菌感染组[(6.89 ± 1.31)mg/L](t = 2.114、P = 0.044),LPS水平[(0.57 ± 0.09)ng/ml]低于革兰阴性菌感染组[(0.80 ± 0.10)ng/ml](t = 6.231、P < 0.001)。术后关节滑液DEFA和LPS水平预测无菌松动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34和0.873,预测周围感染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41和0.895。术后关节滑液DEFA联合LPS水平预测无菌松动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86,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5.10%和94.40%;预测周围感染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90,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100.00%和92.70%。结论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关节滑液DEFA联合LPS水平对预测周围感染及无菌松动具有较高地敏感性和特异性。

  • 标签: 髋关节置换 α-防御素 脂多糖 假体周围感染 无菌性松动
  • 简介:肿瘤型人工关节假的首例应用是1940年Moore等[1]为1例骨巨细胞瘤患者植入的股骨上端金属。直到植入后2年患者因心力衰竭死亡,该一直未发生无菌松动。由于术后复发率高,原发恶性骨肿瘤的保肢治疗在当时并未被广泛接受[2],肿瘤型人工关节假也较少。20世纪下半叶,放化疗的进步为原发骨肉瘤及转移瘤的保肢治疗创造了条件[3-5]。肿瘤型人工关节假的应用才逐渐广泛。

  • 标签: 假体无菌性松动 人工关节假体 肿瘤型 相关因素 原发恶性骨肿瘤 保肢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THA)术后松动的原因,以提高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自2009年5月—2014年1月诊治由于THA术后松动而行人工全髋关节翻修术19例,探讨THA术后松动的诊断、原因和翻修注意事项。结果取出后19例中15例关节内出现灰黑色颗粒样物质。19例经全髋关节翻修术后18例疼痛消失,髋关节功能恢复满意;1例翻修术后1周出现脱位,经制动6周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满意。结论THA术后松动与患者自身原因、的选择和手术技术操作有密切关系,早期翻修手术要有针对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临床康复路径在髋关节假无菌松动行翻修手术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为髋关节假无菌松动翻修术后临床规范化康复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选取该院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髋关节假无菌松动翻修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4例。传统组沿用传统康复治疗模式,临床康复路径组实施康复路径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髋关节Harris评分、SAS焦虑评分、住院天数、患者满意度、康复训练达标率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临床康复路径组患者术后髋关节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SAS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临床康复路径组患者住院天数及术后并发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康复训练达标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专病康复路径可以有效提高髋关节假松动翻修患者康复训练的效果,改善髋关节功能,减少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为髋关节假松动翻修术后规范化康复管理提供了依据。

  • 标签: 临床路径 无菌性松动 髋关节翻修 康复锻炼
  • 简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作为一种重建髋关节功能的有效方法之一,能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很大改善([1])。术后松动是引起髋关节置换失败的重要原因。本文将介绍1例髋关节置换术后因松动而进行翻修手术的病例。患者,男,49岁,因"左侧全髋关节置换术后8年,疼痛伴活动受限1月余"入院。

  • 标签: 全髋关节置换 无菌性松动 骨溶解 骨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三相骨显像联合SPECT/CT较三相骨显像鉴别周围感染与松动的增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0月至2019年11月行关节置换术后临床疑似周围感染与松动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核医学科行三相骨显像联合SPECT/CT的70例患者[男27例、女43例,年龄(69.5±10.5)岁]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以术中所见或穿刺活组织病理检查诊断为标准,评价三相骨显像及三相骨显像联合SPECT/CT在周围感染与松动中的诊断价值。采用χ2检验分析数据。结果70例患者中,确诊周围感染34例(48.6%,34/70),松动36例(51.4%,36/70)。三相骨显像诊断周围感染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4.1%(32/34)、77.8%(28/36)、85.7%(60/70)、80.0%(32/40)和93.3%(28/30);联合SPECT/CT后的诊断效能分别为94.1%(32/34)、94.4%(34/36)、94.3%(66/70)、94.1%(32/34)、94.4%(34/36);特异性及准确有明显提高(χ2值:4.167和4.167,均P=0.031)。结论三相骨显像联合SPECT/CT对周围感染与松动的诊断具有增益价值。

  • 标签: 关节成形术,置换,髋 假体相关感染 假体失效 放射性核素显像 体层摄影术,发射型计算机,单光子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99m锝美罗酸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生物型翻修加长柄治疗股骨松动伴股骨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于2011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新疆沙雅县人民医院关节外科接受髋关节翻修术的患者,选取股骨柄松动并伴有股骨缺损且仅翻修股骨柄者,排除感染、髋臼问题、严重内科疾病及骨质疏松者,最终纳入病例104例,其中采用生物型翻修加长柄者归入观察组(n=52),采用水泥型翻修柄者归入对照组(n=52)。采用t检验对比分析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相关功能评分。两组优良率、并发症发生率采用卡方检验比较。结果两组随访时Harri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生活质量量表(QOL)评分较治疗前增加(对照组:t=10.045、18.185、15.162,均为P<0.05;观察组:t=13.445、23.741、17.324,均为P<0.05)。两组随访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对照组:t=48.714,P<0.05;观察组:t=78.556,P<0.05)。观察组随访时Harris评分、ADL评分、QOL评分高于对照组(t=5.267、5.205、3.976,均为P<0.05),VAS评分低于对照组(t=8.561,P<0.05),且观察组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更短(t=4.917、4.398,均为P<0.05)。观察组优良率(98.1%)高于对照组(44.2%),并发症发生率(1.9%)低于对照组(13.5%)(χ2=36.728、4.875,均为P<0.05)。结论生物型翻修加长柄治疗股骨松动伴骨缺损的中期随访效果肯定,是一种可行的选择方案,远期疗效尚需进一步观察和验证。

  • 标签: 关节成形术,置换,髋 再手术 髋假体 股骨
  • 简介:张勇等[8]经统计后认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骨溶解在骨水泥和无骨水泥均存在,周围骨水泥断裂为肯定松动,说明断裂松动周围原本骨质量和骨吸收有关

  • 标签: 假体松动 全髋 断裂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植入术后关节腔内聚乙烯微粒浓度与周围骨溶解的组织学与组织化学计量关系。方法将30只新西兰兔随机按膝关节左右分成AL、AR、BL、BR、CL、CR小组)每小组10膝),将合金棒植入股骨髁间骨隧道,缝合关节囊。各组分别于术后第2、4、6、8、10、12周向膝关节腔内注射实验液,其中AL且为生理盐水,AR、BL、BR、CL、CR组分别为不同浓度的聚乙烯微粒悬液,第14周处死动物,检测周围骨溶解情况,分析聚乙烯微粒浓度与周围骨溶解的组织学与组织化学计量关系。结果AL组未见骨溶解现象,AR、BL、BR、CL、CR组可见不同程度骨溶解现象。从AR、BL、BR、CL、CR组,周围界膜组织内巨噬细胞和破骨细胞总个数随聚乙稀微粒浓度的增高而增多)P<0.01);从AL组到CR组,周围最大溶骨宽度及溶骨面积随聚乙稀微粒浓度增大而增大,其中,AR组和BL组之间区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BL、BR、CL、CR组之间区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AR组到CR组,TNF-α及IL-1的含量随聚乙稀微粒浓度的增大而增多,其中AR组和BL组之间区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BL、BR、CL、CR组之间区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聚乙烯微粒浓度与周围骨溶解的组织学与组织化学存在正比例计量关系。

  • 标签: 关节冲洗 聚乙烯微粒 关节松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植入术后关节腔内聚乙烯微粒浓度与周围骨溶解的组织学与组织化学计量关系。方法:将 30只新西兰兔随机按膝关节左右分成 AL、 AR、 BL、 BR、 CL、 CR小组)每小组 10膝),将合金棒植入股骨髁间骨隧道,缝合关节囊。各组分别于术后第 2、 4、 6、 8、 10、 12周向膝关节腔内注射实验液,其中 AL且为生理盐水, AR、 BL、 BR、 CL、 CR组分别为不同浓度的聚乙烯微粒悬液,第 14周处死动物,检测周围骨溶解情况 ,分析聚乙烯微粒浓度与周围骨溶解的组织学与组织化学计量关系。结果: AL组未见骨溶解现象, AR、 BL、 BR、 CL、 CR组可见不同程度骨溶解现象。从 AR、 BL、 BR、 CL、 CR组,周围界膜组织内巨噬细胞和破骨细胞总个数随聚乙稀微粒浓度的增高而增多) P<0.01);从 AL组到 CR组,周围最大溶骨宽度及溶骨面积随聚乙稀微粒浓度增大而增大,其中, AR组和 BL组之间区别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BL、 BR、 CL、 CR组之间区别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从 AR组到 CR组, TNF-α 及 IL-1的含量随聚乙稀微粒浓度的增大而增多,其中 AR组和 BL组之间区别无统计学意义 (P>0.05) ,BL、 BR、 CL、 CR组之间区别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聚乙烯微粒浓度与周围骨溶解的组织学与组织化学存在正比例计量关系。

  • 标签: 关节冲洗 聚乙烯微粒 关节松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解剖锁定接骨板治疗膝关节置换术后无松动的股骨周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2010年1月~2014年6月本院接诊12例行膝关节置换术后无松动的股骨周围骨折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6例患者采用解剖锁定接骨板治疗,作为观察组;6例患者采用DCS进行治疗,作为对照组,对患者的膝关节恢复情况进行评定。结果观察组患者膝关节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解剖锁定接骨板治疗膝关节置换术后无松动的股骨周围骨折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可推广使用。

  • 标签: 解剖锁定接骨板 膝关节置换术 股骨假体周围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唑来膦酸与鲑鱼降钙素联合功能康复锻炼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松动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间接诊的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7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肌肉注射鲑鱼降钙素联合口服钙尔奇D,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唑来膦酸静脉滴注,同时进行功能康复锻炼,比较两组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松动的临床疗效。结果术后1年时间内,观察组的松动率为8.5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71%,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唑来膦酸与鲑鱼降钙素联合功能康复锻炼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松动,能够有效增加的稳定性,降低松动率,具有较高的临床疗效。

  • 标签: 唑来膦酸 鲑鱼降钙素 功能康复锻炼 全髋关节置换术 假体松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硅胶隆眉弓术在治疗面上部轮廓低平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分析2018年7月至2020年9月,于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颅颌面一中心行硅胶隆眉弓术的女性求美者资料,纳入标准:眉骨低平、眼球突出或上睑臃肿。排除标准:额部曾行注射类手术或有注射物残留,眉骨区手术史,肿瘤史,甲状腺功能抗进或外伤史。根据眶上缘及眉弓区域解剖特点,在双侧眉尾下缘设计小切口,长度约7 mm,眉弓区域骨膜下剥离出与所雕刻大小合适的腔隙,并置入雕刻好的硅胶。雕刻时注意有效部分为下缘,厚度2~7 mm;中部为最上端,对应眉毛的内1/3处。两侧各设有1个小孔,允许术后组织长入。眉尾处与骨膜缝合固定,眉头处油沙钉打包缝合外固定。在术前、术后即刻和术后随访时拍摄照片并进行分析。术后满意度根据李克特5分量表由求美者、手术医师及非医学专业人员分别评分,数据以M(P25,P75)表示。应用SPSS 21.0软件采用多样本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进行统计分析,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本研究共纳入42例求美者,年龄(25.1±3.1)岁(20~32岁)。手术均顺利完成,共置入硅胶84个,置入厚度(下缘)为(4.53±0.77) mm(2~7 mm)。所有求美者表情正常,均无包膜挛缩、伤口裂开及神经损伤。1例发生极少量血肿,术后1~2周自行吸收;1例在术后6个月发生无菌炎症,最终行取出。随访(9.0±3.2)个月,范围6~18个月,除4例对外观轮廓不满意,接受再次手术外,其余求美者均得到了较满意的术后效果,与术前相比有明显改善,获得了更立体的眉弓和面上部三维轮廓,随访时面部容貌立体和谐。术后满意度评分:求美者为4.60(4.38,4.85)分(2.5~5.0分),手术医生为4.85(4.70,4.90)分(4.2~5.0分),非医学专业人员为4.80(4.66,4.90)分(3.7~5.0分)。3组满意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H=9.978、P=0.007)。其中,求美者满意度与手术医生满意度(H=9.978、P=0.009)、非医学专业人员满意度(H=9.978、P=0.04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手术医生满意度与非医学专业人员满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9.978, P=1.000)。结论硅胶隆眉弓术能有效地重塑面上部轮廓,提供更精致、更具有立体感的面型,是隆眉弓术的首选。

  • 标签: 弹性聚硅酮类 突眼 额骨 眉毛 整形外科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5-09-19
  • 出处:《医药前沿》 2015年第9期
  • 机构:法国国家癌症研究所公布的一份报告显示,过去4年,法国出现了一种与人工乳房假体植入相关的罕见癌症,患者均为曾接受隆胸手术的女性。不过,法国专家和官员表示,这种癌症的总体发病率很低,预后也较好,已经接受假体隆胸手术的女性不必过分担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应用保留的"多米诺"序贯疗法治疗骨肿瘤保肢术后周围感染的注意事项和临床疗效。方法收集并回顾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共11例采用保留的序贯疗法治疗骨肿瘤保肢术后周围感染患者资料,其中男8例,女3例;年龄(51.82±15.57)岁(范围21~74岁)。股骨远端肿瘤膝6例,胫骨近端肿瘤膝2例,骨盆感染2例,股骨中段1例。术前8例发热,2例出现窦道。序贯疗法治疗失败定义为:感染复发。治疗方法为保留的清创灌洗同时全身联合局部应用药物敏感的抗生素,评估患者的血常规、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等指标,手术部位X线及CT扫描,并进行国际骨肿瘤协会(Musculoskeletal Tumor Society,MSTS)评分。结果微生物培养阳性率72.7%(8/11),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2例,表皮葡萄球菌1例,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1例,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1例,鲍曼不动杆菌2例,停乳链球菌(C群)1例。治疗前及治疗后末次随访时MSTS评分由(10.91±2.31)分提升至(20.73±3.5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162,P<0.05)。3例序贯治疗感染控制失败,手术成功率72.7%(8/11),其中1例截肢,1例长期创面换药,1例改用抗生素骨水泥联合髓内钉反向双插技术控制感染。结论对临床感染症状短于1个月的骨肿瘤保肢术后周围感染,采用保留的"多米诺"序贯疗法治疗可取的较好的早中期临床疗效。

  • 标签: 感染 骨肿瘤 抗感染药,局部 治疗失败 治疗结果
  • 简介:近年来,随着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hiparthroplasty,THA)的广泛开展,股骨周围骨折(periprostheticfemoralfractures,PFF)发病率逐渐升高。目前报道:股骨侧周围骨折发病率是约4.1%[1-3];而生物型和THA翻修患者中的发生率更高,周围骨折在THA翻修病例中的发生率约在6%左右[4],在所有翻修原因中,处于松动

  • 标签: 假体周围骨折 股骨上段 假体松动 生物型假体 骨质疏松 ARTHROPLAS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