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在文化价值上坚守主流,在市场上占据主流,二者相统一才是主流文化应有之义,这也是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关键指标。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我们迫切需要通过增加高品质文化产品供给,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文化生活的向往,同时增强中国文化国际影响力。这是新时代中国文化发展的重要课题。一、文化产品供给质量不足成为主要矛盾中国已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增长最快的文化消费市场之一。这是改革开放40年的伟大成就

  • 标签: 主流文化 供给能力 提升主流
  • 简介:摘要提升基层政府的公共服务供给能力,是完善公共服务供给体系的关键环节,伴随着时代的进一步发展,构建服务型政府已经成为社会大众的共同需求,因此本文将重点分析提升基层政府公共服务供给能力的对策。

  • 标签: 基层政府 供给能力 制度安排
  • 简介:相对于随机变量,用模糊变量描述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有时是一种更好的选择。传统上,可能性测度往往被认为是与概率测度平行的概念。然而,事实表明,在模糊集合论中正是可信性测度才扮演了概率测度的角色。供应链管理需要节点企业在产品供给能力与库存成本之间取得平衡,确定合适的产品供给能力是成功进行供应链管理的关键。基于可信性理论,提出了模糊需求下度量产品供给能力的概念,给出了计算产品供给能力(补给周期供给水平、产品供给率)的公式和算例,讨论了模糊需求隶属函数形状的改变对产品供给能力的影响。

  • 标签: 模糊需求 可信性测度 产品供给能力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供给侧改革涉及各行业和多个层面,在此将以消费者需求的视角对供给侧改革相关问题及建议进行讨论。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关于有供给无需求、有需求无供给和有效供给效率低下的供给需求错配。根据萨伊定律和产业'微笑曲线'理论分析目前市场存在问题及提出解决建议和改革难点。了解消费者需求,供给契合消费者需求,实现企业由内向外转向由外向内发展方式的转变。

  • 标签: 消费者需求视角 供给侧改革
  • 简介:提升基层政府公共服务供给能力,是完善公共服务供给体系的关键性环节。就我国目前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发展现状及供给能力所涉及的相关要素分析,增强基层政府公共服务供给能力需要把握的环节主要有:进一步改革公共财政制度、合理规范中央与地方的公共服务事权关系、完善公共服务供给多元化体系、完善公众对政府公共服务的绩效评估机制、加强对公共服务的监管等。

  • 标签: 基层政府 供给能力 制度安排
  • 简介:6月15日消息,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部印发《关于推动交通提质增效提升供给服务能力的实施方案》,要求“十三五”期间,要在完善交通基础设施网络的同时,围绕综合枢纽衔接、城际交通建设、推广联程联运、发展智能交通、提升快递服务、支撑服务消费、绿色安全发展等7个方面,实施28类重大工程。到2020年,形成内涵更丰富、层次更多样、服务更优质、管理更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 标签: 服务能力 供给 工程 交通基础设施 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经济社会发展
  • 简介:2011年,全县蔬菜种植面积8.42万亩,总产量8.36万吨,总产值10600万元。露地蔬菜种植面积7.62万亩,产量7.1万吨,产值9400万元,占蔬菜总产值的88.68%。设施蔬菜种植面积6000亩。产量1.26万吨,产值1200万元,占蔬菜总产值的11.32%。其中,日光温室蔬菜面积460亩,产量0.57万吨,产值660万元,占蔬菜总产值的6.23%。

  • 标签: 设施蔬菜 能力建设 生产供给 静宁县 种植面积 保障
  • 简介:本报告分析了我国的科技供给能力、科技供需的缺口,对科技供给与需求状况做出基本判断:我国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科技供给不能满足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未来我国科技发展要把自主研究开发与引进国外技术结合起来,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组织重大技术装备的科研攻关,同时要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靠市场的需求带动研究开发,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科技的需求。

  • 标签: 技术创新 中国 科学技术 供给 需求 市场
  • 简介:住房保障是政府的重要责任,受到政治、经济和社会多种因素影响,以财政分权因素为例,分析发现:我国分税制改革尚未形成激励地方政府自觉增加住房保障财政供给的机制,现行财政分权模式不利于增强地方政府住房保障供给能力。今后需要结合分税制改革,明确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的住房保障责任,并将其作为财政投入的依据,结合我国住房保障供给与城镇化进程、城镇贫困和低收入人群的住房保障需求,合理规划和制定住房保障政策,增加财政投入,提高供给水平。

  • 标签: 财政分权 住房保障 财政供给
  • 简介:随着国家经济发展、产业结构改革的不断深化,中央提出了供给侧改革的若干意见。从供给侧改革的视角出发,结合高职生就业能力现状基础上,从高职院校和高职学生两个视角出发,提出提升高职生就业能力的培养策略。

  • 标签: 供给侧 高职学生 就业能力
  • 简介:本文主要利用实地调研资料,对乡、县及省级以上财政对农村公共服务的供给能力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乡级财政主要维持乡镇行政机构的运转,县级财政保障了公共服务机构的运转并提供日常的公共服务需要,而农村中的公共建设则主要依赖于省级以上财政,对于中西部地区而言,中央财政在农村公共建设中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本文认为,农村公共服务供给能力的过度上移,不利于供给效率的提高。

  • 标签: 农村 公共服务 公共财政 供给能力
  • 简介:根据能力内涵的特性,公共服务能力是指公共服务供给主体所具有的生产公共产品、提供公共服务的内在客观要素及其主观意愿。而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则是公共服务能力的动态化,是静态的、潜在的公共服务能力在公共服务供给过程中的表现及其结果。作为公共服务能力表现结果的公共产品、公共服务,一般具有直观的、可测量的特点。

  • 标签: 公共服务能力 供给过程 内涵 研究框架
  • 简介:摘要:红树林作为全球开放程度最高的自然生态系统之一,拥有丰富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等。迄今的研究表明,红树林最大的经济效益来自其生态系统产品(如渔业、木材和薪材)、文化服务(旅游)和调节功能(海岸保护)。近年来在国家大力支持下,得到很大程度的面积修复和生态系统的提升。但是在长期的修复过程中,政策更倾向于保护,而忽视了周边居民长期的生计问题。大量的红树林生态修复以国家投入为主,具有明细的公益性,同时又以保护的形式禁止周边居民参与红树林经济生产,周边居民从红树林保护和修复中获得的经济价值有限。在长期的造林修复实践中发现成功的生态修复离不开当地周边居民的积极参与。本文从长期的造林实践中出发,在造林修复的同时应该充分考虑红树林生态产品的供给能力,科学合理规划出经济作业区域,全面增强红树林生态产品供给能力。切实做到尊重自然、保护自然、顺应自然、和谐自然!

  • 标签: 生态产品  养殖模式  生态经济  生态旅游  供给能力
  • 简介:大学的管理能力主要来自于管理者、组织层面的多种因素,通过强化与固化方式,形成大学的主导性同质性管理能力,通过异化方式,形成大学的非主导性异质性管理能力。大学管理能力的需求有两类:一是同质性需求,指大学所面临的管理任务具有历史相似性,只需要现有的主导性同质性管理能力就可解决;二是异质性需求,指大学面临的管理任务变得复杂多样,需要异质性管理能力才能解决。大学战略管理既要求各种能力供给与需求能够大致平衡,实现静态匹配,又要求各种能力供给的增量或增长速度要大致大于各种能力需求的增量或增长速度,实现动态匹配。这要求大学既要进行深层次的组织创新又要改变管理者的价值观、心智模式等本源性的能力因素。

  • 标签: 大学管理 战略管理 同质性能力 异质性能力 管理能力
  • 简介:构建农村基层政府公共品供给能力的评估指标体系,是科学评估农村基层政府公共品供给能力的前提。本文首先界定农村基层政府公共品供给能力的内涵和构成,然後逐一讨论关于构建我国农村基层政府公共品供给能力评估指标体系的目标、指标体系、抨估标准和权重等问题,最后构建一个评估农村基层政府公共品供给能力指标体系的总表。

  • 标签: 农村公共品 农村基层政府 供给能力 抨估指标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