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医学的研究,我国对于一些药物在机体内的代谢等有了更加深入的要求。主要就是对于一些药物的代谢动力的研究。本文将简单介绍药物的代谢动力

  • 标签: 药物 代谢动力学 研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研究苯妥英钠在健康志愿者中时辰药物代谢动力。方法单剂量口服苯妥英钠片200mg,第一次早晨7:00服药,两周后改为晚上7:00服药,用荧光偏振免疫法(TDX)测定血清中苯妥英钠的浓度。结果不同时间服用苯妥英钠,其主要药物代谢动力参数AUC、K、Tmax、T1/2等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早晨和晚上服药剂量应考虑有所区别,使临床用药更趋于个体化、合理化。

  • 标签: 苯妥英钠 时辰药物代谢动力学 荧光偏振免疫法
  • 简介:摘要:西药药物代谢与药物动力研究是药物学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药物代谢和药物动力对于了解药物在体内的转化过程、药效学效应以及药物相互作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综述西药药物代谢与药物动力的研究进展,包括药物代谢途径、代谢酶、药物动力参数以及影响药物代谢动力的因素。通过深入了解西药药物代谢与药物动力的相关知识,可以为药物研发、临床应用和药物治疗个体化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西药药物,药物代谢,药物动力学,药物代谢途径,代谢酶,药物动力学参数,个体差异
  • 简介:摘要超高效液相色谱(UltraPerformanceLiquidChromatography,UPLC)是近年来发展十分快速的以更小颗粒(粒径一般小于2μm)为填料的液相色谱技术,是HPLC近年来技术革新的产物。本文对超高效液相色谱近年来在药学领域的应用以及其成果进行综述。

  • 标签: 超高效液相色谱 药物代谢动力学 应用
  • 简介:摘要T-2毒素作为粮食作物的主要污染物,对人和动物的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生殖发育等都存在毒性作用。在我国大骨节病病区,大骨节病发生的病因物质是病区产谷物内超常聚集的T-2毒素。通过改变生产生活方式、换粮等综合防治措施,大骨节病防治成果显著,但病区外环境中仍有致病因子存在。本文在T-2毒素代谢动力方面,将相关研究文献进行综述,阐述了T-2毒素的理化性质、体内分布、代谢动力、生物转化以及T-2毒素及其代谢产物对各脏器的损伤,以期为T-2毒素对全身各器官影响研究提供新的思考。

  • 标签: T-2毒素 HT-2毒素 代谢动力学 器官损伤
  • 简介:采用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按自身对照法在六只家兔身上,对卡马西平单用及与尼莫地平合用中卡马西平浓度变化进行观测,结果表明,合用尼莫地平后卡马西平药物动力模型稍有改变,而单用与合用卡马西平,其半衰期(T1/2),药时曲线下面积(AUC),消除率(CL),表布容积(Vd),峰浓度(Cmax)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 标签: 尼莫地平 卡马西平 药物动力学 抗癫痫药
  • 简介:摘要所谓中药注射剂,是指综合运用中医药理论和现代萃取技术,提取中药或天然药物中的有效成分,制成的可供人体注射用的药剂,有无菌粉末、悬浊液、溶液等多种形式。随着越来越多的中药注射剂应用于临床治疗,有必要提高中药注射剂的质量控制标准,确保用药的安全性。进行药物代谢动力研究可以了解药物效应的物质基础,从而实现中药注射剂的高效利用和工艺优化。本文分析了中药注射剂药物代谢动力的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从理论成果、物质基础和相互反应三个角度阐述了重要注射剂药物代谢动力的研究进展,以推动中药注射剂的科学化应用。

  • 标签: 中药注射剂 药物代谢动力学 物质基础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2095-7165(2015)10-0118-01
  • 简介:摘要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对病理状态下药物代谢动力的研究进行综述,总结病理状态是否会引起药物药代动力的改变,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 标签: 病理状态 吸收 分布 代谢 排泄
  • 简介:实验水温为15±2℃,金鳟(Oncorhynchusmykiss)(平均体质量100±10g)单剂量肌肉注射30.0mg/kg诺氟沙星后,应用高效液相色谱(HPCL)法于0.15,0.25,0.5,0.75,1,1.5,2,4,6,8,12,24,48,72h测定了鱼血浆、肝脏和肾脏组织中药物的浓度,研究了诺氟沙星在金鳟组织中的分布及药物动力规律。结果表明,诺氟沙星在金鳟体内吸收分布迅速,符合药物动力一级吸收二室开放模型,但消除缓慢。诺氟沙星在金鳟血浆、肝脏和肾脏中的主要动力参数如下:分布半衰期(T1/2α)分别为0.866、1.985、0.388h;消除半衰期(T1/2β)分别为31.369、36.402、30.975h;药时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308.005μg/mL.h、622.721μg/g.h、794.362μg/g.h。

  • 标签: 金鳟 诺氟沙星 药物代谢动力学
  • 简介:病毒的流行、谣言的散布、观点的传递都是在不同网络上的形形色色的传播现象,既存在着现象后的不同起因和特征,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和共通的演化机理。汇总了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研究小组过去几年里在网络传播动力的研究成果。

  • 标签: 复杂网络 传播动力学 网络
  • 简介:新近的强相互作用规范理论被称为量子色动力,本文把它与较早出现的量子电动力规范理论相比较。讨论了量子色动力的某些重要性质(例如渐近自由),并指出这理论的某些结果及目前的限度。

  • 标签: 量子色动力学 量子电动力学 强相互作用 渐近自由
  • 简介:动力是高中物理课的重点内容,其综合性较强,学习难度较大。为了使学生较好地消化吸收这部分内容,有必要进行系统地综合训练。第一,将牛顿三定律、平衡力、动能、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动量、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等内容制成如下表所示的幻灯片,教师通过幻灯片表格的分析,引导学生记住牛顿三定律的内容,牛顿第三定律中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同一对平衡力的区别与联系,动能与动量、动能定理与动量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与动量守恒定律的区别、表达式的异同及应用中的注意事项等。第二、教师讲解两个综合性较强的典型例题(幻灯片打出例题,引导学生分析题意,在黑板上板书解题过程)例题1:物体从倾角为300、长1m的光滑斜面的顶端滑下后,继续在水平面上运动,如果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求物体停止时,在水平面上移动的距离是多少。(第一阶段斜面无摩擦下滑,利用机械能守恒定律求出滑到斜面底端时的速度v0;第二阶段水平面上的减速运动,利用牛顿第二定律F=ma及运动学公式vt2-v02=2as)例题2:一棵以30m/s的速度在空中飞行的手榴弹,其质量为2kg,爆炸后分成质量之比为2:1的大小两块弹片,已知大块弹片以200m/s的速度沿原方向飞行...

  • 标签: 动力学复习 复习设计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对某类航空发动机防冰控制系统作以介绍,并根据防冰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结合故障树分析方法,给出了航空发动机装在飞机上和在台架试车时发生防冰控制系统故障的排除方法,可用于指导防冰故障的排除。

  • 标签: 航空发动机 防冰系统 故障排除方法
  • 简介:目的研究传统药黄连-栀子配伍后黄连对栀子在家兔体内药物代谢动力的影响。方法栀子组和黄连-栀子组(1:1)分别灌胃给药,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栀子苷的血药浓度,DAS2.0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栀子单独给药、药对黄连-栀子配伍给药,栀子苷在家兔体内代谢模型均呈二室开放模型;配伍组栀子苷的t1/2α、t1/2Ka缩短,tmax和V1/F减小,K21和CL/F增加。结论黄连中的化学成分可对栀子苷的吸收、分布和消除过程产生影响。该研究可为传统药对体内协同作用机制的研究提供思路。

  • 标签: 黄连 栀子 配伍 栀子苷 药物代谢动力学
  • 简介:摘要中成药的发展形式很好,问题不少。研究复方中药制剂的药动学规律,对阐述其组方原理,进行新药开发、剂型改革、质量评定,指导合理用药,充分发挥中医方剂的疗效均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由于复方中药制剂组方复杂,成分繁多,干扰因素多,因此,其药动学研究不同于化学药物制剂,难度颇大。针对其发展现状,应该从药理临床等方向加强对中成药研究工作。

  • 标签: 中成药 发展现状 复方中药制剂 药动学 研究方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溴敌隆经口灌胃染毒后,家兔体内溴敌隆血药浓度变化及代谢特点,以期为溴敌隆体内代谢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将普通级雄性日本大耳兔随机分为试剂对照组(无水乙醇1 g/kg)、高剂量组(溴敌隆0.3 mg/kg)和低剂量组(溴敌隆0.05 mg/kg),每组6只。分别于经口灌胃染毒后1、2、4、8、12、16、24、36、48、72、168、336、504 h从家兔耳中央动脉采血,样品1 h内离心,测定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血浆中溴敌隆浓度,借助DAS 3.0.2软件对染毒时间、血药浓度等代谢动力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各组家兔染毒前后体重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低剂量组家兔PT、APTT均出现明显异常,但PT出现异常早于APTT。高、低剂量组家兔均在染毒后12 h血浆中溴敌隆浓度达峰值,高剂量组溴敌隆半吸收期(t1/2ka)为4.34 h,清除半衰期(t1/2)为81.52 h;低剂量组t1/2Ka为6.90 h,t1/2为56.38 h。家兔经口染毒溴敌隆房室模型呈三室模型分布。结论溴敌隆口服吸收迅速,但代谢缓慢,溴敌隆经口染毒在体内变化符合三室模型。

  • 标签: 中毒 溴敌隆 药代动力学,药动学
  • 简介:利用生理毒物代谢动力(PBTK)对小鼠静脉注射农药氰戊菊酯后,氰戊菊酯在体内分布转化代谢过程进行模拟,为评价农药暴露风险提供依据。小鼠静脉注射氰戊菊酯的PBTK模型构建分为5个房室:肝脏、肺、肾脏、充分灌注室和不充分灌注室,各房室内氰戊菊酯的浓度变化率由质量守恒微分方程表示。根据欧拉数值计算方法,对小鼠静脉注射氰戊菊酯后的毒物代谢动力数据进行模拟。结果模拟预测了小鼠静脉注射0.5mg·kg-1、2.5mg·kg-1、10mg·kg-1氰戊菊酯后血液、肝脏和肺中氰戊菊酯浓度变化曲线。为验证该模型的准确性,对小鼠静脉注射0.77mg·kg-1氰戊菊酯后血液、肝脏和肺中氰戊菊酯的浓度值变化模拟值与前人的实验测量值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模拟值与实验值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因此利用该方法可以估测小鼠静脉注射氰戊菊酯的毒物代谢动力数据,为评估农药暴露体内剂量数据提供了便利途径。

  • 标签: 氰戊菊酯 生理毒物代谢动力学模型 小鼠 欧拉数值法 静脉注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