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9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土房是民居建筑中的一种,曾经是彝族的传统建筑,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各个民族文化的融入,彝族、傣族等民族的建筑-土房也发展成了独具特色的建筑,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土房也成为了云南众多民居建筑中的重要代表之一。土房作为民居建筑,具有冬天保暖、夏季凉爽、材料建设方便,构建成本低廉、实用等优点,能够非常好的适应当地的环境、地形,并且能够满足当地居民的生活习惯以及室内外空间。土房是彝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但民居建筑正随着现代城市的扩张逐渐减少,钢筋混凝土的城市盖楼一步一步盖起,在这样高速发展的时代,对民居建筑-土房的传承与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保护与改造民居建筑,是当代设计师不容推卸的责任。

  • 标签: 民居建筑 土掌房
  • 简介:摘要:机组检修时,排出流道内积水是重要前提。闸门渗漏水一般采取水下作业方式解决,而水下作业时人员承担很大风险,且水下作业费用较高。在非必要实施水下作业堵漏情况下,如何高效解决检修排水问题,高质量实施机组检修工作,在仙人大港枢纽1#机组检修排水中分析问题原因,探讨了排水方法,通过了实践验证,较好的解决了机组检修排水问题。

  • 标签: 机组检修 闸门 排水装置 液压顶门装置
  • 简介:摘要: 跖脓疱病,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病因病机复杂,易诊难治。主要临床表现是手足掌跖部位对称性红斑、针尖大小无菌性脓疱。文中概述了古今中医医家对本病的病因病机不同的认识和理解,中医各家的临床经验及心得,总结认为风、湿、热、毒是本病发病的病理基础,内有不足,复感外邪责至于脾,酿生湿热,或气机郁滞,湿热蕴积,成毒成脓,是主要的病理变化。湿邪贯穿于本病的始终,与肝脾关系密切。

  • 标签: 掌跖脓疱病 瘑疮 病因病机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克氏针与微型钢板治疗第五骨基底骨折伴腕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1年1月至2020年1月,我科治疗第五骨基底骨折伴腕关节脱位患者29例,其中16例行克氏针内固定(A组),13例行微型钢板内固定(B组),比较两种疗法。按照Lundeen分型:A型11例,B型9例,C型5例,D型4例。随访内容包括:术后创口愈合情况,感染与否,骨折延迟愈合与否,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第五指关节活动度,患侧握力与健侧的百分比,影像学资料(第五骨高度)。采用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进行评分。结果术后随访时间9~15个月,平均11.2个月。两组的第五指关节活动度、第五骨高度及握力与健侧相比,恢复情况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的手功能评估优良率B组高于A组,优良率的组成两组间无差异。所有病例均达骨性愈合,无骨性关节炎发生。其中A组骨折延迟愈合2例,延长固定时间后达到骨折愈合;B组无骨折延迟愈合发生。A组病例骨折愈合时间明显长于B组。A组有4例出现针尾刺激不适,拔除克氏针后不适症状消失。在拔除克氏针早期出现腕关节僵硬,予康复治疗后腕关节活动良好。A组术后早期出现手背尺侧半感觉麻木3例,B组出现2例,予口服神经营养药物3个月后,麻木不适症状缓解。结论从骨折愈合时间、骨折延迟愈合及术后早期并发症等指标来看,钢板较克氏针治疗第五骨基底骨折伴腕关节脱位有明显的优势,但在最终关节功能恢复上无明显差异。临床治疗应根据患者依从性、骨折类型、技术条件及患者的年龄、费用情况等合理选用,才可达到最好疗效。

  • 标签: 骨折 脱位 腕掌关节 内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一种新的手指关节镜入路:近指间关节侧关节镜入路的安全性及初步临床应用。方法利用inside-out技术在近指间关节侧方板深面建立入路,可观察到近指间关节侧结构并进行关节腔内操作。自2018年5月至2020年9月,我科利用该技术行关节侧游离骨折块取出4例、松解单纯板挛缩4例、关节腔内增生滑膜切除2例。结果所有手术均达术前目标,4例侧骨块均在关节镜下取出;挛缩的板经镜下刨刀打磨后变薄,经手法松解后可在镜下见屈肌腱显露,可将挛缩的关节完全被动伸直;关节肿痛患者经镜下滑膜切除后,肿痛消退。10例患者中1例出现术后手指麻木,术后6周麻木自行缓解。结论近指间关节侧入路较为安全,可完成关节侧病变的处理,初步临床应用取得良好效果。

  • 标签: 骨折 关节镜 指间关节 掌板 滑膜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2017年6月郑州仁济医院外科一区收治1例左前臂及腕部毁损伤、第3~5指离断伤幼儿。手术一期行前臂及腕部血管、神经、肌腱修复加腹部皮瓣修复术加第3~5指寄养再植术;二期行腹部皮瓣断蒂;三期行寄养手指回植及游离股前外侧皮瓣(ALTF)修复足部供区;四期行手指功能重建及足部皮瓣显微削薄术。术后4年随访,第3~5指与拇指可完成抓捏、对功能,轻度活动受限,足部皮瓣无明显臃肿,感觉恢复至S3,走路、跑步不受影响。

  • 标签: 断指 寄养再植 毁损伤 小儿 功能重建
  • 简介:摘要:手背浅静脉是临床静脉输液治疗的常用部位之一,手背静脉网血管具有血管丰富、管径粗直、位置表浅等特点,而手部背侧分布的动脉血管位置相对较深,临床上,在手背浅静脉穿刺时误穿动脉的情况较为少见。

  • 标签: 静脉穿刺 掌背动脉变异 误穿动脉
  • 简介:摘要:叶梁王茶既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木本蔬菜,又是一种用途广泛的药用植物,近年来日益受到人们关注。通过对兰坪县近几年叶梁王茶种植及管理技术进行深入调查研究,不断优化种植技术,从叶梁王茶植株形态特征、生长习性、生态种植及采收加工等几个方面系统总结,就改善高海拔地区叶梁王茶生态种植技术,提升叶梁王茶种植效益提供技术指导和理论借鉴。

  • 标签: 高海拔 掌叶梁王茶 生态种植技术
  • 简介:定边油田卜项目区处于陕北斜坡的中西部,是典型的低孔、特低渗油藏,主要开采含油层系有延4+5、延7、延8、延9、延10、长6、长8油层,主力开发层系为延9、长8。由于储层物性差,投入水与地层水不配伍,储层孔吼细小,导流能力差等原因,使油层出现堵塞现象,水井注入压力高,注不进水或达不到设计注水量,注采失衡等问题。文章综合考虑影响储层注水的各种影响因素,重点从注入水水质因素,注入水与地层配伍性及敏感性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为油藏的合理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单一侧入路侧与桡侧双钢板内固定治疗伴有桡侧柱不稳的AO-C3型桡骨远端骨折(distal radius fractures,DRFs)的疗效。方法自2016年1月至2020年6月,我们采用侧与桡侧双钢板内固定治疗桡侧柱不稳的AO-C3型DRFs患者29例。记录患者一般资料、手术相关指标,随访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末次随访时测量影像学参数(倾角、尺偏角、桡骨高度)、腕关节活动范围,并采用DASH评分和Mayo评分评定患肢功能。结果所有患者手术过程均顺利,手术时间平均(58±13)min,术后均获得随访,时间为12~42个月,平均(18.3±7.9)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9~16周,平均(13.5±3.1)周,无骨折延迟愈合、不愈合等并发症。末次随访,倾角(9.2±4.9)°,尺偏角(18.3±8.2)°,桡骨高度(13.0±4.4)mm;腕关节活动范围,屈(55.3±5.8)°,背伸(56.9±7.2)°,尺偏(23.8±4.1)°,桡偏(18.6±3.7)°。平均DASH功能评分(10.3±8.0)分;腕关节功能依据Mayo评分标准评定:优15例,良12例,可2例。结论对单一侧钢板内固定后存在桡侧柱不稳的AO-C3型DRFs,经同一切口置入桡侧钢板,可有效固定桡侧柱,避免术后再移位,可获得良好的腕关节功能恢复。

  • 标签: 桡骨骨折 治疗结果 锁定接骨板 内固定术 桡侧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拇指桡背侧逆行筋膜瓣结合神经、血管、肌腱转位治疗伴有侧软组织缺损的拇指旋转撕脱离断伤的临床疗效。方法2018年4月-2019年6月,收治伴有侧软组织缺损的拇指旋转撕脱离断伤患者10例,其中男7例,女3例;年龄18~45岁,平均28岁。均为拇指旋转撕脱离断伤,离断平面:掌骨水平1例,指关节水平3例,近节指骨5例,指骨间关节1例。受伤至手术时间0.5~3.0 h,平均1.5 h。侧软组织缺损3.0 cm×1.0 cm~2.5 cm×0.8 cm,均应用神经、肌腱、血管一期移位再植,侧软组织缺损应用拇指桡背侧逆行筋膜瓣进行修复。术后患者门诊随访4例,电话随访6例。结果10例再植指及皮瓣全部成活;其中3例皮瓣术后肿胀瘀血,远端有张力性水疱,结痂换药后成活。全部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12个月,平均8.4个月。再植指皮瓣血运良好,拇指对活动可,全部患者均恢复工作。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断指再植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进行评价:优8例,良1例,可1例。结论应用拇指桡背侧逆行筋膜瓣结合神经、血管、肌腱转位的方法治疗拇指旋转撕脱离断伤,可以有效地保留拇指的长度和功能。

  • 标签: 断指再植 筋膜瓣 拇指离断伤 旋转撕脱伤
  • 简介:摘要目的报告多维度交叉克氏针治疗第一骨基底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6年6月至2020年5月我们采用多维度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第一骨基底骨折患者20例,闭合骨折12例,开放性骨折8例,骨折均未累及第一腕关节面,术后2周开始进行早期功能锻炼。结果伤口均Ⅰ期愈合,随访3~16个月,平均10个月。骨折愈合时间8~11周,平均9.5周。拇指各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疗效:优12例,良6例,中2例;优良率90%。结论应用多维度交叉克氏针治疗第一骨基底骨折,能提供初始稳定性,骨折固定相对牢固,可早期功能锻炼,术后疗效可靠。

  • 标签: 掌骨 骨折 克氏针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侧入路联合背侧小切口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适应证和临床疗效。方法自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我们对13例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先行侧入路复位,并以侧锁定钢板螺钉固定,再行背侧小切口,对背侧骨折块或关节塌陷骨折块进行显露复位。2例骨折块较小予以复位,缝合骨膜维持骨块位置;余11例根据骨折块大小情况进行钢板螺钉、单纯螺钉或克氏针固定。结果术后13例均获得随访,时间为6~24个月,平均9个月。所有患者均获得骨性愈合,时间为8~12周,平均10周。末次随访时采用Gartland-Werley评分量表对腕关节功能进行评定:优8例,良4例,中1例。术后随访期间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切口感染、神经损伤、内固定物断裂或松动等并发症。结论侧入路结合背侧小切口适用于治疗部分背侧粉碎、桡尺远侧关节不稳定、关节面塌陷的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可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 标签: 桡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内 掌侧入路 背侧入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股沟区、手腕尺侧及足底内侧作为修复儿童手部侧皮肤缺损全厚皮片供区的优化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烧伤整形外科行手部全厚皮片移植术,术后皮片完全存活且有半年以上随访的手部侧皮肤缺损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全厚皮片供区分为腹股沟区、手腕尺侧和足底内侧3个组。采用潘通皮肤色卡指南测定受区移植全厚皮片与周围皮肤色差;采用患者与观察者瘢痕评估量表对受、供区术后瘢痕进行评分;评估受、供区的术后效果家长满意度。计量资料采用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采用Fisher’s精确概率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共纳入68例患儿,男44例,女24例,年龄(3.19±2.74)岁(6个月至14岁),其中腹股沟区供皮37例,手腕尺侧供皮19例,足底内侧供皮12例。术后随访(14.07±2.94)个月(7~18个月)。3组不同供皮区的术后受区移植皮片色差及家长满意度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足底内侧组、手腕尺侧组色差均小,腹股沟区组色差最大;足底内侧供皮组家长满意度最佳,其次为手腕尺侧供皮组,腹股沟区供皮组家长满意度最差。3组术后受、供区瘢痕的评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儿术后受区家长满意度评级中,足底内侧组级别为优者比例最高,其次为手腕尺侧组,腹股沟区组最低,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全厚皮片移植修复儿童手部侧皮肤缺损时,为获得最佳的重建效果,缺损面积不大时,偏侧的缺损推荐足底内侧供皮,偏手指侧方的缺损以手腕尺侧供皮为宜。

  • 标签: 手掌 全厚皮片 供区 植皮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微型钢板、克氏针内固定在指骨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我院2020年5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指骨骨折患者6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开展内固定治疗,对照组给予克氏针,研究组给予微型钢板,就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并发症情况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型钢板、克氏针内固定应用于指骨骨折患者中,前者在提升疗效,降低并发症风险方面的价值突出。

  • 标签: 掌指骨骨折 克氏针 微型钢板 内固定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应用微型钢板与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指骨骨折所起到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21年9月至2022年8月期间收治的指骨骨折患者60例,随机将这6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的对照组应用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方式,观察组应用微型钢板治疗方式,通过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基本资料分析评价护理质量。结果:应用微型钢板治疗的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76.66%,且患者的住院时间以及骨折愈合时间等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出现指骨骨折的患者应用微型钢板方式相比于克氏针内固定方式能够提升患者治疗效果,且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的优势,因此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应用。

  • 标签: 微型钢板 克氏针内固定 掌指骨骨折 治疗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后天性跖角化症(PPK)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金属植入物(MI)对患者血浆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观察性研究,收集2020年6月至2021年12月东部战区总医院皮肤科就诊的后天性PPK,以同期健康体检者为对照。PPK面积及严重度指数评分参考湿疹面积及严重度指数评分法,采用金属成分斑贴试验(MPT)检测两组金属过敏原,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浆肿瘤坏死因子(TNF)α、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IL)4、IL-13、IL-17A、IL-8水平。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Q1,Q3)表示,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PPK患者组81例,男42例,女39例,平均年龄48岁(范围21 ~ 65岁),37例(45.7%)有MI,其中牙科植入物34例,骨科植入物2例,心内科植入物1例。对照组纳入36例健康体检者,两组年龄及性别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MI组(37例)PPK面积及严重度指数评分[0.40(0.27,0.75)分]与无MI组(44例)[0.38(0.19,0.70)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 = 1.21,P = 0.225)。PPK患者组46例、对照组30例行MPT检查,患者组金属阳性比例(14/46)高于对照组(2/30,χ2 = 6.17,P = 0.013);46例行MPT检查患者中,有MI患者金属阳性比例(10/25)高于无MI患者(4/21,校正后P < 0.017)。患者组及对照组均有36例行血浆细胞因子检测,患者组血浆TNF-α[66.2(58.7,69.3) pg/ml]、IFN-γ水平[645.0(571.5,681.1)]均低于对照组[71.5(64.5,73.9)、716.5(620.4,785.0) pg/ml,P < 0.05],两组间血浆IL-4、IL-13、IL-17A、IL-8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后天性PPK患者特别是有MI的患者MPT阳性更多见,金属与后天性PPK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血浆TNF-α和IFN-γ水平改变可能与部分后天性PPK有关。

  • 标签: 皮肤角化病,掌跖 细胞因子类 肿瘤坏死因子α 干扰素γ 金属植入物 金属成分斑贴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