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产妇产后乳汁分泌不足应用乳房按摩治疗疗效。方法2016年12月—2017年12月,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00例产后乳汁分泌不足产妇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数表的方式将产妇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运用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乳房按摩治疗,对比两组产妇乳房各项功能恢复情况以及产乳合格率。结果观察组产妇各项功能恢复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妇产乳合格率94.00%显著高于对照组80.00%,P<0.05。结论产后乳汁分泌不足产妇在分娩后采用乳房按摩治疗的方式,可显著提升治疗效果,改善乳汁分泌质量,提升治疗有效率,值得推广。

  • 标签: 产后 乳汁分泌不 乳房按摩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产后乳房按摩治疗产妇乳汁分泌不足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 2019年 5月 -2020年 5月期间,接收的 68例正常分娩但是乳汁不足的产妇,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行产后乳房按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乳房功能恢复情况以及乳汁分泌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乳汁分泌率 94.12%,对照组乳汁分泌率 61.76%,观察组情况更好,且产妇乳房的功能性恢复情况也是观察组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产后乳房按摩可以有效改善产妇乳汁分泌情况,并且促进产妇乳房功能恢复,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值得在临床研究中推广使用。

  • 标签: 产后乳房按摩 产妇乳汁分泌不足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产后早期进行穴位乳房按摩促进乳汁分泌的影响。方法将220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0例,对照组按照产科常规母乳喂养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母乳喂养护理的基础上,在产后2小时开始实施穴位和乳房按摩,每日3次,每次20分钟,连做3天。结果观察组产妇泌乳始动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产后48小时、72小时泌乳量明显多于对照组,产后3至4天乳房胀痛明显轻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早期实施穴位乳房按摩可使产妇泌乳时间提前,乳汁分泌量增加,乳房舒适度增加。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

  • 标签: 产后 乳房 穴位按摩 乳汁分泌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产后乳房按摩乳汁分泌影响。方法将240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120例,对照组120例。对照组产妇进行常规母乳喂养指导,实验组产妇在此基础上于产后5小时开始对产妇进行乳房按摩的实施、指导与督促,观察产妇产后3~5天乳房泌乳量。结果实验组在产后3天的泌乳量较对照组多。结论产后5小时对产妇进行乳房按摩能预防乳房胀痛,促进泌乳,从而增强产妇母乳喂养的信心。

  • 标签: 产妇乳房按摩乳汁分泌
  • 简介:摘 要: 目的 探讨耳穴压豆配合乳房按摩对顺产产妇乳汁分泌的影响。方法 将 2015年 6月 -2016年 2月在我院分娩的 200例顺产产妇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产后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耳穴压豆配合乳房按摩,比较两组产妇产后泌乳开始时间、泌乳量、并发症发生率、纯母乳喂养率和满意率。结果 观察组产妇的泌乳开始时间,其中产后 24小时内 30例,占 30%,产后 24-48小时 60例,占 60%,产后 49-72小时 10例,占 10%,泌乳量多于对照组,纯母乳喂养率、满意率高于对照组( 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 耳穴压豆配合乳房按摩能使产妇产后泌乳时间提前,促进泌乳量,减少乳头皲裂、胀痛等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纯母乳喂养率和满意率。

  • 标签: 耳穴压豆 乳房按摩 泌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乳房穴位按摩手法促进产妇产后乳汁分泌临床效果观察。方法:选2020年6月-2021年6月在我院住院分娩产妇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照传统乳房按摩手法:用手的大鱼际肌从乳房基底部进行360度按摩整个乳房。观察组:采取改良乳房穴位按摩手法;两组均按需哺乳或24小时内进行母乳喂养8-10次,应用后3天,对比观察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妇平均泌乳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改良乳房穴位按摩 乳汁分泌 乳房按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后乳房按摩促进乳汁分泌的疗效。方法选择120例在我院分娩的初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产后乳房按摩,对照组仅实施常规护理,产后3天对比两组产妇乳汁分泌量。结果实验组产妇产后乳汁分泌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能满足正常新生儿的需求。结论产后乳房按摩能有效促进产妇乳汁分泌

  • 标签: 产妇乳房按摩乳汁分泌新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低频电刺激结合乳房按摩点穴对剖宫产产妇乳汁分泌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在我院进行剖宫产的100例产妇作为此次研究对象,以随机分组的形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50例产妇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50例产妇实施低频电刺激结合乳房按摩点穴,对其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1)实验组产妇术后乳汁开始分泌时间低于对照组产妇,差异显著(P<0.05)。(2)两组新生儿完全母乳喂养率、混合喂养、人工喂养率比较,差异显著差异显著(P<0.05)。结论低频电刺激结合乳房按摩点穴提高剖宫产产妇乳汁分泌,提高母乳喂养,更是缩短乳汁分泌时间,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低频电刺激 乳房按摩点穴 剖宫产 乳汁分泌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重点分析应用低频电刺激结合乳房按摩点穴对剖宫产产妇乳汁分泌的影响。方法:研究样本抽取时间为2023年2月-2024年2月,研究样本为本院妇产科收治的剖宫产产妇,样本数量为80例,通过随机电脑排序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予以常规的母乳喂养支持、宣教及床边指导,试验组予以低频电刺激结合乳房按摩点穴,重点比较两组产妇开始分泌乳汁的时间、治疗3天后的乳汁分泌量。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试验组分泌乳汁始动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治疗3天后的乳汁分泌量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频电刺激结合乳房按摩点穴可改善剖宫产产妇乳汁分泌不足问题,提高产妇母乳喂养成功率,值得临床积极推广。

  • 标签: 低频电刺激 乳房按摩点穴 剖宫产 乳汁分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穴位按摩同时配合乳房按摩(胸部穴位按摩)对产妇产后乳汁分泌的具体作用和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分娩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分组方式,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应用常规产后护理以及乳房按摩(胸部穴位按摩)方式,观察组所有研究对象则同时增加少泽、合谷、脑中三个穴位按摩。对两组研究对象产后24h、48h、72h的泌乳始动时间以及泌乳量情况进行观察分析、对比研究。结果观察组研究对象的24h内乳汁分泌始动时间明显提前,其48h内泌乳量显著增加,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产妇进行穴位按摩乳房按摩,可以有效提前乳汁分泌始动时间,同时还可以有效增加泌乳量、缓解产后疲劳,对于新生儿的哺育及产后康复具有积极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产后 乳汁 穴位按摩 乳房按摩
  • 简介:【摘要】 目的 本文主要对改善产妇乳汁分泌所实施催乳治疗结合乳房按摩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本次研究参与人数为60例,均在2020年4月-2021年4月期间,在我院行分娩的健康产妇,将所有参与产妇进行盲选分组,研究组临床实施乳房按摩、催乳治疗联合护理,常规组临床实施常规护理。并将最后研究数据进行组间对比,分析其研究价值。结果:经过一段时间护理后,两组数据差异明显,不仅研究组乳汁分泌量优于常规组,乳房胀痛情况、泌乳时间相对缩短,且护理满意度较为理想,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为产妇改善乳汁分泌实施乳房按摩、催乳治疗联合护理方案,其效果显著,可将乳房胀痛时间、泌乳时间相对缩短,且得到有效缓解,使其护理满意度明显提升,临床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乳房按摩 催乳治疗 联合护理 乳汁分泌 实施效果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对乳房按摩在促进乳汁分泌中的效果观察。方法对我科从2013年6月-2013年12月对产妇进行乳房按摩,取得良好的效果。采取乳房按摩的方法对照组自然分娩的产妇产后30分钟内进行早接触、早开奶、早吸吮以后按需喂养。剖宫产产后5-10钟内初步接触,1小时内再次接触、开奶、吸吮,以后按需喂养。观察组除进行以上方法外还进行乳房按摩,20分钟/日,3天。结果对产妇进行乳房按摩,取得良好的效果。结论乳房按摩可以软化乳房,使乳管腺畅通,增加乳汁流出通畅,帮助准妈妈树立母乳喂养的信心、增加了母乳喂养率。

  • 标签: 乳房按摩 乳汁分泌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产后乳房按摩乳汁分泌影响。方法将500产妇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50例,对照组250例。对照组产妇进行常规母乳喂养指导,观察组产妇在此基础上于产后6小时开始对产妇进行乳房按摩的实施、指导与督促,观察产妇产后3~5天乳房泌乳量。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第3、5天泌乳多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效果明显。结论产后6小时对产妇进行乳房按摩能预防乳房胀痛,促进泌乳,从而增强产妇母乳喂养的信心。

  • 标签: 产妇 乳房按摩 乳汁分泌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探讨产后乳房穴位按摩对减轻乳房胀痛和促进乳汁分泌的可行性和效果,进而得出结论产后乳房穴位按摩不仅能减轻乳房胀痛,还能促进乳汁分泌,操作简单,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产后 穴位 乳房按摩 乳房胀痛 乳汁分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后3天乳房按摩对促进乳汁分泌的疗效。方法按分娩时间顺序随机将100例产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观察组产妇产后3天内进行乳房按摩,对照组不予处理。结果两组产后泌乳时间比较,观察组泌乳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2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产后3天进行乳房按摩可提前产妇泌乳时间增加产妇泌乳量。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产后治疗仪联合乳房穴位按摩对促进产妇乳汁分泌及子宫复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我院产科收治的10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产妇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以产后治疗仪联合乳房穴位按摩,比较两组产妇的产后泌乳开始时间、乳汁分泌量、母乳喂养成功率、子宫复旧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产妇的产后泌乳开始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其产后第2,3天的乳汁分泌量、母乳喂养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宫底下降速度快于对照组(P〈0.05),宫底高度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产妇产后护理过程中加以产后治疗仪联合乳房穴位按摩进行产后康复护理,可有效促进产妇产后的乳汁分泌、子宫复旧,提高母乳喂养的成功率,有利于改善母婴预后.

  • 标签: 产科 乳汁分泌 母乳喂养 子宫复旧
  • 简介:摘要目的产后乳房穴位按摩对减轻乳房胀痛和促进乳汁分泌的可行性和效果。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将我科分娩产妇2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100例,对照组按照产科常规进行乳房护理,研究组在产后第2天即开始乳房穴位按摩按摩手法及乳房护理方法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结果研究组乳房胀痛程度小于对照组,产妇乳汁分泌情况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乳房穴位按摩不仅能减轻乳房胀痛,还能促进乳汁分泌,操作简单,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产后 穴位 乳房按摩 乳房胀痛 乳汁分泌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医学实验目的为分析催乳方联合穴位按摩乳房按摩对初产妇乳汁分泌及母乳喂养情况的影响。方法:抽取2019年12月-2020年12月一年间在妊娠初期来我院直至生产的产妇,共计102例,以护理方式为标准,分为实验与对照两组,实验组采用催乳方联合穴位按摩的护理方式,对照组则按照常规护理。持续护理一周后,统计两组产妇乳汁分泌及喂养状况以及血清泌乳素的水平。结果:实验组产妇分泌乳汁的速度和分泌量相较对照组更快一些,血清泌乳素水平也明显大于对照组。结论:采用催乳方联合穴位按摩的护理方式,能够降低并缓解产妇产后的乳房肿胀疼痛,极大地提升了母乳喂养率,值得广泛应用在产妇的临床护理中。

  • 标签: 催乳方 穴位按摩 母乳喂养 影响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对产妇进行低频电疗联合手法穴位按摩乳房肿胀的疗效。方法 将产后乳胀的 30例产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取低频脉冲电疗联合手法穴位按摩治疗,对照组采取传统的热敷加用吸奶器抽吸治疗。结果 观察两组产妇治疗两天后,乳房胀痛消退情况、乳房疼痛程度及疗效。

  • 标签: [ ] 低频脉冲 手法穴位 产后乳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