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切除是一种复杂且创伤较大的手术,需要综合考虑围手术的液体管理。围手术的液体管理对于手术的成功和术后恢复至关重要。合理的液体管理可以维持循环稳定,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在围手术的液体管理中需要评估患者的血容量、肝功能、心脏功能以及估算术后失血量,通过对患者详细的病史收集、检查来掌握它的基础状态,了解得越全面越有利于医生制定合适的液体管理方案。

  • 标签: 肝切除术 围手术期 液体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原发性大肝癌患者接受腹腔镜与开腹切除治疗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 结合不同手术方式,对我院在2019年1月至2022年7月接收的48例原发性大肝癌患者进行临床分组,其中接受开腹切除治疗的24例患者选为对照组,接受腹腔镜切除治疗的24例患者选为观察组,评估患者肝功能指标与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AST、ALT、TBIL肝功能指标,和对照组相比,明显更优,P

  • 标签: 原发性大肝癌 腹腔镜 开腹切除术 手术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 对比腹腔镜右半切除与开腹右半切除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方法 将2020年1月-2022年12月间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50例以电脑随机法均分为A(n=25,开腹右半切除治疗)、B(n=25,腹腔镜右半切除治疗)两组,并对比疗效。结果 B组较A组手术用时、中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引流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更少,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右半切除治疗原发性肝癌较开腹右半切除的安全性更高,同时减少中出血量,并加快术后康复速度,值得推广。

  • 标签: 腹腔镜右半肝切除术 开腹右半肝切除术 原发性肝癌 安全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腹腔镜下左切除护理配合效果。方法:以本院收治114例腹腔镜下左切除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观察组各57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综合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肛门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观察组均短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腹腔镜下左切除患者给予综合护理效果显著,可巩固治疗效果,预防并发症发生,利于患者更快康复。

  • 标签: 腹腔镜 左肝切除术 并发症 VAS评分
  • 简介:摘要患者男性,42岁,诊断右及尾状叶原发性肝癌伴门静脉癌栓,门部淋巴结转移,属于肝癌晚期(中国肝癌分期-IIIb)。经程序性死亡蛋白-1单抗+抗血管生成靶向药+动脉灌注化疗转化治疗后成功降,行开腹右半切除+右尾状叶切除+胆囊切除+门静脉取栓+门部淋巴结清扫。术后病理证实病灶达到完全病理缓解。患者于术后20 d顺利出院。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腹腔镜下切除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随机遴选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患者,并将其分成实施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和实施细致护理配合的观察组。统计和分析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的各个评价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腹腔镜 肝叶切除术 护理
  • 简介:摘 要:目的:探究腹腔镜切除麻醉安全管理及对策。方法:抽选86例在本院行腹腔镜切除的患者。探讨患者麻醉安全管理重点,根据现存麻醉风险及围具体问题,调整工作方案,提出应对策略。结果: 在无其他因素的干扰下,从术前访视、中注意问题、术后处理三方面探讨麻醉安全管理重点,麻醉安全主要受麻醉方法、中监测等因素影响。结论:为保障患者安全,需及时分析其围麻醉面临的风险,采取针对性措施,增强麻醉安全性,避免医患矛盾,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腹腔镜肝切除术 麻醉安全管理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自制门阻断带在腹腔镜切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60例腹腔镜切除治疗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n=30)在开腹门阻断后行切除治疗,观察组(n=30)在腹腔镜下应用自制门阻断带后行肝部分切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手术时间、门阻断时间、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门阻断时间、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但两组比较(P>0.05)。结论:在腹腔镜切除中应用自制门阻断带,可有效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促进患者康复,值得推广。

  • 标签: 自制肝门阻断带 腹腔镜肝切除术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内胆管结石行切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本院收治的80例接受切除内胆管结石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循证护理)与对照组(常规护理),比较两组并发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00%,低于对照组(27.50%,P

  • 标签: 循证护理 肝内胆管结石 肝叶切除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切除中应用康复护理对患者术后活动的影响。方法:选取切除患者3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康复护理,对比护理质量评分以及手术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肝切除术 康复护理 术后活动 护理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规范化疼痛管理在切除患者中的应用。  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2月本院收治并行切除的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1例。对照组予常规围手术护理干预,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实施规范化疼痛护理。分别使用数字疼痛评分量表(NRS)在术后6h、术后12h、术后24h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价,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各时间段的疼痛评分。   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接受规范化疼痛管理后,术后6h、术后12h、术后24h的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规范化疼痛管理 肝切除术 疼痛
  • 简介:摘要肝脏是具有极强再生潜能的器官,当受到创伤、感染、手术等影响后,会启动一系列调控进行有序再生,以迅速恢复肝功能和体积,维持正常生理机能。本文概述了肝癌切除再生的发生过程,并总结了再生的评估方法和影响再生的因素,为临床开展精准外科治疗提供参考和借鉴。

  • 标签: 肝肿瘤 肝切除术 肝再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预见性护理用于外伤切除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围绕我院收治的外伤切除患者展开,择取时间始于2022年3月止于2023年3月,共50例,基于数字法的前提下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各25例,分别予以常规护理、预见性护理。结果:观察组经预见性护理干预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预见性护理应用于外伤切除患者中后,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外伤切除患者护理中,预见性护理的应用价值明显,值得推广。

  • 标签: 预见性护理 肝外伤肝叶切除术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肝脏CT三维重建后的影像信息,总结右静脉的空间分布规律,以期为解剖性切除的手术规划提供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至2021年10月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医院行肝脏CT检查的77例受检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42例,女性35例,年龄(50.2±12.8)岁。收集受检查的CT原始医学数字成像和通信数据,利用三维重建软件将维影像数据重建为三维模型,通过分析右静脉的分支数量和汇入主干的空间位置,对其特征和分型进行分析。结果77例受检者的肝脏CT三维重建模型中,观测到645条右静脉分支:268条(41.6%)右侧支,240条(37.2%)背侧支,70条(10.9%)左侧支,67条(10.3%)腹侧支。每支右静脉拥有的右侧分支数为3(3,4),背侧分支数为3(3,4),左侧分支数为1(0,1),腹侧分支数为1(0,1)。多组间比较显示四个方位的分支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75.89,P<0.001)。两组间比较显示,右侧分支数分别多于左侧(χ2=136.87)和腹侧(χ2=140.07)分支数,背侧分支数分别多于左侧(χ2=-123.36)和腹侧(χ2=126.57)分支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腹侧与左侧分支数比较、背侧与右侧分支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右静脉分支的腹侧支和左侧支较少,中从腹侧或左侧解剖分离右静脉相对安全,涉及中或Ⅷ段切除时,循右静脉断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 标签: 肝切除术 肝右静脉 三维重建 出血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