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总结45例60岁以上老年患者行后进桥小脑角手术的围手术期治疗经验.方法对我科1991年1月至2000年1月行该手术治疗的45例老年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三叉神经痛37例;舌咽神经痛3例;半面痉挛4例;桥小脑角胆脂瘤1例.术前检查异常的有:心电图12例,占26.67%;胸部X线6例,占13.3%;颅脑CT2例,占4.44%,高血压病9例,占20%;糖尿病5例,占11.1%;肝功能异常3例,占6.67%;白细胞低2例,占4.44%;血小板减少2例,占4.44%.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均治愈出院,随访2~9年,症状无复发.结论老年患者虽然体质较弱,检查结果异常多,但只要正确处理围手术期的异常,提高手术技巧,老年患者完全能够耐受此类手术并顺利康复.

  • 标签: 乙状窦后进路 桥小脑角手术 围手术期 处理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本院经后进行三叉神经根减压梳理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对97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在局麻下行经后进行三叉神经根减压梳理术,其中79例为血管襻与神经交叉压迫1,6例为蛛网膜粘连,5例为胆脂瘤压迫,4例为血管压迫并蛛网膜粘连,3例未探及血管压迫,行神经根部前内侧切断.结果97例患者93例术后立即止痛,4例术后出现面瘫,经过中西医结合治疗后好转。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和熟练的护理操作,积极的术中配合,严密的术后观察和及时处理并发症,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 标签: 乙状窦后进路 三叉神经痛 减压梳理术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目的在构建虚拟现实解剖模型基础上,量化比较后和前入路微创显露颈静脉结节的显微解剖特征。方法15例(30侧)尸头行CT和MRI扫描,影像数据输入虚拟现实系统构建颅后窝三维解剖模型。在颅盖和颅底中选择骨性标志点模拟后和前入路微创路径,观察和测量两种手术路径中解剖结构显露情况,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后入路由横下方开颅,包含小脑半球和小脑前下动脉,到达颈静脉结节时,路径包含舌咽、迷走、副神经和岩下前入路由乳突磨除岩骨,经过颈静脉球下端和颈内静脉,到达颈静脉结节时,包含部分副神经。测量手术路径和后组脑神经体积:后入路〉前入路;路径中骨性结构和静脉体积:前入路〉后入路,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入路中包含小脑半球体积为(2750.50±123.27)mm3、小脑前下动脉体积为(78.72±1.75)mm3,前入路不包含上述结构。结论后入路有利于显露后组脑神经,显露过程应注意保护小脑和小脑前下动脉。前入路显露颈静脉结节时,受到磨除岩骨操作和保护静脉的限制,适于处理累及颈静脉孔的病变。

  • 标签: 乙状窦后入路 乙状窦前入路 颈静脉结节 虚拟现实 解剖模型 三维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了1例缩窄术后出现颅高压病例。患者,女,24岁,因“左耳搏动性耳鸣2年余”就诊,术前完善颞骨CT提示左侧憩室,全身麻醉下行左侧缩窄术,术后患者出现3次无明显诱因恶心呕吐、耳鸣等不适感,术后1个月复诊,查体视乳头水肿,提示颅内压升高,予甘露醇等药物后未见明显改善,再次行手术取出填塞物,不适感消失。术后随访10个月,耳鸣消失。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前置在多层螺旋CT(MSCT)的影像特点,探讨多层螺旋CT在前置诊断中的价值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患者10例前置的薄层CT影像。男4例、女6例。结果发现单侧前置者多,双侧前置少。单侧8例,双侧2例。在多层螺旋CT上,病变显示更清楚,解剖位置更明确。其中颅底CT增强后,前置显示更良好,更精确。MSCT上,通过不同角度,不同方法,能够清楚地显示前置的解剖部位,给临床带来了极大的方便。结论MSCT通过不同的方法、直观、详细地显示前置的解剖部位与周围的关系。以方便耳部手术;中、后颅窝手术等应用。

  • 标签: 乙状窦前置 多层螺旋CT 诊断
  • 简介:岩斜区由于解剖位置深,周围结构复杂,一直被认为是手术禁区。本文探讨前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岩斜区肿瘤术中颞骨的处理技巧。方法:总结4例头颅标本关于颞骨岩部的应用解剖,23例岩骨斜坡区肿瘤的临床表现,显微手术技巧及术后处理。结果:岩大神经是磨除颞骨岩部的重要标志,肿瘤全切16例(69.2%),无死亡,脑脊液漏2例。结论:以岩大神经为标志磨除颞骨岩部为安全手术提供了保证,适用于骑跨中后颅凹的岩斜区肿瘤。

  • 标签: 颞骨岩部 岩大神经 显微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搏动性耳鸣是指因为患者的头部、颈部、血管或其他器官结构发生异常而导致形成非正常性的异常声音,且异常声音能够通过耳部周围的邻近组织而传到患者内耳,从而使患者耳部能够感觉到拥有一定节律性的声音,临床上将这种现象称之为搏动性耳鸣。搏动性耳鸣在临床中拥有较高的发病率,根据相关资料报道称,在临床中所有类型的耳鸣患者中搏动性耳鸣患者约占4%-5%左右。搏动性耳鸣大多数与血管有关,耳鸣节律与血管搏动节律一致,统称之为血管性搏动性耳鸣,依据血管类型可以分为静脉性搏动耳鸣和动脉性搏动耳鸣两种。最近几年,相关学者通过研究发现,一个导致静脉性搏动性耳鸣的重要原因就是体内的发生相关病变。早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搏动性耳鸣病例被首次提出后,随后越来越多的学者报道了搏动性耳鸣患者通过介入治疗而成功的病例;也有相关文献指出,临床中所有搏动性耳鸣患者中,约有21%-25%的患者是因为发生相关病变而导致的。目前临床中仍未明确有关搏动性耳鸣的致病机制,因此,针对相关性搏动性耳鸣的临床诊断和治疗也没有统一的共识和标准。在此,探讨因发生相关病变而导致的搏动性耳鸣的相关知识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及意义,同时,对改善搏动性耳鸣患者的预后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标签: 乙状窦病变 搏动性耳鸣 耳鸣 临床诊断 临床治疗 发病机制
  • 简介:目的探讨源于憩室搏动性耳鸣的血管内治疗方法,分析单纯支架置入治疗和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的手术适应证。方法连续选择5例女性憩室搏动性耳鸣患者,均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和颞骨CT进行确诊。结果2例(40%)单纯憩室患者应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3例(60%)憩室伴横交界处狭窄的患者应用静脉支架置入治疗。5例患者术后耳鸣症状立即消失,术后恢复良好,无手术并发症。随访1~2年,未出现耳鸣复发。结论源于憩室的搏动性耳鸣可通过血管内治疗治愈。单纯憩室可应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憩室合并静脉狭窄的患者可应用静脉支架置入治疗。

  • 标签: 憩室 耳鸣 支架 血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 栓塞 治疗性 阿司匹林
  • 简介:目的观察经岩骨前入路切除岩斜区肿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21例岩斜区肿瘤各部经岩骨前入路显微手术肿瘤切除.结果17例全切除,3例近全切除,1例大部分切除,术后死亡1例,死于肺部感染.结论前入路切除岩斜区肿瘤有对小脑反颞叶牵拉轻微,至肿瘤距离可缩短3cm,肿瘤基底部及血管容易处理等优点,全切除率高.

  • 标签: 经岩骨乙状窦前入路 切除 岩斜区肿瘤 肺部感染 显微手术
  • 简介:目的总结枕下后入路切除听神经瘤的临床经验。方法采用单侧枕下后入路,运用显微外科技术切除听神经瘤71例,其中17例采用内窥镜辅助小骨窗(3.0cm×3.5cm)手术。结果肿瘤镜下全切除63例(88.7%),次全切除8例(11.3%)。面神经解剖保留54例(76.1%),功能保留37例(52.1%),有效听力保留2例(2.8%),无手术死亡。结论经枕下后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听神经瘤,能获得对听神经瘤及桥小脑角的良好显露,手术效果满意。

  • 标签: 神经瘤 显微外科手术
  • 简介:目的对经后锁孔入路至岩斜区进行显微解剖学研究,为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采用6具(共12侧)经10%甲醛溶液固定的尸体头颅标本,模拟经后锁孔入路,显微镜下观察所显露的解剖结构。结果通过凋整头位和显微镜角度,经后锁孔入路可显露同侧三叉神经、面神经、听神经、后组颅神经、脑桥腹外侧面、小脑半球外侧面、小脑前下动脉、椎动脉、小脑后下动脉等。结论经后锁孔入路符合微创原则,可良好显露岩斜区重要解剖结构。

  • 标签: 神经外科手术 尸体解剖 显微镜检查 乙状窦后入路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后入路显微血管减压术的护理配合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0月~2013年6月在我院手术室行后入路显微血管减压术的手术配合过程,总结护理配合要点。结论后入路显微血管减压术体位特出,术中配合繁琐,专业性强,术中配合专业化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和缩短手术时间的关键。

  • 标签: 乙状窦后入路 显微血管减压 护理配合
  • 简介:目的改良枕下后入路临床研究.方法采用单侧枕下乳突后小"∫”形皮肤切口,切除听神经瘤30例,并保留骨瓣.结果全部病例均采用小"∫”形切口,术后未见明显并发症.结论改良枕下后入路是一种微创手术入路.

  • 标签: 手术入路 听神经瘤 治疗 枕下乙状窦后开颅技术
  • 简介:摘要耳鸣是一种临床常见症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会产生较大影响。搏动性耳鸣是耳鸣的一种,相关病变是引起搏动性耳鸣的主要病因之一,其手术治疗成功率较高,但也有部分患者术后出现了并发症。本文就相关性搏动性耳鸣的手术方法、术后疗效以及并发症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加以综述。

  • 标签:
  • 简介:背景与目的:听神经瘤是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其治疗有几种不同的手术入路,但枕下后入路应用最为广泛。本研究探讨经枕下后入路治疗听神经瘤的显微外科技术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听神经瘤患者临床资料.均经枕下后入路行显微手术切除,术中显露横,放出枕大池脑脊液.再行显微镜下分离及切除肿瘤.分析显微手术过程及治疗效果。结果:术后无1例患者死亡,肿瘤总体全切率90.0%(27/30),次全切除3例.面神经解剖保留率为93.33%,面神经功能保留率为66.7%。结论:掌握桥小脑角区的解剖学特征、显微手术技巧以及电生理监测在听神经瘤切除和颅神经功能保护中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听神经瘤 乙状窦后入路 面神经 显微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后路开颅手术中的肌肉分层解剖和保留骨瓣操作,进行研究。方法择取2013年5月到2015年6月于我院治疗脑肿瘤的患者50例,以所行的不同术法分组行传统开颅术的25例患者归入对照组,行肌肉分层解剖、保留骨瓣的后入路开颅术的25例患者归入研究组。对比治疗状况。结果就术后并发症而言,对照组逊于研究组,P<0.05,统计学有差异。结论肌肉分层解剖加保留骨瓣的后路手术更具生理解剖优势,术中视野暴露充分,术后不易出现并发症。

  • 标签: 脑肿瘤 肌肉分层解剖 乙状窦 后路手术 保留骨瓣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改良半侧卧位,在有效暴露手术野的同时,减少后入路术中体位对患者生理机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1月间,由同组医生完成的经后入路手术的患者42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改良半侧卧位(n=21),对照组采用侧俯卧位的(n=21)。对比两组患者手术野质量评分、气道压力的变化、体位摆放耗时及术后肩颈酸痛麻木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野质量评分为(4.381 0±0.589 59)分,对照组为(4.428 6±0.597 61)分,两组比较并无明显区别(P=0.796)。观察组患者气道压力的变化(1.80±0.789)cmH2O(1cmH2O=98Pa)、体位摆放耗时(6.1±2.283)min,均低于对照组[分别为(2.50±0.527)cmH2O、(11.1±3.725)min],均P<0.05;两组患者肩颈疼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半侧卧位在后入路手术中更利于手术医生操作,保证患者舒适与安全,减少因手术体位引起的并发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乙状窦后入路 手术体位 改良半侧卧位 侧俯卧位
  • 简介:目的:观测经枕下后入路手术路径中,显微镜下磨除内听道后壁所涉及的重要解剖结构及相关解剖学参数,以指导术中安全磨除内听道后壁。方法模拟枕下后入路,对6具(12侧)国人湿性头颅标本显微镜下行磨除内听道后壁,以内听道内口后缘中点(P点)作为参照点,分别测量P点至弓隐窝、后半规管、共脚、内听道底、前庭导水管外口、颈静脉孔的最短距离,对这些结构拍照记录,所得测量结果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以内听道后壁作为参照平面,测得内听道干与后壁平面所呈夹角为47.3°±17.2°。以P点作为参照点,测得P点至弓隐窝的最短距离(4.10±0.60)mm,P点至后半规管最短距离(7.39±0.44)mm,P点至共脚的最短距离(8.09±0.47)mm,P点至内听道底距离(9.08±0.59)mm,P点至前庭导水管外口(10.44±0.73)mm,P点至颈静脉孔最短距离(7.35±1.09)mm。结论枕下后入路磨除内听道后壁,其磨除长度不应超过7mm,可减少半规管及共脚的损伤概率。熟悉磨除内听道后壁过程中容易损伤的结构,可避免损伤半规管、颈静脉球、前庭导水管外口及内淋巴囊等重要解剖结构。

  • 标签: 内耳 内听道 神经瘤 枕下乙状窦后入路 内听道后壁 显微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介绍并评估一种后入路开颅过程中快速准确定位横连接处(TSSJ)的方法。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入选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2019年3至10月经后入路手术治疗的63例患者,其中男29例,女3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被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32例)术前行CT血管成像(CTA)静脉减影,结合后处理明确横交界处在颅骨上的投影,术中在枕乳缝外侧、乳突后嵴与上项线移行处,随即扩大骨窗显露;对照组(31例)使用目前广泛使用的"星点"钻孔开颅。评价2组开颅术中相关指标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切口长度、开颅时间、骨窗大小短于或小于对照组,分别为(6.8±0.5)cm比(8.0±1.5)cm、(37±8)min比(45±15)min、(8.7±1.2)cm2比(10.2±2.4)cm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患者开关颅出血量、静脉损伤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患者颈部疼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5.63%比38.71%;P=0.04)、切口疼痛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6±1)d比(9±2)d;P=0.01]。结论使用后开颅方法,"关键孔"中心应位于枕乳缝外侧、乳突后嵴与上项线移行处,较传统的以"星点"为标志开颅方法,可减少手术创伤、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和切口疼痛缓解时间。

  • 标签: 计算机断层扫描 桥小脑角区 开颅 乙状窦后 骨性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