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 要:比较常见的有机原料苯乙烯,是最基本的芳香化学物质之一。它在生产过程中对聚合反应特别敏感,增加了材料和设施的损失,生产设施影响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它描述了苯胺与苯胺脱氢反应的两种聚合反应。提出了防止聚合,减少聚合生产,降低生产成本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苯乙烯;阻剂;阻方案;阻措施   自是苯乙烯单体的性质,可以在室温下聚合。为了减少苯乙烯蒸馏过程中苯乙烯单能表的聚合损失,并确保蒸馏系统的顺利运行,需要在蒸馏过程中添加抑制剂。自苯乙烯单体工业生产以来,苯乙烯蒸馏抑制剂聚合的发展一直是稳定的,在苯乙烯生产设施中一些低毒性和有效的复合抑制剂使用。    1 乙苯脱氢制苯乙烯工艺简述   苯乙烯脱氢过程包括四个单元:烷基化和烷基化转移、乙烯蒸馏、乙烯脱氢和苯乙烯蒸馏。乙烯和苯是由烷基化产生的,聚乙烯乙烯的部分反应产生聚乙烯,聚乙烯通过烷基转移反应产生乙烯,烷基化和烷基转移产物由乙烯蒸馏单位获得。苯乙烯被引入乙烯蒸发系统,然后进入乙烯脱氢反应器和乙烯氧化脱氢反应器。    2 苯乙烯精馏阻劑性能对比分析    2.1 物理和化学性质的比较   各种聚合抑制剂的闪点都比较低,易燃,易氧化。 4 , 6 二硝基正丁基苯酚与酰胺类聚合抑制剂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和降低结晶。二硝基苯酚 2 , 4 ,二硝基甲苯酚 2 , 6 溶解度差,易结晶,堵塞设备管路,生产受影响。    2.2 毒性的比较    2 , 4 二硝基苯酚的 LDS0 为, 2 , 6 二硝基苯酚的 LDS0 为 95mg/kg , DNBP 的 LD 值为 50rag/kg , STYREN 310 的 LD 值   为 5000mg/kg 。可见 2 , 6 二硝基甲苯苯酚和 DNBP 的毒性低于 2 , 4 二硝基苯酚,而苯乙烯 310 的毒性较弱。这四种聚合抑制剂都是有毒的。为了满足生产和经济效益的要求,应尽量使用低毒聚合抑制剂,以减少聚合抑制剂的用量。    2.3 阻碍聚合的发展和使用。   阻剂 nsis 第一代是上世纪 70 年代到 80 年代使用的。其缺点是高毒性、污染比较、由于聚合效率低、耐热性差。 I-95 是上世纪 80 年代使用的第二代代理之一。通过降低第二代抑制剂对代抑制剂的毒性,提高了苯乙烯的溶解度。该代表 DNBP 是最典型的第二代阻剂与低毒性特性,溶解度、抗高温和高的双聚合抵抗苯乙烯,这降低了苯乙烯的有效聚合。自 1990 年代以来,一些由 2-3 个成分组成的新抑制剂开始被用于苯乙烯工厂作为第三代阻剂。这些阻剂是有效的、很少使用的、可溶性的、有毒的、清洁的、环保的,并生产成本的降低。 Styrex 组合协同块是第三代复杂阻剂类型的典型例子。 Styrex 组合协同方案有以下优点:有效的阻活性,低水平聚合,高纯度苯制品,生产力提升。更低的毒性风险,没有。减少排放,减少焦油循环体积,减少杂质含量,如 AMS ,提高了产品的产量。    3 苯乙烯精馏阻方案及措施    3.1 精馏阻聚苯乙烯方案   与 NSI 一起使用的苯乙烯脱氢过程的 Styrex 310 程序。这减少了使用的 NSI 的数量,与此同时,聚合的生产被有效地抑制了。该方案的实施减少了 NSI 的剂量,减少了毒性,减少了人身伤害,减少了每单位产品的阻剂的消耗,降低生产成本。    3.2 苯乙烯精馏的阻措施    3.2.1 减少苯乙烯在处理系统中的停留时间   高浓度和高温苯乙烯的聚合,以及在生产过程中降低高温苯乙烯的高浓度,是过程设计中必须考虑的问题;在生产操作中,要求乙苯 / 苯乙烯分离塔、苯乙烯蒸馏塔回流罐,塔釜的液面在日常运行中保持稳定。突然的空、满空气会导致苯乙烯在设备中的滞留时间变长,过低的液位会导致设备局部高温,这可能会增加苯乙烯聚合。苯乙烯精馏塔为避免全回流操作,减少大回流和低负荷投料操作,乙苯 / 苯乙烯分离塔为减少低负荷投料,通过以上操作减少苯乙烯在生产系统中的停留时间,减少聚合。    3.2.2 保持过程运行温度的稳定性,禁止超温超压   一旦苯乙烯蒸馏系统在过高的温度下运行,它就会触发苯乙烯聚合,在苯乙烯聚合过程中释放出大量的热量。在生产系统过热的情况下,应考虑采取有效措施,如停止使用苯乙烯进料、高剂量的阻剂注入和中乙苯等介质稀释等,以降低系统的温度。    3.2.3 根据苯乙烯浓度调整抑制剂的数量   催化剂的寿命、生产操作等影响了苯乙烯脱氢装置。根据材料中苯乙烯浓度的变化,及时调整系统中抗聚合的注入,以避免聚合。    3.2.4 防止系统中的氧气泄漏   在苯乙烯生产过程中,苯乙烯脱氢和苯乙烯分离等系统在负压下运行,需要系统的更大的密封。因此,有必要进行气体密封工作,以防止系统中的氧气泄漏。与此同时,必须更换氮气来净化系统中的空气。    3.2.5 加强聚合抑制剂的注射控制   苯乙烯聚合最基本的保证是保证聚合抑制剂的正常注入。但是, NSI 等聚合抑制剂的溶解度较低,聚合抑制剂的注射线容易结晶,聚合抑制剂的注射泵容易因堵塞而失效。检查聚合抑制剂注入是否中断。加强聚合抑制剂注射泵的检查和维护,有效控制聚合抑制剂注射量,可大大减少聚合抑制剂注射中断事故的发生。   比较分析乙苯脱氢制苯乙烯的工艺中精馏阻剂的性能及使用效果,并提出有效的聚合抑制方案和措施,以减少系统中的聚合反应的发生,降低材料消耗,提高设备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张晓瑞 . 苯乙烯精馏阻剂性能分析及阻措施 [J]. 化工进展, 2016 ( 3 ): 312-316.    [2] 李超 . 协同阻剂 Styrex310 在苯乙烯装置的应用 [J]. 化工质量, 2016 ( 6 ): 38-40.

  • 标签:
  • 简介:摘要:对于学生素质的培养远比课本上的知识重要,对于一名教师而言,学生就是生活的心血,与学生沟通、融合的过程也是自己不断成长的历程。组织活动依靠学生与教师的凝聚力,彼此之间的信任促进双方的良性发展,而获取信任的前提是交换真心,教师充当的角色是辛勤的园丁,亦是可以谈心的知己。本文简要阐述了教师生涯中用真情培育学生管理班级的几点方法建议。

  • 标签: 活动管理 凝聚力 真情 素质培养
  • 简介:摘 要:管式法高压低密度聚乙烯装置的高压循环气系统在生产中如不能有效地将其中的乙烯气体与熔融聚合进行分离,将产生聚合夹带而影响装置正常运行。本文主要通过对不同工艺参数进行分析,力求找到可以减少高循聚合夹带的有效途径,使熔融聚乙烯产品在高循系统中得以有效分离,保证装置平稳运行。

  • 标签: 压力 温度 聚合物夹带 相变 分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抚顺石化乙烯乙烯装置于2018年5月4日投油开车,开车初期,裂解炉运行周期为40天,运行周期短,BA-104第一次投用周期仅为5天,造成停炉原因比较多,通过厂部、部室及车间共同研究,不断排查影响炉子运行周期的原因,逐一进行解决,目前排除设备故障、装置或炉子紧急停车等生产中的不可预见因素,裂解炉运行周期平均达55天,其中BA-106运行最好周期达78天。

  • 标签: 裂解炉 运行周期 措施
  • 简介:摘要: 本文从 顺序分离工艺技术 、 前脱 丙 烷工艺技术 、 前脱乙烷工艺技术 以及其他技术几方面入手,分析了当前乙烯、丙烯生产中 乙烯装置主流分离技术的 特点,并对 乙烯装置分离技术的进展 进行说明。

  • 标签: 乙烯装置分离技术 顺序分离 前脱丙烷 前脱乙烷
  • 简介:摘要 : 分析了励磁系统整流装置流不佳的各种原因,提出了解决流问题的方法,并分析的智能流与自然流的优缺点,为工程设备现场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参考意见。

  • 标签: 励磁系统 整流装置 均流
  • 简介:摘要:聚氯乙烯( PVC)是常见的通用塑料之一,广泛用于制造一次性医疗用品、电线、电缆等。聚氯乙烯辐射稳定性差,在较低剂量辐照后颜色变黄。这限制了聚氯乙烯在一次性医疗用品方面的应用。本文针对聚氯乙烯辐照稳定性差的问题,通过在聚氯乙烯中加入 CaSt/ZnSt热稳定剂,环氧大豆油、 MgO、 ZnO稳定剂中的一种或几种提高聚氯乙烯的抗辐照性。结果表明:单独添加 CaSt/ZnSt热稳定剂,不能有效抑制 PVC的辐照变色。环氧大豆油和 MgO能改善 PVC辐照致色, ZnO加重 PVC辐射致色。

  • 标签: PVC 耐辐射 热稳定剂 电子加速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本文对苯乙烯装置的残油系统进行了综合分析后施行了技术改造,主要是将燃料气代替残油为乙苯烷基化反应器加热炉 HS-101提供热负荷,而残油作为副产品送到罐区进行调和处理后回收外卖,通过此次技术改造,为苯乙烯装置起到了节本增效稳定运行的效果

  • 标签:   调温减粘 节本增效 安全隐患 能耗
  • 简介:摘要:为解决深井高地压条件下采空区两顺槽侧压差不均衡导致采空区形成微系统,存在采空区自然发火隐患等问题,以某煤矿封闭采空区为例,分析了采空区自然发火危险性及采空区内气体压差不稳定性,探讨了通风系统配合抽采平衡压防灭火技术的实践应用。结果表明:通过压防灭火技术的应用,有效解决采空区微系统问题,消除了采空区自然发火隐患。该压防灭火技术对相似条件的采空区防灭火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 标签: 采空区 均压 防灭火 密闭 通风系统 抽采平衡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前,我国的综合国力的发展迅速,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以及用户对产品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近年对氯乙烯质量也提出来新要求。由于氯乙烯中有机及无机杂质对精馏过程、聚合反应和聚氯乙烯产品的热稳定性有不利的影响,必须尽可能地去除干净。在国内,电石法氯乙烯用传统的脱水方法要生产出含水≤ 200X10-6的精氯乙烯是很困难的,而进口的乙烯法氯乙烯的商业指标是含水≤ 100X10-6,国外糊用聚氯乙烯对氯乙烯的要求是含水≤ 40X10-6。要进一步提高电石法聚氯乙烯的质量,就要生产出和乙烯法相同的氯乙烯质量。要生产出高质量的氯乙烯,精馏工序的工艺技术和装备是关键。

  • 标签: 氯乙烯精馏系统 操作影响因素 措施
  • 简介:摘要:通过对聚乙烯生产技术的讨论,优化了聚乙烯的生产工艺,以获得最佳的聚乙烯生产能力并满足化学生产的技术要求。聚乙烯生产技术的优化可以生产更多的聚乙烯产品,以满足聚乙烯市场的需求,降低聚乙烯生产成本,并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 标签: 聚乙烯 生产工艺 技术应用
  • 简介:摘要:乙烯是石油化工生产的龙头,其能耗直接影响整个化工系统的经济效益。燕山石化乙烯装置是我国第一家 30万吨 /年乙烯生产企业。经过两次大规模改造,乙烯生产能力达到 80万 T/A,装置电耗高于国内同类装置。分析了乙烯工业的先进水平和燕山乙烯装置的运行状况,通过调整原料结构,优化原料质量,确定了能耗、优化方向和相应的优化措施,优化裂解炉操作,降低蒸汽消耗,提高产品附加值效率,显著降低乙烯发电厂能耗。

  • 标签: 聚乙烯装置 能耗分析 降低措施
  • 简介:摘 要:研究聚乙烯 ( PE )材料的本构模型,有利于掌握 PE 材料的力学性能。在常温下开展 PE 材料的压缩蠕变试验,并将几种经典粘弹性本构模型进行参数识别变换,通过数值回归分析获得不同模型的本构参数,对比各本构模型对 PE 材料蠕变性能的描述情况,选取最适合描述 PE 材料蠕变性能的本构模型 。结果表明: Burgers模型能够准确地描述 PE 材料的蠕变性能,三单元固体模型能够较好地描述 PE 材料的蠕变性能, Kelvin模型其次。

  • 标签: 聚乙烯 蠕变 粘弹性参数 本构模型。
  • 简介:摘要:随着环境战略持续应用于工艺生产过程和产品控制过程,其核心内容是“节能、降耗、减污、增效”。本文针对独山子石化乙烯装置出现高物耗、高能耗、高污染的原因,对其进行分析,提出对策、制定方案,从而防止和减少污染的产生,达到节能、降耗、减污、增效的目的,将环境污染降到最低。

  • 标签: 乙烯装置 裂解炉 节能降耗 措施
  • 简介:摘要:乙烯工业是石油化工产业的核心,我国是世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乙烯生产国。2019年,我国新增乙烯产能184万t,产能合计达到2734万t,同比增长7.2%;产量约为2060万t,同比增长11.8%,行业平均开工率为75.3%;乙烯进口量约为253万t,与上年度基本持平。目前,我国乙烯仍无法达到自给自足。由于乙烯储存条件严苛,运输不便,因此,我国除了进口少量乙烯外,更多的是进口其下游衍生物。基于此,对乙烯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进行研究,仅供参考。

  • 标签: 乙烯 原料 工艺路线 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