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前心理健康的定义没有一个公认的客观标准,就是说心理健康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如果从心理现象的自身规律来分析,心理健康可以定义为以积极有效的心理活动、平稳正常的心理状态,对当前和发展着的社会环境保持良好的适应功能。护士被人们贯以天使的称谓,可见护士要承受比从事其他专业的人群高出很多的压力和委屈。而当代患者对自己的生存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使目前护士所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国内外许多研究也表明在各种职业中护士人群的心理健康问题尤为突出,具体表现在一些强迫、抑郁、躯体化症状,如做事必须反复检查,遗忘率高,感到自己精力下降,活动减慢伴头疼、腰疼、肌肉酸疼等。美国和日本等国的学者通过对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提出了身心衰竭综合症的概念,提出因心理能量的长期奉献,在给予别人的过程中被索取过多而产生的以极度身心疲惫和感情枯竭为主的综合症,表现为自卑、厌恶工作、失去同情心等。我国也有调查显示,职业性应激可导致部分医护人员的身心健康失衡。此外,职业心态偏差,人格异常,身心疾病等并不鲜见。显然,这与全新护理模式的要求是格格不入的。本文就引起护士不良心理的原因具体分析并提出对策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临床一线孕期护士心理健康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了解影响孕期护士心理问题,并探讨对孕期护士心理干预措施。方法我们把宜兴地区二、三级综合医院两所临床一线的孕期护士44人,以问卷调查方式,采用德若伽斯编制的90项症状自评量表进行心理健康测定,统计每一位孕期护士心理测评因子分,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咨询及治疗,两个月后对原有测试阳性者进行复测。结果临床一线孕期护士SCL-90总分为127.61±33.31,总均分为1.41±0.37,阳性项目数为26.68±20.48,阳性者为8例,占总数的18.2%;对44名孕期护士各因子分进行统计,分别是躯体化、强迫状态、抑郁、敌对、其他等5个因子得分异常。心理干预后阳性受检者降至3例,干预率达62.5%。结论临床一线孕期护士通过心理健康调查,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经心理干预后能有效改善其心理健康水平。

  • 标签: 孕期护士 心理健康 心理干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综合性医院ICU护士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2所二甲综合医院的ICU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ICU护士的SCL-90症状自评量表评分高于国内常模评分,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ICU护士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常人,常见的心理障碍为焦虑、抑郁及强迫。管理者及护士应切实采取措施,维护和促进心理健康

  • 标签: ICU护士 心理健康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消毒供应中心中采取心理干预给护士心理健康水平带来的影响。方法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自2015年4月—2016年4月期间在我院就职的10名护理人员分为参照组(n=5)与实验组(n=5),将实行常规干预的护理人员作为参照组,将实行心理干预的护理人员作为实验组,对比分析两组护理人员SCL-90评分。结果实验组护理人员经心理干预后人际关系敏感(1.01±0.15)、抑郁(1.24±0.147)、偏执(1.01±0.18)、焦虑(1.23±0.11)、饮食睡眠情况(1.14±0.10)、躯体化(1.02±0.18)等指标改善情况明显,对比参照组存在显著差异,统计学均存在意义(P<0.05)。结论对消毒供应中心护士进行心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护理人员心理健康水平,提升消毒供应室整体工作质量,值得广泛应用。

  • 标签: 心理干预 消毒供应中心 护士心理健康水平 影响
  • 简介:[目的]观察团体心理干预改善重症监护室(ICU)护士心理健康水平的效果。[方法]制定团体心理减压措施,对90名符合条件的ICU护士进行为期8周的团体心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价干预前后ICU护士焦虑、抑郁水平差异。[结果]干预后ICU护士焦虑和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干预前(P〈0.05)。[结论]团体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ICU护士焦虑、抑郁心理

  • 标签: 团体心理干预 重症监护室 护士 心理健康 抑郁 焦虑
  • 简介:摘要本研究结合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关注十八大以后这一新时期干部的心理健康现状。一共发放614份问卷,走访了市区镇区共9个单位,访谈60名公务员,结果表明(1)近三成干部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2)干部心理问题突出表现为强迫、人际敏感和抑郁。(3)科员心理健康水平相对较差。在此基础上,结合访谈结果对影响干部心理健康的原因进行分析,并从政府和个人的角度提出相应提升干部心理健康对策

  • 标签: 干部 心理健康 心理问题
  • 简介:摘要中职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给中职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本文综述了中职生目前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心理状况的因素,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

  • 标签: 中职生心理现状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心理健康查体,了解某银行职工心理健康状况,为心理健康管理提供依据和对策。方法采用心理CT系统对银行职工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估。结果在测试结果有效的42名职工中,心理状态处于边缘或轻微异常者占28.57%;心理状态中度异常者占4.76%。结论银行职工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将职工心理健康的管理纳入到日常管理工作中,对有效提升职工社会适应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提高绩效及改善组织气氛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银行职工 心理健康查体 健康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群体心理素质训练对急诊护士心理健康及自我认知状况的影响。方法对两组护士分别采取不同的护理方式,对照组采用常规的人文关怀与心理保健指导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群体心理素质训练。结果观察组在通过常规训练与群体心理素质训练后,心理健康状况得到了明显的好转;并且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可知观察组的心理健康状况好转的幅度大于对照组;而通过群体心理素质训练能够显著提高急诊护士的自我认知状况,上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群体心理素质训练对急诊护士心理健康及自我认知状况有积极影响。

  • 标签: 群体心理素质训练 急诊护士 心理健康
  • 简介: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一直十分重视对青少年的健康教育,在大中小学普遍开设了体育必修课,并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体育活动。20世纪50年代,党和国家制定的教育方针明确提出了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要求。新世纪以来,党和国家对学生的健康更加重视,2005年,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团中央共同下发文件,强调学校教育必须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提倡大力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活动,要求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

  • 标签: 不可忽视心理健康 健康教育 教育不可忽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社会支持对综合医院护士护理艾滋病人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选取64名综合医院护士作为研究对象,作相应的问卷调查,对社会分发社会支持问卷进行调查,按照相应得分情况进行评定。结果护士按学历、职称等呈现较大差异,学历、职称等越高心理健康。结论主观支持和支持利用率对艾滋病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有较大的影响,两者最终都将反映到社会支持利用水平上。

  • 标签: 艾滋病 护士 社会支持 心理健康
  • 简介:摘要我国的医疗改革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在不断地推进中,现代护理模式逐步取代传统模式,给护理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现代护理模式下,护士必须改变自己的护理观念,真正的将病人放在第一位,不断提升自身的心理素质和综合技能,很好的做到自我的心理调节,才能保证好护理质量,获取病人的服务满意度。

  • 标签: 护士 护理质量 心理素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在老年患者心理健康管理中的影响。方法将180例老年住院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9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护士除给予常规护理外,另外根据患者的心理状态等情况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结果通过自制问卷调查的方法,对结果进行统计,对老年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后,干预组的老年患者出现心理问题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正确认识老年患者的心理特点,采取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维持老年患者的心理健康,促进疾病的转归。

  • 标签: 心理护理干预 老年患者 心理健康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儿童重症监护病房患儿家属的心理健康状况与应对方式,并实施心理护理干预,以改善护患关系。方法采用一般健康问卷(GHQ-12)、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对110名PICU患儿家属进行心理健康和应对方式的调查,对GHQ-12评分总分≥4分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结果PICU患儿家属中心理问题发生率为27.3%。PICU患儿家属常采用积极应对方式,较少采用消极应对方式(p<0.05)。30例有心理问题的PICU患儿家属心理护理干预之后焦虑自评(SAS)总分较干预前显著下降(P<0.005)。结论PICU患儿家属的心理问题发生率较高,针对有心理问题的PICU患儿家属,应及时给予心理护理干预,以改善护患关系。

  • 标签: PICU 家属 心理健康 心理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