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一、祸水泽国的恩情凝结1935年乙亥年7月3日至9日,以湖北五峰为中心发生了持续5天的特大暴雨,长江三峡西陵北岸的宜昌邓村乡田家坪村持续了7天7夜,先6天6夜是持续大雨、暴雨,到了第7天下午则是特大暴雨,前6天6夜山上坡里的粮田已被雨水淋渗稀糊了,第7天下午时分,狂风携着暴雨从村西北杉子垭排山倒海压来,特大暴雨倾盆而下,比往年同期高出3至4倍,3个小时内村子里承受了全年降雨量的一

  • 标签: 特大暴雨 邓村乡 红马桑 稀糊 青瓦 土砖
  • 简介:我喜欢旅游,只要有机会,我就会纵情于山水之间。虽然免不了旅途的奔波劳累,但我还是乐意为之。神往已久的西藏之行变成现实后,我又前往长江寻找"永恒的"。火车从拉萨站出发,沿途穿越巍巍雪峰、茫茫大漠、辽阔草原……一路上,无限风光,无限情思,让人不知不觉进入一种"宠辱皆忘"的境地。就这样,火车经过两天一夜的飞速行驶,终于到达了山城——重庆。

  • 标签: 屈子祠 就这样 重庆朝天门 激情澎湃 生生地 船上
  • 简介:孙中山在其《建国方略》中,对开发曾作这样的论述:"改良此上游一段,当以水闸堰其水,使舟得溯流以行,而又可资其水力。"这段话与其建东方大港、南方大港、北方大港以及修10万公里铁路一样,只是天才的设想。孙中山一生没有到过,没有为工程做实际工作。1932年10月,国民政府建设委员会派出一支长江上游

  • 标签: 三峡工程 垦务 北方大港 南津关 总装机容量 东方大港
  • 简介:<正>国庆长假,我们到奉节舅舅家作客,坐船返回,游览了长江三峡。我们顺流而下,奔腾咆哮的长江,一进瞿塘便遇上气势磅礴的夔门。两岸的山峰,陡削如壁,拔地而起,把滔滔江水逼成一条细带,蜿蜒于深谷之中。在这里,我远远地看见了悬崖缝中的悬棺。听导游说,悬棺里的人一

  • 标签: 瞿塘峡 夔门 滔滔江水 小猴 参观游览 神女峰
  • 简介:来到,是为了告别它而去的.这似乎让人有些伤感."告别"笔会在这江上蔓延,这让两岸的诗意凭添了几多悲壮的色彩.出夔门,入瞿塘,两峰夹江,船过崇山,古来的咏叹浮在江水上,衔在岩石间,举目掠过,满目都有深浓的古风与古意.李白杜甫白居易留下了诗句.郦道元遗文道:自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这样的景致还存有,但言说告别,真有些离情别恨交织在胸.告别,皆因大坝要合拢,为此要围堰填筑,导流明渠,高峡出平湖,水淹七军,让沿江的名胜古迹随那成千上万的移民迁徙挪走,往日的盛景亦将沉入江底.而大坝,从论证考查初到今天的兴建,争论就一直不休.赞成者认为它的拦腰横贯,将防洪减灾蓄水发电.反对者则认为大坝的建成必将破坏生态环境,给沿江流域的地区带来隐患重重.但不管怎么说,大坝还是横空出世了.

  • 标签: 告别三峡
  • 简介:摘要我们经常所提到巴蜀大地之上的长江三峡,具体指的是瞿塘,巫峡和西陵就是这段峡谷的总称,也是它们的简称。它西起重庆市的奉节县,东至湖北省的宜昌市,全长200多公里。是世界著名的大峡谷之一,它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而闻名于世,得到了世人的一致认可。在这里有许许多多的文人墨客用他们的笔尖书写着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和留恋,他们用细腻的文字给我们展示出的是一个充满活力和激情的神圣大地。

  • 标签: 风土民情 文学创作 互动
  • 简介:2D13年3月14日下午,中国铁路总公司成立大会在原铁道部举行,中国铁路总公司正式挂牌成立,原铁道部部长盛光祖担任铁路总公司总经理兼党组书记。根据有关批复,在历史债务问题没有解决前,国家对铁路总公司暂不征收国有资产收益,铁路公益性运输亏损由国家补偿。

  • 标签: 中国铁路 解读 历史债务 国有资产 国家补偿 铁道部
  • 简介:陈笑霖在国内水电施工界赫赫有名: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水电系统劳动模范、水电施工专家、葛洲坝女中杰之一……这位北京地质学院水文地质专业的高材生,怀揣建设大的梦想来到了葛洲坝。几经蹉跎,工程终于正式开工,她凭借葛洲坝工程局质检处长任期内的卓著业绩,作为首批骨干挥师,成为指挥部唯一的一名女指挥长和总工程师。

  • 标签: 女指挥 北京地质学院 大江截流 水电施工 五一劳动奖章 戗堤
  • 简介:重庆农业科学院是库区规模最大、研究门类最齐、获得成果最多、辐射区域最广的综合性农业科研机构。自1937年成立以来,随着行政隶属关系的改变,历经6次更名,2008年5月经市编委批准更为现名,是重庆市文明单位、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水稻”、“油菜”、“甘薯”个综合试验站建设的技术依托单位。在农业部组织的全国农业科研机构综合评估中,“八五”期间,

  • 标签: 农业科学院 三峡库区 重庆市 农业科研机构 “八五”期间 文明单位
  • 简介:地区是古代巴、楚民族活动的重要区域。近几十年来,考古人员在该区域陆续发现不少巴、楚文化的遗存。从这些遗存的文化面貌来看,除部分存在巴、楚文化杂糅的特点外,大多有各自明显的巴、楚文化特征。同时,同一文化在不同历史阶段也表现出一定的时代差异。这里主要从考古学的角度,归纳总结在地区考古发现的巴、楚文化遗存的特点,并结合文献对巴、楚民族的记载,围绕巴楚民族关系进行讨论,以期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地区的巴、楚文化。

  • 标签: 三峡地区 巴、楚文化遗存 巴楚文化关系
  • 简介:在百度百科中输入“杜”,你会发现这个字指向一个人:一位自开工便守候至今的新华社摄影记者,他本名叫杜华举,从文中可以探究他近20年持续拍摄的思考。

  • 标签: 三峡 感悟 摄影记者 新华社
  • 简介:师:上课。生:老师好。师:同学们好,请看大屏幕,一起来读一下,风光。读。(屏幕显示,生齐读)风光,美不胜收,作者笔下的,雄奇险拔,清幽秀丽。令人不禁也想有一次之旅。

  • 标签: 《三峡》 教学实录 老师 余映潮 评点 屏幕显示
  • 简介:地区墓葬中有一种后人利用前人墓葬进行埋葬的习俗,时代在安史之乱至南宋末期,其出现与墓葬的主人来自中原有关。安史之乱后,中原板荡,部分移民借道荆襄然后沿江上溯,首先到达东部,其墓葬尽力复制中原洞穴式墓葬形式,而借室葬墓均为券顶的砖石室墓之类,乃土洞墓的特殊形态,其分布范围集中在秭归、巴东、奉节、巫山、宜昌一带。

  • 标签: 三峡 唐宋 借室葬 中原移民
  • 简介:为“采取工程性治理和生物性治理相结合的措施,依法加强水库消落区生态环境安全保护与建设”。市政府最近制定实施了《水库消落区管理暂行办法》。

  • 标签: 三峡水库 消落区 管理 重庆 安全保护 生态环境
  • 简介:从军事角度看,对于长江中游和上游而言,彼此具有唇齿相依的依赖关系,长江三峡自东汉到隋朝统一,有历史可考的最早的军事浮桥是东汉公孙述所建荆门虎牙军事浮桥,此当为中华“长江第一桥”。国末期,东吴在西陵峡口建有军事索桥,为目前可考的长江最早的军事索桥。南北朝和隋初在东面西陵峡口也多次建有锁江索桥。从军事战术上看,长江军事桥梁需要攻防矛盾相平衡,水陆军事结合运用,水攻(舟战)火攻相机妙用结合,彼此不可偏废。

  • 标签: 长江三峡 军事浮(索)桥 桥战 攻防平衡
  • 简介:龙灶是古代重要的煮盐灶型。地区是考古发现龙灶最早、最多的地区。本文介绍了忠县中坝遗址新石器至西汉时期的龙灶遗迹、乌杨墓群发现的汉代龙灶模型,对早期龙灶的变化做了细致分析,结合文献材料、其它地区的考古资料,对比研究了国内外其它地区使用龙灶制盐的情况,并考察了龙灶的各种变化与发展,对龙灶的一些基本功用得到了一定认识。

  • 标签: 盐业考古 盐灶 三峡地区
  • 简介:电站2012年全年共发电981.07亿千瓦时,占同期全国水电发电量的14%左右,创下l二电站投产以来的最好成绩,仅以微弱差距落后于2012年全球最高发电量水电站——伊泰普水电站(该站2012年.

  • 标签: 年发电量 三峡枢纽 伊泰普水电站 创新 三峡电站
  • 简介:利用重庆市云阳县移民的调查数据,按移民类型和受教育程度对移民家庭收入进行统计分析。然后,按移民类型、受教育程度、年龄段进行分组,对影响移民家庭收入的微观因素进行回归估计。结果显示:移民家庭的经营土地对其家庭收入的贡献不大;劳动力对家庭收入的贡献最大;从年龄结构的角度看,31~45岁、46-60岁年龄段的劳动力对家庭收入的贡献最大;当劳动力的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大专水平时,家庭收入会随着劳动力文化水平的提高而增加;16~30岁年龄纽中大专文化劳动力比例对家庭收入的贡献显著为正;31~45岁、46~60岁年龄组中初中文化劳动力比例对家庭收入的贡献显著为负;劳动力的非农业收入明显高于农业收入。最后提出:应鼓励移民从事非农业;鼓励青年和中年劳动力向工业和服务业发达的城市自愿流动;鼓励移民子女接受大专及以上教育;尽快健全城镇和农村移民的养老保险制度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 标签: 三峡库区移民 家庭收入 受教育年限 人口年龄结构 养老保险
  • 简介:旅游空间结构是旅游经济系统中各要素、各子系统之间空间相互关系的集成反映,其合理性对旅游业的发展影响显著。根据晓峰片区旅游发展的特征与属性,以“核心一边缘”理论为指导,首先,运用统计学方法对晓峰片区旅游发展的空间结构和发展现状作了定量分析;其次,通过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指标体系,划分旅游发展的核心区和边缘区,进而构建了“一区、点”的空间布局结构;最后,提出实现空间布局的路径,即强化空间发展定位与联动发展、强化旅游产品深度再开发

  • 标签: 三峡晓峰片区 "核心-边缘"理论 空间布局 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