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住房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之一,住房问题一直以来都是重要的民生问题,住房质量与普及率直接影响到社会的稳定与经济的发展。现阶段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关键性时期,人口转变情况的出现导致我国住房问题存在的矛盾日益凸显,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对城镇地区的住房需求产生了较大的转变。本文基于人口转变视角下对我国城镇地区的住房需求进行分析,从发展趋势的角度讨论住房需求的变化情况,现报告如下。

  • 标签: 住房需求 人口转变 社会经济 趋势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发展,城市更新的需求日益增加。迈入新的发展阶段,中国市更新被赋予了新的使命,其既是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点,也是与民生福祉和生活质量提高密切相关的民生工程,必要性、战略性和迫切性不言而喻。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让城市更新和建设切实成为民生工程。“城,所以盛民也。”以人民为中心,是加快推进城市更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论路径如何、方法怎样,评判城市更新和建设的成效,都要看是否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最终要落实到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上来。

  • 标签: 中国城市更新 理论 实践
  • 简介:摘要:我国在工业化与城镇化快速推进的进程中,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等问题日益突出,为有效利用废弃资源,缓解资源短缺矛盾,同时破解“垃圾围城”困境,城市矿产作为重要举措应运而生。本文从城市矿产发展现状入手,分析城市矿产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促进城市矿产发展的对策建议,以期为同类的研究提供有意义的讨论。

  • 标签: 城市矿产 认识 对策
  • 简介:摘要:加快推进城管领域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是贯彻落实“721工作法”、全面提升城管执法和服务水平、实现城管“源头治理”“共同缔造”和“城管进社区”的根本抓手。本文在对目前城管信用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以及对国内外各具特色的城管信用模式和经验进行介绍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快推进城管信用体系建设的具体建议。

  • 标签: 加快推进 中国城管领域 信用体系建设
  • 简介:摘要:从2021到2025年,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聚焦于网络化发展、数字化转型、绿色环保,以及经济、便捷、高效。在路网层面,覆盖了各种制式的轨道交通,比如市域快轨、地铁、跨座式单轨、轻轨、云巴、智轨等;在运营层面,要求城市轨道交通增强安全性,提高抵御自然灾害和大事故的能力。本文针对目前中国市轨道交通发展概述进行分析,针对数字化转型的发展趋势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 标签: 中国城市 轨道交通 概述
  • 简介:摘要:目前,中国各地区的名称因城市地下交通道路(如隧道、隧道、隧道、地下通道等)的长度或形式而异。没有统一和标准化的术语。本文提到的城市道路隧道是指超过100米长的道路隧道,能够克服城市建设区内城市的海拔和地表障碍,包括城市内部的隧道、穿过建筑物的隧道、穿过建筑物的隧道城市道路隧道随着汽车工业的出现和发展而发展,同时在城市化进程的推动下发展壮大。19世纪末至20世纪上半叶,欧洲和美国等国家经历了快速城市化,自1897年联合王国伦敦建成世界上第一个城市道路隧道泰晤士河隧道以来,欧美国家逐步建成了大量城市道路隧道来满足这些需求与国外相比,中国市道路隧道的建设历史较短,1970年上海建成了中国第一个城市道路隧道水泵道路隧道。近年来,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水平和机动化水平显着提高,许多城市汽车的爆炸式增长给城市交通带来了更大的挑战。为了改善城市交通,打破河流、湖泊、海湾、山区、道路和建筑物等自然和人为障碍,扩大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空间,上海、香港、广州、南京和杭州等许多大中型城市已着手规划和建设城市道路隧道。

  • 标签: 城市隧道 道路隧道 隧道工程 发展特征
  • 简介:摘要:根据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现状和特征,对相关的处理技术进行了分析对比,其中经过实验中了解到垃圾焚烧具有处理量大、兼容性好、无害化彻底、资源化等优点。通过对各种焚烧处理设施的分析,从而找出目前我国城市化生活垃圾处理和处理分析,从而找出中国市生活垃圾处理相关的趋势,推动我国城市垃圾处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保护我国城市生态环境。

  • 标签: 城市 生活垃圾 处理 趋势
  • 简介:摘要 :本篇文章主要围绕中国市规划的制度环境方面进行了分析,剖析了中国市规划的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并说明了中国在城市规划方面存在的各种体制性矛盾。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发展策略,希望可以促进中国制度环境的总体发展,实现中国市规划的创新。中国市规划制度的创新对中国未来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必须作为长期性的战略,对社会进行整体的环境改革,这需要每一位规划师的共同努力。

  • 标签: 城市规划 制度环境 创新发展
  • 简介:摘要:在全球化背景下,随着传统政治经济社会高度统一的计划体制向市场社会的转型,我国政策的改变使土地和空间由资产变为了资本,经由全球经济力量的注入,在市场的作用下进行资本累积和资本循环,市场力量的不可控与社会阶层复杂性导致社会问题增多,单一主体难以独自解决问题,需要通过多种社会主体的对话、协调、合作,协调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城市治理由此而生。本文通过对全球化、城市治理等概念的梳理,了解国外城市治理模式与过程,结合我国现状的城市治理情况,为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建议。

  • 标签: 城市治理 全球化 治理模式
  • 简介:摘要:城市道路交通安全理想状态是通过有效交通管理手段使得交通方式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但是,混合交通是中国市交通典型特征,随着交通结构迅速向个体机动化转移,城市道路交通量骤增,机非冲突、人车冲突等问题长期存在;同时,交通事故时空分布更加集聚,电动自行车、货车安全隐患突出,步行交通安全发展滞后,老年群体交通安全风险快速上升等城市道路交通安全新特点也更加突出。本文针对目前经济发展进程中公路交叉口出现的交通需求新特点与交通安全隐患,提出了相应的交通安全设计理念,旨在能后提高公路平面交叉口的交通安全水平。

  • 标签: 城市道路 交通安全 特点
  • 简介:摘要:传统的城市经济学侧重于城市内部的土地利用问题。随着研究的逐步深入,城市间土地利用效率的空间分布逐渐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中国市土地利用效率,并建立空间滞后计量模型分析了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溢出效应与影响因素的区域差异。结果表明:中国市土地利用效率有所提升,且存在明显的空间特征与区域差异;影响因素在各区域对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作用存在明显差异,有必要采取具有区域针对性的措施提升城市土地利用效率。

  • 标签: 城市土地 利用效率 溢出效应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Joinpoint回归模型描述分析2004—2019年中国乡人群心脏病死亡率的时间变化趋势。方法收集并整理《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中2004—2019年中国乡心脏病死亡率数据,描述其死亡率和标化率的特征,采用Joinpoint回归模型计算死亡率和年龄别死亡率的年度变化百分率(APC)、年平均变化百分率(AAPC),并分析时间变化趋势。结果2004—2019年间中国乡人群心脏病死亡率随时间呈波动式上升,其中,城市以平均每年2.70%的年度变化百分率上升(P=0.000),农村以平均每年6.95%的年度变化百分率上升(P=0.000),农村平均上升速度约为城市的2.6倍。2004—2019年间心脏病年龄别死亡率分析结果显示,城市以>85岁人群上升速度最为迅速,平均每年上升3.72%,其次是30~34岁(1.90%)、60~64岁(1.87%)(P<0.05);农村以10~14岁、25~29岁、30~34岁及>85岁年龄组上升速度最为迅速,分别以每年5.96%、5.96%、5.61%、5.42%的速度上升(P<0.05);城乡均在<1岁、15~19岁年龄组以相同速度下降(分别为7.72%、2.80%)(P=0.000)。结论2004—2019年间中国乡心脏病死亡率明显上升,农村较城市有更大涨幅,需加强农村地区人群心脏病健康教育及防控工作。

  • 标签: 心脏病 死亡率 Joinpoint回归模型 时间趋势
  • 简介:摘要:碳达峰、碳中和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形成的巨大成就和最新共识,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的城市全面绿色转型也成为城市应对气候变化、寻求绿色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本文重点探讨了双碳目标下

  • 标签: 碳达峰  碳中和  城市  绿色转型
  • 简介:摘要:当前中国的城市化进程过于迅速、区域差别较大,存在着严重的二元结构。城市化对城市的结构、过程、功能等都有重要的影响。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城市热岛效应、城市地表覆盖变化、城市生物多样性流失、城市水土资源等问题进行了研究,但多侧重于单因素、单城市、单学科的研究,而缺少多尺度的研究。基于上述分析,总结出中国市化进程的多尺度量化模型和监测;城市化对土地和人文进程的影响机制;中国在资源和生态条件约束下的城市化发展前景和风险评价。

  • 标签: 中国城市化 资源与生态环境 效应特征 效应机制
  • 简介:摘要:城市轨道交通数字化改造既是建设与发展的内在需求,也是我国经济与社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所以,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既要考虑到时代发展的现实,又要考虑到整个产业的长期发展。然而,从目前国内某些企业的发展现状来看,有些企业在信息化和数字化的思想上还存在着不足,这就需要对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数字化转型进行深入地研究。

  • 标签: 轨道交通 信息化 数字化转型
  • 简介:摘要:在中国市化的进程中,各地建筑为了追求“快”而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对中国传统建筑特色的保护。在这样的情况下,仿古建筑与新中式建筑应运而生,但这种建筑形式在设计和使用上存在“下限低”,“四不像”,“不适配”等各种问题。本文力求探索中式仿古建筑在中国市化进程中的发展之道,从而提高其在建筑市场的经济效益。

  • 标签: 仿古建筑,新中式建筑,建筑行业市场,建筑设计
  • 简介:摘要:中国的许多大城市正处于一个日新月异的建设时期,人口数量的急速膨胀,私家车的不断普及等等社会现状所带来的诸多社会问题,这都一一体现在城市的样貌变化之中。其中居民社区的变化就十分明显。因此,本文提出新老社区现状的辨析。从街道入手,分别以路网框架、街道功能、街道绿化和邻里关系4个视角展开讨论新老社区的利与弊。最后指出:新老社区各自拥有对方所没有的优点,需要设计人员乃至政府、开发者在今后的设计实践中不断探索,努力融合双方好的那一面。

  • 标签: 社区,街道,尺度,景观,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