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口疮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可反复发作,迁延难愈。临床上主要分虚实两大类,实证有风热犯肺、湿热相搏;心脾积热、复感邪毒;肝经郁热、伤脾生湿;肝气郁结、冲任失调。虚证有脾肾虚弱、清阳不升;真阴亏耗、虚火浮越。

  • 标签: 口疮辨证分型治验方剂
  • 简介:回顾分析古代及现代医家常用胁病辨证分型及法,在应用中药汤剂的基础上,针灸、外贴等外治法。并提出今后的研究方向和思路。

  • 标签: 胁痛 辩证论治 针灸治疗 外治法
  • 简介:黄疸多因时气疫毒、湿热、寒湿之邪侵袭,或酒食不节,劳倦内伤,以致肝胆脾胃功能失调,寒湿阻遏、湿热蕴蒸以及气机郁滞,肝失疏泄,胆液渗溢于肌肤,而发为黄疸。关于阳黄的治疗,从《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并中可清楚地体现出辨证施的特点。例如:对于阳黄中湿热偏盛者用茵陈蒿汤,热盛里实者用大黄硝石汤,对于湿盛于热者用茵陈五苓散,主要是辨别湿热的轻重.给后世治疗黄疸以很大的启示。本人结合多年临床经验,现将黄疸病的中医辨证论体会总结如下。

  • 标签: 黄疸 中医 辨证论治 大黄硝石汤 茵陈五苓散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胁指侧胸部,即由腋以下至第十二胁软骨部分的统称,故胁痛系指一侧或两侧胁肋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病证。常因气滞、血瘀、湿热及实火,或肝之阴阳不足致肝络不畅,气血失养所致。

  • 标签: 胁痛 肋间神经痛 中医药研究 毒副作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冠心病在传统医学中有心痛、胸痹、真心痛、厥心痛等记载,《素问·脏气法时论》中“心痛者,胸中痛、胁支满、胁下痛、膺背肩胛间痛、两臂内痛”,《灵枢·厥论篇》中“真心痛,手足青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素问·厥论》中“手心主少阴厥逆,心痛引吼,身热,死不可”,都道出了其发病急、预后难料的特点,作者通过多年来对冠心病患者的,现将心得体会阐述如下。

  • 标签: 冠心病患者 中医辨治 真心痛 传统医学 厥心痛 肩胛间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RRTI近年来发病率逐年升高,成为影响小儿生长发育的主要因素,本文主要论述中医在此方面的研究进展。

  • 标签: RRTI,中医,研究进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全一峰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4-14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4期
  • 机构:(长宁县中医医院四川宜宾644300)【中图分类号】R19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4-0224-02脂肪肝是指由于各类原因导致的患者肝脏在脂肪类物质消化、吸收、转化、分泌和氧化等一系列过程中出现的动态生理平衡性失调,其中脂肪类物质主要包括胆固醇、胆固醇酯、甘油三酯和磷脂等。脂肪主要是指甘油三酯在人体肝脏组织细胞当中的内蓄积量大于肝湿重的5.0%,或者肝脏组织当中有超过50%的肝细胞脂肪化病理状态就可称之为脂肪肝。同时脂肪肝也是肝硬化疾病的前期病变,脂肪肝在临床中比较多见,同时诱发脂肪肝的相关病因机制比较复杂,例如营养失调、小肠旁路手术后、酗酒、糖尿病、应用皮质激素类药物、某些药物、肥胖等均是诱发脂肪肝的重要原因。除此以外,某些疾病造成肝细胞内毒性损伤,也容易诱发脂肪肝,女性处于妊娠后期也可能发生脂肪肝,而肥胖与与酗酒则是引发脂肪肝的常见原因。临床中脂肪肝又可分为轻度脂肪肝、中度脂肪肝和重度脂肪肝,其中轻度脂肪肝是指脂肪浸润量为肝脏5%-10%,中度脂肪肝是指脂肪浸润量为肝脏重量的10%-25%,而重度脂肪肝则是指脂肪浸润量超过肝脏重量的25%-50%。脂肪肝患者的临床表现并无特异性,目前临床中对于脂肪肝患者的诊断主要借助于B超,可提示肝脏存在衰减波,同时血清甘油三酯水平显著升高,而血清蛋白、胆红素以及色素排泄实验均呈现异常,也可在必要情况下进行CT、核磁共振等检查,其中肝活体组织检查是最具临床诊断意义的项目。中医认为脂肪肝属于胁痛、痞块、肝着以及瘕积等范畴中,认为其病因多是由各类原因造成的肝、脾、肾气受损,导致肝失条达、木不疏土以及气郁血瘀。同时认为脂肪肝属本虚而标实之证,同时中医理论认为脂肪肝和痰、湿、瘀等密切相关,多是由于患者食肥甘厚味、多卧少动以及肆意饮酒而造成的肝失疏泄、痰湿内生、肝脾血瘀、脾失健运,甚则日久化热伤阴,其病位在肝脾二脏,在治疗中需坚持辨证施治的原则。中医又将脂肪肝辨证分型为肝郁脾虚型、气滞血瘀型、痰湿困脾型以及痰热中阻型。1肝郁脾虚型该类证型患者的临床症状集中表现为四肢无力、精神抑郁、腹胀便溏、失眠健忘、舌苔淡白以及口干纳差和脉玄细弱等。治疗中应坚持疏肝健脾和渗湿止泻的原则,例如通过应用逍遥散合痛泻药方加减可取得显著疗效,该方剂中中药组成主要包括柴胡、茯苓、防风、当归、炙甘草、陈皮、白芍、白术、郁金、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