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治疗眩晕患者采用半夏白术天麻方的效果以及对中医症候积分、眩晕障碍评分的影响。方法:以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为样本选取时间,研究对象为到我院就诊的80例眩晕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入半夏白术天麻方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中医症候积分、眩晕障碍评分对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均有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中医症候积分与眩晕障碍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半夏白术天麻方 眩晕 中医症候积分 眩晕障碍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高血压患者的效果观察及中医症候评分影响。方法:研究对2016年1月~2019年12期间的10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了观察,按照治疗差异对患者分组,对照组常规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联合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对比两组血压和中医症候评分。结果:观察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分别是(121.52±5.24)mmHg/(89.42±10.24)mmHg,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各项中医症候评分低于对照组,二者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高血压患者可以有效控制血压,改善症状,建议应用。

  • 标签: 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 高血压 效果 中医症候评分
  • 简介:摘要:在中国 ,近年来中风病在死亡原因中位居第 1、 2位。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 ,中风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高于心血管疾病。全中国每年新发中风患者约为 200万人 ,每年死于中风的患者约 150万人。因此 ,有必要对中风病的危险因素进行研究从而为临床和预防医学提供科学依据。中医强调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素问 ·保命全形论》:“人以天地之气生 ,四时之法成。”不同的地域、气候、地质、风俗习惯等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人体的生理。目前中风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表明 ,中风的危险因素可分为可干预性和不可干预性两类 ,可干预性危险因素是脑卒中一级预防针对的目标 ,包括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血脂异常、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吸烟、酗酒、肥胖、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等。不可干预性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种族、遗传因素等。中风病因研究和治疗学研究的一个最主要的内容就是中风危险性因素的研究。

  • 标签: 中医 中风 因素 研究
  • 简介:摘要乳腺癌在我国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态势。在乳腺癌的治疗中,中医中药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中医治疗多以症候分型,本文将从各家经验、病例分析的角度对乳癌术后的证型浅析一二。

  • 标签: 乳腺癌术后 中医 症候分型
  • 简介:【摘要】随着眩晕症状发病率的提高,人们逐渐对该情况产生重视,但在分析过程中能够发现大多数眩晕患者的发病机制并不明确,这也使得采用中医手段进行治疗干预相较于西医而言所获取的临床效果更为理想。本文通过分析眩晕病的中医症候群类型,并对相应的治疗方法进行综述。

  • 标签: 眩晕病 中医症候类型 治疗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将中药益气化湿解毒汤应用在宫颈炎伴发HPV感染的病人之后的临床疗效和中医症候评分。方法选择从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宫颈炎伴发HPV感染的90例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按照随机的原则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5例。其中,采取常规的方式进行治疗的一组作为本次对照组,于对照组医治的基础之上应用益气化湿的解毒汤实施治疗的一组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组。比较两组的患者医治结果。结果在本次的研究结果中显示,对照组有效的概率、6个月内HPV的转阴率都比实验组的低,P<0.05。实验组病人阴部、带下瘙痒、脉象、小腹隐痛或是坠痛、舌质、小便短赤的评分以及6个月的复发率均比对照组低,P<0.05。其他的结果实施比较,P>0.05。结论与常规治疗相比,对于应用益气化湿解毒汤进行治疗的病人,能有效的提高满意度,其临床效果很好,可进行推广。

  • 标签: 益气化湿解毒汤 宫颈炎 人乳头瘤病毒(HPV)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带状疱疹中医辩证治疗方法及应用效果。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药物治疗;研究组在上述常规西医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医辩证治疗,记录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将所得数据经专业分析(统计学)后获得结论。结果两组带状疱疹患者经上述相应治疗后,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73.33%),数据对比P<0.05则提示两组存在显著差异(具有临床可比性)。结论对带状疱疹患者经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医辨证治疗可显著提高其疗效及预后,有利于保障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带状疱疹 中医 辩证治疗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102例终末期肾脏病(end-stagerenaldisease,ESRD)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中医证候的分析,探寻其中医证候的分布规律。方法采用临床资料调查的方法,对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102例长期血液透析患者进行中医证候观察记录。结果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病机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正虚为本,邪实为标。正虚以脾肾阳虚、脾肾气虚为主,标实证以血瘀证为主。结论ESRD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医证候分布有一定规律,其中脾肾阳虚兼湿浊证及脾肾气虚兼血瘀证是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ESRD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主要中医证候分布类型,有利于临床对其探寻中医中药治疗规律的研究。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炎的中医症候学特点以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我院于2015年1月-2017年3月收录的200例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寻找比较肺炎的中医症候学特征以及影响不同肺炎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200例肺炎患者的中医症候学分布特征包括本虚征以及标实征。其中本虚征的分布为气虚征17.5%;气阴两虚征4.5%;阴阳两虚征31.5%。标实征的分布为痰热征25.5%;热毒征21.5%;血瘀征20.5%;痰湿征6.5%;瘀热征18.5%;湿热征7.5%。综合患者本虚征以及标实征,得到患者的中医征型分布情况为痰热闭肺征51.5%;阴阳两虚蕴毒征28.5%;痰热蕴毒征7.5%;气阴两虚征6.5%;气虚血癖痰阻征6.0%。相关危险因素包括年龄大于65岁、既往病史、咳嗽、低蛋白血症、脑卒中、高血压、冠心病以及意识障碍等,P值分别为0.005、0.007、0.024、0.011、0.003、0.028、0.031以及0.005。结论肺炎患者的中医症候学特征分布主要为痰热闭肺征、阴阳两虚蕴毒征、痰热蕴毒征等,患者的年龄、既往病史、咳嗽、低蛋白血症、脑卒中、高血压、冠心病以及意识障碍等可能是其相关危险因素。

  • 标签: 肺炎 中医症候学 相关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 :目的: 对腰间盘突出患者的中医症候特征及护理进行分析 。方法: 选取 我院 2014 年 12 月至 2017 年 12 月收治的 1306 例腰间盘突出患者 , 对其资料进行回顾式分析,其中有男性患者 765 理,女性患者 541 例。 结果: 31~60 岁的男性女性患者发病率均最高,其次为 60 岁以上的女性患者和 30 岁以下的男性患者;中医证型排名最高的五位分别是气滞血瘀、肝肾亏虚合并气滞血瘀、肾虚血瘀、肝肾亏虚合并痰瘀阻络、湿热瘀阻,气滞血瘀是发病率最高的证型。 结论: 30~60 岁是腰间盘突出发病率最高的年龄段,男性患者尤其更多 。因此要加强对 30~60 岁男性的的预防与保健,根据其不同的证型给予其最佳的护理和治疗。

  • 标签: 模块式护理计划 痛风 疼痛 生活质量 护理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谈论对消渴病痹症患者实施中医特色技术疗法,给其中医症候积分的影响。方法:本项研究于2020年7月正式施行,截止时间是2021年7月。选用此期间到某医院救治的82例消渴病痹症病人作为研究主体,依照医治方案的不同归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小组内部4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药物救治,实验组在前者基础上,运用中医特色技术疗法,分析两小组病人的临床治疗效果、中医证候积分。结果:实验组病人经过有效医治后其临床治疗效果(95.12%)得到理想提升且优于对照组(85.37%);实验组病人经过有效医治后其肢体麻木、肢痛、肢冷得到理想减低且优于对照组,用(P<0.05)代表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研究性。结论:对消渴病痹症患者实施中医特色技术疗法,患者的病情症状得到有效舒缓以及生活质量处于高水平状态下。

  • 标签: 消渴病痹症 中医特色技术疗法治 中医症候积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施护对肺炎患儿中医证候积分、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以聊城市中医医院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126例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两组基础资料具有匹配性的原则,将患儿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63例。对照组患儿以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患儿在此基础上同时并行中医辨证施护干预,对比两组患儿的中医证候积分、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试验组患儿的中医证候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儿的VC、FEV1、FEV1/FVC及PEFpred%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儿的SF-36量表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中医辨证施护干预肺炎患儿,能够有效改善其中医证候积分,促进肺功能水平趋于正常,提升生活质量。

  • 标签: 中医辨证施护 肺炎 中医证候积分 肺功能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总结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中医症候特点特点及症形分布规律。方法:选择自 2015年 1月— 2016年 12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 160例为研究对象,通过自拟“糖尿病肾病中医症状调查表”收集患者经中医四诊后的信息,并将这些症状进行聚类分析,之后再进行中医症形归纳。结果:在对患者进行统计的多项症状中,以口渴、乏力、纳差、失眠多梦、尿浊、肢体水肿、面目浮肿、腰膝酸软、潮热、手足心热等症状最为多见。采用两部聚类法将其划分为 3类,对划分好的 3类症状进行辨证,分别为阴虚燥热夹湿热、肾阳亏虚夹痰、气虚夹痰 3种症形。结论:三种症形通过临床证实,能够反应疾病客观发展历程和状态,糖尿病肾病以虚损为主要病机,中医辨证尤其以肾虚为主,常虚实夹杂,临床应详加辨证,随证候变化施治。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中医症候 症形特点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肝硬化患者应用多层螺旋CT数量化诊断的临床诊断效果,以及肝硬化患者的中医症候特征,并对二者之间的相关性进行探究。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6种不同中医症候类型的120例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多层螺旋CT检查,对比观察不同中医症候患者的肝脏尾状叶、肝脏左右径、前后径,肝、脾CT值,以及脾静脉内径、门静脉主干内径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选取的120例6种中医证候分型肝硬化患者的在肝右叶前后径方面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硬化多层螺旋CT数量化诊断与中医证候存在一定的内在关联,需进一步考察研究。

  • 标签: 肝硬化 多层螺旋CT 数量化诊断 中医症候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羁留病房病人的心理应激状况及其中医病因及发病机制,归纳出羁留病房病人中医证候分布情况。方法采用横断面流行病学调查方法,使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SDS自评焦虑量表、SAS自评抑郁量表筛选心理应激人群,设计参考《中医诊断学》、《中医内科学》、《中医症候规范》等书籍筛选出临床上与情志致病相关的常见中医证型以采用中医四诊信息采集表采集信息并进行辨证分型。结果(1)1000例羁留病房患者中符合心理应激者912人,其中男性753人,女性159人。多数患者存在中医证型相兼现象,依据其构成中医证型比例依次为肝郁化火证311例次,肝肾阴虚证225例次,肝气郁结证209例次,心脾两虚证175例次,肝郁脾虚证158例次,胆气虚证114例次,分别占总样本量34.1%,24.7%,22.9%,19.2%,17.3%,12.5%。(2)对912例符合心理应激的羁留患者单病种中医证候分析,其中95例外伤患者肝郁化火证共78例;50例糖尿病及37例肺结核患者其肝肾阴虚证分别为34例、28例;75例急性起病的疾病如上呼吸道感染、肺部感染患者、化脓性扁桃体炎、急性胃肠炎等肝气郁结证共计54例。(3)符合心理应激的羁留患者肝郁类证共678例次,脏腑虚损类证共514例次。结论羁留病房患者心理应激发生率较高,多数病人存在中医相兼证型现象,单一证型患者相对较少,肝郁化火证为最常见证型,羁留患者心理应激中医证型以肝郁类证及脏腑虚损证为主。可根据证型分布进行中医特色疗法干预,降低心理应激程度。

  • 标签: 羁留病房 心理应激 中医证型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细节护理结合中医辨证护理应用于老年重症冠心病患者临床中的效果,以及对中医症候积分的影响。方法 本次研究纳入的老年重症冠心病共82例,随机将其分为4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41例观察组(采用细节护理结合中医辩证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中医症候积分更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 细节护理结合中医辩证护理能提高老年重症冠心病患者的护理质量,其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老年重症冠心病 细节护理 中医辩证护理 中医症候积分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细节护理结合中医辨证护理应用于老年重症冠心病患者临床中的效果,以及对中医症候积分的影响。方法 本次研究纳入的老年重症冠心病共82例,随机将其分为4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41例观察组(采用细节护理结合中医辩证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中医症候积分更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 细节护理结合中医辩证护理能提高老年重症冠心病患者的护理质量,其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老年重症冠心病 细节护理 中医辩证护理 中医症候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