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中医定向药疗配合综合护理治疗寒湿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4月-2015年4月期间收治的寒湿腰痛患者72例,将其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应用电针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定向药疗进行治疗,同时给予两组患者综合护理,治疗3个疗程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9%,对照组为69.4%,比较差异显著(P<0.05);且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VAS、PPI、ODI指数下降程度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给予寒湿腰痛患者应用中医定向药疗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电针疗法 定向透药疗法 综合护理 湿寒腰痛
  • 简介:目的观察中医定向药疗对减轻骨折后肢体肿胀程度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6年11月我科收治的46例四肢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的方式将全部患者分成试验组23例和对照组23例,对照组采用骨科常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常规给予冷疗、中药涂擦等治疗措施。试验组在采用骨科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使用中医定向药疗进行治疗,在腧穴上敷贴药物,发挥调和气血、经络疏通以及调整脏腑阴阳平衡的功效,根据不同病症辨证选择不同的处方。每日2次,每次20min。观察2组患者实施治疗后1、3、7d患肢中点周径情况。结果2组患者治疗1d后,对患肢中点周径进行比较,肿胀程度未缓解,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d、7d后,对患肢中点周径进行比较,肿胀程度明显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定向药疗能有效减轻骨折后肢体的肿胀程度,方法安全有效,操作方便,利于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中医定向透药 肿胀 骨折 水肿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中医定向药疗在骨折后肢体肿胀护理中的应用。方法:2020年12月到2021年12月,选择我院78例接受骨折后肢体肿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取针对性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消肿时间以及疼痛度。结果: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进行对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数据有差异,P

  • 标签: 中医定向透药疗法 骨折术 肢体肿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急性脑梗死肢体功能恢复实施中医定向药疗的影响研究。方法:于2022.12~2023.12将80例急性脑梗死肢体功能障碍患者运用抽签法分为参照组(40例,常规治疗+训练)和试验组(40例,参照组基础上增加中医定向药疗),对神经功能以及日常生活能力进行分析。结果:试验组干预后神经功能评分低于参照组,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中医定向药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有明显改善,值得推广采纳。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肢体功能障碍 中医定向透药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医定向药疗对脑梗死后病人肢体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将50例脑梗死病人中肢体功能障碍的病人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两组病人均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医定向药疗。采用简式FuglMeyer(FMA)评定法评定病人治疗前后的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病人治疗前FMA评分、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治疗后FMA评分、ADL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定向药疗有利于脑梗死后病人肢体功能恢复,可提高病人的肢体功能和日常生活运动能力。

  • 标签: 脑梗死 中医定向透药疗法 肢体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药定向药疗联合阿奇霉素对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治疗作用。方法:研究选取我院2021年7月-2023年7月收治的100例患儿,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患儿接受联合治疗方案,对照组患儿接受阿奇霉素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血液学检查水平,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结果:经过治疗后发现,观察组患儿的治疗后PCT、CR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费用以及症状消失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定向药疗对于减轻症状,缩短住院时间以及患儿接受度较高的优势,操作简单,对于加快炎性因子消退具有积极作用。

  • 标签: 支气管肺炎 中医定向透药疗法 炎性因子 住院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医定向药疗治疗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血瘀证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治疗组给予中医定向药疗治疗,对照组给予针灸按摩治疗,2组患者均给予腰椎电动牵引,1周为1个疗程。观察2组疗效并评价其安全性。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结论中医定向药疗能有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中医定向透药疗法 血瘀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于脑梗死患者采取中医定向药疗对促进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治疗效果。方法两组患者均采取常规的药物治疗方案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中医定向药疗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FMA、ADL评分均较低,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FMA、ADL评分均较对照组高,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脑梗死后并发肢体功能障碍患者采取中医定向药疗有助于促进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并且可改善其日常活动能力,中医定向药疗值得在脑梗死患者中应用推广。

  • 标签: 脑梗死 肢体功能恢复 中医定向透药疗法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腰间盘突出症,使用手法整骨复位+中医定向药疗进行联合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本次选择的研究对象来源于我院的76例患有腰间盘突出症的患者,将其依据患者接诊时间分为两组,普通组:38例,使用一般腰间盘突出的治疗手段;实验组:34例,手法整骨复位+中医定向药疗联合治疗;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普通组的总有效率(86.8%)与对照组(65.8%)相比较,明显升高,且P<0.05,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腰间盘突出症使用手法整骨复位+中医定向药疗进行联合治疗,其临床效果明显,故可以将其用于临床。

  • 标签: 腰间盘突出症 手法整骨复位 中医定向透药疗法 联合治疗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药热奄包联合中医定向药疗在胫腓骨闭合性骨折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7月—2021年4月来我院就诊的胫腓骨骨折患者70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个35例。给予对照组中医定向药疗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联合中药热奄包治疗。比较治疗后两组症状改善情况、疼痛程度及满意度。结果:治疗后1天,两组患者的肿胀程度及患肢皮温比较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3、7天,观察组患者的肿胀程度以及患肢皮温均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中药热奄包 中医定向透药疗法 胫腓骨闭合性骨折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患者采取中医定向药疗协同针灸治疗的应用效果,评估其治疗有效率。方法:遴选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于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符合研究标准者共计60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分别设定为甲组、乙组,前者应用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后者以中医定向药疗协同针灸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评估指标包含肢体功能、中医症状积分、神经功能缺损、治疗有效率、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肢体功能障碍评分方面,乙组高于甲组(P<0.05)。治疗后,乙组中医症状积分低于甲组(P<0.05)。治疗后,乙组治疗有效率所得数值高于甲组(P<0.05)。结论:通过对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患者实施中医定向药疗与针灸法的联合应用治疗,对缓解患者肢体功能障碍以及提高肢体运动能力具有积极意义,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强化患者整体治疗效果,值得借鉴和推广。

  • 标签: 中医 定向透药 针灸 脑卒中 功能障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中医定向药疗结合耳穴压豆对降低下肢闭合性患者疼痛情况的治疗效果。方法:将98例下肢闭合性骨折患者纳入到此次临床研究的样本对象范围内,所有样本均在2020年12月至2022年1月期间内被我院骨科收治;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上述样本进行划分,其中49例样本纳入常规护理组,其余纳入联合护理组。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VAS评分及护理工作满意率。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的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护理组患者干预后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患者,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患者,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医定向药疗结合耳穴压豆的方法对下肢闭合性骨折患者进行干预能够有效改善其疼痛情况。

  • 标签: 中医定向透药疗法 耳穴压豆 下肢闭合 疼痛 干预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使用自拟宣痹汤中医定向药疗对颈肩腰腿关节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2.12-2023.10间收治的颈肩腰腿关节痛患者共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和观察组(自拟宣痹汤中医定向药治疗)各50例。对其疗效进行分析。结果:经过分析患者疼痛评分VAS显示,患者经治疗后疼痛感显著减轻,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颈肩腰腿关节痛患者实施临床治疗时,使用自拟宣痹汤中医定向药疗能够减轻患者疼痛感,具有理想的治疗效果和较高应用价值。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踝三针配合中医定向药疗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踝三针配合中医定向药疗,对照组单纯采用电针疗法,3天为一个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踝三针与中医定向药疗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明显提高疗效,是一项值得推广的中医临床实用技术。

  • 标签: 踝三针 中医定向透药疗法 腰椎间盘突出 电针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与分析中医定向药疗配合针灸治疗肝肾亏虚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90例LDH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针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医定向药疗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各项评分。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定向药疗配合针灸治疗肝肾亏虚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可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调节IL-1及CRP水平,降低疼痛感,改善腰椎活动功能。

  • 标签: 中医定向透药疗法 针灸 肝肾亏虚型腰椎间盘突出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