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今年是中共召开60周年。中共在完成自身政治角色转换、由建国前在地方局部执政的革命党变成建国后除港澳台外执掌全国政权的执政党之后,所召开的首次全国代表大会。认真总结了建国七年来的执政实践,正式开启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道路的艰辛探索,成为中共发展理念的开端。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发展新理念,成为经济新常态下指导中国发展的重要指针。笔者梳理了从到十八大以来60年间,中共发展理念的演进脉络,发现其前后存在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内在联系,进而提炼、总结出了发展理念递进的“五节点”论,以就教于学术界和理论界同仁。

  • 标签: 五大发展理念 中共发展理念 演进脉络
  • 简介:中共筹备期间,作为当时的中共中央秘书长、筹备工作负责人,邓小平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一是具体负责的筹备组织工作,草拟政治报告起草委员会名单和修改党章、修改党章报告起草委员会名单,起草、审改和宣讲会议的各种文件,组织代表和中央委员、中央候补委员的选举工作,审改大会代表发言稿,为大会的顺利召开做了充分准备;二是主持修改党章和起草修改党章的报告,提出在全国执政情况下加强党的建设的主要方针,奠定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的建设的理论基础;三是参加政治报告的起草、讨论和修改工作,建议报告要突出经济建设,对正确路线的制定发挥了积极作用。

  • 标签: 邓小平 中共八大 筹备工作 《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 八大政治报告
  • 简介:早在1955年3月,毛泽东就代表中共中央宣布:1956年下半年召开。此后,的各项准备工作就开始了。准备开,首先要做好思想理论准备,为此,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做了两篇文章。

  • 标签: 毛泽东 中共八大 故事 中共中央 思想理论 党中央
  • 简介:<正>1955年3月31日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作结论讲话时宣布:中央决定,1956年下半年召开次大会,有三个议程:(1)中央委员会的工作报告;(2)修改党章;(3)选举新的中央委员会。他提出:明年7月以前完成代表的选举及文件的准备工作。号召:全党为胜利地召开党的第次全国代表大会而斗争。4月21日邓小平将草拟的政治报告起草委员会、修改党章和修改党章报告起草委员会名单呈报毛泽东。毛即批示,提交政治局会议讨论。5月12日,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了上述两个名单。

  • 标签: 毛泽东 邓小平 刘少奇 周恩来 八大政治报告 中共八大
  • 简介:摘要毛泽东发动“文革”是经过再三思量的,是由于在中共中央领导层中对于社会主义社会经济发展模式出现巨大分歧,并且这个分歧愈演愈烈所最终导致的。而他们在这个问题上的分歧最早出现在中共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因此“文革”发动的渊源也就可以追溯到中共次全国代表大会上。

  • 标签: 八大 文革 分歧
  • 简介:1956年9月,中共在总结中共以后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为我国在新时期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提出了符合中国国情的新方针和新模式,同时也对党的执政理念进行了初步探索。“”根据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环境的变化,明确了执政的客体和对象,阐述了何为执政即执政的本质,并为完成执政使命作了如何规范执政方式的科学阐释,为后来党的建设作了很好的铺垫,也对今天中国共产党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标签: 中共八大 执政理念 探索
  • 简介:中共被称为是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历史性盛会。此时,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已经基本建立,并且苏联模式开始显露弊端,中国共产党开始重新思考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在这样一个社会大转变时期,中国共产党必须进行三个方面的转变,即转变工作重心,从阶级斗争转变到经济建设上来;转变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从苏联模式中摆脱出来,走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转变党的角色,从革命党转变成执政党,在思维范式上确立执政党的思维。

  • 标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共八大 工作重心 执政思维 执政角色
  • 简介:中共"是我们党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里程碑。它的成功召开,除了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领导人的历史贡献外,作为"少壮派"的陈云和邓小平也做出了重要贡献。共同为""做准备1955年3月,毛泽东代表中共中央宣布1956年下半年召开""的决定。4月,邓小平将""政治报告、修改党章和修改党章报告起草委员会名单报送毛泽东。

  • 标签: 起草委员会 修改党章 中央政治局会议 陈云同志 政治报告 中央领导
  • 简介:党的是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会。在1996年召开40周年之际,中央党史研究室、当代中国研究所等单位曾举办几次很有影响的学术研讨会,把研究推向一个高峰。十年来,研究进一步深化,取得了一批新成果。

  • 标签: 中共八大 综述 党史研究室 学术研讨会 当代中国 研究所
  • 简介: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开幕词,总结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成功经验,分析了今后面临的艰巨任务。毛泽东还提出“以苏为鉴”,探索适合中国的建设道路,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 标签: 毛泽东 中共八大 开幕词
  • 简介:<正>中共党章为什么没有提“毛泽东思想”,是一个被讨论已久的问题。在“文化大革命”中,这曾被作为刘少奇、邓小平反对“毛泽东思想”的一条主要“罪状”,以后,虽曾有许多学者就这一问题从不同角度发表了见解,但时至今日,还有一些海外出版物提出与史实完全不符的论调,很有必要加以澄清。早在1966年10月,周恩来在接见哈尔滨工业大学红卫兵代表时,针对有代表提出修改党章的报告中没有提到“毛泽东思想”的问题回答说:“党章中没有提‘毛泽东思想’,是主席的提议,是针对当时的国际局势。”为了说明这个

  • 标签: “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主义 马克思列宁主义 中共八大 中国革命实践 中国共产
  • 简介:在过渡时期中,我们不要忘记祖国的一部分神圣领土台湾还没有解放。解放台湾的问题完全是中国的内政问题。我们希望一切有爱国心的台湾军政人员,同意用和平谈判的方式,使台湾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而避免使用武力。如果不得已而使用武力,那是在和平谈判丧失了可能性,或者是在和平谈判失败以后。

  • 标签: 政治报告 中共八大 解放台湾 修改 和平谈判 爱国心
  • 简介:中国共产党第次全国代表大会前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在深刻总结建国以来我国农业生产实践,并以苏联等东欧国家农业发展经验教训为镜鉴的基础上,对我国农业发展道路进行了多方面探索。具体包括:对以粮棉为主导、兼顾副业的农业发展模式的探索,对生产资料所有制与生产责任制问题的探索,对利用经济规律发展农业的探索,及对工农业关系的积极探索等。这些理论与实践极大地推动了当时农业经济的发展。

  • 标签: 中共八大前后 党中央 农业发展道路
  • 简介:中国妇女第次全国代表大会,是世纪之交召开的一次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大会,她深深牵动着各族各界妇女的心。大会刚刚结束,各地就迅速掀起学习贯彻会议精神的热潮。中国妇女第次代表大会盛况、中国妇女本世纪的成就以及跨世纪的发展目标,成了今秋南粤各界妇女的热...

  • 标签: 学习贯彻 “八大” 邓小平理论 八大精神 下岗女职工 中国妇女运动
  • 简介:中国共产党对执政地位的认识是逐步深化的.首次形成执政党概念是在中共会议上.这个概念明确起来具有多方面的历史原因.中共围绕着执政党建设的问题,阐述了许多极其重要的思想.这些思想对于理解和坚持"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深化执政党建设规律的研究,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 标签: 执政党 中国共产党 第八次代表大会 执政党意识 执政党建设 生产力
  • 简介:党的本应成为中国共产党在20世纪一次最重要的会议,若将路线付诸实践,中国早已走上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但是后来的历史发展拐了个弯,路线既未完全付诸实施,而且被迫中断.路线未能坚持下去,固然有着不可超越的历史局限性,但更重要的原因在于党的民主生活遭到破坏.

  • 标签: 中共八大路线 原因
  • 简介:亮点一:设立“新中国体育成就展”除了企业的倾情展示和各种精彩纷呈的现场活动,本届体博会还增添了许多专业体育文化氛围—专门设立的体育文化展区。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新中国体育成就展”:从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北京奥运等几方面,通过图片、文字、视频、实物等形式,集中展示新中国所取得的巨大体育成就。

  • 标签: 中国体育 体育文化 文化氛围 群众体育 竞技体育 体育产业
  • 简介:三百年前的艺术巨匠山人(1626——1705年),不仅属于他生活的17世纪,而且属于中国艺术在西方文化冲击下走向现代的20世纪。从世纪初到世纪末,山人特立独行的艺术风格及其扑朔迷离的悲剧身世,一直吸引着借古开今的书画家和寻根究底的学者。纵观百年来对山人的研究与借鉴,可以发现一个不争的事实,那就是学者的研究相对滞后于画家的借鉴。

  • 标签: 艺术巨匠 八大山人 艺术风格 艺术成就 花鸟画 山水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