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丙肝患者接受丙肝核心抗原(HCV-cAg)诊断的价值。方法根据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的38例疑似丙肝丙肝患者进行分析研究,选取同期100例筛查群体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诊断符合率。结果对照组患者的HCV-Ab结果为阴性,有2例HCV-cAg结果为阳性,1例RT-RNA证实为阳性;研究组有20例HCV-cAg为阳性,24例RT-RNA证实阳性,符合率是83.33%。结论丙肝诊断使用HCV-cAg检测具有较高的准确率,临床中可以推广使用。

  • 标签: 丙肝 丙肝病毒 抗原 抗体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丙肝核心抗原检测对丙肝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疑似丙肝或是丙肝患者58例做为观察组,同时选择同期接受病毒筛查的健康者58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抽取血清样本行HCV-cAg检测与丙肝核心抗体(HCV-Ab)检测,采用反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RNA)证实阳性者,比较两组检测结果。结果对照组HCV-Ab检测阳性率100%,HCV-cAg阳性率2.54%(2例),经RT-RNA证实阳性率为1.72%(1例);观察组HCV-cAg阳性率为55.17%(32例),经RT-RNA证实阳性率为65.51%(38例),诊断符合率为84.21%。结论HCV-cAg检测诊断丙肝诊断符合率较高,有利于早期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丙肝病毒核心抗原 临床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丙肝感染情况以及治疗预防方法进行研究。方法对本院血液透析中心治疗的患者70例以及50名未进行血液透析的肾病患者丙肝抗体和丙肝-RNA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70例血透病人中携带阳性丙肝抗体的患者有15例,携带丙肝-RNA阳性的患者有14例,50名未进行血液透析的门诊就诊患者中仅1例丙肝抗体阳性,无丙肝-RNA阳性。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在做透析的过程中,丙肝感染的感染率要大于正常人,且主要的感染途径为血液感染、免疫力下降以及受到透析仪器被污染等。

  • 标签: 维持性血液透析 丙肝病毒 感染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型哈尔滨市丙型肝炎患者的丙型肝炎病毒(HCV)基因分型情况。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9月-2017年8月收治的158例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样本作为研究对象,使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PCR产物纯化后进行测序分析,测序结果与参考序列共同构建系统进化树,得到病毒的基因型并进行分析。结果本组158例丙肝患者血清标本中,成功扩增core片段139例,扩增成功率为87.97%。在139例片段中,HCV1a型8例,占5.76%;HCVlb型67例,占48.20%;HCV2a型42例,占30.22%;HCV3a型11例,占7.91%;HCV3b型5例,占3.60%;HCV6a型6例,占4.32%。结论哈尔滨市HCV基因型主要以1b型为主,其次为2a型,与中国其他地区HCV基因型的分布比较一致。

  • 标签: RT-PCR 丙型肝炎病毒 测序 基因分型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研究丙肝的危险因素,探究现有临床检验手段的有效性。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46例丙肝感染患者作为调查对象,通过设计问卷的方法对其感染因素进行统计,并分析其所接受的临床检验手段。结果结果显示,丙肝感染的危险因素较为复杂,吸毒、输血与医源性暴露等都容易造成感染,而现有的临床检验方法来看,实验室检验能够较好的保证准确性。结论人们对丙肝感染因素的认知尚处于探索,主要以养成良好的预防习惯进行防治,临床检验要早筛查早治疗。

  • 标签: 丙肝 感染现状 临床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乙肝病携带者乳汁中乙肝病的检测结果,探究母乳喂养的安全性。方法收集100例乙肝病携带者进行实验,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实验组,比较血清与乳汁中HBV-DNA表达情况及乙型肝炎相关检测指标。结果实验组患者血清和乳汁中乙肝病检测结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变化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妇要根据静脉血中HBV-DNA载量的表达量来选择是否采用母乳哺育婴儿。

  • 标签: 乙肝病毒 乙肝病毒携带者 乳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在丙肝病毒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90例行抗病毒治疗的丙型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抛硬币法将患者分为两组,以常规护理方式对45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干预,以延续性护理方式对45例观察组患者进行干预,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对比,组间差异性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依从性方面对比,观察组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丙型肝炎患者实施抗病毒治疗的同时配合延续性护理干预效果显著,有利于减少不良反应发生,且可提高患者依从性,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延续护理 丙肝 抗病毒 依从率
  • 简介:7月28日是世界肝炎日,今年世界卫生组织的主题是“检测治疗肝炎”。据估算,我国乙肝病携带者约9000万人,其中约2800万人为慢性乙肝患者。病毒性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属于主要卫生挑战,影响到全球3.25亿人。

  • 标签: 乙肝病毒携带者 世界卫生组织 乙型肝炎 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乙肝病携带者临床检验方式以及其检验结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乙肝患者资料86例作为研究组,分别对研究组患者选用HBV-DNA检验法进行检测和乙肝五项检验法进行检测,对比两种检验方式的阳性率。结果研究组患者中,患者乙肝五项检查结果均为阳性,但HBV-DNA阳性率检测率为65.12%。其中HBsAg、HBeAg、抗-HBc检测结果相近,不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抗HBs+、抗-HBc+、抗-HBe检测结果符合率较低,显示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乙肝病携带者检测中使用乙肝五项检验法能够快速对其进行检测但准确率有一定局限,而HBV-DNA检验法能够更加精确的判定其结果,临床医学中对患者进行乙肝病携带检验可以结合两种检验手法对患者病情进行逐步确认。

  • 标签: 乙肝病毒携带者 临床检验 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丙肝核心抗原(HCV-cAg)和丙肝抗体(HCV-Ab)联合检测对提高丙肝患者早期感染诊断中临床价值。方法对324例临床标本同时检测HCV-cAg和HCV-Ab,并对HCV-cAg阳性标本和HCV-cAg阴性且HCV-Ab阴性标本进一步检测丙肝RNA(HCV-RNA)。结果单独检测HCV-Ab,丙肝的检出率为22.5%,联合检测HCV-cAg和HCV-Ab则丙肝的检出率为27.8%,在73例HCV-Ab阳性的标本中,HCV-cAg的阳性率达41.1%;在251例HCV-Ab阴性的标本中,HCV-cAg阳性的例数为17例,丙肝的漏诊率达6.8%;如果以HCV-RNA检测结果为标准,则HCV-cAg与HCV-RNA检测结果的符合率达93.6%,特异性达98.3%。结论HCV-cAg和HCV-RNA具有高度的相关性,联合检测HCV-cAg核心抗原和HCV-Ab抗体是防范HCV广泛传播和诊疗的有效手段。

  • 标签: 丙型肝炎 丙肝核心抗原 丙肝抗体 丙肝RNA,酶联免疫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丙肝诊断过程中采用丙型肝炎病毒RNA(HCV-RNA)、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HCV-cAg)、丙型肝炎抗体(HCV-Ab)联合诊断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本院能接受治疗的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段为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共计1200例,均行ELISA法开展HCV-cAg与HCV-Ab的联合检测,针对存在有单项、两项阳性患者开展HCV-RNA检测。结果在行联合检测之后存在单项、两项阳性患者共计49例,经HCV-RNA阳性作为分组标准,HCV-cAg以及HCV-Ab均有着较高的检出率,两种方式联用对HCV的检出率效果良好。结论临床上在丙肝感染诊断中,运用HCV-cAg以及HCV-Ab检测效果良好,可相互补充,优势显著,有利于减低丙肝漏检率。

  • 标签: 丙型肝炎病毒 丙肝病毒核心抗原 丙肝抗体 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乙肝病携带者临床检验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3月之间收治的乙肝病携带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检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表面抗原阳性伴有肝功能损害的患者10例,转化为肝癌的3例,转化为慢性肝炎4例,二对半为小三阳25例,二对半为大三阳为27例。结论对乙肝病携带者进行临床检验能够更准确的获得患者的病情结果,对患者采取正确的治疗方案,有利于乙肝发病率的降低。

  • 标签: 乙肝病毒 携带者 临床检验
  • 简介:摘要乙肝病感染相关肝癌是我国最常见的肝癌类型,全国每年有30多万人死于肝癌,约占全世界肝癌死亡人数的60%左右。在我国,由于乙肝病感染人数较多,慢性乙肝病感染宿主基因,最终导致细胞癌变及肿瘤的发生。通常对于乙肝病感染相关肝癌的预防是接种乙肝疫苗和抗HBV治疗,但在治疗方面方法有限。目前乙肝病导致肝细胞癌变的分子机制仍存在较大争议。因此,若能从分子机制入手阐明乙肝病感染相关肝癌的致病机理,可为肝癌的防治提供新的策略。

  • 标签: 乙型肝炎病毒 肝细胞癌 HBX蛋白 分子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的疗效。方法选择120例于2013年3月—2016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研究个体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拉米夫定治疗,在对照组施药的基础上,实验组加服阿德福韦酯。结果治疗2个星期后,对照组HBV-DNA转阴率明显较实验组高,(P<0.05),此后各个时间段两组比对则未见突出差异,(P>0.05)。结论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在乙肝病症的临床治疗方面,可有效改善肝硬化的症状,对于提升肝功能有显著效果,与拉米夫定单独治疗相比,长期疗效更为突出。

  • 标签: 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 阿德福韦酯 拉米夫定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丙肝核心抗原(HCV-cAg)和丙肝抗体(HCV-Ab)联合检测对提高丙肝患者早期感染诊断中临床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324例临床标本,同时检测HCV-cAg和HCV-Ab,并对HCV-cAg阳性标本和HCV-cAg阴性且HCV-Ab阴性标本进一步检测丙肝RNA(HCV-RNA)。结果单独检测HCV-Ab,丙肝的检出率为22.5%,联合检测HCV-cAg和HCV-Ab则丙肝的检出率为27.8%,在73例HCV-Ab阳性的标本中,HCV-cAg的阳性率达41.1%;在251例HCV-Ab阴性的标本中,HCV-cAg阳性的例数为17例,丙肝的漏诊率达6.8%;如果以HCV-RNA检测结果为标准,则HCV-cAg与HCV-RNA检测结果的符合率达93.6%,特异性达98.3%。结论HCV-cAg和HCV-RNA具有高度的相关性,联合检测HCV-cAg核心抗原和HCV-Ab抗体是防范HCV广泛传播和诊疗的有效手段。

  • 标签: 丙型肝炎 丙肝核心抗原 丙肝抗体 丙肝RNA,酶联免疫法
  • 简介:摘要目的对病毒肝病生化检验指标变化特点与诊断价值进行临床分析。方法以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诊治的124例病毒肝病患者设为观察组,选择同期体检全部合格的124例健康患者为对照组,采集两组患者静脉血,以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生化检验,比较两组患者的检验指标特点,分析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患者STB为(28.6±10.3)umol/L,AST为(136.7±24.8)umol/L,ALT为(189.8±25.3)umol/l,CHE为(5.8±1.2)kU/L,与对照组相比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STB异常阳性检出率为92.6%,AST异常阳性检出率为86.5%,ALT异常检出率为89.7%,CHE异常检出率为90.6%,与对照组相比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急慢性肝炎、肝癌患者的PA水平、LAP水平、ADA水平均高于其他病毒肝病患者(P<0.05)。结论在病毒肝病诊断中应用肝功能生化检验具有重要价值,STB、AST等指标可有效确诊,PA、LAP等指标则可鉴别肝病类型,从而为临床诊治提供重要信息。

  • 标签: 病毒性肝病 生化检验 指标变化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生化检验指标在病毒肝病诊断中的变化特点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至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85例病毒肝病患者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体检健康的体检者8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体检者的生化检验指标差异。结果研究组ALT、CHE、AST、TBil等指标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肝功能各生化指标阳性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癌的PA水平低于急性肝炎和慢性肝炎,肝癌LAP水平高于急性肝炎和慢性肝炎,急性肝炎ADA水平低于慢性肝炎和肝癌水平,慢性肝炎水平低于肝癌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功能生化指标在病毒肝病中诊断效果显著,应用价值高。

  • 标签: 病毒性肝病 生化检验指标 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