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剖宫产全身麻醉下使用不同麻醉诱导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40例剖宫产住院病患,均存在腰硬联合麻醉禁忌症。对照组使用丙泊酚静脉麻醉诱导,观察组使用七氟醚吸入麻醉诱导。对比两组产妇手术安全性以及新生儿健康状况差异性。结果随着剖宫手术的进展,在气管插管时心率及血压均显著升高,BIS均显著下滑。在胎儿娩出后,观察组BIS、心率、血压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出生1分钟及出生5分钟时Apgar评分分别为(7.29±0.36)分与(7.64±0.48)分,观察组分别为(8.31±0.42)分与(8.97±0.31)分。对照组新生儿出生时间为(5.58±1.03)min,观察组仅需(3.67±0.94)min。血氧含量方面,观察组达到(30.89±2.74)mmHg,对照组为(27.21±3.58)mmHg。结论相对于丙泊酚而言,吸入麻醉七氟醚在手术安全性上更高,更适合用于麻醉诱导。

  • 标签: 剖宫产 全身麻醉 麻醉诱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全身麻醉方法对老年患者长时间手术后麻醉苏醒的影响。方法随机分2组,每组2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静吸复合全麻+硬膜外阻滞麻醉。其中一组采用丙泊酚维持麻醉,为P组;另外一组采用七氟烷维持麻醉,为S组。比较两组的血液动力学指标及术后恢复时间。结果拔管后5min,P组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低于S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P组拔管后的吞咽恢复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均短于S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维持麻醉老年患者长时间手术的效果慢,术后恢复更迅速。

  • 标签: 丙泊酚 七氟烷 麻醉 老年患者 手术 苏醒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不同全身麻醉方法用于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选取研究对象为68例气管异物取出术患儿,随机分为2组,即观察组、对照组,各34例;且对两组患者的生命体征、术后苏醒时间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观察及评估。结果观察组34例患儿的置管后心率、氧饱和度、血压均低于对照组数据,而苏醒时间短于对照组,P值小于0.05。观察组34例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值小于0.05。结论丙泊酚用于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标签: 全身麻醉 小儿 气管 异物取出术 比较 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研究探讨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以72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为三组。A组术中给予瑞芬太尼、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B组给予七氟烷吸人麻醉,C组给予异氟烷吸入麻醉,术中根据患者的脑电双频指数监测值调整用药量,术后进行持续镇痛。记录三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术后睁眼时间及拔管时间。比较三组患者手术前、后各时间点(1、3、6、24h)的认知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三组患者手术时间、麻醉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患者术后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均明显长于A组(P〈0.05)。三组患者术后1h简易智力状态量表(MMSE)评分均明显低于术前(P〈0.05),A组患者的MMSE评分于术后3h恢复至术前水平,而B组为6h,C组为24h。结论在老年患者手术过程中给予全凭静脉麻醉和吸入麻醉,均能导致认知功能障碍,但全凭静脉麻醉恢复更快,吸人麻醉中七氟烷较异氟烷恢复更快。

  • 标签: 全凭静脉麻醉 吸入麻醉 老年 术后认知功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观察全身麻醉患者采取不同眼部护理方法对术后眼部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在我院2017年12月至2019年4月期间收治的全身麻醉手术患者中随机选择180例,采取随机数表法分成6组,每组30例,在常规眼部清洁的基础上,A组选用3M透明通气胶布进行粘贴干预,B组选择无菌小纱布经生理盐水浸泡后覆盖,C组应用人工泪液滴眼剂,D组选择好视力护眼贴敷贴,E组用红霉素眼膏涂眼后予以3M透明通气胶带进行粘贴,F组未采取干预措施,统计患者术后眼部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A组术后眼部并发症发生率3.3%,B组、C组和D组发生率均为6.6%,E组为0,F组发生率20%,A组、B组、C组、D组和E组显著低于F组,且E组最低,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身麻醉手术中,红霉素眼膏+3M透明通气胶带的眼部护理方法的作用最显著,对预防术后眼部并发症有很大帮助。

  • 标签: 眼部护理方法 全身麻醉 眼部并发症 影响
  • 简介:目的探讨分析进行丙泊酚+瑞芬太尼+七氟醚药物配伍静脉复吸麻醉术对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间本院收治的60例需要接受全身麻醉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其中研究组患者采用丙泊酚+瑞芬太尼+七氟醚药物配伍静脉复吸麻醉术,对照组患者采用常用的咪唑安定+芬太尼+异氟醚药物配伍麻醉。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早期的认知功能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定向力恢复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术后2、12、24小时认知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1)。结论全身麻醉会对患者术后早期的认知功能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但与接受咪唑安定+芬太尼+异氟醚药物配伍麻醉患者相比,丙泊酚+瑞芬太尼+七氟醚药物配伍静脉复吸麻醉术在术后早期认知功能恢复方面更具有优势。

  • 标签: 麻醉 认知功能
  • 简介:[摘要] 目的 比较不同全身麻醉方法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早期认知功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患者100例临床资料,根据全身麻醉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全凭静脉麻醉,50例)和观察组(硬膜外联合静脉麻醉,50例)。对比两组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结果 观察组术后定向力、记忆力、语言能力、回忆能力及注意力和计算能力评分评分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硬膜外联合静脉麻醉应用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中的效果较好,能够使患者快速恢复早期认知功能。

  • 标签: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全凭静脉麻醉 早期认知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