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儿童骨肿瘤的临床特点,提高对儿童骨肿瘤的认识及诊断水平。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住院的骨肿瘤患儿临床资料,年龄≤14岁,统计患儿的性别、年龄、肿瘤种类、发病部位、病变部位数及首发症状,分析本地区儿童骨肿瘤的临床特点。结果共收集骨肿瘤患儿548例,男344例,女204例,男女比例为1.69∶1.00,单发462例,多发86例,多发病例中主要为良性骨肿瘤,共82例,占95.35%(82/86例),骨肿瘤病变部位717处,总体发病数随年龄增大呈增高趋势,不同性质肿瘤发病年龄具有各自特征。肿瘤发病部位中以胫骨最多,共223处,其次为股骨177处、肱骨82处。肿瘤性质分类中良性骨肿瘤478例(87.22%),中间性骨肿瘤43例(7.85%),恶性骨肿瘤27例(4.93%),良性骨肿瘤的发病数明显高于中间性及恶性骨肿瘤,在不同发病部位中的构成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604,P<0.05),其中良性骨肿瘤中以骨软骨瘤最多见,占55.44%(265/478例),中间性骨肿瘤中以动脉瘤样骨囊肿多见,占46.51%(20/43例),恶性骨肿瘤中以骨肉瘤多见,占59.26%(16/27例)。首发症状中局部肿块268例、疼痛166例,明显高于无症状(79例)、跛行(28例)、畸形(4例)及功能障碍(3例),在不同肿瘤中的构成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422,P<0.05)。结论儿童骨肿瘤以男童居多,发病数随年龄增大而增多,良性及单发者多见,多发者主要为良性,好发于胫骨及股骨,首发症状主要表现为局部肿块和疼痛,不同性质肿瘤的临床特点略有不同。

  • 标签: 儿童 骨肿瘤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对于恶性骨肿瘤化疗患者的有效护理方案,帮助患者安全度过骨髓抑制期。方法:从我院骨科住院部抽取23例恶性骨肿瘤化疗患者,同时将其划分为A组(参照组)12例和B组(研究组)11例;让A组接受常规护理,对B组实行全程护理干预;通过观察分析其护理效果,总结归纳骨髓抑制期预防感染的护理对策。结果:B组患者的院内感染率明显低于A组。结论:对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实施全程护理干预,有利于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保证化疗工作得以顺利开展,从而帮助患者顺利度过骨髓抑制期。

  • 标签: 恶性骨肿瘤化疗 骨髓抑制期 护理方案
  • 简介:摘要原发性骨肿瘤易发生血行转移,并且在转移后治疗效果欠佳,患者预后较差。循环肿瘤细胞(CTC)是从肿瘤原发灶或转移灶脱落并进入血液循环的肿瘤细胞,在肿瘤早期即可出现,不仅可种植在远处器官形成转移灶,还可自我种植在原发灶导致肿瘤复发,与疾病的预后密切相关。在大多数原发性骨肿瘤中,CTC与病灶内的肿瘤细胞相比具有异质性,从不同角度对CTC进行研究,可为原发性骨肿瘤早期诊断及治疗技术的研发提供依据。文章将对常见的原发性骨肿瘤CTC研究现状进行归纳,并对未来研究方向及临床应用进行展望。

  • 标签: 肿瘤细胞,循环 骨肿瘤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磁共振动态加强(DCE-MRI)联合计算机断层扫描(CT)对骨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19年2月-2020年2月我院收治的骨肿瘤患者82例,患者均进行DCE-MRI和CT检查,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DCE-MRI、CT单独及联合诊断骨肿瘤的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结果 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82例患者中良性50例,恶性32例。经Kappa一致性度量,CT、DCE-MRI单独检测诊断及联合检测诊断骨肿瘤结果和手术病理结果的一致性一般(Kappa=0.424、0.520、0.717,P<0.05);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颅底恶性骨肿瘤的CT、MRI结合诊断价值进行分析研究。 方法 将80例颅底恶性骨肿瘤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患者的病例选择时间在2018年7月~2020年7月,所有患者的病情经病理学确诊。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CT诊断,观察组采用CT+MRI诊断,对比分析诊断准确率。 结果 在本次研究中,对照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为75.00%,观察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为100.00%,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在颅底恶性骨肿瘤的诊断中,CT联合MRI诊断,可以提高诊断的准确率,为患者病情的确诊提供有效的依据,可以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颅底恶性骨肿瘤 CT MRI 诊断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放射影像学普通平片与CT诊断颌骨肿瘤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1年2月本院接入的63例疑似颌骨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进行普通平片检查和CT检查,参照病理诊断结果,分析对比普通平面与CT诊断特异度、灵敏度、准确度。结果:病理确诊60例颌骨肿瘤,另外3例为阴性。放射影像学普通平片特异度、灵敏度、准确度明显低于CT(p

  • 标签: 放射影像学 CT 颌骨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混合现实技术在骨肿瘤精准外科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2019年3月辽宁省肿瘤医院14例骨肿瘤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7例、女7例,年龄13~57岁、平均32岁。肿瘤部位股骨远端4例、胫骨近端3例、肩胛骨3例、骨盆2例、肱骨近端1例、锁骨近端1例。恶性肿瘤11例,其中骨肉瘤6例、软骨肉瘤2例、横纹肌肉瘤1例、转移癌2例;良性肿瘤3例,其中骨巨细胞瘤1例、骨母细胞瘤1例、嗜酸细胞肉芽肿1例。所有患者术前采用640层螺旋CT扫描仪行肿瘤部位增强三维重建,收集患者CT原始DICOM数据,将其导入到三维医学影像工作站进行分割、重建、材质设定,通过"星图"混合现实影像系统获得全息影像数据。术前应用全息影像制定个体化手术方案,术中采用全身麻醉,按照术前规划完成手术。观察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肿瘤安全外科边界,假体置换患者对比术前、术后双下肢肢体长度差,末次随访采用肌肉骨骼肿瘤学会(MSTS)93评分标准对患肢功能进行评价。结果本组中14例患者在混合现实技术引导下准确定位,完整切除肿瘤组织。手术时间60~180 min,平均133 min。术中出血量50~1 100 mL,平均364 mL。术后均无切口感染、皮肤坏死等并发症发生。6例行膝关节肿瘤型假体置换患者术前测量双下肢长度差1.3~6.5(3.70±1.87)mm,术后测量双下肢肢体差为1.7~4.9(2.95±1.24)mm,术前、术后双下肢肢体长度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72, P>0.05)。术后第3天复查MR检查或CT扫描评价外科手术边界,肿瘤完整切除,内固定物位置良好。14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5~20个月,平均16个月。至末次随访MSTS评分为17~28分,平均23.9分;患肢功能优7例,良2例,可5例。随访期间14例患者无一例死亡,未见肿瘤复发及转移。结论通过混合现实技术提供的立体直观、全方位病变部位的解剖细节,可以辅助骨肿瘤患者术前手术规划,提高术中肿瘤切除精确性、安全性及组织重建的有效性,实现了骨肿瘤手术规划的可视化、个体化,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骨肿瘤 混合现实技术 精准手术 应用
  • 简介:【摘 要】放射性核素骨显像是临床常用的诊断措施,可以将骨、关节浓聚的放射性核素或标记的化合物引入体内,使骨和关节显像。临床研究结果显示,该诊断措施敏感性较高,假阴、假阳性分别小于3%、5%。在骨肿瘤诊断中,射性核素骨显像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疾病诊断及后续治疗具有积极意义。本文主要是对放射性核素骨显像诊断骨肿瘤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今后的临床诊断工作提供参考。

  • 标签: 放射性核素骨显像 诊断价值 骨肿瘤 应用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循证护理对手指良性骨肿瘤伴病理性骨折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经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确诊的手指良性骨肿瘤伴有病理性骨折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和单双号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进行干预。通过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和生活质量评定量表(SF-36)评估,研究不同护理方式对患者的疼痛感受和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可改善手指良性肿瘤伴有病理性骨折患者的疼痛感受和生活质量。

  • 标签: 手指良性肿瘤 病理性骨折 循证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在骨肿瘤患者的日常护理中适当添加心理干预,观察其临床护理疗效及对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从我院病例系统中随机抽取37例骨肿瘤患者,同时将其划分为A组(对照组)19例、B组(观察组)18例;对A组患者按照常规护理,对B组患者实施心理干预。结果:护理后B组的焦虑、抑郁评分下降程度均明显高于A组;同时B组的护理有效率(16例,88.89%)明显高于A组(14例,73.68%)。结论:在骨肿瘤患者基础护理中实施心理干预,有助于从各方面提高患者的生理和心理舒适度,帮助患者建立正确的疾病认知,从而主动配合相关工作,获得良好疗效。

  • 标签: 心理干预 骨肿瘤 负性心理 效果观察
  • 简介: 摘要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对骨肿瘤患者化疗期间焦虑、抑郁情绪及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将100例间骨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传统护理干预)和实验组(传统护理干预+心理护理)各50例。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的焦虑、抑郁情绪及应对方式变化。结果护理后,实验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各因子得分高于对照组,且各组护理后上述评分较之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于骨肿瘤患者化疗期间开展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状态,优化患者社会支持。

  • 标签:   心理护理 骨肿瘤 化疗 焦虑 抑郁 应对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无缝隙护理在骶骨肿瘤患者前后联合入路切除术中的效果,为临床研究提供指导。方法选取32例骶骨肿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16例,传统护理)与干预组(16例,无缝隙护理)。对比两组术前、术中生命指征以及手术时间、术中输血量、并发症。结果 术前两组患者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差异不明显(P>0.05),术中均升高(P<0.05),干预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无缝隙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术中输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并发症出现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无缝隙护理在骶骨肿瘤患者前后联合入路切除术中的应用可减少手术操作对患者生命指征的影响、缩短手术时间,减少输血量与并发症。

  • 标签: 骶骨肿瘤 前后联合入路切除术 并发症 无缝隙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应用保留假体的"多米诺"序贯疗法治疗骨肿瘤保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的注意事项和临床疗效。方法收集并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共11例采用保留假体的序贯疗法治疗骨肿瘤保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患者资料,其中男8例,女3例;年龄(51.82±15.57)岁(范围21~74岁)。股骨远端肿瘤膝假体6例,胫骨近端肿瘤膝假体2例,骨盆假体感染2例,股骨中段假体1例。术前8例发热,2例出现窦道。序贯疗法治疗失败定义为:感染复发。治疗方法为保留假体的清创灌洗同时全身联合局部应用药物敏感的抗生素,评估患者的血常规、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等指标,手术部位X线及CT扫描,并进行国际骨肿瘤协会(Musculoskeletal Tumor Society,MSTS)评分。结果微生物培养阳性率72.7%(8/11),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2例,表皮葡萄球菌1例,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1例,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1例,鲍曼不动杆菌2例,停乳链球菌(C群)1例。治疗前及治疗后末次随访时MSTS评分由(10.91±2.31)分提升至(20.73±3.5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162,P<0.05)。3例序贯治疗感染控制失败,手术成功率72.7%(8/11),其中1例截肢,1例长期创面换药,1例改用抗生素骨水泥联合髓内钉反向双插技术控制感染。结论对临床感染症状短于1个月的骨肿瘤保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采用保留假体的"多米诺"序贯疗法治疗可取的较好的早中期临床疗效。

  • 标签: 感染 骨肿瘤 抗感染药,局部 治疗失败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措施在骨肿瘤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及对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5月佛山市中医院收治的骨肿瘤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抽取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性护理,研究组实施集束化护理。结果研究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对照组并发症高于研究组,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将集束化护理措施实施到骨肿瘤患者的治疗中,可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骨肿瘤 并发症 护理疗效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3D打印技术教学手段在外科学骨肿瘤章节实践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抽取湖北医药学院2017届2个班,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采取数字化3D打印技术和传统教学方式,后采取考核及问卷调查等方式进行教学效果评价。结果 两组在成绩和问卷调查等指标中有明显差异性。结论 3D打印技术能够提高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对骨肿瘤章节难点重点的理解力,提高学生的理论成绩及实践操作能力,在外科学骨肿瘤章节教学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标签: 数字化3D打印技术 《外科学》 骨肿瘤章节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骨肿瘤影像诊断中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后处理的运用效果。方法:在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期间被我院诊断为骨肿瘤的患者中选取符合标准的100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0位患者,对照组通过核磁共振进行检查,而研究组采取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进行检查,并对比两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与误诊率以及漏诊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诊断结果准确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P

  • 标签: 骨肿瘤 影像诊断 多层螺旋CT 三维重建
  • 简介:摘要计算机导航辅助技术的精准治疗优势在骨肿瘤外科领域得到充分展现,可以帮助术者完善术前计划,使肿瘤局部精准切除更具可行性,与传统手术相比有效降低肿瘤复发率,同时有助于精准实施骨结构重建,使患者获得更好的肢体功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回顾了近20年来计算机导航辅助技术在骨肿瘤外科的应用历程,并结合自身临床实践体会,探讨计算机导航辅助技术的优势及局限性,旨在为其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 标签: 骨肿瘤 外科手术, 计算机辅助 骨重建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健康行为改变理论的健康教育在骨肿瘤患者自我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该院收治的确诊为骨肿瘤的患者108例,采用奇偶数字排列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其基础上给予基于健康行为改变理论的健康教育,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治疗前后的应对方式、希望水平及自我管理能力。结果实施基于健康行为改变理论的健康教育后,观察组患者的积极应对方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消极应对方式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希望水平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健康行为改变理论的健康教育可有效改善骨肿瘤患者的应对方式,大幅提高患者自身希望水平,对促进和维持患者自我健康行为管理具有重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 标签: 健康行为改变理论 健康教育 骨肿瘤 自我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骨肿瘤患者在化疗期间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对其焦虑、抑郁心理的改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肿瘤科于2020年1月至6月收治的180例骨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所应用护理干预的不同,将其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90例,行常规护理的作为对照组,行针对性护理干预的作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评分及化疗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评分为( );研究组焦虑、抑郁情绪评分为( ),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评分差异显著,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该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在骨肿瘤化疗患者的临床工作中应用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的不良情绪,获得显著的临床效果,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获得良好的预后结局,值得我国临床医学大力推崇。

  • 标签: 针对性护理 骨肿瘤 焦虑 抑郁情绪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探究于骨肿瘤疾病临床教学中应用MDT模式(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下PBL教学法(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教学法)所取得的效果。方法 选择于本院接受骨肿瘤临床示教的实习学生作为研究对象,符合研究标准者共计64例,遵照随机数字表法划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传统带教方法,观察组应用MDT模式下PBL教学法,对比带教效果。结果 和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组教学效果满意度较高P

  • 标签: MDT模式 PBL教学法 骨肿瘤疾病 临床教学 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