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刺激仪下实施下肢神经阻滞采用右美托咪定(DEX)的麻醉效果。方法将本院2013年7月至2015年1月收取的膝关节置换术者60例,随机分成考察组与研究组各30例,所有患者皆在神经刺激仪下实施神经阻滞麻醉,考察组给予2.5mg咪达唑仑与0.05mg芬太尼静脉注射;研究组则在操作前10分钟,用1μg-1?kg-1的DEX静脉泵注,接着用0.5μg-1?kg-1来维持,对比不同时间点两组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情况。结果考察组各项指标皆比研究组低(P<0.05),心率减慢研究组比考察组明显(P<0.05)。结论用DEX麻醉镇静不会产生明显的呼吸抑制,用为神经刺激仪下实施下肢神经阻滞麻醉效果显著,值得研究。

  • 标签: 右美托咪定 神经刺激仪 下肢神经阻滞 镇静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喉罩在神经阻滞麻醉阻滞不全中应用的安全性。方法30例骨科上肢手术接受臂丛神经阻滞的患者随机分两组,喉罩组和静脉麻醉组,观察两组患者常规监测BP、HR及SpO2。结果喉罩组患者术中MAP、HR及SpO2稳定。结论喉罩组保证了患者生命体征的平稳及良好的手术环境。

  • 标签: 喉罩 神经阻滞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周神经阻滞麻醉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5年11月期间收治的80例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麻醉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外周神经阻滞麻醉)和对照组(传统麻醉方式)各4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镇痛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镇痛时间明显比对照组更长,而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周神经阻滞麻醉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建议在临床上予以推广。

  • 标签: 外周神经阻滞 麻醉 临床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臂丛神经阻滞有许多穿刺径路,优缺点亦因穿刺径路的不同而异。与肌间沟径路和锁骨上径路方法相比,该穿刺入路的主要优点是可以完全避免高位脊麻、硬膜外麻醉,椎动脉损伤、霍纳征、喉返神经麻痹等并发症。由于该部位的臂丛神经已经汇集成丛,在腋鞘内同血管伴行,只要穿刺时异感明显,用药量适当,可使阻滞非常完善。同时,该径路穿刺也省却了采用腋路穿刺时需要备皮的麻烦。

  • 标签: 臂丛神经 阻滞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星状神经阻滞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45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临床资料,采用星状神经阻滞治疗,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45例患者中29例治愈,13例好转,无效3例,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治疗后临床症状(颈肩痛、上肢麻木、腱反射、感觉)评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周、1个月、6个月疼痛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星状神经阻滞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效果确切,可明显减轻患者临床症状和疼痛,值得在临床推广和应用。关键词星状神经阻滞;颈椎病;神经根型颈椎病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疑难病,主要是由于颈椎间盘退行性病变、继发性刺激或压迫邻近组织引起一系列症状和体征。由于该病的发病机理各不相同,所以其临床表现差异性较大。神经根型颈椎病是由于单侧或者双侧脊神经受到压迫或者刺激引起的与脊神经根分布区相一致的感觉、运动、反射障碍,是颈椎病中发病率较高的一种1。临床治疗方法多种多样,非手术治疗包括药物、按摩、牵引、神经根组织、星状神经阻滞等。本文作者结合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45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星状神经阻滞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回顾分析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45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性28例,女性27例;年龄46-73岁,平均年龄(50.23±7.73)岁;病程3-6年,平均病程(3.15±2.33)年;依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症患者13例,中症患者22例,重症患者10例;C3-C4逐渐盘突出者10例,C4-C5突出16例,C5-C6突出13例。C6-C7突出6例。1.2诊断标准参照中国医学会制定的颈椎病诊断标准患者均伴有典型神经根型颈椎病症状,颈项僵痛,上肢麻醉,并伴有单侧或者双侧肢体放射性疼痛麻木;X线片、CT检查均有不同程度的颈椎间盘突出、椎间隙变窄、生理曲度变直以及构椎关节法神骨质增生。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老年下肢骨科手术中应用超声引导下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70例于2015年8月—2016年8月在我院接受下肢骨科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35例的超声组于超声引导下实施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35例的传统组在传统方法下实施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比对两组麻醉效果。结果超声组总有效率是97.1%,与传统组的80.0%比对明显较高,且超声组VAS评分明显较传统组低,(P<0.05)。结论将超声引导下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应用在老年下肢骨科手术中,麻醉效果显著,疼痛较轻,推荐选用。

  • 标签: 老年下肢骨科手术 腰丛神经阻滞麻醉 超声引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彩色超声应用于臂丛神经阻滞与传统肌间沟阻滞的穿刺比较。方法选择择期上肢手术患者140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C)和对照组(D),每组70例。C组在彩色超声引导下行臂丛神经阻滞的穿刺,D组传统肌间沟行臂丛神经阻滞的穿刺。观察两组麻醉药(0.25~0.5%甲磺酸罗哌卡因)用量、镇痛效果、起效时间以及颈交感神经阻滞、局麻药毒性反应、全脊麻、神经损伤、霍納综合症等并发症。结果与D组比较,C组操作精准、安全,麻药用量减少,阻滞效果完善,起效时间缩短,并发症少。结论超声引导下的臂丛神经阻滞穿刺较传统肌间沟阻滞穿刺方法操作精准、安全,起效时间短,阻滞完善,并发症极少。值得在区域阻滞方面推广应用。

  • 标签: 超声引导 臂丛神经阻滞的穿刺 操作精准 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阻滞治疗头痛的方法。方法根据神经阻滞和星状神经阻滞的效应原理,利用头面部穴位与神经的关系选择头面部神经阻滞穿刺点。采用低浓渡的局麻药、少量激素、维生素复合液;先行头面神经阻滞,再行一侧星状神经阻滞,隔日一次,5次为1个疗程。头面部穴位神经阻滞采用头面部穴位神经接近法,根据病情选择1~6个穿刺点不等,常选的穴位穿刺点有风池穴、风府穴、太阳穴、攒竹穴、眉中穴或阿是穴(痛点)等。此处分别为枕大神经、枕小神经、面神经、三叉神的分枝和病变部位。

  • 标签: 神经阻滞疗法 星状神经节 头面部穴位 气管旁颈6横突 治疗头痛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改良腰椎旁神经阻滞疗法治疗腰腿痛的临床治疗有效性。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4年6月期间,本院收治的110例腰腿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将110例腰腿痛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使用神经阻滞法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使用改良腰椎旁神经阻滞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和优良率。结果实验组患者在临床治疗有效率和优良率两大临床评价指标上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组间对比具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改良腰椎旁神经阻滞术治疗腰腿痛疗效确切,稳定可靠,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借鉴。

  • 标签: 改良腰椎旁神经阻滞 腰腿痛 有效率 优良率
  • 简介:摘要星状神经节是全身最大的交感神经节,其节后纤维分布广泛,不仅包括头面部以及上肢区域,而且还分布于心、肺和胃肠道等区域。星状神经阻滞就是通过局部麻醉药物注入阻滞交感神经,从而治疗星状神经节所支配区域的疾病,例如头面部、耳鼻喉、口腔、颈肩部、上肢、下肢及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多种疼痛及非疼痛类疾病。本综述围绕星状神经阻滞来阐述其在临床应用情况及进展。

  • 标签: 星状神经节 镇痛 心律失常 胃肠道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B超定位肌间勾臂丛神经阻滞神经刺激仪引导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7月行臂丛麻醉下手术治疗的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神经刺激仪引导神经阻滞,观察组患者采取B超定位肌间勾臂丛神经阻滞联合神经刺激仪引导神经阻滞。结果两组行臂丛麻醉下手术治疗患者的麻醉效果优良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其中麻醉优良率差异显著(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B超定位肌间勾臂丛神经阻滞联合神经刺激仪引导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应用于临床,可取得理想的麻醉效果,且不会明显增加患者的不良反应。

  • 标签: B超 神经刺激仪 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神经刺激仪应用在臂丛神经阻滞的可行性。方法采取随机法选择本院麻醉科2013年11月~2015年11月接收的41例上肢手术患者(治疗组),同期选择41例上肢手术患者(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所有入选患者术中均接受臂丛神经阻滞方案,但治疗组加用神经刺激仪,对比2组麻醉效果。结果所有入选患者都已完成手术,治疗组阻滞成功率92.68%,对照组63.41%,对比发现有差距(P<0.05)。结论对于上肢手术患者,在臂丛神经阻滞环节应用神经刺激仪可以取得显著麻醉效果,可推广。

  • 标签: 上肢手术 神经刺激仪 臂丛神经阻滞 阻滞成功率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椎旁神经联合皮内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A组采用口服加巴喷丁治疗,B组采用椎旁神经联合皮神经阻滞辅以口服加巴喷丁胶囊治疗。记录治疗前及治疗后7天,15天,30天,90天,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血浆P物质浓度,睡眠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B组治疗后各时间点VAS评分明显低于A组(P<0.05)。两组治疗后各时间点P物质浓度均较治疗前有降低,但B组治疗后各时间点P物质降低程度明显低于A组(P<0.05)。24小时睡眠时间治疗后B组较A组睡眠时间长(P<0.05)。B组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椎旁神经阻滞联合皮神经阻滞能有效减轻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疼痛程度,改善患者睡眠质量,是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 标签: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椎旁神经阻滞 皮神经阻滞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主要对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4月-2016年10月收治的需进行择期上肢手术患者100例,根据所有患者入院阻滞方式的不同进行平均分组,其中采取超声引导的患者为研究组,实施常规方法的患者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各为50例。对两组患者尺神经、正中神经、桡神经以及肌皮神经阻滞起效的时间、手术麻醉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①神经阻滞效果研究组患者神经阻滞起效的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要短,P<0.05,各组间数据的对比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②麻醉效果对照组麻醉效果优良率为78%,显著低于研究组的100%,P<0.05,有可比性。结论与常规方法相比,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效果确切,不仅缩短了麻醉起效的时间,还使其有效性与安全性得到了提高。

  • 标签: 超声引导 临床效果 臂丛神经阻滞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神经阻滞对带状疱疹后遗疼痛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9月至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126例带状疱疹后遗疼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3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神经阻滞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统计比较结果显示,对照组明显低于研究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VAS评分与对照组VAS评分相比,显著降低,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神经阻滞对带状疱疹后遗疼痛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患者疼痛症状,值得临床选择和进一步推广。

  • 标签: 带状疱疹 神经阻滞 后遗疼痛
  • 简介:摘要星状神经阻滞(SGB)于1920年开始被采用,1992年在日本调查显示,SGB在大学附属医院疼痛科的使用率高达83%~91%。目前我国SGB占全部神经阻滞的50%。镇痛和治疗疾病的主要机制向颈部含星状神经节的疏松结缔组织内注入局麻药物,从而阻滞支配头、面、颈、上肢及胸部的交感神经。外周作用。心脏收缩力增强、血管收缩、心率加快、血压增高、支气管扩张;中枢作用通过调节下丘脑,维持内环境的稳定,进而恢复机体的自主神经功能、内分泌功能和免疫功能的正常。主要用于颈椎病、偏头痛、神经性耳聋、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肩周炎、循环呼吸泌尿妇科疾病的治疗。应用广,疗效可靠,但治疗过程中及治疗后会出现相关并发症及不良反应,所以做好观察及护理配合是疗效的重要保证。

  • 标签: 星状神经节阻滞 观察 护理